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第1课时教案
展开课题
地球的绕日运动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阅课本和观看视频,了解地球公转的周期、方向、姿态等基本特点;
2.从生活经验出发,了解杆影在一天中及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3.通过杆影长短变化,深刻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模拟地球公转,建立地空间概念,深刻理解地球公转基本特点;
2.从生活现象出发,通过杆影变化推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通过太阳高度角变化推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从而逐步认识地球公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谢太阳给予地球光和热的同时,还要感谢地球斜着身子不停息的自转和公转, 感受自然规律的简洁与魅力。
重点
分析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难点
一年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这是在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拍摄到的图片,你能判断出这是在什么季节拍摄的吗?
追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的方面?
再追问: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
今天通过学习地球的绕日运动解开其中的奥秘!
观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太阳高度不同,影子的长短不同
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模拟转动探基本特征
1.地球在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这种运动叫做公转运动。(展示图片)
提问:对比地球的自转,你还想了解地球公转的哪些特点呢?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提问: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3)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怎样的?
科学解读:姿态:呈倾斜状态,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并出示图片:
地球仪上的地轴有一个明显的倾斜角度(66.5°),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事实上,地球就是以这样的姿态绕太阳公转的。如果用量角器量一量地球仪上地轴的倾斜角度,会发现它与图 4-17中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一致。
3.鼓励学生对比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形式的运动的基本特征:
(承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分别是什么时间?会产生什么影响?
4. 认识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和时间。
追问:地球绕太阳公转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呢?
5.认识四季的划分规律
6.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1)一天的不同时刻杆影分别朝什么方向呢?
(2)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
追问: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长短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活动二、探究太阳正午高度变化
1.科学认知:这个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一天中的正午,当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最大。
2.由此及彼:
(1)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杆影长度是怎么变化的?
(2)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3.归纳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高度和杆影的变化:夏天正午太阳高度 ,杆影 ,天越 ;冬天正午太阳高度 ,杆影 ,天越 。
4.提问: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和冬天比,哪个季节更深些?
5.规律深入探讨:
读图分析:在地球仪的不同纬度位置按如图贴上一根垂直于球面的火柴.请判断A、B、C、三点的太阳高度一样吗?哪点最大?
提示:(1)直射:正午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6.知识应用: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M 的纬度是 ________;冬至日,太阳直射点 N 的纬度是 _________。
(2) 比较P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
7.深入探究:请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深入交流: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8.追问: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北两侧太阳高度角依次减小。
9.规律探究:
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了季节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许多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现象,并由此推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提出问题:哪些现象是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
提出假设:(1)两幢南北分列的高层公寓,前面一幢楼往往把后面的部分楼层的正午太阳光遮挡住。被遮挡住阳光的楼层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2)我国北方冬季正午时刻的影子比夏季正午时刻的影子长度不同,正午时刻的影子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共同寻找证据: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日影
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小,楼的日影越长。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10.链接生活:
(1)观察你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补充:太阳直射点最近只能到达北回归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始终位于我们的南面。
(2)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1.思考交流:
想了解地区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内容。
2.观察发现——交流展示: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一年(365.2422天)
发现地轴是斜的。
看图,读资料,详细分析地球公转时的姿势
3.对比归纳:
4.读图分析: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会产生四季的变化
5.说一说你知道的四个季节包含哪些月份?
6.观察发现:
影子朝向和光相反的方向,长短也不同。正午时刻影子是最短的。
杆影的长度和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大小有关。
1.读一读,画一画
2.观察、思考交流:夏:太阳高度大,影子短;冬:太阳高度小,影子长。
3.归纳总结——快速建立清晰的联系。
4.链接生活:
展示自己的判断答案
5.实验与思考、归纳:
结论: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火柴杆影子为0。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6.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夏至日P点太阳高度大,冬至日P点太阳高度小。
7.读图分析:
标一标,写一写,小组内交流
读图分析—发现交流: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只有一次:南北回归线; 有两次;南北回归线之间
8.读图发现: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北两侧太阳高度角依次减小。
9.寻找证据进行探究交流,归纳整理:
自主完成:我国北方冬季正午时刻的影子比夏季正午时刻的影子长,正午时刻的影子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得出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0.讨论交流:
(1)南,太阳位于南边。
(2)展示交流:因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
调动学生发言,既能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让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又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自己认知与科学材料相结合,为后面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常使用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学习
通过标一标、画一画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二分二至的时间和位置
联系生活,鼓励学生认识四季分别包含的月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以及展示表达能力
通过画一画,解读太阳高度角这一难点概念
通过一天中影子变化推理一年中影子变化,进而理解不同季节太阳高度的变化
链接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意识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获得感性的认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化解为生活化的问题,降低难度
培养学生自主读图的能力
逐步提高读图分析的难度,形成规律性的内容,利于学生建立清新的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和补充
课堂练习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相同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 )
A.不变 B.变化
C.无法判定 D.看地点而定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是( )
,冬至日 ,夏至日
,夏至日 D.每年的夏至日
4.每年的夏至日( )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C.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5.在空旷的操场 上竖起一根木杆,则太阳照射下的杆影最短的时刻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旁晚
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正午的太阳高度具有夏低冬高的规律
B.正午的杆影有夏短冬长的特点
C.太阳高度越高则杆影越长
D.太阳高度越低则杆影越短
认真完成,课堂达标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节课,我们收获了:
1.观察图和演示我们知道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地观察和演示我们知道了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影子的长短。
板书
初中浙教版第3章 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a href="/kx/tb_c565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章 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教案及反思</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6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及反思</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光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精品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2doc、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