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20份)
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习题,共7页。
[合格考达标练]
一、选择题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食品指( D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符合( C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解析] 第1题,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第2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公平性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题干体现了本国与其他国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的公平性原则。
(2023·云南昆明一中检测)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蜜蜂群数已经超过900万群,为了提高产蜜量,养殖规模较大的蜂农会根据花期,在全国范围内由南至北转移到蜜源多的地区进行养殖,这种养蜂方式叫做转地养蜂。自然界中85%左右的作物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转地养蜂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的转地养蜂进行蜜蜂授粉是蜂农的主要收入,其收入超过了蜂产品获得的收入,但在中国未能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授粉还未能给蜂农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蜂农难以靠授粉谋生。据此完成3~5题。
3.冬季,我国转地养蜂的最佳目的地可能为( C )
A.河北 B.海南
C.云南 D.江西
4.相较于定点养蜂,转地养蜂的特点有( B )
①技术难度大 ②投入成本低 ③蜂群发展好 ④蜂蜜产量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美国的蜜蜂授粉服务对农业生产的主要意义是( A )
A.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B.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提高培育良种速度 D.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解析] 第3题,转地养蜂的目的是追逐花期,不断转移到蜜源多的区域,以提高蜜蜂采蜜量,而花期主要受气候影响。冬季为了提高采蜜量,蜂农会转移到较温暖的地区越冬。根据所学知识,河北与江西冬季较冷,不适于养蜂,A、D选项错误;海南、云南纬度较低,冬季温暖,适宜蜜蜂越冬,但海南与大陆隔着琼州海峡,交通不便,转地难,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第4题,相较于定点养蜂,转地养蜂需要长距离、大范围迁移,运输过程中对蜜蜂的管理要求高,技术难度大,①正确;蜂箱包装和运输、蜂农生产生活费用高,投入成本更高,②错误;转地可充分利用不同花期,延长蜜蜂采蜜期,利于蜂群发展壮大,提高蜂蜜产量,③④正确,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第5题,自然界中很多作物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美国具有较完善的蜜蜂授粉服务链,蜜蜂授粉有利于农作物繁殖生长,可增加粮食作物产量,A选项正确。蜜蜂授粉主要影响作物生长繁殖,对农业生产效率、育种速度和农产品商品率影响不大,B、C、D选项错误。
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是粮食、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大镇。该镇通过资源化利用,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发展之路(下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镇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是( A )
A.物质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B.科技水平高,需投入大量资金
C.产业综合发展,受市场影响小
D.土地轮作,蔬菜和粮食作物交替种植
7.立足当地基础,该镇最可行的招商项目是( C )
A.高技术工业 B.化肥工业
C.饲料加工业 D.能源工业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该镇农业发展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A正确。该镇农业发展所需的科技水平并不高,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B错误。该镇主要发展粮食、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均属于第一产业,没有实现产业的综合发展,C错误。该镇农业发展模式没有实现土地的轮作,D错误。第7题,该镇科技水平不高,不适合发展高技术工业,A错误。该地的肥料主要是沼渣,不是化肥,不利于化肥工业的发展,B错误。该地的畜禽养殖业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C正确。该地没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不具备发展能源工业的条件,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来,退耕还林作为延安市头号工程。昔日生态恶化的延安,如今千山披绿、万木葱茏。下图为黄土高原的区域略图。
材料二 近年来延安农民发展“果园+猪圈+沼气”的循环农业模式。
(1)分析退耕还林对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2)阐述发展“果园+猪圈+沼气”循环农业模式的环境效益。
[答案] (1)退耕还林,扩大森林面积;森林及枯枝落叶层拦截降水,涵养水源,减少流水的侵蚀作用;森林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可减少水土流失。
(2)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减少化肥污染;保护森林植被;减轻大气污染。
[解析] 第(1)题,“昔日生态恶化的延安,如今千山披绿、万木葱茏”说明退耕还林能够扩大森林面积。结合森林的功能分析,森林及枯枝落叶层可拦截降水,涵养水源,减少流水的侵蚀作用;森林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第(2)题,根据材料二图,发展“果园+猪圈+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沼渣、沼液做肥料,减少化肥污染;用粪水做生产沼气的原料,用沼气做生活能源,减少薪柴砍伐,利于保护森林植被;沼气是清洁能源,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等级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2022·山东淄博检测)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工艺,使用该工艺生产的铁占世界铁产量的95%以上。2016年瑞典某大型铜铁企业开始研发试验“氢气炼铁”工艺,并于2021年采用该工艺成功试验生产出首批钢材。下图示意高炉炼铁与“氢气炼铁”工艺比较。据此完成1~2题。
1.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的突出优势是( D )
A.能源消耗少 B.生产成本低
C.生产效率高 D.环境效益好
2.采用“氢气炼铁”工艺的钢铁企业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
A.清洁能源丰富 B.铁矿品位较高
C.生态环境良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的是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高炉炼铁使用的是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效益更好,D正确;没有减少能源消耗,A错误;生产成本没有降低,B错误;没有反映生产效率是否提高,C错误。所以选D。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所以清洁能源是限制“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A正确;铁矿石品位、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都不是影响“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B、C、D错误。所以选A。
广西某县曾经“多山少林”,当地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积极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下图示意该县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3~4题。
3.该县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产业是( A )
A.果树种植 B.沼气制取
C.农业观光 D.生猪养殖
4.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有利于( B )
①把握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
②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④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多山,适宜种植果树,且当地政府鼓励种植果树。果树种植既发展了经济,又可以保持水土,所以是该农业模式的主导产业,A对。第4题,该生态农业主要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与把握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节省运输成本关系不大,①②错。这种农业模式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③④对。
(2023·湖北十堰高一期末)生态透水坝是用砾石和碎石在被污染的河道中人工垒筑的坝体,坝体上配置大量净水植被,坝前、坝后填塞有空的滤料,坝中充满水,悬挂有生物填料的生态浮床。生态透水坝治污效果良好,图示复合式生态透水坝设计图。据此完成5~6题。
5.在河道中垒筑生态透水坝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C )
A.减少区域降水量 B.减少下渗水量
C.降低地表径流流速 D.降低地下径流流速
6.图示各环节与其所起的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D )
A.石笼—物理沉降
B.生物填料—自然降解
C.植物根系—吸收悬浮物
D.生态垫—拦截悬浮物
[解析] 第5题,在河道中垒筑生态透水坝对地表径流影响最大,陆地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在河道中垒筑生态透水坝对降水影响很小,A错误。在河道中垒筑生态透水坝拦截地表径流,减缓流速,会增加下渗,B错误,C正确。在河道中垒筑生态透水坝会增加地下径流,可能会增加地下径流流速,D错误。故选C。第6题,石笼位于坝前,起到护坡的作用,A错误。生物填料是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大的附着空间,同时增加了污水废水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微生物净化污水废水的效果,B错误。悬浮物较大,不利于植物根系吸收,C错误。生态垫位于坝的两坡,可以减缓水流速度,拦截悬浮物,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大同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多年来由于国家能源开发需要和本省、市产业结构战略布局的实施,形成煤炭开采与出口单一产业结构。近些年,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大同市也将陷入资源型经济困境。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是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将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伴生资源、废弃材料和工业气体用于化工产品或电力生产。下图为大同市同煤集团循环经济战略路径图。
(1)说明大同市煤炭资源开发对当地的影响。
(2)简述发展循环经济对当地资源环境的意义。
(3)我国现已确定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城市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请列举阻碍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因素。
[答案] (1)有利影响: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矿区煤炭开采造成地面塌陷;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矿渣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2)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污染物与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资金;环境质量。
[解析] 第(1)题,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回答。有利影响:大同地区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开发煤炭资源,将煤炭资源外运销售,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能够带动以煤炭为原料或燃料的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推进当地的工业化进程;煤炭的开采及与煤炭有关的各个行业的发展能够给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当地的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煤炭的大量开采会破坏地表、地下岩层,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采矿区的地面塌陷;煤炭的开采、运输及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烟尘、硫化物等污染物,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洗煤和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会产生大量废水,造成地表、地下水污染;煤炭的开采会产生大量废弃的煤矸石,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煤渣,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第(2)题,当地依托煤炭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将煤炭产业链延长,改变了单一开采、燃烧煤炭的生产方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根据材料“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是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将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伴生资源、废弃材料和工业气体用于化工产品或电力生产”可知,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伴生资源和废弃材料,例如煤矸石等物质,对这些物质材料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减少了废气、废渣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当地环境。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大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以传统采掘业和工业为主,其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较为有限;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前期资源被开发殆尽,后期发展缺乏创收能力强的产业,导致其资金不足;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长期开发自然资源,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一般较为严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与带顶凉亭相比,这一设计,关于图中①②的含义,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漫画所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解决漫画所示问题的合理措施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