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二节 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二节 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第1页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二节 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第2页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二节 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成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将,港珠澳大桥通车的主要影响是,成渝高铁的通车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探究一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考向1 促进经济发展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读西成高铁线路图,完成1~2题。
    1.西成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将( )
    A.加快西部地区农矿产品的输出
    B.直接连接东部地区高铁运输网络
    C.促进西南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
    D.缓解川渝地区东西方向运输紧张
    答案 C
    解析 西成高铁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对西部地区农矿产品的输出影响不大,A项错误;属于西部地区,要通过中部地区才能与东部地区高铁运输网络相连,B项错误;交通条件改善,促进西南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C项正确;接近南北方向,不通过重庆,不会缓解川渝地区东西方向运输紧张,D项错误。
    2.如西安北、成都东站一样,我国很多高铁车站都建在城市边缘或远郊,而非城市中心区,如此布局的主要意义是( )
    A.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B.带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C.减轻市区噪声污染 D.分散城市交通职能
    答案 B
    解析 高铁车站成为人员的集散地,是人们活动中心,建在城市边缘或远郊,可以带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B项正确。
    考向2 加强区域联系
    2018年10月23日,被称为“工程界珠峰”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据此完成3~4题。
    3.港珠澳大桥通车的主要影响是( )
    A.缩短了时空距离 B.提升了城市等级
    C.改变了产业结构 D.增加了常住人口
    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可知,港珠澳大桥通车缩短了时空距离。
    4.从经济视角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 )
    ①促进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 ②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③扩大港珠澳三地的经济腹地 ④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从经济视角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区域联系加强,将促进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利于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①②正确;对港珠澳三地的经济腹地影响不大,排除③;④不属于经济视角,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探究二 影响聚落发展
    考向1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上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图为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据此完成5~6题。
    5.古代京杭运河沿线城市众多的原因是( )
    A.水源丰富 B.水运便利
    C.景色优美 D.便于军事防卫
    答案 B
    解析 古代京杭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所以沿线城市众多的原因是水运便利。
    6.今日扬州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京杭运河沿线环境污染严重
    B.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
    C.扬州能源资源的枯竭
    D.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变化
    答案 D
    解析 今日扬州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区域铁路、海运、公路的发展,同时京杭大运河通航河段减少,其在区域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从而经济地位下降,故D项正确。
    考向2 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完成7~8题。
    7.1949年以前影响株洲城市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铁路
    答案 C
    解析 1949年以前株洲城市用地沿河流分布。
    8.关于株洲现代城区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多方向发展趋势 ②受湘黔线影响最明显 ③受浙赣线影响最明显 ④受京广线影响最明显 ⑤受河流影响最明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⑤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株洲市现有街区有多方向发展趋势,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沿京广线分布最明显。
    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广高铁全长约860千米,全程运行仅需4个多小时。一直以来,交通不便使得贵州和广西北部很多旅游资源养在深闺。贵广高铁被誉为一条可以尽览南中国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最美风景线”。下图为贵广高铁线路图。
    材料二 高铁开通使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某学者研究了某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城市民航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下图所示。
    (1)说出贵广高铁的建成对广东省的意义。
    (2)分析贵广高铁建成对贵州今后发展的影响。
    (3)分析贵广高铁全线通车对贵州旅游的影响。
    (4)据该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贵广高铁开通后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成果展示 (1)加强与内地联系;缩短与内地的时间距离;有利于广东省产业向内地转移;有利于吸引内地劳动力。
    (2)方便人们出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贵州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贵州与沿海地区的交流与联系。
    (3)贵广高铁的修建可以提高旅游地交通通达度;方便游客出游;有利于增加游客数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收入)。
    (4)不同:高铁开通后对桂林民航的影响较大(航空旅客数量减少的比例较大);对广州民航的影响较小(航空旅客数量减少的比例较小)。
    原因:桂林位于高铁线路中段,与研究中的徐州、济宁位置相似,与民航相比,在沿线城市与桂林之间乘坐高铁的费用更低,更便捷。广州处于高铁线路端点位置,与研究中的北京、上海位置相似,为全国中心城市之一,辐射能力强,民航受高铁开通影响的程度较小。
    2.阅读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梧州是岭南古都,有着2 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梧州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以上,故有“山城”之称;梧州扼浔江、桂江、西江总汇,乘船溯江而上可到广西各地,直通云贵,顺流而下可直达广州,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古时的梧州,更处于南北水陆交通要道,特别是处在灵渠与桂江南下西江的转折点上,享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等美誉。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地铁路、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连通,梧州作为广西及西南地区与粤港澳的水运中转港的地位一去不复返,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全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1)分析说明古时的梧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2)分析梧州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的原因。
    成果展示 (1)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陆路交通不便;但河网稠密,因此水运便捷;梧州位于浔江、桂江交汇处(或地处三江总汇处),可以通过运河和其他支流联系我国西南、华南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或处于南方广大地区的水运交通枢纽的位置),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2)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使梧州水运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丘陵面积广,限制了梧州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城市发展空间受限;沿海地区的发展,导致人才外流。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最大港口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全长472千米,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蒙内铁路由中国投资承建,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是首条海外全中国标准铁路。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产品通过蒙内铁路输出最多的是( )
    A.粮食 B.园艺产品
    C.工业制成品 D.海产品
    答案 B
    解析 非洲的粮食生产能力不足,粮食短缺,不可能对外输出粮食,排除A项;内罗毕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园艺业,所以可能通过蒙内铁路向外输出园艺产品,B项正确;肯尼亚经济发展水平低,缺少工业制成品,排除C项;内罗毕位于内陆,没有海产品,排除D项。
    2.中国承建蒙内铁路可以从中获得的社会效益是( )
    A.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B.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
    C.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D.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属于对肯尼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可展示中国实力,扩大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B项符合题意。
    3.蒙内铁路建成通车( )
    A.促进东非各国经济文化一体化
    B.有利于肯尼亚鲜花出口欧美
    C.有利于肯尼亚吸引投资
    D.改变内罗毕的主要职能
    答案 C
    解析 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交通发展,有利于肯尼亚吸引投资,C项正确;分布在肯尼亚境内,不能促进东非各国经济文化一体化,A项错误;铁路建设,对肯尼亚鲜花出口欧美作用不大,B项错误;不能改变内罗毕的主要职能,D项错误。
    下图中规划建设的川藏铁路(成都—拉萨)全线1 742.39 km,穿越横断山区。2026年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将从48小时减少到约13个小时。据此完成4~6题。
    4.川藏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可以( )
    A.提高沿线城市行政等级
    B.降低沿线城市的知名度
    C.提高沿线城市人口容量
    D.缩小沿线城市辐射范围
    答案 C
    解析 川藏铁路经过地区,崇山峻岭,地势起伏大,铁路修建可以增加沿线城市货运能力,提高城市的辐射能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C项正确;不会提高沿线城市行政等级,可提高沿线城市的知名度、扩大沿线城市辐射范围,A、B、D三项错误。
    5.有位专家认为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的意义更大,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川藏铁路的修建缩小了西藏与东部地区的距离
    B.川藏铁路的修建更能优化沿线地区铁路网络
    C.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D.川藏铁路沿线地表起伏更小,运输速度更快
    答案 A
    解析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A项正确;川藏铁路的修建不如青藏铁路更能优化沿线地区铁路网络,B项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人口密度更小,C项错误;据图可知,川藏铁路需跨越许多山脉、河流,比青藏铁路沿线地表起伏更大,D项错误。
    6.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川藏铁路开通后,增加了进藏通道,可以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质供应,促进西藏和区外的文化交流和联系,①②④正确;但不能够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③错误。故选B项。
    渝湘高铁预计在2024年建成通车。渝湘高铁自重庆东站后,经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贵州松桃或铜仁市,利用在建的张吉怀高铁引入怀化枢纽,衔接沪昆高铁至长沙。开通后,重庆主城至黔江约50分钟,到长沙约3小时。下图为渝湘高速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渝湘高铁开通后,对重庆最显著的影响是( )
    A.提高城市等级 B.扩大投资规模
    C.扩大知名度 D.增加游客数量
    答案 D
    解析 渝湘高铁开通后,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增加游客数量,D项正确;不影响城市等级,对知名度基本没有影响,对投资规模影响不大,排除A、B、C三项。
    8.渝湘高铁开通后,重庆前往下列哪个城市将会更加快捷( )
    A.贵阳 B.武汉 C.昆明 D.怀化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渝湘高铁开通后经过怀化市,与其他城市没有直接联系。
    成渝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成渝经济圈更快的发展。读图完成9~10题。
    9.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 )
    A.供水 B.运输 C.灌溉 D.养殖
    答案 B
    解析 成都和重庆都位于西南地区,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提供了水运交通,B项正确。
    10.成渝高铁的通车将( )
    ①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 ②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③降低了出行经济成本 ④降低了成渝铁路运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成渝高铁的通车将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不能降低出行经济成本,提高成渝铁路运力。
    河南省安阳市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既有较早修建的京广铁路线、107国道线从中穿过,也有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这些交通线路对安阳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图为河南省安阳市主要交通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推测安阳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体方向是( )
    A.向东发展 B.向西发展
    C.向南发展 D.向北发展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可知,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未来城市将向东发展。
    12.京广高铁线对安阳市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有( )
    ①提高了区域的城市等级 ②推进城镇化进程 ③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④扩大了管辖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推进城镇化发展,②③正确;高铁的修建不会提高城市等级和扩大城市的管辖范围,①④错误。故选B项。
    二、综合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2018年1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北极政策文件——《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从理念正式进入到行动阶段。“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它能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合作机遇。白皮书还指出,中国对北极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参与油气和矿产等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参与渔业等生物资源的养护和利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等。下图为“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给我国北方港口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下表为部分国家主要港口到西欧和北美各港距离总和与区位排名比较表。
    (1)指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对两国合作的意义。(8分)
    (2)指出“冰上丝绸之路”对俄罗斯区域发展的影响。(6分)
    (3)简述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的意义。(8分)
    (4)“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北方港口的有利影响有哪些?(6分)
    答案 (1)促进北冰洋沿岸港口建设;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文化交流;加大环境压力等。
    (2)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是巩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纽带;有助于中俄推进北极航道开发利用;有利于北极地区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增进旅游、科考等多方位合作。
    (3)开辟新航线,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对北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拓宽资源供给渠道;促进北极科考和旅游业发展。
    (4)带来丰沛货源,扩大腹地范围,完善交通网络,提升在航运网中的地位;推动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发展机遇,提升技术水平。
    解析 第(1)题,“冰上丝绸之路”通航会加大北美、东亚和西欧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第(2)题,“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意义,主要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区域开发、科考等方面分析。第(3)题,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需求依赖性增大,因此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可以增加我国能源的进口渠道,促进我国能源多元化;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还能够促进我国旅游、科考的发展。第(4)题,“冰上丝绸之路”给我国北方带来丰沛货源,扩大腹地范围,完善交通网络,提升在航运网中的地位;推动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发展机遇,提升技术水平。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如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6分)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10分)
    (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本区域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答案 (1)该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方便,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衰退。
    解析 第(1)题,沪宁杭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以内河运输为主。第(2)题,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说明扬州商业发达,影响商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是交通和市场。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交汇处,水运便利,联系范围广;扬州所在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第(3)题,19世纪中期以后,铁路、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兴起,与河运相比,铁路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的优势,海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该地的古城因河而兴,河运优势丧失,导致古城衰落;古城的形成与茶叶、丝绸、陶瓷等产业有关,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技术的进步,该地茶叶、丝绸、陶器生产技术传入其他地区,这类产品的生产地增多,古城的传统产业发展受阻,不利于古城的发展。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题,4题,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测评,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聚落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