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暑假衔接】通用版初升高(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专题讲义
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 第16讲.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教师版+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 第16讲.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6讲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教师版docx、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6讲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对于指数式,我们把“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即.其中,数叫做对数的底数,叫做真数,读作“等于以为底的对数”.
【定义理解】
训练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 ;(2).
【答案】(1);(2)
训练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2) .
【答案】(1);(2)
二.对数运算法则
计算:
(2) (3)(4)
(5)(6)(7)
【答案】(1)1;(2)1;(3)0;(4)19;(5);(6);(7)15
练习1: 计算:
(1)(2)(3)(4)
(5) (6) (7)
【答案】(1);(2)16;(3)3;(4)-1;(5)0;(6);(7)
【解析】(4);
;
;
.
已知 , , 用表示 .
【答案】
【解析】,
三.对数函数的概念
1.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
2.常用对数:我们通常把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例如简记为.
3.自然对数:我们通常把无理数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例如简记为.
四.对数函数的性质
函数是对数函数,则实数________.
【答案】1
【解析】依题意,解得.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
(1);(2);(3)
【答案】(1);(2);
(3)时;时,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答案】(1);(2);(3).
【解析】(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定义域为;
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且,定义域为;
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即,
解得,定义域为.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2)
【答案】(1);(2).
【解析】(1)函数定义域为,
,,故值域为;
(2)由得,故定义域为,
,,
故值域为.
已知,求的最大值及相应的的值.
【答案】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
则,解得,
令,则
,
,即时,取得最大值.
五、对数函数的图象变换及定点问题
(1)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图象过定点问题
对数函数过定点,即对任意的对数函数都有.
(2)对数函数的图象变换的问题
①
②
③
④
若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则实数的值分别为 .
【答案】-2,2
作出函数的图象.
【答案】略
解下列不等式:
(1); (2).
【答案】(1);(2).
【解析】(1),解得;
(2)由得,
,解得.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即,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答案】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
【解析】由得,故定义域为,
是由和复合而成的,
是增函数,是减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答案】当时,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当时,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
【解析】函数是由和复合而成的,
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即,
①当时,解得,即定义域为,
此时是增函数,而是减函数,
则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
②当时,解得,即定义域为,
此时是减函数,而是增函数,
则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
综上,当时,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当时,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
已知在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是由和复合而成的,
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且恒成立,
且当时,解得,
的取值范围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答案】奇函数
【解析】恒成立,函数定义域为,
,
是奇函数.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3)求使的的取值范围.
【答案】(1);(2)奇函数;(3)当时,的取值范围是;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1)要使有意义,则,解得,故定义域为;
,是奇函数;
由得,
①若,则,解得;
②若,则,解得,
综上所述,当时,的取值范围是;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扩充:反函数
(1)对数函数的反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2)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
①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②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若函数是函数的反函数,且,则( )
A.B.C. D.
【答案】A
函数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为( )
A.B.C.D.
【答案】B
【解析】函数的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的值域,
,,故选B.
若函数的反函数图象过点,则函数的图象必过点( )
A.B.C.D.
【答案】A
【解析】原函数与反函数关于直线对称,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为,
必过点,选A.
跟踪训练——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对应的指数式是( )
B. C.D.
【答案】B
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与B.与
C.与D.与
【答案】C
设,则的值等于( )
10B.C.100D.1000
【答案】C
【解析】,,解得,选C.
设,则底数的值等于( )
2B. C. 4D.
【答案】D
【解析】,,,故选D.
已知,那么等于( )
B.C.D.
【答案】C
【解析】,,,
,选C.
若,则 ;若,则 .
【答案】
计算: ; .
【答案】8,-6
求下列各式的值:______;_______.
【答案】-6,
求下列各式中的取值范围:(1); (2).
【答案】(1);(2)
(1)设,求的值.
(2)设,且,求的值.
【答案】(1)12;(2)2
【解析】(1),,;
(2),,
且,,解得.
对数与对数运算(二)
( )
A.1B.C.2D.
【答案】B
化简得结果是( )
A.B.C.D.
【答案】C
【解析】,故选C.
化简的结果是( )
A.B.1C.2D.
【答案】A
已知, 则的值等于( )
A.1B.2C.8 D.12
【答案】A
【解析】,,故选A.
化简的结果是 ( )
A.1B.C.2D.3
【答案】C
【解析】,选C.
计算 .
【答案】1
【解析】原式
若,则 .
【答案】
【解析】,,
.
(1)已知,试用表示的值;
(2)已知,用表示.
【答案】(1);(2)
【解析】(1),,
;
(2),
.
跟踪训练——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当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是增函数,且经过定点,是减函数,且经过定点,故选C.
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定义域为,A错误:定义域为;B错误:定义域为;C正确:,且定义域为;D错误:,故选C.
函数的定义域是( )
A.B.C.D.
【答案】D
【解析】要使有意义,则,即,
解得,故定义域为,选D.
若,那么满足的条件是( )
A.B.C.D.
【答案】C
【解析】,,,
,故选C.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答案】(1);(2).
【解析】(1)依题意,解得或,
故定义域为;
(2)依题意,即,解得,
故定义域为.
已知函数,,求:
的值域;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值.
【答案】(1);(2),
【解析】(1)是增函数且,
,,所以值域为;
(2)定义域为,要使有意义,
则,解得,
令,则
,
,即时,取得最大值-6.
跟踪训练——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函数的图象关于( )
A.轴对称B.轴对称C.原点对称D. 直线对称
【答案】C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
故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
又,
为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选C.
函数的值域是( )
A.B.C.D.
【答案】C
【解析】,
,故值域为,选C.
设,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则( )
A.B.2C.D.4
【答案】D
【解析】,,
,故选D.
图中的曲线是的图象,已知的值为,则曲线相应的依次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图中作直线从左到右与曲线相交,
对应横坐标等于底数,且底数依次增大,
故相应的依次为,故选A.
下列函数中,在上为增函数的是( )
A.B.
C. D.
【答案】D
【解析】A错误:在为减函数;
B错误: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
C错误: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在为减函数;
D正确: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
在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
函数是 函数.(填“奇”、“偶”或“非奇非偶”)
【答案】奇
【解析】恒成立,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
又,
是奇函数.
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值为 .
【答案】3
【解析】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图象过点,
代入得,,.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答案】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解析】由解得或,
是由和复合而成的,
是减函数,在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是由和复合而成的,
为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在为减函数且恒成立,
且时,,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
图
象
性
质
定义域:
值域:
过点,即当时,
时
时
时
时
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 第15讲.指数函数(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5讲指数函数教师版docx、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5讲指数函数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 第14讲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4讲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师版docx、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4讲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 第13讲.幂函数(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3讲幂函数教师版docx、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第13讲幂函数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