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四课 手势的魔力教案设计
展开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手势的魔力
学 校
授课教师
日期
课 型
理论+实践课程
授课班级
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课程面向学生群体,特征如下:
学生已经对人工智能有了一些了解。
2、学生已经熟悉了“爱熊智学空间”平台的使用,并且会编写简单的程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机交互的含义。
2、了解新型人机交互的方式。
3、会设计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
活动主题
课堂互动:问答
互动话题: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都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操作属于人机互动?
活动指导思想
建议时间:约2分钟左右
建议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活动目的:通过小活动,培养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人机交互的含义
2、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
3、新型的人机交互方式
教学难点
1、人机交互的含义
2、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重点知识教师讲授
2、问答法,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用具
1、网络:不低于10M的网络
2、显示:电脑、投影仪或大电视屏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
课前导入:(3分钟)
我太喜欢这些聪明的智能机器了,可是怎么和它们交流呢?
我们和智能机器交流的方式有很多,一起了解一下吧。
课前导入
讨论思考
导入新课,用对话的形式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兴趣。
35分钟
新课讲授:(10分钟)
(一)人机交互
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进行沟通可以称之为交流互动,实现方式包括言语交谈、书信交流、手势、眼神等。人通过键盘、鼠标、点按触摸屏、语音等方式向计算机传递信息并进行命令控制,计算机通过屏幕显示、语音回答等方式反馈信息。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对话的各种操作统称为人机交互,也叫做人机互动。
思考: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都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操作属于人机互动?
(二)操练场
利用“爱熊图形化编程”中的“视频侦测”扩展插件,通过挥手控制舞台中的角色变换造型
将摄像头正确连接到计算机。
打开“爱熊图形化编程”,添加 “视频侦测”扩展插件,将默认角色更换为含有多个造型的其他角色,比如小猴等。
设计“角色更换造型”程序。
运行程序后,在摄像头前挥手,测试效果。
思考:教材中图4-4中的“25”能修改成其他数值吗?它对程序运行效果有什么影响?
(三)传统人机交互和新型人机交互
1、传统人机交互:
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交流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手写板、触摸屏、音箱等。
新型人机交互:
体感交互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互动,它可以通过人的语音、躯体动作(如手势)、眼球转动等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人机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是由人学习适应机器到机器学习适应人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语音、视觉技术不断提升,为人机交互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推动力。
本课小结:(3分钟)
讲解过程:
1、学生先小组讨论回忆。
2、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考一考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内容,同时让大家都具有参与感。
3、总结完成之后,也可以鼓励同学们自己举手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加深同学们对课程的印象。
知识讲授
讨论活动
知识讲授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六课 古诗“我”来读教案: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a href="/xx/tb_c40262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课 古诗“我”来读教案</a>,共3页。
小学信息技术第五课 让机器了解语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a href="/xx/tb_c40262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课 让机器了解语言教案</a>,共3页。
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们一起写春联教案: 这是一份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们一起写春联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