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案设计
展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内容分析
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起国家。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战胜蚩尤部落,渐渐新城日后的华夏族。黄帝之后的著名部族联盟首领尧、舜、禹,通过部族联盟民主推举的“禅让制”产生。他们德才兼备,克己爱民,带领人民共同抵御自然灾害,赢得人民的尊重。
教学目标
1.通过良渚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历史解释)
3.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二)讲授新课
1.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教师活动
阅读材料, 判断“文明” 的标志有哪些?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学生活动
①物质文明的标准: 金属工具
②政治文明的标准: 国家出现
③精神文明的标准: 文字出现
④考古学上的标准: 城市出现
(3)教师活动
国家产生的条件: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记笔记】
2.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
(1)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P16,概况良渚古城的基本内容。
学生活动
(3)教师活动
阅读分析材料,概况良渚古城的特点有哪些?
材料1: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材料2:古城背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水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材料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20万千克碳化稻谷。
材料4(相关史事):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普遍刻画一种神人兽面纹,其主体由天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在神人、神兽的周边还有飞鸟。考古发现表明,各地良渚文化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
材料5:“第一等级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墓为代表;第二等级既随葬少量玉礼器,又有生产工具随葬的;第三等级仅以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为代表;第四等级以无随葬品的殉葬墓为代表。”
——姜军《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述》
(4)学生活动
特点1:良渚文化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特点2: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信仰体系。
特点3: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记笔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5)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P16,概况陶寺都城的基本内容。
(6)学生活动
(7)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P17,归纳陶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8)学生活动
①当时阶级分化严重。
②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③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
④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的巨石阵早500年。
【记笔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3.远古的传说
(1)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绘制华夏族的形成图。
(2)学生活动
(3)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P18,概况禅让制的基本内容。
(4)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问题,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和实质。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探究作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2页。
人教版(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a href="/ls/tb_c40496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史料研读,问题探究,图片阅读,材料研读,问题探究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