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88729/0-17026997531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88729/0-17026997531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88729/0-1702699753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20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产业区位因素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2节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堂练习题,共9页。
[合格考达标练]
一、选择题
由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2014绿色建筑建材博览会于8月5日~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读上海市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是( D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上海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上海港腹地为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上海市建材行业的市场只局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市的经济影响可扩展到西北地区
D.增加上海市区主干道红绿灯设置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
[解析] 第1题,①④位于上海市中心附近,其布局以市场最优为原则;②③位于市区外围主干道的交会处,其布局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第2题,上海港腹地广阔,通过长江“黄金水道”、海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等与中西部、南北方联系紧密。上海市经济发达,其辐射能力影响至全国范围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1年8月1日,运营了43年的深圳沙井汽车站关上大门。汽车客运站客源、营收断崖式下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是其关停的直接原因。全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发布信息显示,2019年至今,广州、深圳、北京、南通、济南等多地部分汽车客运站关停。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汽车客运站客源、营收断崖式下降,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D )
A.高铁发展 B.国家政策
C.产业转移 D.新冠疫情
4.为应对低迷的行业形势,仍在运营的客运站可以( C )
①开通客运大巴进校园
②大力建设乡村客运站
③与康养机构合作
④增加高档客车吸引乘客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3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铁发展、产业转移、新冠疫情等均会影响汽车客运量,但导致客源、营收断崖式下降的只有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发生后,人们的出行需求明显减少,而高铁发展、产业转移等对汽车客运量的影响是渐变的,故A、C错误,D正确;汽车客运站的客源、营收下降是市场影响的结果,与国家政策关系较小,故B错误。故选D。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开通客运大巴进校园直接服务在校学生,与康养机构合作,直接服务康养人群,有明显竞争优势,故①③正确;乡村客流量较小,大力建设乡村客运站会加重亏损,故②错误;高档客车对乘客的吸引力较小,且增加成本,易造成亏损,故④错误。故选C。
中老昆万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客货混运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2021年12月全线通车。下图示意中老铁路走向及各区间段相关信息。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中老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B )
A.自然条件 B.国家政策
C.建造技术 D.经济结构
6.中老铁路的设计速度为160~200千米/时,远低于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时速,主要是因为( A )
①沿线地形复杂 ②沿线站点密集
③客货混合运输 ④单线里程较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中老铁路先修北段昆明—玉溪段,通车后再一直向南铺设的主要意义是( C )
①带动沿线发展 ②加快建设进度
③降低建设成本 ④提供借鉴经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5题,由材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可知,影响中老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B正确;沿线山高谷深,地质地貌条件复杂,自然条件是限制性因素,A错误;中老铁路建设采用中国的技术,比较成熟,建造技术只是保障条件,不是主导因素,C错误;经济结构材料没有体现,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B。第6题,由材料“中老昆万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客货混运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可知,中老铁路的设计速度为160~200千米/时,远低于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时速,主要是因为沿线地形复杂,山高谷深,不宜时速过高;是客货混合运输,为运输更多的货物,增加沿途货物装卸站点,运营时速低,①③正确;沿线部分路段站点密集,也有路段站点稀疏,因此时速设计与站点分布无关,②错误;单线运行对高铁快车运行速度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7题,中老铁路先修北段昆明—玉溪段,通车后再一直向南铺设的主要意义是中老铁路主要是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穿行于横断山区,在老挝境内缺少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基础设施不完备,因此先修北段昆明—玉溪段,方便中方设备向南推进,从而加快建设进度和降低建设成本,②③正确;带动沿线发展是建成后的意义,不是分段建设的意义;整体铁路是中方承建的,与提供借鉴经验无关,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某城市的一个地铁站开通前及开通后邻近街区的商业空间演化示意图,回答8~9题。
8.在地铁站开通之前,该街区( C )
A.位于城市中心 B.商业规模庞大
C.位于城市边缘 D.商业活动多样
9.在地铁站开通之初,该街区建材网点的主要目标消费客户最可能是( D )
A.汽修餐饮网点 B.地铁施工方
C.休闲娱乐网点 D.新入住居民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在地铁站开通之前,该街区住户仅有当地居民,商业需求形式单一,以餐饮、汽修为主,商业规模较小;城市中心商业规模大,类型多样;据图可知,在地铁开通之前,该街区位于交通线上,主要服务交通运输,由此推测,其应该位于城市边缘。第9题,读图可知,地铁开通之初,已形成小规模商业街,因周边交通便利,吸引了新居民入住,装修房屋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因此,建材网点的主要目标消费客户是新入住居民;汽修、餐饮、休闲、娱乐不需要建材作为原材料;地铁已经开通,施工方不再需要建材。
二、综合题
10.(2022·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林铁路于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青藏高原。拉林铁路位于藏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 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 500米,施工难度极大,它的建成通车意义重大。如图为拉林铁路线路图和沿线地形地势图。
(1)分析拉林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难。
(2)说明拉林铁路修建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案] (1)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带和地热发育;海拔高,氧气不足;多冻土发育,土层稳定性差。
(2)完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的通达度;加强对内和对外的交流和联系;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巩固国防。
[解析] 本题以拉林铁路为载体,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和意义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第(1)题,铁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可以从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藏南谷地,沿线地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带和地热发育;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海拔高,气温低,缺氧,影响施工人员和设备;高寒导致多冻土发育,土层稳定性差,影响工程建设。第(2)题,拉林铁路的修建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交通网的建设、经济发展、区域联系、民族团结、国防等方面分析。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提高交通的通达度,加强对内和对外的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巩固国防。
[等级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中尼铁路连接了中国西藏日喀则和尼泊尔加德满都。中国段需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该路段早期有三种选线方案,后规划采用方案Ⅲ。下图为“中尼铁路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另外两条中国段选线方案比,方案Ⅲ( C )
A.线路最短,建设成本比较低
B.桥隧最少,地形地质条件好
C.经过城镇多,经济效益最好
D.避开保护区,生态破坏最小
2.中尼铁路的建设对尼泊尔的主要影响是( B )
A.提高环境质量 B.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C.缓解交通拥堵 D.加快国际人口迁入
[解析] 第1题,与另外两条中国段选线方案比,方案Ⅲ经过的城镇多,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与外界的联系,加快脱贫致富、方便居民出行。所以C正确。由图中可以看出方案Ⅱ线路最短,桥隧最少,所以A、B错误。方案Ⅰ也避开了保护区,所以D错误。故选C。第2题,中尼铁路的建设对尼泊尔的主要影响是增加与中国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与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B正确。中尼铁路的建设对尼泊尔提高环境容量、缓解交通拥堵、加快国际人口迁入几乎没有影响,A、C、D错误。所以选B。
京哈高铁于2021年1月22日全线贯通,全线共设35个站点,其中辽宁省站点数量最多,有16个。下图示意京哈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3~4题。
3.京哈高铁所过的省市中辽宁省站点数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C )
①辽宁交通条件差 ②高铁线路里程长
③高铁沿线城镇多 ④辽宁距离北京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京哈高铁开通后将( D )
A.增强东北对北京的辐射作用
B.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城市职能
C.导致北京的劳动力资源流失
D.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解析] 第3题,一般来讲,交通条件差,交通站点数量会较少,①错误;由图可知,京哈高铁在辽宁省建设的线路较其他省(市)长,故站点数量多,②正确;高铁站点的数量多与距离北京近关系较小,④错误;高铁沿线城镇多,故设置的站点多,方便居民出行,③正确。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4题,京哈铁路的开通增强的是北京对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A项错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城市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通过雄安新区设立来完成的,与京哈高铁开通无关,B项错误;京哈高铁开通不会导致北京劳动力资源的流失,北京地区经济发达,对劳动力吸引力较大,C项错误;京哈高铁的开通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D项正确。故选D。
某超市计划开设分店,该超市对该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读该市各区域聚落的交通联系状况统计表,回答5~6题。
说明:①甲、乙、丙表示该市的三个区域,a、b、c、d为区域内的四个聚落;
②表中数据1表示两聚落间有交通干线相连,数据0表示不相连。
5.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区域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6.若只考虑交通通达度,则该超市在乙区域开设分店的最优选址是( B )
A.聚落a B.聚落b
C.聚落c D.聚落d
[解析] 第5题,读表说明可知,数据0表示两聚落间不相连。以甲区域为例,只有聚落d与聚落b不相连,与其他都相连。甲、乙、丙三个区域中,甲区域中聚落间相连的最多,乙区域中聚落间不相连的最多,所以甲区域交通网络发达程度最高,乙区域最低。第6题,商业布局主要遵循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两个原则。本题只考虑交通通达度,解答此题时只要找到乙区域中a、b、c、d四聚落的交通干线,哪个连接聚落数最多即可。表中聚落b与聚落a、c、d之间都有交通干线相连,交通通达度最好,是乙区域开设分店的最优选址。
二、综合题
7.(2023·辽宁高一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西安市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目前正在打造西安米字型高铁枢纽,以西安为中心,陕西高铁有八个方向向外辐射延伸,建设进度已完成大半。“米字形”高铁网的建设必将促进陕西省社会经济的飞跃,提升西安这一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下图示意包括已建和规划的“米”字形高铁网络图。
(1)分析西安市建设“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区位优势。
(2)简述西安市“米”字形高铁枢纽建设对西安城市发展的意义。
(3)阐释“米”字形高铁网络对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1)西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中西部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联通欧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雄厚,为高铁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高铁枢纽建设会极大提升西安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有力促进对外贸易;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密切与全省及周边地区的交往,提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3)“米”字形高铁将陕西省引向高铁时代,缩短省内大多数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城市之间信息、科技、文化、生产等要素的流动;建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米字形高铁通过带来更多的信息流、人流与物流,将对陕西省对外开放经济形态的形成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解析] 本题以西安市高铁网络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意义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要求较高。第(1)题,西安市建设“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区位优势主要从西安城市等级(据材料“陕西省西安市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以及所学可知西安为陕西省省会,还是国家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雄厚,能为修建高铁提供充足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位置优势(从相对位置来说,修建高铁后,可以加强东西部的交流;从国家层面来看,西安市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起到联通欧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等方面分析西安市建设“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区位优势。(2)高铁枢纽建设对西安城市发展的意义主要从高铁对西安市集聚效应(修建米字形高铁后,会极大提升西安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有力促进对外贸易;西安市交通更加便利,利于优质生产要素集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辐射效应(据材料“陕西高铁有八个方向向外辐射延伸”可知修建高铁后,能够密切西安市与全省及周边地区的交往,提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方便了居民出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修建高铁后能扩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壮大。)的影响两方面简述西安“米”字形高铁枢纽建设对西安城市发展的意义。(3)“米”字形高铁网络对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省内(据材料“目前正在打造西安米字形高铁枢纽,以西安为中心,陕西高铁有八个方向向外辐射延伸,建设进度已完成大半。”可知,若米字形高铁建成,将会把陕西省引向高铁时代,缩短省内大多数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城市之间信息、科技、文化、生产等要素的流动。西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修建高铁后,能够建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省外(高铁建成后,西安市与外界交流更加通畅,能为陕西省带来更多的信息流、人流与物流,将对其对外开放经济形态的形成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两个角度阐释。甲
乙
丙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1
1
1
a
1
0
0
a
1
1
0
b
1
1
0
b
1
1
1
b
1
1
0
c
1
1
1
c
0
1
0
c
1
1
1
d
1
0
1
d
0
1
0
d
0
0
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同步训练题,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浩吉铁路的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地区交通线路形态多为,城市轨道交通具备的特点有,影响广济桥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