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教学课件ppt
展开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元曲,领略一下元曲那醉人的风采。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结合注释,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听读诗歌 ,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2.运用你的语言描述这首元曲展现的画面。
初读文本,感知文章内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读出的画面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示例1:古藤,老树,昏鸦。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ǔ)而行。
示例2: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3.第三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渲染了凄凉、萧条、暗淡的悲凉秋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从侧面写出了游子长期漂泊之苦。
3.第三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起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本句直抒胸臆,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苦。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凄凉感伤的秋景的描写,表现了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惆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题思路: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天净沙·秋思》全篇仅5句,共28个字,9种景物,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堪称悲秋思乡的经典!这首小令,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初中语文第一单元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405076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教案配套ppt课件</a>,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时目标,知人论世识体,走近作者,探寻背景,认识文体,“曲”分类,杂剧戏剧,小令只有一支曲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63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天净沙秋思课文配套课件ppt</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词诵读,情景交融,天净沙∙秋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63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天净沙秋思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激趣导入,朗读课文,体会节奏,文体知识,“曲”分类,杂剧戏剧,小令只有一支曲子,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