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3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5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6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7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综合检测课件,共35页。
    满分:100分 限时: 45分钟1.(情境素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山西长治潞州期中)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 对二十四节气中“小寒”的形象描述。诗中描绘的雪是由 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水分子种类    B.水分子间隔C.水分子质量    D.水分子数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B解析    雪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的 是水分子间的间隔,水分子种类、质量及数目均不变。2.(2024湖北恩施州来凤期中)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 素,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错误 的是(     )A.质子数为34    B.中子数为45C.核电荷数为34    D.原子序数为45D解析 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 以硒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都为34,中子数为 79-34=45。3.(2023湖南岳阳中考)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不合理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C.6 000 L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 都很小B解析 湿衣服被晾干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4.(新独家原创)以“从愿景需求到技术架构”为主题的2023 全球6G发展大会于12月5日在重庆开幕。氮化镓(GaN)是生 产通信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C.氮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C解析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7-5=2;氮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14.01;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到电子;氮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第二周期。5.(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4辽宁沈阳期末)研究物质的微观 构成是化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不能形成原子B.原子内部含有带电的微粒,原子本身不带电C.原子的质量集中在电子上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B解析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能通过得失电子 形成原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6.(2024广东广州花都期末)硒(Se)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 生长的功能。如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离子的符号为Se2+C.硒原子和硒离子的质子数相同D.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B解析 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 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e2-。7.(2024江苏徐州铜山期中)已知某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银(A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银(Ag) 原子的质量为 (     )A.  g   B.     C.  g    D.C8.(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2021山东泰安中考)构建化学基本观 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 的是 (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 构成不同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C解析 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中不含 氢分子和氧分子。9.(2024云南昆明十二中期中)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 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A.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1层的2倍C.有一种X原子中无中子D.Y与W原子化学性质都不稳定,都容易得电子形成相对稳 定结构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1、8、6、11号元素分别为H、O、C、Na。Z为碳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W为钠元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里到外依次为2、8、1,第1层的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有一种氢原子中无中子。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10.(2024黑龙江哈尔滨南岗期末)根据下面的粒子结构示意 图,归纳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C.③表示第二周期元素的离子D.②③都表示离子,且所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纵列A解析 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①②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属于同种元素;④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 易得到2个电子;③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表示第三周 期元素的离子;②③都表示离子,分别是氧离子、钠离子,所 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不同纵列。二、填空题(共30分)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四川自贡中考节选)(8分)在宏 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1)从宏观角度分析,氧气是由氧       (填“元素”或 “原子”)组成的。(2)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纯粹与 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 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相对原子质量确定 为152的铕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元素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填数字)种。②与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元素符号)。633S解析    (2)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铕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63。(3)①O(氧)、S(硫)、Cl(氯)属于非金属元素;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硫原子与 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两者化学性质相似。12.(2024山东泰安宁阳十二中期中)(12分)下图为元素周期表 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所含的阳离子是       , 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Na+Cl- (2)镁元素与铝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得到”或 “失去”),形成       (选填“阳离子”或“阴离子”)。(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元素原子 的共同点是              。质子数得到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13.(科普阅读)(2024四川广元利州期中)(10分)碳-14是含有6 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宇宙射线在撞击地球大气层 时,跟空气中的氮原子发生碰撞,氮原子“捕捉”一个中子、 “释放”一个质子,变成碳-14原子。碳-14具有放射性,经过 约5 730年,碳-14会减少一半,再经过约5 730年,又会减少一 半,这个时间就是碳-14的半衰期。大气中的碳-14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先被植物吸收,后 被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伴随新陈代谢,碳-14 就会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平衡。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 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对于 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余放射性碳-14的含量,再结合其 半衰期,就可推断出年代。请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短文中氮原子核内有       个中子。(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与碳-14原子相比在 结构上的不同是           。(3)写出碳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7 中子数不同(4)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碳-14属于碳元素B.碳-14比普通碳原子质量大C.只要测出碳-14的半衰期就可推断古代遗存物的年代光合作用AB解析    (1)氮原子“捕捉”一个中子、“释放”一个质子,变 成碳-14原子,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因此 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2)碳-12原子含有6个质 子和6个中子,碳-14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碳-12原子 与碳-14原子相比在结构上的不同是中子数不同。(4)大气中 的碳-14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碳先被植物吸收, 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径是光合作用。(5)质子数决定元素的 种类,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属于碳元素; 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碳-14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因此碳-14比普通碳原子质量大;对于任何含碳物质, 需要测定剩余放射性碳-14的含量,再结合其半衰期,才可推 断出年代。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1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分)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 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方案一】如图1所示。(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图4所示。           将滤纸折叠成相同的纸花,在纸花上都均匀喷上酚酞溶液,按 照图 2 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 3 和图 4 的塑料瓶中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药品用量较多(合理即可)同时注入 5 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 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1)图3和图4的两个塑料瓶中观察到的相同现象是                 ,不同现象是                                   。(2)图 3、图 4 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 量有多个,请写出 3个被控制的量:                      、                 、                                       。 纸花由下到上依次变红 放在热水中塑料瓶内的纸花比放在冷水中的更快变红 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纸花的材质、大小、形状加入的浓氨水的体积(或滴数)(合理即可)【实验方案三】如图5所示(已知:氨气 氯化氢 氯化铵)。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 和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塞紧橡胶塞。过一 会儿后,观察到有白烟(白烟为氯化铵)产生,且产生白烟的位置偏右,说明                               。 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氨分子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快【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运动 速率与      和          有关。温度分子种类解析 【实验方案一】(1)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分子运 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方案二】(1)浓氨 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分子自下而上运动,遇到纸花上的酚酞 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两个塑料瓶中都能看到纸花自下 而上依次变红;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放在 热水中塑料瓶内的纸花变红更快。拓展延伸 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1)实验原理: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酚酞 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2)教材实验改进方向:节约试剂、现象明显、减少环境污 染。如:四、计算题(共10分)15.(2024安徽潜山期中)(10分)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 kg,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1)求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2)已知X原子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X原子的电子数为           。答案    (1)解: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答: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6解析    (2)设X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X原子的中子数为(x+4),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x+(x+4)=16,解得x=6,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原子的电子数是6。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