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2《氧气》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解析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064221/0-17235607782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2《氧气》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解析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064221/0-17235607783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2《氧气》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解析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064221/0-17235607783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2 氧气精练
展开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
3.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现象
【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醋的酿造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D.动植物的呼吸
3.下列物质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的是( )
A.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
4.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A.O2B.N2C.CO2D.H2O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五氧化二磷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黄色火焰D.放出热量
7.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
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D.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11.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
A.铁丝B.硫粉C.红磷D.木炭
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燃烧生成了水B.木炭:发出明亮白光
C.铁丝: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产生大量白烟
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味气体的是( )
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条
1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15.某同学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下列情况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的是( )
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
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
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
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现有
①木炭
②硫磺
③红磷
④细铁丝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只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
(2)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3)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 ;
(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1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维持了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促进了生态平衡。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指 (选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气”)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2)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
B.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氧气
C.水能分解生成氧气
(3)依据如图说明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原因是 。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意义有 。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生水的是 ;
(6)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
(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19.在氧气中分别点燃:①铁丝 ②木炭 ③硫磺 ④磷 ⑤蜡烛(填序号)
(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
(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3)能生成黑色固体 。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和 。
20.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B.氢气、C.红磷、D.铁丝、E.木炭。用序号填空:
(1)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
(2)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3)燃烧能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
(4)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
21.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①碳 ②铁 ③石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焰的是 ;火星四射的是 ;放出热量的是 ;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 ,这是因为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2.如图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3)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
23.如图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 ,这是 变化。
(2)说明下列实验操作的理由。
①铁丝绕成螺旋状:
②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
③待火柴临近烧完时,将铁丝由上向下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
④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 。
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应该放在 瓶中。
(2)B图中,用 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 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
(3)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分析】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
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
【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故选项错误;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醋的酿造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D.动植物的呼吸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可知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其特点为放出热量但不发光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醋的酿造是粮食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制成的,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
B、蔗糖的溶解则不包含缓慢氧化,故正确;
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
D、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则包含缓慢氧化,故A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缓慢氧化,明确燃烧、自燃、爆炸、缓慢氧化几个易混的基本概念是解决该题目的关键,学生应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反应来解答
3.下列物质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的是( )
A.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A.O2B.N2C.CO2D.H2O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2。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在没有点燃的条件下是不会剧烈燃烧的,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五氧化二磷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黄色火焰D.放出热量
【分析】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不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故C不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放出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D.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进行反判断。
【解答】解:A、铁丝不能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实验前在铁丝上要系上火柴梗,目的是引燃铁丝;细铁丝用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利于铁丝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分析】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能供给呼吸,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使燃烧更充分,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
A.铁丝B.硫粉C.红磷D.木炭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燃烧生成了水B.木炭:发出明亮白光
C.铁丝: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产生大量白烟
【分析】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味气体的是( )
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条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和氧气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符合题意;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烟错误的颜色、状态。
1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分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D、氧气能供给呼吸。
【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不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不正确。
D、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某同学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下列情况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的是( )
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
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
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
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
【分析】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
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容易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
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水,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容易导致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该选项正确;
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现有
①木炭
②硫磺
③红磷
④细铁丝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只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① ;
(2)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③ ;
(3)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 ② ;
(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⑤ 。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性质、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
【解答】解:(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是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①;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故选③;
(3)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故②;
(4)蜡烛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是化合反应,故填⑤。
故答案为:(1)①;
(2)③;
(3)②;
(4)⑤。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生成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维持了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促进了生态平衡。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指 氧元素 (选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气”)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2)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B (填序号)。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
B.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氧气
C.水能分解生成氧气
(3)依据如图说明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原因是 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意义有 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分析】(1)根据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
(3)根据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指的是氧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2)氧气能供给呼吸,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故选:B;
(3)由图示可知: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4)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氧气产生主要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气消耗主要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氧循环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答案为:(1)氧元素;
(2)B;
(3)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4)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②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③ ;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④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①⑤ ;
(5)生水的是 ⑤ ;
(6)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② ;
(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⑤ 。
【分析】根据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性质分析,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污染环境;木炭和蜡烛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磺.故答案为:②.
(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红磷.故答案为:③.
(3)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铁丝.故答案为:④.
(4)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故答案为:①⑤.
(5)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⑤。
(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硫磺.故答案为:②.
(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蜡烛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⑤.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在氧气中分别点燃:①铁丝 ②木炭 ③硫磺 ④磷 ⑤蜡烛(填序号)
(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④ 。
(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③ 。
(3)能生成黑色固体 ① 。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② 和 ⑤ 。
【分析】(1)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3)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磷,是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磺。
(3)能生成黑色固体是铁丝,铁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④。
(2)③。
(3)①。
(4)②;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B.氢气、C.红磷、D.铁丝、E.木炭。用序号填空:
(1)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B 。
(2)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 。
(3)燃烧能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E 。
(4)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D 。
【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产物分析;
(2)根据硫燃烧的现象分析;
(3)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
(4)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解答】解:(1)氢气燃烧生成水,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故选B;
(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故选A;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故选E。
(4)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纯氧中能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故选D。
故答案为:
(1)B;
(2)A;
(3)E;
(4)D。
【点评】明确物质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本题关键。
21.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①碳 ②铁 ③石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焰的是 ③ ;火星四射的是 ② ;放出热量的是 ①②③ ;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 ② ,这是因为 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
【分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有火焰的是石蜡燃烧;火星四射的是铁燃烧;放出热量的是铁燃烧、碳燃烧、石蜡燃烧;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铁燃烧,这是因为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答案为:③; ②;①②③;②;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2.如图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3)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
【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使瓶内压强变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放出热量,故填: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2)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而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钠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毛玻璃片不脱落,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使装置内压强变小,并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故填:大于。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氧气的性质及物质燃烧的现象及注意事项,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23.如图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 砂纸打磨去锈 ,这是 物理 变化。
(2)说明下列实验操作的理由。
①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
②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 引燃铁丝
③待火柴临近烧完时,将铁丝由上向下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燃烧 ;
④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 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 。
【分析】可以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1)选用的铁丝如果表面有锈,应用砂纸打磨去锈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①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
②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
③如果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因此要减少火柴的耗氧量。
④集气瓶底放少量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
故答案为:
(1)砂纸打磨去锈;物理;
(2)①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
②引燃铁丝;
③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燃烧;
④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应该放在 广口 瓶中。
(2)B图中,用 坩埚钳 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 外焰 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防止氧气逸出 ;
(3)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 放出热量,发出白光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1)块状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
(2)夹取木炭应用坩埚钳,酒精灯的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而为了防止C瓶中气体逸散而用玻璃片盖上瓶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块状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
(2)夹取木炭应用坩埚钳,酒精灯的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而为了防止C瓶中气体逸散而用玻璃片盖上瓶口。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广口;
(2)坩埚钳;外焰;防止氧气逸出;
(3)放出热量,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属于基础性的考查,关键是扎实基础,熟练运用。反应物
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
木炭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SKIPIF 1 < 0 CO2
硫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S+O2 SKIPIF 1 < 0 SO2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SKIPIF 1 < 0 Fe3O4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Mg+O2 SKIPIF 1 < 0 2MgO
铝
4Al+3O2 SKIPIF 1 < 0 2Al2O3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略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404952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课后作业题</a>,共30页。
人教版(2024)课题3 制取氧气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a href="/hx/tb_c404952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课后作业题</a>,文件包含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mp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mp4、实验2-5高锰酸钾制氧气wmv、工业制氧分离液态空气法mp4、探究实验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mp4、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mp4、试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多种催化剂mp4等7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40495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随堂练习题</a>,文件包含实验2-1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mp4、实验2-2木炭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实验mp4、实验2-3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mp4、实验2-4铁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mp4、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mp4、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mp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mp4等7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