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题39 《出师表》 (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9 《出师表》 (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39《出师表》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专题39《出师表》过关检测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2秋·天津市河东区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结课)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俎:指帝王之死。
B. 此皆良实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C. 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D.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指不同和相同。
(2)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C. 苟全性命于乱世
D. 诚宜开张圣听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交付有司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 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推荐郭攸之、向宠等忠臣良将,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 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 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答案】(1)D (2)C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D.句意: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异同:不同。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古今异义。
A.古今异义,古义:痛心遗憾;今义:非常憎恨;
B.古今异义,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行恶劣;
C.相同,古义和今义都是“苟且保全”的意思;
D.古今异义,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B.有误,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故选B。
【分析】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二、(2022秋·重庆一中·九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做之、祎、允之任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关于字词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的“悉”和《桃花源记》“并怡然自乐”的“并”是近义词。
B.“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和成语“卑鄙无耻”中的“卑鄙”意思不相同。
C.“还于旧都”中的“还”和《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的“去”是反义词。
D.“若无兴德之言”中的“之”和《富贵不能淫》中“往送之门”的“之”意思相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回顾了三顾茅庐、临终托孤等往事,表明了作者“兴复汉室”的决心。语言不借助华丽辞藻,率直质朴。
B.选文中多次提到“先帝”,所以选文的中心只是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感激先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和充分信任。
C.阅读古文时,应注意节奏停顿,“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样的停顿可以是朗读更流畅更有感情。
D.选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成成语,沿用至今,如危急存亡、不毛之地、不知所云、鞠躬尽瘁等。
(4)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都是直接进言,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他们进言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
景公君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①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②,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有去礼,则是禽兽也。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③不遄④死?’礼不可无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蹴:不安。②长:音 zhǎng,长辈。③胡:何,怎么。④遄:音 chuán,疾,快。
【答案】
(1)D
(2)①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②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3)A
(4)诸葛亮通过回忆往事的方式给刘禅进言,诸葛亮回顾了他与先帝谈论先汉后汉兴衰的原因的往事(答成以冬亲的态度来告诫、借鉴历史教训、给目标激励方式也可),激励后主接纳亲贤远佞建议。;晏子则是通过类比说理的方式进言。晏子将君子不讲礼与禽兽以力示强进行类比(答成引典、比喻也可),希望景公接纳不可失礼的建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D.有误,第一个“之”是“的”的意思,第二个“之”是“到”的意思,而这意思不相同,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受任:接受任命;于:在。之际:……的时候;奉命:受到委托。
②重点词:此:这;所以,用来……;而:表并列;职分,职责本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正确;
B.有误,选文的中心既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有表明自己对后主的忠诚;
C.有误,正确的停顿为: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有误,“不毛之地”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根据“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知,诸葛亮通过回忆往事的方式给刘禅进言,诸葛亮回顾了他与先帝谈论先汉后汉兴衰的原因的往事,激励后主接纳亲贤远佞建议。根据“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有去礼,则是禽兽也”可知,晏子则是通过类比说理的方式进言。晏子将君子不讲礼与禽兽以力示强进行类比,希望景公接纳不可失礼的建议。
【分析】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
齐景公酒喝得很畅快,对陪酒的众臣说:“今天我想要和各位大夫快活地饮酒,请(大家)不要拘泥于礼。”晏子(听了)惊讶不安,脸色都变了,说:“君王的话错了!群臣本就希望君王不讲礼。力大的人足够凭力气欺凌长辈,勇猛的人足够凭勇猛刺杀君王,而礼就不便施行了。禽兽凭借勇力施行统治,强者欺凌弱者,因而天天都在改换首领,现在君王抛开礼,那么这就和禽兽一样了。群臣凭借勇力治理政事,强者欺凌弱者,因而会天天更换君王,君王将如何稳固君位!大凡人比禽兽高贵的原因,是因为讲究礼,所以《诗经》说:‘人如果不讲礼,何不快点去死!’礼是不可以没有啊。”
三、(2022秋·广东茂名·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2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此皆良实 良实: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3)躬耕于南阳 躬耕:
2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乙】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②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日:“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选自《三国志诸 葛亮传》,有删改)
【注】①病笃:病重。②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
2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属以后事 属:
(2)且遣使聘吴 遣:
2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若 嗣 子 可 辅 辅 之 如 其 不 才 君 可 自 取
28.结合选文,分析先主刘备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忠良诚实(2)痛心、遗憾(3)亲身耕种
(1)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1)通“嘱”,嘱托 (2)派遣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28.(1)很有才干:从“君才十倍曹丕”可知(2)很忠诚:从“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可知(3)德高望重: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知
【解析】
2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良实:忠良诚实;
(2)句意: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痛恨:痛心、遗憾;
(3)句意:在南阳亲身耕种。躬耕:亲身耕种。
2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陟(晋升),罚(处罚),臧(赞扬),否(批评),宜(应该)”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苟全(保全),于(在),闻(知道),达(获得显贵)”要理解正确。
2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将后事嘱托给他。属:通“嘱”,嘱托;
(2)句意:而是派遣使者去吴国下聘礼。遣:派遣。
2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分析,“若嗣子可辅”中“嗣子”是主语,“可辅”是谓语,故在“辅”后断句;“辅之”是动宾短语,故在“之”后断句;“如其不才”中“如”表示假设,“其”是主语,“不”是谓语,“才”是宾语,故在“才”后断句;“君可自取”中“君”是主语,“可自取”是谓语;再结合句意“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如果他不具备作为一个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可断句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28.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可知,刘备认为诸葛亮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据此可知,诸葛亮很有才干,这是先主刘备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的原因;
结合“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可知,诸葛亮对刘备说他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据此可知,诸葛亮很忠诚,这是先主刘备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的原因;
结合“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知,蜀国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据此可知,诸葛亮德高望重,这是先主刘备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的原因。
【分析】参考译文:
【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得很厉害,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将后事嘱托给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如果他不具备作为一个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地说:“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说:“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父亲一样侍奉他。”
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派遣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等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
四、(2022秋·山东济南·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秋天
B.陟罚臧否 陟:提拔、晋升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罚
D.性行淑均 均:公正、公平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悉以咨之 夫君子之行
B.可计日而待也 朝而往,暮而归
C.则汉室之隆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刀劈狼首
6.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出自《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所写,是他身为臣子给君主的奏章。
B.选文的第一段首先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
C.作者依次提出严明赏罚、广开言路和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最重要。
D.选文中作者循循善诱、不卑不亢,同时也不失臣子身份,其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答案】4.A 5.B 6.C
【解析】
4.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意思是: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秋:时候。不是“秋天”。
故选A。
5.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之:代词,他,他们/助词,的;
B.而:都是“表修饰,不译”;
C.则: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
D.以:表目的,以致,来/介词,用;
故选B。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作者依次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不是“严明赏罚、广开言路和亲贤远佞”。
故选C。
【分析】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地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能,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五、(2022秋·山东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等八县·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①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②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选自《吕氏春秋·慎人》)
【注释】①亡虢(guó):当为“亡虞”,指从虞国出逃。②传鬻(yù):转卖。③缪公:秦穆公。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悉以咨之 悉: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3)请属事焉 属:
(4)举必有功 举: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传鬻以五羊之皮
B.先帝称之曰能 故人主之欲求士者
C.可计日而待也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D.饭牛于秦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3处)。
信 贤 而 任 之 君 之 明 也 让 贤 而 下 之 臣 之 忠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
12.甲、乙两文相同的用人主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全,都(2)痛心、遗憾(3)同 “嘱”,嘱托(4)做事情
C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11.(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
(2)国内都将会顺服,敌国也都会畏惧了,谁还有闲暇去耻笑呢?
12.任人唯贤,并予以充分的信任。
【解析】
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都拿来咨询他们,悉,全,都。
(2)句意: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痛恨,痛心遗憾。
(3)句意:请求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管理。属,同 “嘱”,嘱托。
(4)句意:做事情必定成功。举,做事情。
9.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来\介词,用;
B.代词,他\主谓之间,不译;
C.表修饰,不译\表修饰,不译;
D.介词,在\介词,表比较的对象;
故选C。
10.考查断句。句意:相信贤明并任用他,这是君主的明智;让位于贤明而甘列下位,这是臣子的忠心。根据句意可断句为: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1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亲,亲近。远,疏远。此,这。所,……的原因。(2)将,将要。且,将。夫,发语词,不译。暇,有时间。
12.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甲文中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得:甲文中的用人主张是亲贤远佞,信任并重用人才。
根据乙文中的“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可知,乙文中的用人主张是任用贤者并充分信任。
所以两文相同的用人主张是任人唯贤,并予以充分的信任。
【分析】参考译文:
【乙】百里奚怀才不遇的时候,逃到虢国又被晋国所虏,后来在秦国喂牛,传说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公孙枝发现并很看重他,举荐给缪公,三天后,请求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管理。缪公说:“把国家大事交给用五张羊皮买来的人管理,不怕天下人耻笑吗?”公孙枝回答:“相信贤明并任用他,这是君主的明智;让位于贤明而甘列下位,这是臣子的忠心。君是明君,臣是忠臣。他的确是贤明的人,境内将信服,敌国将敬畏,谁还有闲心耻笑?”缪公就任用了百里奚。(百里奚的)谋略没有不恰当的,做事情必定成功,并不是(这些)增加了他的贤德,(而是他本来就有贤德)。假如百里奚虽然有贤德,没有被穆公得到,也必定没有这样的名声。如今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百里奚这样的人呢?所以君主想要寻求贤士,不可以不广泛地去寻求。
六、(2022秋·湖南衡阳·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
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署。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3.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必以分人
C.以塞忠谏之路也D.皆以美于徐公
14.翻译下列句子。
(1)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5.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记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宫中”之事,向宠管理“营中”之事。安排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范增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16.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案】
C
(1)先帝称赞他说有能力,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担任中都督。
项羽有一范增却不能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擒住的原因。
D
①同:他们都能重用人才,且知人善用,用人所长。
②异: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高祖则只说明能知人善任的好处。
【解析】
13.本题考查虚词。“以伤先帝之明”意思是: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以:介词,以致于;
A.连词,因为;
B.介词,把;
C.介词,以致于;
D.动词,认为;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称:称赞;能:能力;是以:因此;举:推举;为;担任;
(2)而:表转折,却;此:这;为:被。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根据“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知,项羽有范增却不能善用他,结果被高祖擒获,范增并非高祖“善用”的人,范增并未“得其所”;
故选D。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相同点:
根据甲文首段“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第二段“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第三段“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根据乙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可知,诸葛亮与高祖能够知人善用,用人所长,给与其妥当的安排,能重用人才;
不同点:
根据甲文首段“此皆良实,志虑忠纯”,第二段“性行淑均”,第三段“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可知,诸葛亮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根据乙文“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此三杰,吾能用之”可知,高祖强调知人善用的好处,强调只有善待人才,知人善用才能取得天下。
【分析】参考译文:
【乙】高祖说:“我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高起等臣子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取了城邑、土地就分封给他,与大家同享利益。项羽对贤能的人猜疑,对有功的人嫉恨,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攻占了土地不给人好处,这就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帝说:“你只知道其中一方面。说到帐篷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持运粮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英杰,而我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信任使用他,这便是项羽所以被我捉拿的原因了。”
七、(2022秋·吉林长春·九年级东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7.【甲】文中,“驽钝”是诸葛亮自谦的话,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修辞。
18.阅读两则材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19.【甲】文中哪句话是对【乙】文“老臣心”的高度概括?请你结合《出师表》一文,谈谈作为开济两朝的老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才能平庸 比喻
知恩图报 三顾频烦天下计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为报答先帝奔走效劳;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挥师北伐;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以情动人,告诫后主要光先帝遗德,追先帝遗诏;以措施教导后主,告知治国的具体办法,行之有效;以事业激励后主,告诫后主要完成先帝未竞事业,兴复汉室等。
【解析】
1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驽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驽钝,在这里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因此①空填写“才能平庸”;②空填写“比喻”。
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甲】文“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意思是: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结合前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可知,体现的是诸葛亮知恩图报的精神品质。
“求贤若渴”形容对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乙】文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与【甲】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相呼应,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品质。因此②空填写“三顾频烦天下计”。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乙】文“两朝开济老臣心”中“济”意思是“报答”,照应【甲】文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老臣心”指的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阅读【甲】文,由“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具体表现在:“遂许先帝以驱驰”;临危受命。
由“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具体表现在: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
由“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可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具体表现在: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分析】参考译文:
【乙】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原文
人物
品质
【甲文】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
(1)_______________
【乙文】(2)__________________
刘备
求贤若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9 《出师表》 (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39《出师表》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专题39《出师表》真题专练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39 《出师表》 (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39《出师表》最新模拟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专题39《出师表》最新模拟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卖油翁》 (过关检测)-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专题09《卖油翁》过关检测解析版docx、专题09《卖油翁》过关检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