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1. 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2.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3.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大约在 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高耸的城墙、宽阔的城壕、大型水利设施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任务:根据上述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归纳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
1.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
2.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
任务:根据课本,1.自主归纳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哪些。2.并在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找出进入文明的相关标志
1.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在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找出进入文明的相关标志
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城的北面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早期文明代表——良渚古城
任务:根据视频和课本内容,自主归纳良渚古城时期的社会特点
1.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2.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3.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信仰体系
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1.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2.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3.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信仰体系
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普遍刻画一种神人兽面纹,其主体由天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在神人、神兽的周边还有飞鸟。考古发现表明各地良渚文化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崇相当统一。因此,神人兽面纹也被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微”。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陶寺都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早期文明代表——陶寺古城
任务:根据视频和课本内容,自主归纳陶寺古城时期的社会特点
1.当时阶级分化严重。2.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3.发现可能是观象台的遗迹,可能进行观测天象
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思考: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
提示:从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3个重要标志着手进行分析
良渚古城、陶寺都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洽,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部落。
炎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归附炎黄部落联盟。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华夏民族是众多错居杂处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古书上记载,尧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但他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是自己的过错。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118岁时去世。
虞舜,姓姚,名重华。父瞽瞍顽,母握登贤而早丧。后母嚚,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 ——二十四孝之《虞舜耕田》
相传,当时洪水滔天,禹的父亲鲧(gǔn)受舜之命治理水患。他采用封堵的方法,过了许多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替父亲治水,总结救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谐河渠引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竭尽全力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后来人们以此形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禅让制:通过民主推选,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思考:考古发现的遗址遗物和神话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意义。
1.合作探究:说一说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关系。
远古传说通常带有后人的附会夸张,远古传说≠真实历史,不能信以为真。但远古传说又含有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出一些历史真相。经过考古证明的远古传说具有可靠性。
考古发现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传说也能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思路。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授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汉的兴衰,第一篇章,龙起南阳汉祚重振,第二篇章,权柄旁落暗流涌动,第三篇章,黄巾烽火撼动乾坤,黄巾起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第一篇章,第二篇章,第三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ls/tb_c404966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优秀课件ppt</a>,文件包含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pptx、牛河梁遗址mp4、良渚古城mp4、良渚古城遗址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