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4 花之歌(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74613/0-17101469034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4 花之歌(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74613/0-17101469034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4 花之歌(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74613/0-17101469034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宿建德江(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6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8 灯光(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9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材分析:
《花之歌》是《纪伯伦诗选》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如“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花;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而“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就袒露出了花的调谢命运,都说纪伯伦的诗蕴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苍穹、坠落、绿茵、祭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哲理。
4.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朗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花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花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作者笔下的花的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是啊!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又为接下来的理解文本做好铺垫。此外,本环节对作者的介绍,也使学生对这首散文诗的写作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新词。
出示字词:苍穹 坠落 绿茵 祭献 旖旎 馥郁 琼浆 领悟 硕大无朋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指名读。
男女生读。
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
师指导书写“穹、祭、旖、旎”。
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祭献:祭祀供奉。
旖旎:柔和美好。心驰神往: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孤芳自赏:孤芳:独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第一步是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新词,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新词;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
这首散文诗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4.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这首散文诗一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调谢。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四、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至4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师适时呈现课件,学生汇报。
(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第二自然段同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即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
(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师:“诸元素”指什么? (四季,即春、夏、秋、冬。)你是怎么理解这一自然段的? (这 一自然段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写出了花在冬天孕育,春天开放,夏天成长,秋天调零的过程。)
(4)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第四自然段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从“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得出“纯洁”,由“死者最后的祭献”得出“神圣”。)
4.全班齐读第1至4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第5至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单做批注。
2.研读第5自然段。
师出示: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师: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是什么? (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是
花充实快乐的一天的生活。)
3.研读第6自然段。
师出示: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师:“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 “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好处: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4.研读第7自然段。
师出示: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思考:
(1)读完最后一自然段,你能概括一下花的精 神吗?(由“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得出“渴饮朝露”;由“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得出“向往光明”;由“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得出“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所以,花的精神就是: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2)第七段中最后一句“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这句话有何作用?(文中的“哲理”指: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作用:从“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说明人类没有像我一样领悟这些道理,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问题精而不多,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五、总结全文
1、师总结:
花之歌》是《泪与笑》中的一首,诗人以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既尽显纪伯伦式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也展现出纪伯伦“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这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诗中花的形象既给人以:审美愉悦,又启迪生活理趣。它是构建大自然诗意图画的浪漫使者,却也是演绎人类欢乐与悲伤的现实代表。花的情操是伟大的、积极乐观的,它的欲望纯粹,心意坚决。这首散文诗借花写出了一种神韵和品格,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人格理想。
2.揭示主题。师:想一想,这首散文诗,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散文诗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调谢,展现了-幅生动的大自然画卷,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追求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要表达的主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揭示文章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六、布置作业
1、把本课词语书写美观。
2、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一首散文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引导学生仿写散文诗,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花之歌
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花的态度,花的精神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课题,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易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精炼的语言,也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08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花之歌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生字学习,我会读,作者简介,课文详细讲解,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共5页。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