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1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2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3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4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5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6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7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第8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评课ppt课件,共38页。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一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第一目:归纳推理的含义 第二目:归纳推理的方法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科学精神:运用实际事例比较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归纳推理的认识;通过实际运用因果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正确运用归纳推理,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科学探求事物因果联系。
    1、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类型2、归纳推理的方法3、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4、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结合书本p59-p.63,自主预习以下内容
    思考:我们能够从归纳推理中获得一般性结论的前提是什么?
    从前有一位富翁想吃芒果,打发他的仆人到果园去买,并告诉他:“要甜的,好吃的,你才买。”仆人拿好钱就去了。
    到了果园,园主说:“我这里树上的芒果各个都是甜的,你尝一个看。”仆人说:“我尝一个怎能知道全体呢,我应当个个都尝过,尝一个买一个,这样最可靠。”仆人于是自己动手摘芒果,摘一个尝一口,甜的就都买回去。带回家去,富翁见了,觉得非常恶心,都给扔了。
    思考:如何评价仆人的做法? 换做你,你会怎么做?
    1、归纳推理的前提 通过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有关对象的事实材料,对他们进行整理加工,得到的个别性或特殊性的知识。2、归纳推理的含义 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归纳推理是演绎推理的基础,演绎推理为归纳推理提供指导。
    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相互渗透。
    区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3、归纳推理的类型 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花生仁是否有花生衣包着? 甲将一筐花生一一剥开查看。 乙只拣了几个样品,有大的、小的,已经成熟的、尚未成熟的,一仁的、多仁的,不过剥了一把花生,就得出结论:花生仁的确都有花生衣包着。思考:你怎么看甲与乙的做法?类似“花生仁是否有花生衣包着”的问题,你怎么解决?
    乙的做法更好一点。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面对数量较大甚至是无数的对象,人们只能采取简单枚举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式获取一般性结论。
    3、归纳推理的类型:(1)完全归纳推理
    ①含义:它是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②特征:它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是一种必然推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对象都进行一一考察。(认识对象复杂性——人的精力、能力和认识条件的有限性)
    这就需要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
    《韩非子·五蠹》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结果,这个宋人不仅没有再次得到兔子,还沦为他人的笑柄。
    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
    思考:从归纳推理的角度分析,宋人“沦为他人笑柄”的原因。
    3、归纳推理的类型:(2)不完全归纳推理
    ①含义: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②特征:凭借思维的能动性,只考察其中部分情况。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关系。
    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
    ④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类型
    B.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的情况都进行考查,就得出一般性结论,所以,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如何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
    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C.可以通过考查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式,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
    ⑤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意义
    A.不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知识整合】比较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牵牛花是在黎明四时左右开放,野蔷薇是在黎明五时左右开放,龙葵花是在清晨六时左右开放,芍药花是在清晨七时左右开放,万寿菊是在下午三时左右开放。我们观察了许多花,它们开放的时间虽不同,但都有固定的开花时间。由此可知,所有的花都有一定的开花时间。”上面这个推理从种类上说是( )A.完全归纳推理B.不完全归纳推理C.相容选言推理D.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2、归纳推理是指依据个别性知识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据此可知,下列选项属于归纳推理的是( )①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②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③窥一斑而知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财会室内有两个保险箱,一个重230千克,另一个重90千克,均被搬动,因此,被盗案可能是两个人合伙作案。下列对这一推理认识正确的是(  )A.结论成立,属于假言推理,推理方法正确 B.结论成立,属于归纳推理,推理方法正确C.结论不成立,属于归纳推理,推理方法不正确 D.结论不成立,属于演绎推理,推理方法不正确
    4、不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应该( )①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 ②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③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④变或然推理为必然推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父亲叫儿子去买火柴,并嘱咐儿子火柴要擦得着。儿子回来后对父亲说:“我今天买的火柴每一根都擦得着。”父亲问:“你怎么知道的?”儿子说:“我每一根都试过了。”父亲听后,哭笑不得。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儿子( )A.没有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B.不善于从个别中概括总结出一般C.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没有坚持适度原则
    英国一家农场曾有近10万只鸡和鸭,由于吃了发霉的花生而患病死去。用这种饲料喂养的羊、猫、鸽子等,也先后患病死去。有人在实验室里观察白鼠吃了发霉花生后的反应,结果,白鼠患了肝病。科学家发现,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他们推断:黄曲霉素是致病物质。 思考:科学家的推断用的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还是科学归纳推理?其结论的可靠程度如何?我们如何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
    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的要求
    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真实的。(不能有一个虚假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1) 含义: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
    例1:张三酒醉驾驶,张三被刑事拘留。 作为因和果的两个事件,必须有很强的关联性。酒驾和刑事拘留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例2:甲感冒了,一直没有吃药,坚持到第6天,甲喝了一大杯水,结果感冒好了。由此甲得出结论:喝水能够治疗感冒。 喝水在前,身体痊愈在后,貌似有因果关系,其实未必如此。无论甲吃药不吃药,感冒一般都可以在7天左右痊愈。
    注意:不能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或现象误认为有因果关系;虽然因果关系一定是前因后果,但并不意味着有先后关系的事件一定有因果关系。
    (2)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
    1、摩擦生热的结论,那就是几种不同的事物摩擦都生热;
    4、遇难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有人研究发现,会游泳的人在水温0℃时能坚持15分钟,2.5 ℃时是30分钟,5℃时是1小时,10℃时是3小时,25℃ 时是一昼夜。可见,人在水中坚持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有因果联系。
    5、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有些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后来,科学家发现天晴时,这些鸟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天阴见不到太阳时,它们就会迷失方向。由此,科学家得出结论,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是因为利用太阳来定方向。
    2、摩擦生热的结论,锯片不锯木头时不热、锯木头就热;
    3、摩擦生热的结论,那就是锯一会儿微热,锯时间长就烫手。
    下列情境用的是哪种因果联系法?
    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
    1、在夏天雨后,人们发现雨后的晴空会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美丽彩虹。后来,在早晨的露水珠里又看到了七色彩带,在瀑布溅起的水星里,在船桨打起的浪花里也能看到类似现象。这些场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但有一点相同,就是阳光穿射过水珠。因此,阳光穿射过水珠可能是彩虹出现的原因。这里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2、据科学史记载,有两位化学家从各种化合物中分析碳元素,测得纯氮在相同体积史都重2.3012克,而空气中相同体积的氮却重2.3034克,空气中的氮为什么比纯氮重0.0022克?于是他们推论,空气中的氮里面还有一种与氮元素享混合相混合的未知元素。这个0.0022克就是它的重量。经反复试验,果然在空气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这是运用(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共变法
    3、研究发现,体育竞赛中过度紧张会影响成绩,考试中焦虑情绪会影响水平的发挥,上台演讲时紧张情绪会使人丢三落四,所以,紧张心理对临场发挥有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个推论运用的方法是( )。A. 求同法 B. 求异法C. 剩余法 D. 共变法
    古代有个女人杀死丈夫,放火烧了房子,以便制造假象,说她丈夫是被火烧死的。男方亲属怀疑这一说法,将女人告到官府。那个女人一口咬定她丈夫是被烧死的。为了让被告人认罪,主审官就让人抬来两只情况相同的活羊,一只杀死,另一只不杀。再一同放在柴草上烧。他发现被杀死的羊口鼻内没有灰,而被烧死的羊的口鼻内却有灰。根据这个道理再去验尸,死者嘴里没有找出灰来,可见,死者是死后才被烧的。经过审讯,死者之妻终于服罪。 思考:结合所学推理的知识,请分析主审官在断案中运用了哪些种类的推理?
    解析:(1)求异法:没被杀死的一只羊,放在柴草上焚烧——死后口鼻内留有大量烟灰。被杀死的一只羊,放在柴草上焚烧——口鼻内没有灰。 所以,羊被活活烧死是造成口鼻内留有大量烟灰的原因(2)假言推理:如果人被火活活烧死,则口鼻内留有大量烟灰。这个死者口鼻内没有大量烟灰,所以,这个死者不是被火活活烧死的(3)选言推理:这个死者要么被火活活烧死,要么死后被焚。这个死者不是被火活活烧死的,所以,这个死者是死后被焚的。(4)类比推理:羊是动物,被火烧,必然大口呼吸,死后口鼻内留有大量烟灰。人是动物,被火烧,必然大口呼吸。所以,人被火烧,死后口鼻内也会有大量烟灰。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教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推理的类型,温故而知新,3共变法,2剩余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图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归纳推理的含义,探究与分享,归纳推理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01,归纳推理的含义,示例评析P61,PART02,归纳推理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①求同法P62-5,②求异法P63-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