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设计
展开“鲁之君子”左丘明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约公元前422),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为炎帝后裔。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唐太宗封左丘明为“经师”,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崇祯帝封左丘明为“先贤”。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编就了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
写作背景
本文所叙内容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当时正值春秋初期,周王室日渐衰落已趋于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纷纷扩张势力,角逐霸主地位。文中提到的晋侯即晋文公重耳,秦伯即秦穆公任好,他们两人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当时晋国势力强于秦,秦与晋结为姻亲关系,双方为了暂时的共同利益而采取联合行动。楚国当时也有争霸中原的雄志。郑国是晋、秦、楚三国必争之地,为了遏制楚国势力向北扩展,秦晋联合出兵攻郑。
文言积累
一、通假字(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2.夫晋,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同“缺”,侵损、削减
4.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聪明
二、古今异义(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根据提示解释词义)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2)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表时间,在早上
夕:表时间,在晚上
(3)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驻军
(2)与郑人盟 结盟,订立盟约
3.名词的使动用法
(1)既东封郑 使……成为疆界
(2)阙秦以利晋 使……得利
4.名词的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2.动词的使动用法
(1)若不阙秦 使……侵损、削减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3)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 远地,指郑国
(2)共其乏困 缺少的资粮
2.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损害
(2)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变雄厚
薄:变薄弱
(四)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四、重点实虚词(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鄙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名词,边邑、边远的地方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形容词,庸俗、鄙陋
(3)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动词,看不起、轻视
2.许
(1)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动词,答应
(2)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动词,赞同
(3)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副词,表约数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名词,表处所
3.敝
(1)因人之力而敝之 动词,损害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形容词,疲惫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形容词,坏、破旧
4.微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副词,没有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副词,隐约地
(3)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核舟记》)
副词,稍微、略微
(4)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形容词,小、微小
5.以
(1)以其无礼于晋 连词,因为
(2)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用
(3)越国以鄙远 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6.而
(1)今急而求子 连词,表顺承
(2)夜缒而出 连词,表修饰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连词,表假设,可不译
(4)朝济而夕设版焉 连词,表转折
7.焉
(1)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2)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何、哪里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从)哪里
(4)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8.其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代使者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越国以鄙远”
(3)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4)吾其还也 语气词,表祈使,还是
9.之
(1)子犯请击之 代词,他们,指秦军
(2)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3)臣之壮也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5)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动词,往、到
五、文言句式(请根据提示翻译下面句子)
1.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
译文:这是我的过错。
2.状语后置句
(1)以其无礼于晋。(“无礼”的状语“于晋”后置)
译文: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有益”的状语“于君”后置)
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厌”)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4.省略句
(1)敢以烦执事。(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指“亡郑这件事”)
译文:那我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指郑国)
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文本初读
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文本精读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完成以下问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
如: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为下文烛之武能赴秦营单独拜见秦伯埋下了伏笔。
B.一方面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另一方面也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
C.佚之狐的话一说明佚之狐识人,二说明烛之武才能不凡,三为后文写秦退兵埋下伏笔。
D.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既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也有故意刁难郑伯之意。
3.面对郑伯自责和晓之以郑亡之危害的劝说,烛之武“许之”,仅仅是因为郑伯的这番劝说吗?试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课文第3~4段,完成以下问题。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夜缒而出
缒:
(2)敢以烦执事
敢: 执事:
(3)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4)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版:
(5)又欲肆其西封
肆: 封:
(6)唯君图之
唯:
5.下列对本部分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恰如其分地引导了秦伯的思路。
B.烛之武游说秦伯的步骤是:首先,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阐明利害;其次,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挑拨秦晋;最后,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C.面对大国的君主,烛之武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可谓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地完成了游说使命。
D.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以“利”攻秦伯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用历史事实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6.晋文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理解他的“不仁”“不知”“不武”?
7.烛之武用了大量的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8.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晚年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思维拓展
烛之武和曹刿是《左传》中两个形象鲜明的人物,他们在面临巨大困境时,有义有勇,不顾个人安危,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周密的计谋帮助国家渡过难关。请结合《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说说两人智慧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文本初读
【答案】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②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文本精读
1.【答案】推辞 比得上
2.【解析】D 课文中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没有“故意刁难”之意。
3.【答案】不是。郑伯的自责和晓之以利害只是给了烛之武接受“使命”的台阶,烛之武“许之”主要还是因为他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
4.【答案】(1)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2)自言冒昧的谦辞 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3)增加 (4)渡河 指版筑的工事 (5)延伸、扩张 疆界 (6)表示希望、祈请
5.【解析】D 烛之武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的挑拨是隐性的,不是“赤裸裸地”。
6.【答案】(1)晋文公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君主,他有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2)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7.【答案】(示例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所以这一点最重要。
(示例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几句是从事实上说的,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角度,说明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又进一步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其中,“阙秦以利晋”最为关键。
8.【答案】(观点一)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晋公子重耳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了今天的“秦、晋围郑”;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
(观点二)因为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清高与孤傲。他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路径,但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要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他的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思维拓展
【答案】首先,烛之武的成功得益于借助外力。历史上说,烛之武在郑国仅为一个圉正,只是一个小小的养马官,他被选用,是由于佚之狐的知遇。他有爱国之心,又懂得交友之道,懂得利用资源,施展自己的才华。曹刿的成功源于毛遂自荐的勇气。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敢闯敢拼的勇士,为了国家的安全,不顾乡人的讥讽,以草民的身份觐见庄王。他们一个是隐晦间接型的,一个是坦率直接型的。
其次,两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烛之武以一种貌似避己言他、超然物外的姿态劝说秦穆公。先晓之以害,再诱之以利,从历史说到现实,挑拨秦晋关系,达到游说的目的。这是一位老者智慧的展现。曹刿年轻,说话铿锵有力,劈头就问“何以战”,当面临别人的劝阻时,又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后自己参与到战争之中,运用心理战术,凭借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考,抓住恰当的时机,一举破敌。体现了一个青年运筹帷幄的风流气概。
高中人教统编版1.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81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a>,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虚词,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81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关于孟子,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掌握下列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a>,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典题引路,知识积累,巩固练习,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