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 第13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课件)-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4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4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课件)-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5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5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试卷 0 次下载
第14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第14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4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讲义教师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14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讲义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8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l "_Tc3480" PAGEREF _Tc3480 \h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l "_Tc32664" PAGEREF _Tc32664 \h 4
\l "_Tc3257" 考点一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PAGEREF _Tc3257 \h 4
知识梳理 \l "_Tc4003" PAGEREF _Tc4003 \h 4
\l "_Tc19696" 知识点1 风化作用 PAGEREF _Tc19696 \h 4
\l "_Tc13339" 知识点2 侵蚀作用 PAGEREF _Tc13339 \h 6
\l "_Tc3545" 知识点3 搬运作用 PAGEREF _Tc3545 \h 10
\l "_Tc19858" 知识点4 堆积作用 PAGEREF _Tc19858 \h 10
核心突破 \l "_Tc30587" PAGEREF _Tc30587 \h 13
\l "_Tc3758" 考点 不同外力作用类型分析 PAGEREF _Tc3758 \h 13
\l "_Tc22974" 题型01 风化作用 PAGEREF _Tc22974 \h 15
\l "_Tc6212" 题型02 侵蚀作用 PAGEREF _Tc6212 \h 16
\l "_Tc18561" 题型03 堆积作用 PAGEREF _Tc18561 \h 17
\l "_Tc21391" 考点二 河流地貌 PAGEREF _Tc21391 \h 19
知识梳理 \l "_Tc386" PAGEREF _Tc386 \h 19
\l "_Tc25342" 知识点 河流侵蚀地貌 PAGEREF _Tc25342 \h 19
核心突破 \l "_Tc12924" PAGEREF _Tc12924 \h 27
\l "_Tc1628" 考点1 河流堆积地貌 PAGEREF _Tc1628 \h 27
\l "_Tc10525" 考点2 河流冲淤平衡 PAGEREF _Tc10525 \h 32
\l "_Tc30059" 题型01 河流地貌 PAGEREF _Tc30059 \h 35
\l "_Tc963" 题型02 河流冲淤变化 PAGEREF _Tc963 \h 36
\l "_Tc3111" 考点三 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 PAGEREF _Tc3111 \h 38
知识梳理 \l "_Tc28969" PAGEREF _Tc28969 \h 38
\l "_Tc15945" 知识点1 喀斯特地貌 PAGEREF _Tc15945 \h 38
\l "_Tc15973" 知识点2 风沙地貌 PAGEREF _Tc15973 \h 40
\l "_Tc13256" 知识点3 海岸地貌 PAGEREF _Tc13256 \h 42
\l "_Tc11752" 知识点4 冰川地貌 PAGEREF _Tc11752 \h 43
核心突破 \l "_Tc15970" PAGEREF _Tc15970 \h 44
\l "_Tc10072" 考点 风沙活动分析 PAGEREF _Tc10072 \h 44
\l "_Tc6263" 题型01 喀斯特地貌 PAGEREF _Tc6263 \h 46
\l "_Tc3975" 题型02 风沙地貌 PAGEREF _Tc3975 \h 47
\l "_Tc8126" 题型03 冰川地貌 PAGEREF _Tc8126 \h 49
\l "_Tc20691" 题型04 海岸线变迁 PAGEREF _Tc20691 \h 49
\l "_Tc4762" 热点应用 PAGEREF _Tc4762 \h 51
\l "_Tc8100" 01 侵蚀基准面 PAGEREF _Tc8100 \h 51
\l "_Tc19735" 02 冻土地貌 PAGEREF _Tc19735 \h 53
考点一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知识点1 风化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以下等方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并堆积起来。
风化作用概念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类型
风化作用分为三种类型,即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物: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保留在原地成为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植物茂密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
1.物理风化
概念:指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显著,昼夜温差越大,物理风化作用越强。
包括:a.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温差风化(热力风化);
b.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冰劈作用;
c.岩石卸载(释重)——层裂;
d.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热力风化。
(1)温差风化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太阳光暴晒,温度升高表层体积膨胀,但内部很少受到热力的影响;夜间,岩石表层逐渐冷缩,内部却因受到白天传导进来的热力影响而膨胀。表里反复地、不均匀地膨胀与收缩,会使岩石产生裂隙,层层剥落,岩石就破碎了。
花岗岩球状风化: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球形或椭球形。
(2)冰劈作用
冰劈作用: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碎石。
高寒的两极及高海拔地区、干旱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昼夜温差越大,物理风化作用越强。
(3)盐风化
概念: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干燥的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在岩石表面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
2.化学风化
概念:岩石在氧、二氧化碳、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使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如含铁矿物在水和空气的作用,氧化成褐色的氧化铁,在丹霞地貌中这种现象常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结合成碳酸,能溶蚀石灰岩。
化学风化的方式可归纳为: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水解作用;d.碳酸盐化作用;e.氧化作用。
主要发育在潮湿、温暖环境中,作用广泛而强烈,是自然界主要风化作用之一。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
3.生物风化
概念:生物在生长、活动过程中对岩石的破坏过程。分为生物物理风化作用及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另一方面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也可以使岩石分解破坏。
低纬度的炎热潮湿气候区,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温度高,空气潮湿,其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增加 10 ℃,化学反应速率平均增加1~2 倍。
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植物茂密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
4.风化作用的影响
a.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保留在原地成为风化壳;
b.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
c.风化产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知识点2 侵蚀作用
概念: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影响因素:运动状态下的流水、冰川和风力
类型: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侵蚀物离开原地,并形成侵蚀地貌。
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侵蚀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为主;冰川侵蚀常见于中高纬和高山地区。
1.流水侵蚀
作用表现: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作用结果: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峡谷)、瀑布等;形成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
分布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案例:丹霞地貌 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丹霞地貌”指的是以红色砂砾岩为主要成分、以赤壁丹崖为典型特征并以地表水冲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景观。有“流水丹霞”之说。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顶平、身陡、麓缓、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是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
形成过程: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2.风力侵蚀
作用表现: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
分类:风蚀作用包括风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作用结果: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等;雅丹地貌。
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案例: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以新疆罗布泊雅丹附近最为典型,故名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它不是发育在基岩上,而是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以新疆罗布泊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雅丹”原是维吾尔语 ,意为“陡峭的小丘”,后来用它来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形成条件:地壳下沉→流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或流水侵蚀
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或流水的侵蚀。
雅丹与丹霞地貌对比
3.冰川侵蚀
作用表现: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川分类: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
作用结果: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冰蚀湖(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峡湾。
分布地区: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在高山和高纬地区,这种作用尤为显著。冰川体有巨大的压力对冰床和谷壁有很强的侵蚀作用,包括冰川刨蚀、冰楔、磨蚀和挖蚀作用。山地冰川在重力作用下一般处于缓慢移动的状态。它在移动中能够拔起大块岩石,加速岩石裂解,并挟带这些物质一起运动。当冰川消融时,挟带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冰川不断地侵蚀、搬运、堆积,形成冰川堆积地貌。
与流水、风等形成的侵蚀地貌相比,山地冰川形成的侵蚀地貌具有陡峭、险峻的特点,长形成刀刃状山脊、多面锥体山峰、U形谷等。
峡湾特点:深入陆地,岸壁陡峭, 水深较大,风平浪静
峡湾是由于冰川把地面刨蚀成巨大的谷地而形成的,当谷底低于海平面时,海水侵入后就形成了沿海地带幽深的峡湾。 (形成过程: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
4.海浪侵蚀
作用表现: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作用结果: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等。
分布地区:基岩海岸的滨海地区
侵蚀作用小结:
知识点3 搬运作用
定义: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
作用结果:使风化和侵蚀产物离开原地,为堆积作用输送物质。搬运作用是过程,并不会产生地貌类型。
搬运能力与风、流水和冰川的运动速度直接相关。
分布地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占优势;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则是流水的搬运作用表现明显。流水推动物体的力量和水的流速成正比。
知识点4 堆积作用
定义:被搬运的岩石碎屑物质,在搬运的过程中,因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便堆积下来的作用。
类型: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海浪堆积
影响因素:外力强度变化、夹带物的丰富程度
作用结果: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分选性
定义: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大小均匀,磨圆度好,分选性好,大小混杂,棱角分明,分选性差。
流水堆积及风力堆积时对颗粒物具有分选性,即颗粒物大小在堆积时有序沉积,一般粒径大的先堆积,粒径小的后堆积;一般搬运距离越远,分选性越好。颗粒物的大小取决于流水和风的携带能力,风力越大、流水速度越快携带能力越强,沉积物颗粒物越大,反之越小。
而冰川堆积则没有分选性,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混乱堆积。
重力作用下的堆积物分选性差,不同粒径的颗粒混杂在一起。陡坡的重力崩塌,重颗粒会滚得更远,比较轻的细颗粒会留在坡面上部,形成倒石堆。
(1)流水堆积
定义: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缓,携带的物质堆积。
分布地区:出山口和河流中下游
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
地貌形态:形成冲积扇(出山口)、河漫滩(中下游)、三角洲(河口)。
(2)风力堆积
定义:风中携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分布地区:干旱内陆及其邻近地区
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
地貌形态: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地貌
(3)冰川堆积
定义:冰川携带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
分布地区: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磨圆性差
地貌形态: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如冰碛平原、冰碛湖、终碛堤、冰碛丘陵、鼓丘等。
(4)海浪堆积
定义:波浪遇到倾斜海岸,速度减缓。
分布地区:滨海地带
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
地貌形态:形成沙滩、沙坝、贝壳堤等海岸地貌。
堆积作用小结:
考点 不同外力作用类型分析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②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掌握外力作用的三大影响因素
【易错提醒】
1. 注意风化与侵蚀两种作用的差异
风化是指岩石多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与风无关。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风化的结果是岩石变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
2. 地势高低与外力作用方式关系
一般,地势高主要以侵蚀作用为主,地势低主要以堆积作用为主
(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 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 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 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 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2. 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A. 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 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 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 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
1.
2.
【答案】1. A 2. C
题型01 风化作用
风化穴是岩石表面因各种风化作用或风蚀作用形成的负地形。新疆东帕米尔高原盖孜河流域中游某村(海拔2600m)附近冰碛平台上散布着大块的花岗岩漂砾,该村所在的河谷两侧有高山夹持。图示意该村花岗岩漂砾边墙型风化穴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花岗岩表面破裂、松散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溶蚀作用D.冰蚀作用
2.盖孜河附近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河流的下游或河谷,主要原因是( )
①水汽较多②受山风影响③气温较高④受谷风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边墙型风化穴后期形成深凹的圆滑内壁,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基岩岩性松软B.冰川侵蚀加强C.地质灾害频繁D.风沙活动持续
【答案】1.A 2.B 3.D
【解析】1.花岗岩经过风化侵蚀之后形成大量的碎屑物质,在外力作用的搬运下,分布在不同的点位,形成花岗岩漂砾。风化作用是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导致花岗岩表面破裂、松散的主要原因是风化作用强,A正确;风蚀作用、冰蚀作用对花岗岩具有侵蚀作用,并伴随搬运作用,不会使花岗岩表面变得松散,BCD错误,故选A。
2.河流下游或河谷地区水汽较多,对花岗岩的风化作用较强,①正确;风由谷地或者河床吹向山坡,主要是谷风对花岗岩进行风化侵蚀作用,②错误,④正确;气温较高不是导致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河流的下游或河谷的主要原因,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由乙到丙边墙型风化穴,由“蜂窝”演化为内壁,主要是风沙活动持续,对花岗岩岩体不断侵蚀,导致“蜂窝”规模不断扩大、联通,演化为内壁,D正确;基岩岩性松软导致“蜂窝”演化为内壁速度加快,但不是需要具备的条件,A错误;边墙型风化穴由风化作用或风蚀作用形成,B错误;地质灾害不是导致“蜂窝”演化为内壁必备条件,C错误,所以选D。
题型02 侵蚀作用
四川盆地紫色土广布于低海拔的平原丘陵。下图示意川中丘陵区某流域局部沿A-A′线的地形剖面图。该剖面上分布着四个平坦面T1、T2、T3、T4,其中T4上覆盖花岗岩、石英砂岩等岩类组成的河流堆积物,其余三个平坦面上均为紫红色砾石组成的河流堆积物。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该剖面的地形起伏不平的是( )
A.构造运动B.风化作用C.河流侵蚀D.冰川作用
5.T4没有紫红色砾石层分布是由于( )
A.植被生长将其覆盖B.河流侵蚀搬运较强
C.冰川侵蚀能力较强D.原有砾石层被风化
【答案】4.C 5.B
【解析】4.图中岩层产状水平,因此排除构造运动,A错误;风化作用很难使两套水平的岩层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难以在相近的距离上产生较大的差别,B错误;由古河谷平原面可知,该地区原为平坦的河谷平原,随着地壳阶段性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起伏不平的地貌,C正确;由于该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纬度和海拔都较低,不可能发育有冰川,且缺少相应的角峰、刃脊等冰川侵蚀特有的地貌,D错误。故选C。
5.图中河流发育的四个平坦面是在地壳阶段性抬升过程中,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时期由河流侧蚀所形成。紫红色砾石层属于四川盆地特有的岩类(四川盆地紫色土的母质)。图中①、②岩层均含有紫红色岩类。T4平坦面相对于其余三个平坦面来说,处于上游,河流侵蚀搬运能力较强,本地的紫红色岩层被侵蚀后,物质即被搬运到下游堆积,该平坦面主要接受来自T4以上的上游山地的物质,没有本地的紫红色砾石层分布,B正确;植被生长覆盖不会导致岩层消失,A不符合题意;由上题可知该地区不存在冰川作用,C错误;堆积的物质风化后应留在原地,其物质组成不会发生本质改变,因此风化也不是其原因,D错误。故选B。
题型03 堆积作用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图左和图右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左为平顶山状雅丹,塑造其平坦顶部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7.图右为鲸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多大风的地区,其陡坡为( )
A.迎风坡,侵蚀而成B.背风坡,侵蚀而成
C.迎风坡,堆积而成D.背风坡,堆积而成
【答案】6.D 7.A
【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丹地貌是由河湖相土沉积物形成的地面,经外力作用形成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因此,平顶山状的雅丹其平坦的顶部的外力作用主要在于河湖时期,通过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D正确,排除ABC。故选D。
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鲸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多大风的地区,因此,其地貌形成主要是受风力作用形成,同时,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地貌,因此,受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其地貌坡度较陡为迎风坡,背风坡受风力侵蚀作用较小,坡度较缓,A正确,排除BCD。故选A。
考点二 河流地貌
知识点 河流侵蚀地貌
1.不同河段的侵蚀地貌差异
不同的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异。流水对地面的侵蚀有3种方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这3种侵蚀都是沙、砾石和滚石在流水中沿河底搬运时产生的磨蚀。
(1)溯源侵蚀与地貌
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挖墙脚”),而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堆积较少,因此在河流上游下蚀严重,伴随着产生了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地貌:河流袭夺、瀑布
①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概念:指分水岭一侧的低位河夺取了另一侧高位河上游段的现象。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又称“河流抢水”。
上图中由于“低位河”具有强烈的溯源侵蚀能力,经过地质年代的不断侵蚀,不断地切割分水岭,最终将分水岭切穿(形成峡谷),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河段夺了过来,进而完成河流袭夺过程。
河流袭夺的原因:
①分水岭迁移:当分水岭两侧坡度和长度不一致时,两侧河流的溯源侵蚀的速度也不一样,在溯源侵蚀较快的一侧,河源向分水岭伸展也快。当切过分水岭时,侵蚀较快的河流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源夺过来,完成了河流袭夺过程。
②新构造运动:有时在某一流域范围内发生局部新构造隆起,河流不能保持原来的流路,迫使河流上游段流入另外河流中去也可造成袭夺现象。
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②瀑布
瀑布是指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也叫跌水。
在河流存在时发生,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瀑布形成的两大要因:
①溯源侵蚀:河流的侵蚀由下游向上游发展;
②差异侵蚀:河流因岩性硬度、节理分布等差异而不均匀地侵蚀,并在河床上产生裂点(河床坡度急剧变陡的地方),当河水经过陡坡或悬崖时就形成了瀑布。
案例: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尼亚加拉大瀑布平均每年后退1.02米,落差也在逐渐减小。为了挽救尼亚加拉瀑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政府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2)下切侵蚀与地貌
流水的下切侵蚀: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在重力作用下,对谷底或河床的侵蚀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垂直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下切侵蚀多发生在构造抬升的山区,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河流阶地等
“V”形谷:即峡谷,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区,由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
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一般情况,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河流侵蚀和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抬升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加强,导致阶地面到达洪水位以上,流水沉积制造出阶地面上的堆积物。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
洪水位上最新露出水面的为一级阶地,从下往上递增。一般来说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间越早。
离河流越远(位置越高),阶地形成越早(越老);阶地有几级,地壳抬升就有几次(注意河漫滩不能算做阶地);阶地的沉积颗粒大小反映当时流速。
河流阶地形成: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下切侵蚀
地壳抬升时,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地壳稳定时,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形成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有较宽阔的谷底 ;
②河流下切侵蚀是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河流阶地影响因素
河流阶地的类型
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
阶地是农业发展、聚落选址、建筑布局、沉积矿床及研究地质活动等的理想或重要场所。
①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无论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水量都有保障。
②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
③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
④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
(3)侧蚀与地貌
侧向侵蚀:河水冲刷河道两侧以及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的作用。
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但水量较大,在流水惯性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对河流两岸侵蚀作用较大。
使河道曲率加大,河谷加宽。
地貌特点:河道弯曲,出现“曲流”
河流侧蚀与“U”形谷:
河流中下游,河流落差减小,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侵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得弯曲,河谷拓宽,形成“U”型谷
河流侧蚀与曲流:在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减小,流速较慢,以侧蚀为主。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
发生在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堆积物构成的平原上;流速缓慢,下蚀减弱,侧蚀增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草场茂盛,草根固土作用较强(两岸岩性松软适中)
弯曲河道的水流特点:
①水流对凹岸侵蚀强,使河流更弯曲;②延长了河流的长度,河流容水量增加; ③水流受阻,流速变小,泥沙易淤积,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
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应用:①河流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淘金地。
②凹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建码头。
牛轭湖: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牛轭湖形成条件:①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②河水侵蚀凹岸,河曲不断发展;
③河流自动裁弯取直,河水从取直部位流走;
④被废弃的弯道成了牛轭湖。
曲峡又称“立体蛇曲”“嵌入式蛇曲”
曲峡形成过程:
①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
②后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
影响流水侵蚀作用强弱的影响因素
①径流量的大小;②水流速度;③地面组成物质的抗侵蚀能力;④植被覆盖度;⑤人类活动。
不同季节侵蚀作用的差异
a.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床变深;
b.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下蚀作用减弱,河床变浅。
2.河谷的演变
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深且窄,横剖面呈“V”形。分布在河流上游。
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U”形谷)并出现弯曲,形成河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一般位于中游。
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宽广,横剖面呈槽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一般位于下游。
(1)河谷的演变(时间)
小结:沟谷成为河谷,在于是否有稳定的水源,即沟谷一旦获得稳定的水源补给就变成了河谷。
(2)河谷分段(空间尺度)
从上游下游,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河谷变浅;水量增加,侧蚀增强,河谷拓宽
考点1 河流堆积地貌
1.洪积—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三大类型:山前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流堆积地貌必要条件
①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
②流速减缓: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
③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
①河流上游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
②河水或季节性的洪水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
③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洪(冲)积扇;
④洪(冲)积扇扩大并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冲积扇的结构:
随着坡度变缓,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较重的砾石会先沉积下来,而颗粒小而轻的沙土则会被带到较远的地方,因此从水平方向看,扇顶部分沉积物质比较粗,向着扇体边缘逐渐变细,及至扇底缘可出现黏土。
①冲积扇顶部粗砾石沉积;
②冲积扇过渡区的砂砾沉积;
③冲积扇边缘细砂粘土沉积。
一般沙石都是堆积在冲积扇的扇顶,越向外边缘沙砾越细。从扇顶到扇缘,坡度逐渐变小。冲积扇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或泥沙含量)、气候因素(或洪水大小)、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
思考:干旱地区的聚落,更适宜布局在冲积扇的哪个部位呢?
答案:扇缘地区
从土壤条件来说,扇缘沉积物颗粒较细,土壤发育条件较好;从扇顶至扇缘,沉积颗粒物逐渐变小,颗粒之间的孔隙逐渐变小,透水性变差,保(蓄)水性越好。
从水分条件来说,该区地下水埋藏浅,可能出露地表,水分条件较好;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动,同时会有大量渗入地下,由于扇顶颗粒物较大,孔隙度高,地表水容易下渗,转化为地下水。扇顶的地下水埋藏较深,当地下水流到扇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埋藏较浅,容易自然出露。(地表水转成地下水,再出露成泉)
由此可知,扇缘地区水土俱佳,往往成为早期农业生产的选址地。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就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的扇缘。
案例:太行山出来的冲积扇在山麓地带由北向南连成一体,构成了华北平原西部的洪积平原;
河西走廊是由从祁连山发育的河流冲积形成的一系列冲积扇形成。
宁夏平原是由从贺兰山发育的河流冲积形成的一系列冲积扇连成片形成的。
干旱半干旱地区冲积扇发育程度高
冲积扇与洪积扇的区别
性质不同:
a.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b.洪积扇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
形成不同:
a.冲积扇: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b.洪积扇: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
特点不同:
a.冲积扇:范围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
b.洪积扇:洪积扇尖顶,也就是河流流出山麓的谷口,和山外宽广的扇形外缘,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得的形成过程:
①河流泥沙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②堆积体季节性出露水面形成河漫滩;
③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
①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
②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
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④随着沉积物质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以河道分汊处为顶点向海洋形成扇形或者三角形,地势逐渐降低,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流稠密,多沙洲,沙岛。
形成条件:
①沙离:地势陡峭/水流湍急/降水强度大/植被稀疏/土质疏松—— 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
②沙集:河流支流多/流域广/流程长/流
量大——携带泥沙汇集
③沙沉:入海口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水流减缓——泥沙沉积
特殊情况:
洋流:受沿岸洋流携带作用强,泥沙堆积少,三角洲扩张慢。
地壳升降:地壳抬升区域,泥沙出露多,三角洲扩张快;地壳沉降区域,三角洲扩张慢。
三角洲类型:
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陆地上冲积出三角洲,而又未汇入其他水系,这样的三角洲叫内陆三角洲。
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变化,海平面变化(海退时,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海进时,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三角洲面积减小)
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岛形成原因:
(4)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断方法
①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相反。
②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③根据聚落点和港口区位来判断。河流堆积岸处泥沙沉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侵蚀岸处河道较深,且泥沙淤积少,可以筑港。据此可以判断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
1.(2024·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汊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
(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
【答案】(1)分汊口处奥河上游来水水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泥沙,在分汊口处受分水岭地形影响,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堆积体。
【解析】堆积体的形成需要有泥沙来源以及泥沙能够沉积。由图文材料可推测,分汊口处奥河上游来水水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泥沙,为堆积体形成提供泥沙来源;在分汊口处受分水岭地形影响,水流受阻,速度减慢,其搬运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堆积体。
考点2 河流冲淤平衡
“冲”,即侵蚀搬运,“淤”,即淤积沉积
冲淤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上游带来多少泥沙,离开本河段时都能带走。即指在一定时间内,上游来沙量= 本河段水流挟沙力= 下泄的沙量
所以由等式可知,冲淤平衡取决于两个变量:上游来沙量与河段的水流携沙力,当这两个变量基本相等时,即冲淤平衡
然而,现实情况中,河流的水文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是常态。
冲淤平衡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上游来沙量,二是河段的水流携沙力(河段泄沙量),冲淤平衡需求这两个变量基本相等。
淤积原理:上游来沙量>本河段水流携沙能力,产生淤积,河床抬高
冲刷原理:上游来沙量<本河段水流携沙能力,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
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淤积为主
冲淤影响
①河床演变
河道输沙不平衡是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冲淤作用导致流程方向上河床高程的变化,称纵向变形,影响河床的深浅;与水流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则称横向变形,影响河床的宽度变化及河流在平面上的摆动。溯源侵蚀使河床变长,下蚀使河床变深侧蚀使河床变宽;堆积使河床变浅、变窄。
②河口河床
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同时也引起了海岸线进退变化。
③河口海底
汛期,流水作用强时,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积为主;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
河口处侵蚀淤积状况:
河口处:
①河流流量越大,侵蚀能力越强,河道受冲刷;
②河流流量越小,搬运能力越弱,泥沙在河口淤积。
入海处:
①河流流量越大,挟沙能力越强,河流堆积越强,沙洲沙坝增大,向海洋推进;
②河流流量越小,海洋侵蚀能力越强,沙洲沙坝受侵蚀,海岸线回退或海水倒灌,海流携带海洋泥沙堆积。
冲淤变化的影响因素
紧紧抓住来沙量和水流携沙力这两个关键变量
①径流量:一般来说,径流量越大,冲刷侵蚀能力就越强。
②流速: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河流以冲刷侵蚀作用为主;反之,如流速越慢,则以淤积为主。一般来说强降水过后,当河流流速降低时泥沙会快速沉积,导致河床增高。
③含沙量:河流含沙量大,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弱。
④水位变化:河流汛期水位高、水量大,以侵蚀作用为主;枯水期水位低、水量小,以淤积为主
⑤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如修建水库、大坝等),起着拦沙蓄水、调节水流等作用,影响着冲淤平衡;而河道的加固,也能减少河流对堤岸的冲刷。
⑥海水作用:在河口地区,由于海水顶托,造成水流流速减慢,或沿岸洋流携带了大量泥沙,这些情况都会加剧淤积作用;而潮汐(海浪)作用强,携沙能力大的区域,侵蚀作用也可能会增强。
⑦河岸岩性和河道宽浅等因素,也会影响河流冲淤平衡;河道窄且深,流速快,搬运能力强,侵蚀作用强。
案例:
(1)辫状水系
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积—洪积扇以及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其形成有三个要素:水流量不稳定,河床宽阔平坦,水含沙量大。洪水时,扩展河面,变换河道,“搬运”沙粒。枯水时,水流量减弱,浅滩和浅水河道外露。
辫状水系的形成条件:
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容易产生暴涨暴落;
河流含沙量很大且粒度粗细不均;
河床较为平坦开阔,泥沙易沉积。
(2)游荡型河道
游荡型河流:河宽水浅,河道极不稳定。平水期沙滩众多,甚至有时主汊河难分,洪水期一片汪洋。
游荡型河道的形成条件:
来沙量多,强烈的泥沙堆积使河床不断抬高;与同流量的其他河流相比比降较大;流量变幅大,洪峰暴涨暴落;河床边界物质抗冲蚀性弱(岩性),河床对水流的约束性差。
(2021·广东卷) 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 )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2.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
A.河道来沙量减少B.河道的水位升高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答案】1.A 2.A
【解析】1.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
2.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泥沙沉积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选项A正确,故选A。
题型01 河流地貌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盆地黄河出口段,其一级河流阶地的沉积层保存完整,揭示了河流阶地形成与发展演变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若尔盖盆地河流阶地发育形成和环境变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图示意若尔盖盆地黄河出口段一级阶地及沉积层拔河高度(指河流阶地基岩面高于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1.河漫滩形成的地质时期是( )
A.地壳稳定时期B.地壳抬升时期
C.地壳下降时期D.地壳张裂时期
2.图示河段河流一级阶地开始形成时对应的地层是( )
A.砂岩层B.河床卵石层
C.风沙层D.古洪水层
3.图示河段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该地区的气候( )
A.逐渐变干B.逐渐变湿
C.冷暖交替D.干湿交替
【答案】1.A 2.B 3.D
【解析】1.构造运动可导致阶地形成,地壳稳定时期河流沉积易形成河漫滩,A正确;地壳抬升时期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不利于河漫滩形成,B错误;地壳下降时期、地壳张裂时期,河流不能稳定地形成沉积,CD错误。故选A。
2.河床卵石层是河流早期沉积的标志,当河流阶地开始形成时,首先会在河床卵石层之上堆积其他地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河流阶地的形成往往是河流间歇性下切的结果,而河流间歇性下切与气候的干湿交替变化有关。湿的时期河流堆积,干的时期河流下切,从而形成阶地,D正确。逐渐变干或逐渐变湿不能很好地解释阶地的间歇性形成,AB错误;冷暖交替主要影响温度,对河流阶地的形成影响不如干湿交替直接,C错误。故选D。
题型02 河流冲淤变化
受河流径流与涨潮流共同影响,长江入海通道北支入海口(图a)存在水沙交换现象。图b示意2007—2016年北支不同河段各个港口的水深变化。总体来看,北支的冲淤演变趋势以淤积为主,部分地区表现为冲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对比北支下段北岸,南岸泥沙淤积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南岸( )
A.海岸地形坡度较大B.河流的流速较快
C.受涨潮流侵蚀较弱D.地壳抬升更明显
5.与2007年相比,2016年北支入海通道出现的变化是( )
A.河床总体深度保持稳定B.上段河床泥沙持续淤积
C.中段更易发生海水倒灌D.下段河床泥沙流失加剧
【答案】4.C 5.C
【解析】4.海岸地形坡度较大,泥沙不易堆积,则淤积少,A错误;河流的流速较快,泥沙易淤积至湖盆,而不是湖岸,B错误;受涨潮流侵蚀较弱,泥沙淤积量大,C正确;地壳抬升的影响通常范围较大,不会只影响南岸,D错误。故选C。
读图b可知,2016年较2007年,上段和中段水深整体变深,下段水深变浅,河床总体深度发生变化,A错误;上段变深,说明上段河床泥沙持续受到侵蚀,B错误;中段河床变深,地势较低,易发生海水倒灌,C正确;下段河床接近入海口,流速慢,且读图可知,下段水深变浅,说明泥沙淤积,D错误。故选C。
知识总结·构建网络
河流地貌小结
考点三 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
知识点1 喀斯特地貌
1.概念
定义: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2.形成机制
喀斯特溶蚀地貌:含有CO2的水,溶解碳酸钙,形成峰林等地表景观。水沿地下裂隙溶蚀,形成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
喀斯特沉积地貌:溶洞形成后,沿裂隙下渗的Ca(HCO3)2 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岩沉淀,形成钟乳石、石柱等。
3.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是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峰丛是基部完全相连的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山区。
峰丛代表峰林地形中发育较早阶段,当峰丛石山之间的溶蚀洼地垂向发展和扩大时,峰丛的基座被蚀去,成为峰林,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
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
形成过程:喀斯特地面经溶蚀及岩溶塌陷后,形成口大底小的倒锥状的封闭洼地景观。地表水沿可溶岩裂隙密集地段溶蚀而成的是溶蚀漏斗,其深度不大,斗壁和缓,斗缘不明显,外形多成碟状,当进一步向下加深时,斗壁逐渐陡峻并且有明显的斗缘,成为漏斗状;地下可溶性岩溶蚀后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在洞顶上的土层或岩层崩塌,进而形成的则是塌陷漏斗。漏斗底部通常有通道(或落水洞)通往地下,起着集水和消水的作用,并伴有积土、碎石堆积。
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形成岩溶湖。
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4.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洞和地下河。溶洞里的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
在溶洞内含Ca(HCO3)2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CO2逸出,从水中析出的CaCO3在洞顶、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形成多姿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流水沉积
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5.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影响因素
6.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点2 风沙地貌
成因:是因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地貌。
分布地区:a.我国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
b.其他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
分类: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风蚀地貌: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风积地貌: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
风蚀地貌
吹蚀: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磨蚀: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案例:
风蚀蘑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露出地表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石窝(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有群集,有分散,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
雅丹地貌: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是泥质岩层的垂直节理(裂隙),遭受定向风长期吹蚀,裂隙逐渐扩大而形成的。
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
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流动沙丘是单向斜层理构造。流动沙丘景观是—种位置可移动的沙丘构成的景观。因地表植被稀少,在风力作用下沙丘易于顺风向前移动,在风向前方形成新沙丘。
固定沙丘为多层弧形层理构造。沙粒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
河岸、湖畔地区沙丘(水岸沙丘/天漠现象)的形成过程:
物质条件:河流中上游地区含沙量大,且该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堆积于河流、湖泊地区。
水文条件:枯水期,河流、湖泊沿岸地区泥沙裸露且干燥。
动力条件:盛行风,特别是在泥沙出露水面、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的地区,再经过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在河岸、湖畔形成沙滩或沙丘。
雅鲁藏布江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降水少,河流水位降低,河床河沙露出水面;
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
知识点3 海岸地貌
定义: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分类:a.侵蚀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成因:岸边岩石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形成的
b.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类型。其他还有沙嘴、离岸堤
成因: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的
海蚀地貌
①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②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③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
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近岸海水作用与流水堆积作用的关系
①河流处在汛期时,流水搬运作用显著,入海泥沙多,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
②河流处在枯水期时,流水搬运作用弱,入海泥沙少,海水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弱。
海岸线变迁与流水作用、海水作用的关系
①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此时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积扩大,海水侵蚀作用强(海水顶托作用),流水堆积作用弱,海岸线后退,海岸线变短。证据:海岸上会有海洋堆积物,如贝壳等。
②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此时海平面下降,流水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海底堆积作用强,海岸线长度变长。证据:如贝壳堤与海岸线距离扩大。
③海岸线的变迁:取决于海水侵蚀作用与陆地流水堆积作用的强弱。陆地流水堆积作用与海水侵蚀作用呈负相关关系。
知识点4 冰川地貌
定义: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
分类:a.侵蚀地貌: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峡湾、冰蚀湖等。成因: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包括冰川刨蚀、冰楔、磨蚀和挖蚀作用,冰川体有巨大的压力对冰床和谷壁有很强的侵蚀作用
b.堆积地貌:冰碛地貌。成因:冰川的侵运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的碎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物
鼓丘和羊背石的区别
考点 风沙活动分析
1.风向判读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2.风沙活动的条件
(1)物质条件——沙源
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堆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将泥沙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堆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沿海地区的沙滩或沙丘。
(2)动力条件——大风
①该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
②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常见会加强风力的地形。
平坦的地形没有阻挡;山地中的峡谷或河谷(峡谷或河谷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面积广大的湖泊或海域。
(3)植被稀少,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风沙活动的危害及防治
风沙活动的危害
(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风沙活动的防治
(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
(2)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2024·安徽卷)地层沉积物的组成及粒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古地理环境的变化。陕西榆林横山区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带(如图1)。图2为横山区某地沉积地层剖面示意。该剖面厚度为17.55m,地层沉积连续,层位清晰。研究发现,该剖面古风成沙层平均粒径较大,沙质黄土层次之,沙质古土壤层最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剖面古风成沙层沉积物的搬运动力主要是( )
A.高空西风气流B.东北信风C.东亚冬季风D.东亚夏季风
2.在a1到c1地层沉积期间,总体上该地区( )
A.气候由暖湿趋于冷干B.过渡带先向西北移动,再向东南移动
C.沙尘暴频次先减少后增加D.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再向西北收缩
【答案】1.C 2.D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高空西风气流对地面沙层沉积影响较小,A错误;该区域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我国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不受东北信风的影响,B错误;图中显示沙漠-黄土过度地带西北线长于东南线,证明西北沙层沉积范围更大更广,风主要来自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逐渐减弱,结合我国季风特点,该陪面层古风沙层沉积物搬运动力主要是东亚的冬季风,而不是夏季风,C正确,D错误。答案选择C。
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a1到c1地层沉积期间,b1占比最大,属于古风成沙,平均粒径较大,则该时期风力最大,气候相对干燥;a2时期为沙质黄土,粒径次之,风力较小,气候较为湿润;c1为沙质古土壤,粒径最小,也就是风力最小,气候最为湿润,因此总体上为冷干趋于暖湿,A错误;结合上题,同时可推测,受西北风影响,风力由大减小,沙尘暴次数由多减少,C错误;其过渡地带应先向东南移动再向西北移动,B错误;最终也导致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后向西北收缩,D正确。答案选择D。
题型01 喀斯特地貌
新疆某地发现了类似南方喀斯特的景观,被称为“盐溶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岩层的主要成分为NaCl,下图为“盐溶溶洞”中的“盐钟乳”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盐溶溶洞”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风力沉积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
2.该地“盐钟乳”的形成需要( )
①坚硬的岩性 ②干燥的空气 ③水自洞顶渗出 ④强劲的大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1.D 2.B
【解析】1.盐溶溶洞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因为水可以溶解盐分并在溶洞中形成各种形态。风力沉积和风力侵蚀与“盐溶溶洞”的形成基本无关。流水沉积则更强调沉积物的堆积,而不是溶洞的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盐钟乳”的形成是卤水从溶洞壁上渗出后,向下滴落的过程中接触到干热的空气,氯化钠不断结晶、析出,形成一系列的晶体,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盐钟乳”。因此,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②干燥的空气和③水自洞顶渗出,B正确;与坚硬的岩性和强劲的大风基本无关,ACD错误,故选B。
题型02 风沙地貌
雅鲁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南部的断裂带上,河床平均海拔接近4000m,河谷宽窄相间。河谷内沙丘成群、形态复杂,与河床、河漫滩、阶地、谷坡呈交错或镶嵌分布,其周边以旱生灌丛和草甸植被为主。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为250——580mm,主要集中于5—9月,冬春季盛行偏南风,风力强劲。图为雅鲁藏布江河谷某断面单侧地貌图及谷地沙丘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沙丘主要分布在( )
A.宽谷的南坡B.峡谷的南坡C.宽谷的北坡D.峡谷的北坡
4.河漫滩沙丘、阶地沙丘、谷坡沙丘中形成年代最早及颗粒物最大的分别是( )
A.河漫滩沙丘阶地沙丘B.谷坡沙丘河漫滩沙丘
C.谷坡沙丘阶地沙丘D.河漫滩沙丘谷坡沙丘
5.雅鲁藏布江河谷宽窄相间的影响因素有( )
①岩性差异②植被覆盖率③地势落差④流量大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3.C 4.B 5.C
【解析】3.由材料可知,雅鲁藏布江河谷宽窄相间。当河流从峡谷进入宽谷后,流速减缓,洪水带来泥沙在河床大量沉积,而峡谷处水流速度快,泥沙不易沉积,B、D错误;雅鲁藏布江发育于东西断裂带上,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南岸侵蚀,北岸堆积,为风沙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场地和物质来源,且“冬春季盛行偏南风”,风力强,使沙质向北岸移动堆积形成沙丘,A错误。故选C。
4.结合图文及所学知识,雅鲁藏布江谷地是由地壳抬升、流水不断下切形成的,河谷沙丘形成的主要沙源来自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物,靠近的河漫滩最易形成新的沙丘;随着河流不断下切,早期的河漫滩逐渐抬升成为谷坡和阶地,由于远离沙源,风力搬运减弱,新沙丘较难形成,多为古沙丘存留,所以谷坡沙丘最古老,阶地沙丘其次,河漫滩沙丘最年轻,A、D错误。由材料分析可知,河谷底部江心洲及河漫滩是风沙沉积的主要物源。据所学可知,风力沉积受风速影响,由沙源地向下风向,风速变小,沉积的颗粒由大变小,所以离河床越近,风力的搬运作用越强,沙丘的颗粒越大;离河床越远,风力的搬运作用越小,沙丘颗粒越小。读图可知,河漫滩沙丘更靠近河床,阶地沙丘、谷坡沙丘依次远离河床,所以颗粒物大小为河漫滩沙丘>阶地沙丘>谷坡沙丘,B正确,C错误。故选B。
5.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的差异,导致差异化侵蚀。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的“V”形谷的河岸极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快,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①③正确。宽窄谷处,植被覆盖率和流量大小差别不大,②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题型03 冰川地貌
冰川槽谷(U型谷)和冰斗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槽谷的长度、宽度与形成时期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高山(海拔3600米左右)局部地区冰川地貌分布状况,图中上槽谷和下槽谷形态较完整且分别形成于两次相邻但不同强度的冰川作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上槽谷形成早于下槽谷,合理的推测依据是( )
①河流的流向及山脊位置 ②下槽谷嵌套于上槽谷中
③下槽谷形态保存较完好 ④冰斗的形态及开口朝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据上槽谷和下槽谷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 )
①上槽谷形成时期气温更低 ②下槽谷形成时期冰川规模更大
③槽谷形成经历了两次冰期 ④两槽谷形成时期气候持续变暖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6.B 7.D
【解析】6.冰川槽谷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整个下槽谷完全嵌套于上槽谷之中,且形态完好,说明下槽谷形成后没有遭受冰川侵蚀;若上槽谷形成时间晚于下槽谷,则下槽谷的形态会被破坏,②③正确,B对;上槽谷形成早于下槽谷与河流的流向及山脊位置、冰斗的形态及开口朝向无关,①④错误,排除ACD。故选B。
7. 与下槽谷相比,上槽谷宽度和长度更大,说明第一次冰期气温更低,冰川规模更大,形成了上槽谷;两次槽谷形成时期经历了冷—暖—冷—暖过程。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D对,排除ABC。故选D。
题型04 海岸线变迁
三角洲的岸线变化是判断流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图为2002、2022年某河口三角洲等深线分布图,①②③④分别为四个观测点。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丁字坝修建的目的是( )
A.阻挡泥沙北移B.减弱海浪侵蚀C.增强沿岸堆积D.打造人工海港
9.关于图中四个观测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2年①点水下坡度最大B.2002年之后②点侵蚀显著
C.2022年③点海面流速最快D.2002年④点海域深度最浅
10.关于该区域方框内两段海岸线变迁差异的成因,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
A.上游筑坝拦沙,泥沙来源少B.北侧流速较快,沉积作用弱
C.河口河道摆动,沉积差异大D.南侧风小浪低,侵蚀强度弱
【答案】8.A 9.A 10.C
【解析】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丁字坝大致垂直于海岸分布,位于河流入海口的北侧,能够阻挡河流带来的泥沙北移,减少丁字坝北侧的泥沙淤积,A正确;丁字坝垂直于海岸分布,对于减弱海浪的作用较小,B错误;丁字坝可以增强沿岸堆积,但不是其主要作用,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海水深度较浅,不适宜打造海港,D错误。所以选A。
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图中四个观测点①点等深线最密集,水下坡度最大,A正确;海岸线形态变化是海浪侵蚀和堆积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与2002的等深线数据相比,2022年②处海水深度变化不大,侵蚀作用不是很强,B错误;2022年③点变为陆地,没有海面流,C错误;2002年④点海水深度深于②点,D错误。所以选A。
10.上游地区筑坝拦沙对于两段海岸线变迁的影响相同,不是影响两地海岸线变迁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北段海岸线由于有丁字坝垂直于海岸分布,海水流速较慢,B错误;河口河道摆动,导致两侧泥沙物质来源差异较大,南侧淤积为主,北侧侵蚀为主,两段海岸线变迁差异较大,C正确;侵蚀强度不是影响两段海岸线差异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C。
热点应用
01 侵蚀基准面
河流侵蚀基准面指河流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就各河段而言,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下图1是鄱阳湖示意图,图2是1998~2011年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海拔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靠近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城市是( )
A.湖口B.彭泽C.九江D.星子
2.1998~2011年期间,鄱阳湖流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变化是( )
A.鄱阳湖枯水期水量增加B.湖口附近湖水流速变快
C.鄱阳湖泥沙输出量减少D.星子附近湖泊水位升高
【答案】1.A 2.B
【解析】1.由材料可知,“就各河段而言,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结合图1,可知,湖口是位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在这里侵蚀和堆积达到平衡,所以靠近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城市应该为湖口,A对,BCD错。
2.由图2可知,1998-2011年鄱阳湖侵蚀基准面的海拔在下降,而侵蚀基准面是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的界限,侵蚀基准面下降说明,侵蚀能力增强,所以侵蚀基准下切达到平衡的海拔下降。根据以上推理,可知1998-2011期间鄱阳湖湖口位置的水流速度加快,侵蚀能力增强,B对。侵蚀能力增强,泥沙输沙量增加,C错;侵蚀基准面下降,枯水期鄱阳湖补给长江的水量增加,湖区枯水期水量减少,AD错。故选B。
知识点拨:
(1)概念
侵蚀基准面示意图
①(终极)侵蚀基准面:入海的河流,其下蚀深度达到海平面时,由于河床坡度消失,流水运动停止,不再向下侵蚀,因此海平面高度是入海河流下蚀深度的最低基面,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延伸的平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但对于不入海,终止于内陆盆地的河流而言,盆地最低部分就是它们的终极侵蚀基准面。)
②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不直接入海的河流,以其所注入的水体表面,如湖泊洼地、主支流交汇处的水面等为其侵蚀基准面,称为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
(2)影响侵蚀基准面的因素
①构造运动:地壳抬升,河源距离原侵蚀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加大,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地壳下沉,侵蚀基准面则相对上升。
②气候变化:冰期时降水多以降雪形式存在,入海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终极)侵蚀基准面降低;间冰期时降水增加,入海径流量增加,海平面上升,(终极)侵蚀基准面上升。
(3)侵蚀基准面引起河流冲淤变化
侵蚀基准面示意图
侵蚀基准面上升示意图
①如果侵蚀基准面上升,河流纵坡降将减小,将导致河流挟沙能力降低和河床淤积。
②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纵坡降将增大,从而导致河流挟沙能力增强和河床侵蚀。
02 冻土地貌
石冰川,是冰缘区的一种舌状或叶状堆积体,由被岩石碎块覆盖的冰岩屑混合物组成,常见于较狭窄的冰斗和坡度较大的山谷。如图为青藏高原乌连沟石冰川产生泥石流灾变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石冰川更常见于( )
A.山岳冰川内部B.大陆冰川内部C.山岳冰川边缘D.大陆冰川边缘
4.石冰川的径流来源中,( )
A.内部冰体消融,形成大量前缘物质B.表面积雪融化,径流流量瞬时增大
C.湖塘突发泄流,成为灾害触发因子D.降雨总量较少,会减小泥石流规模
5.石冰川( )
A.环境恶劣,开发价值小B.提供区域生产生活用水
C.诱发地震、洪涝等灾害D.受气候影响比冰川更强
【答案】3.C 4.C 5.B
【解析】3.由材料可知,石冰川分布在冰缘区;且常见于较狭窄的冰斗和坡度较大的山谷,所以可推测出更常见于山岳冰川边缘,A错误,C正确;大陆冰川地势较为平缓,中间厚,边缘薄,边缘部分为消融区,BD错误;故选C。
4.内部冰体、表面积雪、湖塘积水和大气降水均属于径流来源。前缘物质主要是冰碛物和风化物组成,内部冰体消融会增加石冰川活跃度,对前缘物质的大量生成作用不大,A错误;表面积雪融化,会通过湖塘调节,不会导致径流流量瞬时增大,B错误;由图可知,湖塘突发泄流可能成为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触发灾害,C正确;青藏高原降水总量较少,会减少泥石流频次,泥石流规模受碎屑物质数量和动力强弱影响,D错误。故选 C。
5.石冰川具有极高的科普、科研和旅游价值,对山区工程建设也有参考价值,A错误;石冰川是冰岩屑混合物,冰雪融化可为其下游的于旱半干旱区提供水源,保障生产生活,B正确;石冰川不会诱发地震,且区域降水少不易诱发洪涝,C错误;由材料可知石冰川表层被岩石碎块覆盖,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内部与外部的热量交换,因此受气候影响比冰川更弱。故选 B。
知识点拨:
石冰川是典型的冰缘地貌,主要分布在全球高海拔的山地,其最低海拔下限与区域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下限相一致。
石冰川内部含冰量高,因为有冰体的填充,石冰川外观整体显得立体、丰满、边缘清晰;由于内部冰川的向下运动,舌部的表面会有许多纵向裂隙或横向的突脊,舌部的最前方边缘处坡度较陡。
当石冰川内部的冰体消失,不再蠕动,这时石冰川的厚度减小,表面的突脊和沟槽也会模糊不清,形成了残留的石冰川遗迹。所以,流动性是石冰川的重要特点,不过整体运动速度很缓慢(每年数毫米至数十厘米),多呈现蠕动状态。
能影响到石冰川运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气候条件:气温、降水等;地形条件:坡度、坡向等;内部结构:含冰率、冰-岩屑比例、厚度;外部诱因:地震、滑坡、雪崩等。
按成因,可分为冰核型石冰川和冰胶结型石冰川。
冰核型石冰川: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内核是有冰川的。在冰川的消融区,就是冰舌最前方的部分,被岩屑或粉尘物质(风化物或冰碛物)覆盖。
表面岩屑层的存在会影响内部冰体的融化速率,而且不同厚度带来的影响是有差异的:非常薄的岩屑会因为吸热快,加速冰的融化;当岩屑层厚度超过几厘米之后,能有效阻隔冰川内外热量交换,减小冰的融化速率,从而起到保持石冰川形态的作用。
冰胶结型石冰川:形成这种类型的石冰川,无需依托冰川。有多年冻土区的山区,寒冻风化的强烈作用,山谷中有时会堆积厚层岩屑,山坡脚下也会有倒石堆,当雨水、雪水沿着这些岩屑之间的缝隙渗进深层。当温度降低时,水与深层的岩屑胶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冰、石混杂的石冰川。
按表面岩屑来源,可分为冰碛型石冰川和倒石堆型石冰川。
冰碛型石冰川:一般发育在山地冰川的末端,表面岩石主要来源于冰碛物堆积和沉积。
倒石堆型石冰川:多发育于较陡边坡,在岩崩、雪崩、风化等作用下,坡面岩体破碎,产生大量岩屑,从坡面滚落。
归纳一下石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
① 冰(冰川):高山或高纬地区,有降水提供水源;气候寒冷,冻结条件良好或冰川作用强烈。
② 岩屑:冰川运动物产生的冰碛物、地震雪崩引起的岩石崩塌、风化作用带来的的岩屑剥落等。
③ 地形:石冰川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谷(如冰川槽谷)或坡面,有一定坡度但也不能过于陡峭(坡度越大,各类岩屑的保存难度越大,不利于形成石冰川)。
在以上条件中,内部是否含冰是石冰川的最本质特点,也是其与石河、倒石堆的关键区别。
气候变暖对石冰川的影响
石冰川表面有岩屑覆盖层,达到一定厚度时,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可减缓下方冰体的融化速度。相比于一般冰川,石冰川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较小。所以,石冰川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石冰川主要由岩石碎屑层和冰岩混合层组成,且岩石碎屑层覆盖在冰岩混合层上方,这样表层岩石碎屑就阻隔了冰岩混合层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起到了隔热效果,再加上岩石导热性差,使得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影响下,石冰川规模将会缩小(内部的填充冰不再有),即逐渐向高海拔地区退缩。气温升高,冰体消融,石冰川内部的冰体运动速度变快,大量水流和岩石碎块的结合,易形成多种冰雪型的地质灾害,如冰川型泥石流、滑塌、冰缘边坡失稳等,如果石冰川附近有公路或者其他基础设施,这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寒冻风化】是指中纬高山和高纬地区,气温变化于零摄氏度左右,岩石裂隙、孔隙中因水分结冰时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岩石崩解、破碎的现象。
【倒石堆】
岩石在冻融风化作用下变成大量松散岩屑,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滑堆积产生。倒石堆的特点:倒石堆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没有明显的层序。总的来说,一般较大的岩块可以滚落到倒石堆的边缘部位才停积下来,而一些较小的碎屑多堆积在倒石堆的顶部。当倒石堆进一步发展时,山坡坡度也就愈趋变得平缓,崩塌作用逐渐减少,崩塌的碎屑也变小。所以倒石堆发育的后期,其表面堆积的则是比较小的岩屑。从垂直剖面上看,较粗大的岩屑分布在倒石堆的下部,向上逐渐变细。
【高山流石滩】
高山流石滩通常分布在冬季最低雪线与夏季最高雪线之间的斜坡地带。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成因:在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岩石产生内外不均匀的热胀冷缩,出现胀缩风化作用;同时由于岩石缝隙中的水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转换,岩石孔隙因液态水结冰体积膨胀而加大,出现冻融风化作用;使得岩石崩解破坏,形成大小不一的碎石。这些碎石受到搬运作用(重力、冰川融水、冰川等),随着山坡缓慢移动,并在山坡平缓处堆积,形成了扇形岩屑破或岩屑丘,便是高山流石滩。
流石滩上的植物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植株低矮、根系发达等特点,强大的根系是为了适应了强风和松动的碎石环境。
从外观上看,流石滩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的天堂。
高山流石滩上的典型的植物代表为塔黄,其生长缓慢,15至45年才会开一次花,但其根系非常发达,最长的可以达到两米,水土保持作用遥遥领先于其他植物。
【石河】
石河是由寒冻风化作用形成的碎石、岩块,在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搬运并堆积在山坡、山沟而形成的窄长如“河”的堆积体。
石河运动是石块沿着湿润的碎屑下垫面或永冻层的顶面在重力作用下移动,这里温度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它会引起碎屑空隙中水分的反复冻结和融解,导致碎屑的膨胀和收缩,促使石河向下运动。
石河运动速度较低,但中央部分流速比两侧流速要快。湿润气候区的石河流速比干燥气候区的要快,石河中的岩块经长期运动,可以搬运到山麓停积下来,形成石流扇。
石河停止运动是气候转暖的标志之一。【当石河不再移动时,角砾表面开始生长地衣苔藓,有时在石河上生长树木或堆积新沉积物。这些石河一般多分布在现在多年冻土的南界(北半球高纬地带)或高山冻土的下界附近】
【石海】
石海:在寒冻风化作用下,岩石遭受寒冻崩解,形成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在平坦的地面上。
形成条件:
①气温经常在0℃上下波动,日温差较大,并有一定湿度,使岩石沿节理反复寒冻崩解。
②地形较平坦,地面坡度小于10°,可使寒冻崩解的岩块不易顺坡移动而保存在原地。
③坚硬而富有节理的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和石英岩等,在寒冻作用下常崩解成大块岩块,得以保留在原地。
石海形成后,组成石海的大石块很少移动。同时,石海中又缺少细粒物质而水分较少,冻融分选难以进行,这样石海能长期保存下来。石海常在同一走向、同一岩性和一定高度的山坡上部发育,有一条平整的界限,称石海线。【例如昆仑山的石海线是4900m。石海线比同期雪线高度要低200~300m或400~500m。石海线可大致确定古雪线的高度,石海线是一条重要的气候地貌界线】
热融喀斯特
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坍陷、热融洼地等。是由热力原因引起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故又称热融喀斯特。热喀斯特现象广泛分布在冰缘地区。
热喀斯特可分为两种,即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
①热熔沉陷:主要产生在平坦地面,冻土层内地下冰融化使地面发生沉陷,出现沉陷漏斗、浅洼地,如果洼地集水成湖,称热喀斯特湖,也称热融湖;广泛分布于多年冻土发育的平原或高原地区。
②热融滑塌: 主要发育在斜坡地面,由于坡地冻土层地下冰融化后饱含水分,使土体沿融冻面滑动,称热融滑塌。形态有新月形、长条形、围椅状、枝叉形等。其活动具明显的周期性,如中国大兴安岭北部、祁连山东部的热融滑塌,始于每年春季,夏季达高峰,秋季逐渐停止。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考点提取
主要外力作用
2024全国甲卷,10题,3分,推测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深度约230~260厘米)出现的波状形变形成于,外力作用
2024广东卷,11题,3分,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外力作用
河流地貌
2024广东卷,12题,3分,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河流堆积作用
2024安徽卷,19(1)题,4分,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河流堆积地
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4福建卷,18题,20分,甲海岸泥沙沉积量却比乙地少的原因、冬季甲海岸侵蚀情况的差别及理由、从泥沙颗粒粗细的角度谈方案②的效果优于方案①的原因,海岸地貌
2024安徽卷,7-8题,6分,推测该剖面古风成沙层沉积物的搬运动力主要是、在a1到c1地层沉积期间,总体上该地区,风力地貌
2024甘肃卷,13题,3分,图中覆于小块冰体上的巨石来自,冰川作用
2024甘肃卷,15题,3分,班克斯半岛的形成过程是,海浪作用与海岸地貌
命题趋势:外力作用的考查频率极高,尤其是河流地貌成因最常见、与人类关系密切,考查频率也较高,其他外力作用涉及相对较少。在考查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时,有几个突出的命题特点:一是与内力作用结合,分析不同地质时期的主导作用力的不同,如流水侵蚀与玄武岩台地的演化,流水侵蚀、堆积与地壳间歇性抬升共同作用形成河流阶地等;二是与外力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相结合,如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的相互转换;三是体现区域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
地貌类型
主要成因
典型景观
颜色
地层特征
分布
雅丹地貌
主要为强风吹蚀和磨蚀
垄岗状、流线形、覆舟形、断桓状
无特定颜色,取决于原始沉积物的颜色
以第四纪半固结沉积物为主
多分布于古代河床、湖底抬升后形成的荒漠区
丹霞地貌
地表流水的冲蚀、磨蚀、垂直地表发育的构造节理是主要成因之一
绝壁断崖和柱状、宫殿状、巷谷式
主要为红色岩层
白垩纪至第三纪固结岩石为主
多形成于现代河水或雨水流经的坡地
作用因素
典型区域
作用结果
示例图
流水
湿润、半湿润区的坡度较大的地区
水蚀地貌,如沟谷、瀑布、峡谷(V形谷)等;喀斯特地貌,如天坑、溶洞、地下暗河、石林等;丹霞地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
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风蚀柱、风蚀洼地等;雅丹地貌
冰川
高纬或高山地区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等;冰蚀湖,如北美五大湖、芬兰加拿大的湖泊;峡湾,如挪威峡湾
海浪
海岸地区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
类型
形式
发生区域
风力搬运
作用
悬浮形式,以尘粒和粉沙粒为主;滚动及跳动形式,以砂砾为主
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
河流搬运
作用
悬浮形式;跳动、滚动和滑动形式
湿润、半湿润地区
冰川搬运
作用
在冰床上被推移;夹持在冰川内或叠置冰面上随冰川的运动一起被搬运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和高纬度地区
类型
流域中的位置
形成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山区河流流出谷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放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枯水季节出露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继续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形成于河
流入海口
当挟带大量泥沙的河流注入海洋时,如果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如果海潮侵蚀弱,也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分布
作用因素
典型区域
作用结果
示例图
流水
湿润、半湿润区的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地区
流水堆积地貌,如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河漫滩等
风
干旱、半干旱区
风积地貌,如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形成
冰川
高纬、高山地区及冰川滑过地区
冰碛地貌、冰碛湖(如日内瓦湖)、终碛堤、鼓丘等,如波德平原、东欧平原的形成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海浪
海岸地区
海积地貌,如沙滩、贝壳堤、沙嘴等
影响因素
分析
气候
因素
气温
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降水
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地质
地貌
因素
基岩
石灰岩地区: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地形
地势
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
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生物因素
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方式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含义
向河流源头侵蚀
垂直于地面向下侵蚀
向两侧河岸侵蚀
影响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因素
影响
具体分析
构造升
降运动
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
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蚀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级阶地
气候
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到河流中的水量和含沙量等,从而引起河流作用性质变化,在河谷中形成阶地
气候变干时,河流含沙量相对增大,河流水量减少,地面植被稀疏,坡面侵蚀加强,带到河流中的泥沙量也增多,此时河床堆积增高
气候湿润期,河流水量增多,植被茂盛,河水含沙量相对减小,导致河流下蚀,形成了阶地
①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较少河流冲积物覆盖,一般发育在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这里水流流速较大,侵蚀作用较强。
②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又称沉积阶地,在河流中下游最为常见。
形成过程:先是河流侧向侵蚀展宽谷底,同时发生大量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然后河流强烈下蚀,当河流下切深度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时,形成堆积阶地。
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又可分为:
A.上叠阶地:是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深度较前期阶地下切深度小,河谷底部仍保留有一定厚度的早期冲积物,因此每一较新阶地的组成物质就叠置于较老阶地的组成物质之上,是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上;
B.内叠阶地:是在阶地形成时的下切侵蚀深度正好达到发育前阶地的谷地,由内向外叠生而成,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内。
③基座阶地。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的阶地。它是由于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深度超过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上升显著的山区。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
④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河流冲积物覆盖而埋入地下,这种阶地不显露于地面,多出现在下游段,埋藏阶地可以分两种:
早期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而后地壳下降或者侵蚀基准面上升发生堆积,把早期形成的阶地全部埋没形成埋藏阶地;
地壳长期下降,不同时期的冲积物一层叠加在一层之上,形成一种假埋藏阶地。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机制
地貌特点
山前冲积平原
山前(出山口)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 搬运能力下降→冲积扇→连接形成山前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质颗粒由粗到细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机制
地貌特点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呈带状分布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机制
地貌特点
三角洲平原
河口地区
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且海水顶托作用强→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道由分叉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类型
位置
形成过程
洪积-冲积平原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发育于山前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而成
河漫滩平原
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
河道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
地形
地貌景观
景观特点
上游
山区
V形河谷
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不平,常见大石块和卵石
中下游
平原地区
槽形河谷
河谷:宽而浅
冲积平原
山前→河口:坡度变缓,沉积物颗粒变细
河曲
河道:呈“S”形弯曲
牛轭湖
湖泊呈牛轭形(“Ω”形)
河口段
地势低平
三角洲
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河口→海: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作用
化学过程
流水溶蚀
CaCO3+CO2+H2O=Ca(HCO3)2
流水沉积
Ca(HCO3)2=CaCO3↓+CO2↑+H2O
类型
成因
峰丛、峰林、孤峰、溶蚀谷地
山峰由碳酸盐岩石发育而成,在峰林中间的宽阔而平坦的谷地为溶蚀谷地
溶沟
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形成溶沟
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
是地表水集中漏入地下的地点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岩石的
可溶性
岩石成分
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可溶性强、透水性好,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
岩石透水性
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
水的溶
蚀能力
水体成分
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体的
流动性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
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溶蚀作用强烈,喀斯特地貌发育更广泛
工程建设
地形崎岖,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FAST望远镜正好利用盆地和暗河,大大减少了工程量
农业
地形崎岖,土壤贫瘠、缺乏地表水,交通不便,不利于农业生产
旅游
风景优美、景观奇特且神秘,利于开发旅游、探险项目
人和生物
溶洞为洞穴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甚至作为人类居住的场所
灾害
地质灾害和水旱灾害多发、石漠化严重
地貌类型
地貌特点
海蚀崖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
海蚀穴
海浪冲蚀海滨陆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断续沿海岸线分布
海蚀拱桥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似拱桥
海滩
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
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
沙坝
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
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
类型
形成过程
景观
地貌特点
冰
蚀
地
貌
冰川自身重量和冰体运动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裂隙,时冻时融,使得底床岩块不断破碎,冰川像推土机铲土一样,把松动石块挖起,与冰川冻结一起带走,因挖蚀作用产生的碎屑,冻结于冰川的底部,成为冰川对底床进行刮削、锉磨的工具
冰斗
典型的冰斗由岩盆、岩壁和岩槛3部分组成。底部为岩盆,平面上呈半圆形;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出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常有羊背岩位于其上。岩盆是一个封闭的洼地,冰川消退后积水成湖,叫冰斗湖
角峰
角峰为尖状金字塔形的山峰,由数个冰斗包围形成,其发育程度是冰川地形发育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刃脊
刃脊为刃状山脊,由冰斗的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变成
冰川谷
冰蚀作用形成两岸直立、底部平坦的槽谷
峡湾
冰期接受冰蚀作用,冰期后受海侵影响,形成两侧平直、崖壁峭拔、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即峡湾
类型
形成过程
景观
地貌特点
冰碛
地貌
冰碛物随冰川衰退而堆积下来
冰碛丘陵
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动的物质形成高低起伏的形态
终碛垄
分布于冰川前缘地带,由终碛组成的弧形垄状地形。内侧缓,外侧陡,相对高度因地而异
冰水堆积地貌
冰融水将原来冰川搬运堆积的物质经过再搬运堆积而成
冰水扇
融水河流带泥沙堆积,多个冰水扇连成一片形成外冲平原
蛇形丘
狭长、弯如蛇的高地。主要是由略具分选的冰水砾堆积而成,有一定的磨圆度,发育冲刷、填充物构造,呈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两坡对称
冰碛湖
冰积物堵塞,局部冰融水生成
羊背石
鼓丘
概念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看似伏地的羊群,故得名
鼓丘是一个由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小丘
成因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堆(沉)积地貌
物质组成
以基岩为主
以冰碛物为主(内核为基岩)
外观形态
羊背石迎冰面受磨蚀作用较平缓,背冰面受侵蚀较陡
鼓丘迎冰面坡陡,为基岩,背冰面坡缓,为冰碛物
图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4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4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练习教师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14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练习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6讲:外力作用(河流)与地貌(讲义)--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答案在最后,无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5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练透),文件包含第15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练习原卷版docx、第15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