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节岩石圈物质循环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1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1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主要的内力作用类型(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通过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学习,理解不同内力、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地理综合思维2.阅读板块示意图,理解并掌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形成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特定区域内的地貌形态和火山、地震成因,培养地理实践力3.通过绘制简单的褶皱、断层等地理示意图,培养地理实践力4.能够结合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境辨识常见地貌,培养地理实践力,做到学以致用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力作用、外力作用。2.内、外力作用比较
3.内、外力作用的联系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思考感悟】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何区别?提示: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①地球上的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②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欧亚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E非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③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2)板块运动与边界类型。①消亡边界: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②生长边界: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处。(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视野拓展 地中海处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相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可能会消失。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随着两个板块的运动,红海将会变大,可能变成新的大洋。【思考感悟】 全球的火山、地震带为什么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提示: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多岩浆活动,因此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概念: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作地质构造。(2)类型。
【思考感悟】 岩层发生断裂就形成断层,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提示:不正确。岩层发生断裂后,如果两侧的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否则,就不是断层。
3.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1)概念: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2)类型及影响。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1)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2)作用类型。
2.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1)水蚀作用
(2)沉积作用。①原因: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发生机械沉积作用。②特点: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沉积物逐渐变细。③沉积地貌:在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在构造沉降区,形成冲积平原。【思考感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是怎样形成的?提示: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水土流失导致沟壑纵横。
3.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风蚀作用。①吹蚀作用:地表的松散沙粒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在气流作用下被吹扬。②磨蚀作用: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在运动过程中,沙粒对地表物体进行撞击和摩擦,或者在岩石裂隙和凹坑内进行旋磨。(2)风积作用。
视野拓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风化、流水、风力作用之外,外力作用类型还有冰川作用、海浪作用、埋藏及成岩作用等。
探究一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达4 0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曾达到每年7厘米,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结合材料探究:(1)青藏高原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2)阐释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3)青藏高原仍在不断长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2)青藏高原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处,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形成的。(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地壳不断隆起,青藏高原海拔不断升高。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板块之间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宏观地形。
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貌
大陆边缘是指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A.①是岩浆发源地B.②是下地幔C.a是板块生长边界D.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2)图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图中①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是岩浆的发源地;②位于大洋板块,属于地壳;a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D项正确。第(2)题,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六大板块图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西侧均与图示不符合,只有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项正确。
探究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材料一 背斜是褶皱的基本形态之一,多埋藏有石油、天然气。
材料二 唐代诗人张乔曾写道:“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该诗句描述的是我国西岳华山,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它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说。结合材料探究:(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3)假设材料一所示地区地下有煤层,在甲、乙两处挖煤易发生哪些事故?(4)华山的地质构造属于哪种类型?造成华山挺拔如削的原因是什么?(5)如何从岩石形态上区分断层、背斜和向斜?
提示:(1)乙处是背斜,甲处是向斜。(2)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层由于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甲处易透水,乙处易瓦斯爆炸。(4)断层。华山是断层构造中上升岩块形成的陡崖。(5)断层中岩层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常见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特别提醒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风力作用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库区所在的谷地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属于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第(2)题,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形成的。
探究三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首雄浑壮美的送别诗,描写了风沙的猛烈、环境的艰险,再现了风力作用的动态过程。
结合材料探究:(1)该诗描述的动态过程,主要体现了风力作用的哪些过程?(2)风力侵蚀常会形成哪些地貌类型?提示:(1)风力侵蚀和风力搬运。(2)在风力侵蚀下形成的地貌,常见的主要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等。
1.风化作用(1)物理风化: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分为热力风化和冰劈作用。(2)化学风化:岩石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化学风化受温度和水分影响。在干燥的环境中,以物理风化为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化学风化为主。(3)生物作用:受生物生长活动影响。生物风化不仅引起岩石的机械和化学破坏,还形成了一种既有矿物质又有有机质的物质——土壤。
2.河流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河流沉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约1 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岩石主要由( )A.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C.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D.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2)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B.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C.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图中岩体多为火山岩,火山岩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故选B项。第(2)题,图中火成岩石林景观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火成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使该地突出地表;该地岩石含有丰富的碳酸钙,推测其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而此处位于新疆,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故该特殊石林可能是风力和雨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拓展延伸 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不一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叫风化作用。而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动动手,做实验】 流水作用模拟实验1.实验器材一张课桌,一本书,500克小米,一个矿泉水瓶。2.实验步骤第一步:把500克小米装入矿泉水瓶。第二步: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课桌面上。第三步:沿书本中缝把小米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
3.实验记录小米从高处流下,在书本下部桌面上形成扇形堆积体;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河流出山口。4.提炼地理原理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冲积扇的形成。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在六大板块中,图示区域没有涉及的是( ) A.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C.欧亚板块、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美洲板块2.图中甲边界附近常会形成( )A.岛屿B.裂谷C.海岭D.海沟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有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没有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故选D项。第2题,甲处属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常见地貌是海岭。
3.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答案:B
解析: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出甲地为背斜构造,成为谷地的原因是背斜顶部被侵蚀;①为岩浆岩,②为变质岩,说明③形成后,岩浆喷出,随后产生变质岩,因此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③①②;乙地貌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后不易被侵蚀形成;泰山为断层构造,与丙处的地质构造不同。
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结合黄土高原东西向基岩剖面图,完成4~5题。4.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太行山B.太岳山C.子午岭D.六盘山5.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 )A.断裂下陷—流水沉积B.褶皱—断层C.断裂下陷—流水侵蚀D.水平挤压—风力沉积答案:4.D 5.A
解析:第4题,图示太行山、太岳山、子午岭分别属于背斜山、向斜山、向斜山,六盘山和泰山一样是断块山。第5题,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洼地→地势较低,集水成河→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平原。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图中箭头表示某条河流的流向。读图,完成6~7题。6.在图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7.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考查河流弯曲对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堆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第7题,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和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①④两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河道较深,有利于航行。
8.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地貌景观为 。 (2)简述该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3)该地貌景观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分布较多,请说明原因。答案:(1)风积地貌(沙丘)(2)基岩经风化作用形成砂砾等,风力挟带沙粒运动,当风速降低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3)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作用强;地表植被稀疏,有利于沙丘流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图片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评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洋流的分类,全球洋流模式,问题引领,归纳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洋流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洋流教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知识网络系统构建,核心归纳思维升华,答题术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