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7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7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1页
    第17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2页
    第17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7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7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冲淤平衡【2021-2022年高考真题】考题分值考点题型命题情景2022年广东高考-43海浪的冲淤选择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2021年福建高考-19(3)6河流的冲淤综合题恒河河口地貌的演变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37(1)(3)16冲积扇的特点综合题我国祁连山西段地貌分布 【课堂目标】一、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主要是流水作用,形成了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一)河流的侵蚀方式: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流变长;下蚀:向河床底部的侵蚀,使河流变深;侧蚀:向河流两侧的侵蚀,使河流变宽。 下蚀和溯源侵蚀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联想挖墙脚),而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堆积较少,因此在河流上游下蚀严重,伴随着产生了溯源侵蚀。常考察的两个主题:河流袭夺和瀑布。【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瀑布】: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如何减弱下蚀: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 2.侧蚀河流中游,河流落差减小,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减弱,但水量较大,在流水惯性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加宽,河道开始变得弯曲(进一步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二)河流的侵蚀地貌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深且窄,横剖面呈“V”形。分布在河流上游。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形成河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一般位于中游。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宽广,横剖面呈槽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一般位于下游。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1.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1)分布:位于河流的出山口,较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2)形成过程: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岩石风化作用更显著,山区有大量岩石松散堆积物,当山地降水较多时,更利于洪积(冲积)扇的形成。3)冲积扇的结构特点: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逐渐减小;土壤逐渐肥沃。②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地下水资源丰富;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③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分布。2.河漫滩平原:中下游地区,河流凸岸堆积,堆积不断扩大并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 3.河口三角洲:当河流入海或入湖时,若入海处或入湖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物质条件)2泥沙沉积。①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平缓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能力弱。)3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   知识扩展1:河流阶地的发育 知识扩展2:河流的水系特征二、河流冲淤(一)河流的冲淤原理1.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2.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3.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一般,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提示】: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即为冲淤平衡。但河流的水文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冲淤作用受多因素影响。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是常态。 (二)河流冲淤的影响 (三)河流冲淤过程的考察方向1.冲淤过程的影响因素:在分析冲淤这类问题时,需要紧紧抓住来沙量和水流携沙力这两个关键变量,那它们有哪些影响因素?①径流量:一般来说,径流量越大,冲刷侵蚀能力就越强。案例:黄河每年都会进行调水调沙,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进而加强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减少河床淤积。②流速: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河流以冲刷侵蚀作用为主;反之,如流速越慢,则以淤积为主。一般来说强降水过后,当河流流速降低时泥沙会快速沉积,导致河床增高。③含沙量:河流含沙量大,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弱。含沙量的多少又与地表物质疏松程度、植被覆盖情况、降水强度(坡面侵蚀冲刷)、支流多少(带来更多泥沙)等因素密不可分。④水位变化:河流汛期水位高、水量大,以侵蚀作用为主;枯水期水位低、水量小,以淤积为主⑤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如修建水库、大坝等),起着拦沙蓄水、调节水流等作用,影响着冲淤平衡;而河道的加固,也能减少河流对堤岸的冲刷。⑥海水作用:在河口地区,由于海水顶托,造成水流流速减慢,或沿岸洋流携带了大量泥沙,这些情况都会加剧淤积作用;而潮汐(海浪)作用强,携沙能力大的区域,侵蚀作用也可能会增强。⑦河岸岩性和河道宽窄等因素,也会影响河流冲淤平衡河岸岩性越坚硬,抗侵蚀能力越强。还有,如果河岸土体中的黏粒含量大,抗冲性也会增强。黏性土层越厚、黏粒含量越高的河岸(整体结构稳定),其整体抗冲能力更强。(反例:黄土高原)宽河道,流速减慢,有利于泥沙淤积;河道狭窄流速较快,有利于侵蚀(狭管效应) 2.冲淤过程对河床形态的影响典题1:(2019·课标全国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参考答案(1)①(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 ②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①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②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典题2:(2019·课标全国Ⅲ)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10.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解读】“游荡河道”,其成因与河流纵向冲淤过程问题有关。该河段河流纵比降大,上游坡度大,而到了该河段,河床变得宽而浅,河道反复分岔合并。洪水季节,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在该河段流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水下浅滩;枯水季节,浅滩露出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河道,交织如辫,所以河道摆动频繁。【答案】9.D  10.C 3.冲淤过程的间歇性(2016全国卷Ⅰ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读】第7题中贝壳堤位置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海岸线冲淤平衡的问题。贝壳堤是由死亡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海岸附近冲淤接近平衡,海岸线位置稳定,才有利于贝类堆积;而第8、9题考查的是冲淤不平衡问题,黄河改道变动,带来大量泥沙而导致冲淤不平衡,泥沙不断淤积,海岸线又开始往海洋推进【答案】7.C    8.B    9.D   4.人类活动对冲淤过程影响典题3:(2016·课标全国)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解析】10.该题考查水库建成后的影响。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河流的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由于淤积加重,冲刷减弱,河床不易展宽。故该题选B项。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故该题选A项;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B错;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沖淤作用,C错;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可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D错。【答案】10.B  11.A   【课堂归纳】         【在线练习】(2021·江苏高三零模)乌瓦茨峡谷位于塞尔维亚南部山区腹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这里让人叹为观止的15个巨大河湾(下图显示部分景观),像U、V、A、C等字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乌瓦茨峡谷巨大河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堆积 D.流水堆积2.影响乌瓦茨峡谷河湾形态的因素主要有(   ①植被丰富    ②地质构造③岩性差异    ④冬夏温差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B   2.C【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该峡谷属于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形成的,B正确;冰川侵蚀蚀主要会形成峡湾、角峰、冰斗等地貌,A错误;冰川堆积主要会形成冰碛地貌,C错误;流水堆积主要会形成三角洲,河漫滩等地貌,D错误。所以选B。2.植被具有涵养水士的作用,植被丰富一定程度上会减弱河流侵蚀,①错误;当地地质构造复杂,多峡谷,河流易侵蚀,②正确;当地岩性有所差异,一部分松软的岩层被侵蚀,而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了河湾,③正确;冬夏温差对河湾形成的影响较小,④错误;因此②③正确,所以选C。 (2021·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三模)为了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目前一些国家拆除了一些大坝。读水库拆除前后的对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拆除大坝前,M处河段(   A.径流季节变化小 B.水温年际变化大C.流水侧蚀能力强 D.河床沉积颗粒细4.大坝拆除后,水库原有库区将会(   A.蒸发下渗增强 B.土层深度变厚C.水体污染加剧 D.植被覆盖提高答案】3.A   4.D【分析】3.因为拆除大坝后,大坝的调节径流作用消失,大坝下游的M处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故拆除大坝前,M处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小,A正确;拆除前多为大坝深层水,M处河段水温季节变化小,水温年际变化拆除前和拆除后变化幅度不大,B错误;拆除大坝前,由于大坝对其上水位的抬高,大坝上下水位落差大,放水时水流速度快,流水以下蚀为主,侧蚀能力不强,流水搬运能力强,河床沉积颗粒粗,C、D错误;故选A。4.大坝拆除后,湿地面积减少,蒸发下渗减少,A错误;库区水流速度加快,侵蚀增强,土层厚度较少,B错误;水体更新速度变快,水体污染减轻,C错误;库区水体覆盖面积减少,滩地增多,植被覆盖提高,D正确。故选D。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6.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7.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答案】5.A  6.A   7.D【解析】5.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其它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会扩大。故选A。6.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故选A。7.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流了间歇性抬升。故选D。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