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17页。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从区域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2.结合具体的案例,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点一 区域整体性自主梳理·探新知 1.区域要素(1)分类(2)表现:可以通过_景观__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2.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内各类要素是_相互影响__的,有些是_直接__影响,有些是_间接__影响。主要表现eq \b\lc\{\rc\ (\a\vs4\al\co1(①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发生 直接 联系,②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 间接 影响自然界))(2)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_相互制约__,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_发展__。合作探究·释疑难 问题探究浙江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形成亦路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连接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问题。结合材料探究:(1)(区域认知)水乡古镇——乌镇的“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景观,直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域的哪个自然要素?此种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区域认知)来乌镇旅游的北方游客发现当地人都是以米饭为主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综合思维)浙江乌镇如今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给当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是什么?提示:(1)直观反映出了该区域的水文要素。原因:乌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因此聚落多临水而建。(2)南方多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米饭是当地人的主食。(3)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归纳拓展1.区域整体性及其表现要素eq \b\lc\{\rc\ (\a\vs4\al\co1(\x(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x(人文要素:人口、文化、经济等)))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案例(1)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南方低山丘陵自然地理环境(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4)全球变暖(5)滥伐森林产生的影响(6)青藏高原隆升产生的影响[方法技巧]区域整体性的分析技巧(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中的因果关系。(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处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人地协调的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再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典例剖析例题1 (2023·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解析] 本题首先要给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即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然后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进行说明。一方面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即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和人类社会等多个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耦合原理连通起来,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另一方面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故某一地理要素的破坏,常常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导致原有的生态过程失衡或中断。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得出结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田整、湖净、草丰,沙少”。[答案]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共同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和人类社会等多个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耦合原理连通起来,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生态系统各要素互相作用、协调发展,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但某一要素的破坏,常常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导致原有的生态过程失衡或中断。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田整、湖净、草丰,沙少”。 对点训练❶ (2020·全国Ⅱ)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D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图示区域中有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中河流较多,所以部分地名含有“河”字,河流属于水文要素,故B、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典型地貌为塬、墚、峁,所以与地名“梁”(墚)相关的自然要素是地貌。毛乌素沙地曾经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多种植耐旱的沙柳等,沙柳等生长的地方水源条件较好,利于形成聚落,“柳”属于植被要素。故A正确,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大部分村名与自然要素和地理方位等有关。根据题干可知,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说明以前甲、乙两地区流水地貌发育。根据图示可知乙地区目前河流分布较少,说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会轻易改变,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该区域人口迁徙情况,A、C错误。土地利用结构是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或组成情况,与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无关,B错误。知识点二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自主梳理·探新知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eq \b\lc\{\rc\ (\a\vs4\al\co1(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 4.区域的发展要求 5.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看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性(1)不同区域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①相同点:都是_平原__地区,都位于我国的_东部季风__区。②区域要素差异a.自然要素差异 b.生产活动差异(2)区域要素变化:区域各要素随着_技术__、经济、社会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合作探究·释疑难 问题探究窑洞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区。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千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江南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浙水乡注重前街后河,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临水建筑在底层延伸出一排屋顶,下面设有栏杆,两者共同构成檐廊。这里不仅可以开设店铺,也是人们聊天的场所。江南民居多二层楼,二楼底楼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其实是防潮,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个手段。 窑洞 江南民居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区域认知)比较窑洞与江南民居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2)(综合思维)分析江南民居多临水建设的主要自然原因。提示:(1)窑洞主要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江南地区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且多低山丘陵,河流较多,河流沿岸多平坦地形,因此其民居多临水建设。归纳拓展1.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及其实践意义2.关联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存在差异。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松嫩平原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法技巧]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典例剖析例题2 (2023·湖北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1)~(3)题。(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D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A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C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解析] 第(1)题, 据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知,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D正确;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生产水平不是其发展的基础,A、B、C错误。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B、C错误;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的增加,D错误。故选A。第(3)题,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正确;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A、B错误;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D错误。故选C。对点训练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南方人睡床,北方人睡炕,这叫“南床北炕”;南方人坐船,北方人骑马,这叫“南船北马”。据此完成(1)~(2)题。(1)“南床北炕”反映了( C )A.南方经济发达 B.北方土壤肥沃C.南方炎热潮湿 D.北方人口众多(2)现今南方和北方的人们出行方式的差异越来越小,其主要原因是( D )A.人们生活方式趋同B.价值观念的转变C.经济收入普遍提高D.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解析] 第(1)题,北方纬度高,冬季寒冷,建炕可以生火取暖;南方炎热潮湿,睡床可通风降温。故C项正确。第(2)题,现今公路、铁路、航空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交通向快捷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故南方和北方的人们出行方式的差异越来越小,故D项正确。策略指导1.地理特征的整体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方法2.具体分析思路(1)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的四大要素(2)人文地理特征描述的五大要素考题展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材料二 我们将地图上的古城和古遗址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事实是令人震惊的:丝路南道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今道路竟然相距平均100多千米之遥。这一事实,清晰地显示了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与绿洲的进退局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1)读图指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2)简述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3)说明塔里木盆地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答案] (1)变化特点:绿洲面积缩小;现代绿洲远离古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原因: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规模加大,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2)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内流河湖,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盆地地形。(3)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断流;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我国西北,深居内陆,运离海洋,降水稀少,城镇主要分布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绿洲地区。读图及材料二可知,现代绿洲远离古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绿洲分布向昆仑山山前地带迁移,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面积缩小。导致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由于气候变化,冰川面积缩小,冰川 融水量减少,绿洲地区水源减少,面积萎缩;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数量增加,人类生产活动规模加大,用水量增加,导致水资源过度利用,荒漠化加剧,绿洲面积缩小。第(2)题,该地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大陆性气候;地表水资源不足,多内流河湖;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四周被山脉环绕,中间低四周高,形成盆地地形。第(3)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的流量较小;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断流;高山上有冰川发育,夏季温度上升,冰川融化,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水,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一、选择题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B.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劳动力D.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2.该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C )①综合性 ②整体性 ③差异性 ④开放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第1题,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带,核电分布在东部地带,故A、B两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优势,故劳动力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故C项正确、D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甲区域和乙区域存在着经济要素的流动,表明有差异性,需要不同区域的优势互补;每个区域可以输出和获得其他区域经济要素,表明区域具有开放性,③④正确。故C正确。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男性的传统服饰。据此完成3~4题。3.该传统服饰主要出现在( B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4.该传统服饰的特征反映出当地( B )A.地表千沟万壑 B.冬季寒冷多风C.以种植业为主 D.昼夜温差大[解析] 第3题,老羊皮袄和羊毛肚子手巾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男性服饰,B正确;不是华北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的传统服饰,A、C、D错误。故选B。第4题,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大陆性较强,冬季寒冷,老羊皮袄保暖效果较好,冬季多风沙活动,羊毛肚子手巾有利于防风沙,保护头部,B正确;地表千沟万壑不能通过传统服饰体现,A错误;老羊皮袄、羊毛肚子毛巾也不能反映以种植业为主,C错误;藏袍是典型的反应昼夜温差大的传统服饰,老羊皮袄、羊毛肚子毛巾不能反映昼夜温差大,D错误。故选B。甲、乙、丙、丁四幅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图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图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图所在地形区海拔高,气压低,光热充足D.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植被少,土地荒漠化严重6.下列关于甲图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以大豆和油菜为主[解析] 第5题,从图中信息来看,甲图所在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乙图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图所在地形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第6题,甲图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该地区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大豆不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二、综合题7.(2023·北京朝阳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黄河沿岸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窑洞有靠山窑和地坑窑(地坑院)之分,居住在里面冬暖夏凉。下图为山西芮城西侯度村窑洞和河南三门峡陕州窑洞景观及位置图。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深6至7米的矩形深坑,在窑院一角挖出一个斜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1)比较西侯度与陕州民居的差异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2)简析窑洞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原因。[答案] (1)差异:西侯度民居是依山体断崖水平掘进修建而成的靠山窑;陕州民居是在平坦的黄土塬面向下挖掘矩形深坑,然后在四边土壁挖窑洞而形成的地坑窑(地坑院)。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适合建窑洞;窑洞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便,节省建筑材料;洞穴式建筑节省土地;窑洞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蓄能、调节洞室小气候的功能,是天然节能的建筑。[解析] 第(1)题,考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西侯度与陕州民居的差异主要是修建方式和外观不同。西侯度地区地形崎岖,沟壑崖壁较多,当地居民依山体断崖水平掘进,修建成靠山窑;陕州地区地形相对平坦,缺少崖壁,当地居民在平坦的黄土塬面向下挖掘出矩形深坑,然后在四边土壁挖窑洞而形成地坑窑(地坑院)。第(2)题,考查传统民居的典型特点及成因。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节省土地、节省建筑材料和节约能源方面分析窑洞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原因。分类要素自然要素_地质__、地貌、气候、_水文__、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人口、文化、_经济__等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30°N—33°N附近,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_中部__,长江_入海口__大致位于44°N—48°N,地处我国_东北地区__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_高温多雨__,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_雨热同期__,但大陆性稍强,东面有山脉的阻挡,降水较_少__,温暖季节短耕地条件以_水稻土__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_分散__,人均耕地面积小_黑土__分布广泛,肥力高,耕地多为_旱地__,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_大__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_石油__等矿产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_水田__耕作业、水产业_旱地__耕作业、畜牧业作物_水稻__、油菜、棉花玉米、_春小麦__、大豆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其他部门_水产业__较为发达西部发展_畜牧业__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商贸业发达落后特性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区域关联性含义表现为A区域内部、B区域内部的各类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表现为A、B两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具有差异表现为A、B两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之间的关联性,可互通有无举例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整体性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之间的差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经济全球化实践意义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环境因素对区位因素的影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气候、土地和资源状况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气候条件影响着该地区的水热状况和种植制度土地条件影响该地区的土地生产能力矿产资源条件影响该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从区域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2.结合具体的案例,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点一 区域整体性自主梳理·探新知 1.区域要素(1)分类(2)表现:可以通过_景观__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2.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内各类要素是_相互影响__的,有些是_直接__影响,有些是_间接__影响。主要表现eq \b\lc\{\rc\ (\a\vs4\al\co1(①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发生 直接 联系,②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 间接 影响自然界))(2)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_相互制约__,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_发展__。合作探究·释疑难 问题探究浙江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形成亦路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连接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问题。结合材料探究:(1)(区域认知)水乡古镇——乌镇的“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景观,直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域的哪个自然要素?此种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区域认知)来乌镇旅游的北方游客发现当地人都是以米饭为主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综合思维)浙江乌镇如今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给当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是什么?提示:(1)直观反映出了该区域的水文要素。原因:乌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因此聚落多临水而建。(2)南方多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米饭是当地人的主食。(3)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归纳拓展1.区域整体性及其表现要素eq \b\lc\{\rc\ (\a\vs4\al\co1(\x(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x(人文要素:人口、文化、经济等)))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案例(1)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南方低山丘陵自然地理环境(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4)全球变暖(5)滥伐森林产生的影响(6)青藏高原隆升产生的影响[方法技巧]区域整体性的分析技巧(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中的因果关系。(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处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人地协调的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再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典例剖析例题1 (2023·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解析] 本题首先要给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即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然后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进行说明。一方面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即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和人类社会等多个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耦合原理连通起来,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另一方面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故某一地理要素的破坏,常常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导致原有的生态过程失衡或中断。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得出结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田整、湖净、草丰,沙少”。[答案]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共同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和人类社会等多个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耦合原理连通起来,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生态系统各要素互相作用、协调发展,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但某一要素的破坏,常常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导致原有的生态过程失衡或中断。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田整、湖净、草丰,沙少”。 对点训练❶ (2020·全国Ⅱ)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D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图示区域中有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中河流较多,所以部分地名含有“河”字,河流属于水文要素,故B、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典型地貌为塬、墚、峁,所以与地名“梁”(墚)相关的自然要素是地貌。毛乌素沙地曾经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多种植耐旱的沙柳等,沙柳等生长的地方水源条件较好,利于形成聚落,“柳”属于植被要素。故A正确,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大部分村名与自然要素和地理方位等有关。根据题干可知,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说明以前甲、乙两地区流水地貌发育。根据图示可知乙地区目前河流分布较少,说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会轻易改变,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该区域人口迁徙情况,A、C错误。土地利用结构是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或组成情况,与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无关,B错误。知识点二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自主梳理·探新知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eq \b\lc\{\rc\ (\a\vs4\al\co1(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 4.区域的发展要求 5.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看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性(1)不同区域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①相同点:都是_平原__地区,都位于我国的_东部季风__区。②区域要素差异a.自然要素差异 b.生产活动差异(2)区域要素变化:区域各要素随着_技术__、经济、社会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合作探究·释疑难 问题探究窑洞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区。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千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江南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浙水乡注重前街后河,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临水建筑在底层延伸出一排屋顶,下面设有栏杆,两者共同构成檐廊。这里不仅可以开设店铺,也是人们聊天的场所。江南民居多二层楼,二楼底楼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其实是防潮,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个手段。 窑洞 江南民居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区域认知)比较窑洞与江南民居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2)(综合思维)分析江南民居多临水建设的主要自然原因。提示:(1)窑洞主要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江南地区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且多低山丘陵,河流较多,河流沿岸多平坦地形,因此其民居多临水建设。归纳拓展1.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及其实践意义2.关联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存在差异。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松嫩平原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法技巧]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典例剖析例题2 (2023·湖北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1)~(3)题。(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D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A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C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解析] 第(1)题, 据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知,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D正确;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生产水平不是其发展的基础,A、B、C错误。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B、C错误;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的增加,D错误。故选A。第(3)题,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正确;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A、B错误;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D错误。故选C。对点训练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南方人睡床,北方人睡炕,这叫“南床北炕”;南方人坐船,北方人骑马,这叫“南船北马”。据此完成(1)~(2)题。(1)“南床北炕”反映了( C )A.南方经济发达 B.北方土壤肥沃C.南方炎热潮湿 D.北方人口众多(2)现今南方和北方的人们出行方式的差异越来越小,其主要原因是( D )A.人们生活方式趋同B.价值观念的转变C.经济收入普遍提高D.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解析] 第(1)题,北方纬度高,冬季寒冷,建炕可以生火取暖;南方炎热潮湿,睡床可通风降温。故C项正确。第(2)题,现今公路、铁路、航空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交通向快捷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故南方和北方的人们出行方式的差异越来越小,故D项正确。策略指导1.地理特征的整体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方法2.具体分析思路(1)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的四大要素(2)人文地理特征描述的五大要素考题展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材料二 我们将地图上的古城和古遗址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事实是令人震惊的:丝路南道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今道路竟然相距平均100多千米之遥。这一事实,清晰地显示了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与绿洲的进退局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1)读图指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2)简述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3)说明塔里木盆地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答案] (1)变化特点:绿洲面积缩小;现代绿洲远离古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原因: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规模加大,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2)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内流河湖,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盆地地形。(3)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断流;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我国西北,深居内陆,运离海洋,降水稀少,城镇主要分布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绿洲地区。读图及材料二可知,现代绿洲远离古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绿洲分布向昆仑山山前地带迁移,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面积缩小。导致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由于气候变化,冰川面积缩小,冰川 融水量减少,绿洲地区水源减少,面积萎缩;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数量增加,人类生产活动规模加大,用水量增加,导致水资源过度利用,荒漠化加剧,绿洲面积缩小。第(2)题,该地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大陆性气候;地表水资源不足,多内流河湖;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四周被山脉环绕,中间低四周高,形成盆地地形。第(3)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的流量较小;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断流;高山上有冰川发育,夏季温度上升,冰川融化,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水,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一、选择题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B.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劳动力D.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2.该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C )①综合性 ②整体性 ③差异性 ④开放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第1题,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带,核电分布在东部地带,故A、B两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优势,故劳动力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故C项正确、D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甲区域和乙区域存在着经济要素的流动,表明有差异性,需要不同区域的优势互补;每个区域可以输出和获得其他区域经济要素,表明区域具有开放性,③④正确。故C正确。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男性的传统服饰。据此完成3~4题。3.该传统服饰主要出现在( B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4.该传统服饰的特征反映出当地( B )A.地表千沟万壑 B.冬季寒冷多风C.以种植业为主 D.昼夜温差大[解析] 第3题,老羊皮袄和羊毛肚子手巾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男性服饰,B正确;不是华北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的传统服饰,A、C、D错误。故选B。第4题,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大陆性较强,冬季寒冷,老羊皮袄保暖效果较好,冬季多风沙活动,羊毛肚子手巾有利于防风沙,保护头部,B正确;地表千沟万壑不能通过传统服饰体现,A错误;老羊皮袄、羊毛肚子毛巾也不能反映以种植业为主,C错误;藏袍是典型的反应昼夜温差大的传统服饰,老羊皮袄、羊毛肚子毛巾不能反映昼夜温差大,D错误。故选B。甲、乙、丙、丁四幅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图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图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图所在地形区海拔高,气压低,光热充足D.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植被少,土地荒漠化严重6.下列关于甲图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以大豆和油菜为主[解析] 第5题,从图中信息来看,甲图所在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乙图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图所在地形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第6题,甲图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该地区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大豆不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二、综合题7.(2023·北京朝阳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黄河沿岸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窑洞有靠山窑和地坑窑(地坑院)之分,居住在里面冬暖夏凉。下图为山西芮城西侯度村窑洞和河南三门峡陕州窑洞景观及位置图。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深6至7米的矩形深坑,在窑院一角挖出一个斜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1)比较西侯度与陕州民居的差异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2)简析窑洞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原因。[答案] (1)差异:西侯度民居是依山体断崖水平掘进修建而成的靠山窑;陕州民居是在平坦的黄土塬面向下挖掘矩形深坑,然后在四边土壁挖窑洞而形成的地坑窑(地坑院)。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适合建窑洞;窑洞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便,节省建筑材料;洞穴式建筑节省土地;窑洞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蓄能、调节洞室小气候的功能,是天然节能的建筑。[解析] 第(1)题,考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西侯度与陕州民居的差异主要是修建方式和外观不同。西侯度地区地形崎岖,沟壑崖壁较多,当地居民依山体断崖水平掘进,修建成靠山窑;陕州地区地形相对平坦,缺少崖壁,当地居民在平坦的黄土塬面向下挖掘出矩形深坑,然后在四边土壁挖窑洞而形成地坑窑(地坑院)。第(2)题,考查传统民居的典型特点及成因。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节省土地、节省建筑材料和节约能源方面分析窑洞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原因。分类要素自然要素_地质__、地貌、气候、_水文__、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人口、文化、_经济__等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30°N—33°N附近,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_中部__,长江_入海口__大致位于44°N—48°N,地处我国_东北地区__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_高温多雨__,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_雨热同期__,但大陆性稍强,东面有山脉的阻挡,降水较_少__,温暖季节短耕地条件以_水稻土__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_分散__,人均耕地面积小_黑土__分布广泛,肥力高,耕地多为_旱地__,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_大__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_石油__等矿产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_水田__耕作业、水产业_旱地__耕作业、畜牧业作物_水稻__、油菜、棉花玉米、_春小麦__、大豆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其他部门_水产业__较为发达西部发展_畜牧业__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商贸业发达落后特性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区域关联性含义表现为A区域内部、B区域内部的各类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表现为A、B两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具有差异表现为A、B两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之间的关联性,可互通有无举例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整体性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之间的差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经济全球化实践意义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环境因素对区位因素的影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气候、土地和资源状况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气候条件影响着该地区的水热状况和种植制度土地条件影响该地区的土地生产能力矿产资源条件影响该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发展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