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中考一轮数学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4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栏目导航,线段与直线,线段的中点,两点间的距离,平行线,分秒的换算,角平分线,平行公理及推论,判定与性质,真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掌握五个基本事实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 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3. 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等角的度量单位,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计算角的和、差.
4. 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或 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识别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5. 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 的垂线.6. 理解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和表达两点间的 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7.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能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 线的平行线;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 理和性质定理.8.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9. 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概念,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0. 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 理.11. 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12.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结合具体实 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 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13. 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数学思维要合乎逻辑,知道 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会用综合法的证明格式.14. 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通过 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教材链接人教:七上P125~P141,七下P2~P27,八上P48~P52、P61北师:七上P106~P121,七下P37~P54,八上P161~P177,八下P15~P16、 P22~P35湘教:七上P117~P136,七下P72~P79、P86~P111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
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的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和与差:如图1,在线段AC上取一点B,则有AB+① = AC; AB =② - BC ; BC = AC -③ _____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⑥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度、分、秒的换算:1°=60',1'=60",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⑦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定义:一般地,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举例:∠1与∠4或∠2, ∠6与⑧ , ∠4与∠3或∠1, ∠5与⑨_________ 性质: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之和等于180°
举例: ∠1与∠3, ∠2与∠4, ∠5与⑩ , ∠6与∠8性质:对顶角相等
同位角: ∠1与∠5,∠2与⑪ ,∠3与∠7,∠4与⑫____内错角: ∠2与∠8,∠3与⑬_______同旁内角: ∠2与∠5,∠3与⑭_______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⑮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⑯ 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上
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基本事实)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 行(基本事实)
【满分技法】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 ⑰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 ⑱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 ⑲ 两直线平行
定义:过平行线上的一点作另一条平行线的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 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拓展延伸】如图,用此性质可由同底等高,得出面积相等.
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真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 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因为定理的逆命题不一定都是真命 题,所以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
例 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 C度数. 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小明的思路,易求得∠APC的度数为 度;(直接写出答案)
(2)问题迁移:如图2,AB∥CD,点P在射线OM上运动,记∠PAB=α,∠PCD=β,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APC=α+β,理由:如图1,过点P作PE∥AB交AC于E, ∵AB∥CD,∴AB∥PE∥CD.∴α=∠APE,β=∠CPE.∴∠APC=∠APE+∠CPE=α+β;
(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O,B,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APC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当P在BD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过P作PE∥AB交AC于E, ∵AB∥CD,∴AB∥PE∥CD,∴∠1=∠PAB=α,∵∠1=∠APC+∠PCD∴∠APC=∠1-∠PCD,∴∠APC=α-β,当P在DB延长线上时,如图3所示,
同理可得∠APC=β-α,综上所述:当P在BD延长线上时,∠APC=α-β,当P在DB延长线上时,∠APC=β-α.
1.(2022·遵义红花岗区二模) 如图,一块三角板∠ACB=90°,∠A=60°, 点C,点B分别落在直尺的两条平行边上,∠1=10°,则∠2的度数为 ( ) A.50° B.60° C.70° D.80° 2.如图,直线AB∥CD∥EF,点O在直线EF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α+∠β-∠γ=90° B.∠α+∠γ-∠β=180° C.∠γ+∠β-∠α=180° D.∠α+∠β+∠γ=180°
3.已知:如图,点D,E,F,G都在△ABC的边上,EF∥AC,且 ∠1+∠2=180°. (1)求证: AE∥DG; (2)若EF平分∠AEB,∠C=35°,求∠BDG的度数.
(1)证明:∵EF∥AC,∴∠1=∠CAE.∵∠1+∠2=180°,∴∠2+∠CAE=180°.∴AE∥DG. (2)解:∵EF∥AC,∠C=35°,∴∠BEF=∠C=35°.∵EF平分∠AEB, ∴∠1=∠BEF=35°.∴∠AEB=70°.由(1)知AE∥DG, ∴∠BDG=∠AEB=70°.
(2017~2022)
1.(2019·毕节7题3分)如图,△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CM是AB边 上的中线,点C到边AB所在直线的距离是( ) A.线段CA的长度 B.线段CM的长度 C.线段CD的长度 D.线段CB的长度
2.(2017·黔南州3题4分)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脚的位置 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拉一条直的参照线,其运用到的数学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3. (2020·贵阳4题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如果∠1+∠2=60°, 那么∠3等于( ) A.150° B.120° C.60° D.30°
4. (2018·毕节17题5分)如图,在△ABC中,AC=10,BC=6,AB的垂直平 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CE的周长是 .
5.(2017·贵阳2题3分)如图,a∥b,∠1=70°,则∠2等于( ) A.20°B.35°C.70° D.110°
6.(2020·黔东南州5题4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 B’处,B’C交AD于点E,若∠1=25°,则∠2等于( ) A.25°B.30°C.50°D.60°
7.(2022·黔东南州4题4分)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在一张 长方形纸条上,若∠1=28°,则∠2的度数为( ) A.28°B.56°C.36°D.62°
8.(2021·毕节5题3分)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在直尺上,则 ∠1的度数为( ) A.70° B.75° C.80° D.85°
9.(2021·铜仁5题4分)直线AB,BC,CD,EG如示,∠1=∠2=80°, ∠3=4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CD B.∠EBF=40° C.∠FCG+∠3=∠2 D.EF>BE10.(2018·铜仁14题4分)如图,m∥n,∠1=110°,∠2=100°,则 ∠3=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15讲+几何图形的初步(课件)-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练习+测试(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知识建构,考点精讲,考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5讲 几何图形的初步(课件)-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建构,考点精讲,考情分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第一节几何初步及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1′36″,a∥c,5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