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3章第7节 压强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3章中考探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4章第1节 太阳和月球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4章第7节 探索宇宙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4章中考探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教学课件ppt,共38页。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知识点1 地球的公转 重点
典例1 [绍兴期末] 在科学课堂上,辰辰同学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他应该( )
A.让赤道所在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B.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C.在演示地球公转的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D.让地轴北端指向光源
[解析] 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
知识点2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重 难点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即正午,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
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多朝南。
3.确定楼间距、楼高:为了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4.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应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受热板成直角。
(1)直射: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简称直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特别提醒一年中太阳直射只有一次的地方: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上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的地方:南回归线以南和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1)纬度变化规律: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具体如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季节变化规律: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具体如下。
典例2 下表是北京某中学学生记录的某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则四个节日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1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
教材深挖杆影的变化杆影的长度和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1)一天中杆影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同一地点的杆影的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为:一天中的正午,杆影朝着正北或正南方向时,杆影最短,此时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光和地面的交角最大(即太阳高度最大)。 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
(2)一年中正午杆影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
特别提醒杆影的长度在一天中发生变化是由于地球倾斜着自转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变化;而同一地点的杆影长度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发生变化是地球的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发生移动所致。
典例3 针对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的太阳高度,小金画了如下四幅图,分别表示四个节气正午时同一竖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及太阳光(从正东方向观察),其中能表示杭州夏至日的是( )
A.&1& B.&2& C.&3& D.&4&
[解析] 杭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冬至日的正午杆影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夏至日的正午杆影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正午杆影长度,介于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杆影长度之间。我国位于北半球,且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知识点3 昼夜长短变化重 难点
1.昼夜长短变化的概况
昼夜长短的描述对于昼夜长短的描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描述,描述昼夜长短的状况,即昼长与夜长的对比(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另一种是动态的描述,描述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即昼长和夜长正在怎么变化(如昼渐长、夜渐短等)。说明 (1)空间变化,即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同时不同地)。地球自转的中心与公转的中心不重合,故太阳直射点的不同导致在同一时间内,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随纬度的不同而不同。
(2)时间变化,即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同地不同时)。
(1)有些地方有时太阳会整日不落,这种现象称为极昼现象;有时太阳会整日不出,这种现象称为极夜现象。
(2)只有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特别提醒浙江省的所有地方,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所有日子(除春分日和秋分日)都是昼长于夜,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所有日子(除春分日和秋分日)都是昼短于夜,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
典例4 (原创题)2022年7月25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实现了目前中国最大吨位的两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也是中国空间站第一次在有人状态下进行交会对接。对于这一天杭州昼夜长短变化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B.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南移动C.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北移动D.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北移动
[解析] 7月25日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这一天杭州昼渐短、夜渐长,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典例5 当杭州天气寒冷的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附近B.乙附近C.丙附近D.丁附近
[解析] .&5& .
方法点拨二分二至日的推断方法(以北半球为例)
典例6 [2022·台州期末]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台州市某学校兴趣小组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的示意图(如图1)。据图回答问题。
(1)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长,该日可能是________(填“夏至日”或“冬至日”)。
[解析] 由该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长,得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台州市位于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太阳高度最小,此时为冬至日。
(3)当地球按图2中丁→甲→乙的方向公转时,兴趣小组将观察到正午时树影一天比一天____(填“长”或“短”),其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____(填“大”或“小”)。
[解析] 当地球按图2中丁(冬至日)→甲(春分日)→乙(夏至日)的方向公转时,台州市正午时树影一天比一天短,其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方法点拨太阳高度与物体影长的关系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可借助下图进行理解。
典例7 2022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结合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示意图(图甲)和极地俯视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乙),完成(1)—(2)题。
(1)座谈会举行时,北京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是( )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2)图乙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 )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
[解析] .&6& .
方法点拨昼夜长短八字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点北北长”,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白昼变长的过程。“点南南长”,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过程,就是南半球白昼变长的过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2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2课时练习docx、昼夜长短示意mp4、极昼极夜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1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1课时练习docx、太阳直射点移动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示范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极昼极夜,地球公转,昼长夜长,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最长,夜最长,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