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6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6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6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70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74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77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81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数 沪科 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PPT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040590/0-17228502598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3.2 命题与证明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1.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意义,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3.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4.初步感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不同,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在学习“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时,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你还记得怎样得到的吗?
针对前面得到的结果,有一些同学提出了以下疑问:
(1)在剪拼时,发现三个内角难以拼成一个平角,只是接近180°的某个值;(2)度量三个角,然后相加,有的接近179°,有的接近181°,不是很准确地都得180°.
在学习几何时,需要观察和实验,同时也需要学会推理.
推理是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常要对事物的情况作出种种判断.判断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例如: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如果∠1与∠2是对顶角,那么∠ 1= ∠ 2;(3)1+1<2;(4)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能被3整除.
从上面各语句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像这样,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
★上面判断性语句(1)(2)(4)都是正确的命题,我们称之为真命题;
★(3)是错误的命题,我们称之为假命题.
注意:①命题是表示判断的句子;
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你写完作业了吗?(2)欢迎前来参观!(3)以点O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画弧.
没有给出判断,是个疑问句.
没有给出判断,是个感叹句.
没有给出判断,是个祈使句.
像这样对某一事件的对错没有给出任何判断就不是命题.
因此,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
2.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有两个平方根.
这些语句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如果……那么……”可省略不写,如:对顶角相等.
把条件设为“p”,结论设为“q”,你能写出一个命题吗?
把条件设为“q”,结论设为“p”
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等角的余角相等;(3)如果a=b,则a2=b2.
解:(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的余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也相等. (3)如果a2=b2 ,那么a=b.
例如:当a = –3,b = 3时,满足a2=b2 ,但是a≠b.
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讨论: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符合命题结论的例子.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推理论证;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例1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A=∠B,那么∠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
解析:从形式上看,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且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解:(1)条件: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结论:两条直线平行.
(2)条件:∠A=∠B, 结论:∠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所得逆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果a=0,那么ab=0.
解析:逆命题就是“把原命题的条件作为结论,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条件”进行改写.
解:(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如果ab=0,那么a=0.
反例,当a=1,b=0时,ab=0.
1.把下列命题写出“如果p,那么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2)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有∠AOC=90°.(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等角的补角相等.
解:(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
(2)如果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那么有∠AOC=90°.
(3)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4)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补角相等.
2.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1)若|a|=|b|,则a=b;(2)如果ab>0,那么a,b都是正数;(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4)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
反例:(1)当a = –1,b = 1时,满足|a|=|b|,但是a≠b.
(2)当a = –2,b = –3时,满足ab>0,但此时a,b都是负数.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 函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73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2.1 函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函数的表示方法2,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问题2用电负荷曲线,较难用解析式表示出来,①列表,如何作函数的图呢,−3−6,−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 函数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73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2.1 函数教学课件ppt</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函数的表示方法1,1y2x,3yx2,4y2x,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问题3汽车刹车问题,4x≥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12.1 函数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73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2.1 函数图文ppt课件</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石子数量,水面高度,水面高度石子数量在,水量固定,tmin上升,h1800+30t,不变的量,变化的量,变量和常量,y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