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
    • 解析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第1页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第2页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第3页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第1页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第2页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必考点2气体制备实验及质量守恒综合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1·上海黄浦·二模)关于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类别:纯净物B.组成:5种元素
    C.式量:160D.物理性质:白色粉末
    【标准答案】A
    【思路点拨】
    胆矾的化学式为
    【精准解析】
    A、胆矾属于纯净物,A正确;
    B、胆矾是由铜元素、硫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这四种元素组成的,B错误;
    C、胆矾的式量(相对原子质量)为,C错误;
    D、胆矾是一种蓝色的晶体,D错误。
    故选A
    2.(2021·上海崇明·一模)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氢气能燃烧,氮气不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
    【标准答案】A
    【精准解析】
    A、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符合题意;
    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此氢气能燃烧,氮气不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1·上海·九年级期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白磷应过量
    B.实验中玻璃管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用木炭代替白磷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玻璃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1处,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标准答案】C
    【精准解析】
    A、为使氧气充分反应,白磷需过量,正确。
    B、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刚开始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玻璃管中液面先下降,冷却后,由于消耗了氧气,气体收缩液面上升,正确。
    C、用木炭代替白磷,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装置中气体体积不变,无法测定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符合题意。
    D、玻璃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1处,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五分之一,正确。
    故选:C。
    4.(2021·上海奉贤区阳光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中)关于下图所示某种气体的收集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法称为向上排空气法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管口检验是否收集满
    C.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D.容器内的空气被逐渐排出
    【标准答案】B
    【精准解析】
    A. 方法称为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 未知该气体是什么气体,所以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放管口检验是否收集满,故选项错误;
    C. 该方法称为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D. 收集时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逐渐排出,故选项正确。
    故选:B。
    5.(2021·上海黄浦·九年级期中)实验室对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每步均充分完成,氯酸钾、氯化钾均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I是溶解,为了使固体混合物充分溶解,水的量越多越好
    B.蒸发时,需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
    C.实验中玻璃棒用了多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D.操作Ⅳ称量所得的固体为1.49g,该固体是氯化钾
    【标准答案】C
    【精准解析】
    A、操作I是溶解,为了使固体混合物充分溶解,水应足量,但是不能过多,否则会延长蒸发时间,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需要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无需石棉网,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均需要玻璃棒,但是作用不同,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符合题意;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如果氯酸钾完全反应,则该固体是氯化钾,如果氯酸钾剩余,则该固体是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1·上海·青教院附中九年级月考)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标准答案】A
    【精准解析】
    A、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可用该装置制取,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是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1·上海杨浦·一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思路点拨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始终不变
    D.在 0~t2时段,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标准答案】C
    【精准解析】
    A、在理论上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的氧气,但由于氧气可能有部分溶于水或部分氧气留在试管中,因此实际上收集的氧气会偏小,说法错误;
    B、P点是氯酸钾部分分解,因此有未反应的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还有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说法错误;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说法正确;
    D、由于在0~t1时段反应没有发生,因此二氧化锰的含量没有变,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C。
    8.(2021·上海徐汇·一模)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C、D分子个数比是2:3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标准答案】C
    【思路点拨】
    【精准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A不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的C、D分子个数比:2:6=1:3,故选项B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C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中D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不属于单质,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名师指路】
    9.(2021·上海浦东新·一模)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消毒。关于环氧乙烷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为44g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1mlC2H4O分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标准答案】D
    【精准解析】
    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l”,不是“g”,故A选项错误;
    B、环氧乙烷(C2H4O)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6:1:4,因此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错误;
    C、由选项B解析可知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故选项错误;
    D、一个C2H4O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1ml C2H4O分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C2H4O分子,因此1mlC2H4O分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2021·上海虹口·一模)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3Y2 2Z,相关思路点拨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
    B.每个 Z 分子中含有 1 个X 原子
    C.mgX2 和 ngY2 充分反应后生成(m+n)gZ
    D.若X2、Y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g/ml、Ng/ml,则 Z 的摩尔质量为(M+N)g/ml
    【标准答案】B
    【精准解析】
    A、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气体,在生成气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加上气体符号,不能判断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生成,此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每个 Z 分子中含有 1 个X 原子,此选项正确;
    C、mgX2和ngY2充分反应后,如果有某种物质剩余,则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

    相关试卷

    期末模拟试卷一-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一-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文件包含期末模拟试卷一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期末模拟试卷一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考点10:化学实验综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必考点10:化学实验综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必考点10化学实验综合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必考点10化学实验综合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考点9:五种常考的化学反应综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必考点9:五种常考的化学反应综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必考点9五种常考的化学反应综合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必考点9五种常考的化学反应综合解析版-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沪科版一模期末重难点精选真题汇编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