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上册21.1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展开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 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x=,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
确定公式中a,b,c的值,注意符号;
求出b2-4ac的值;
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若b2-4ac<0,则方程无实数根。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式子b2-4ac叫做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它,即△=b2-4ac.
△>0,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 △=0,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根的判别式
△<0,方程ax2+bx+c=0(a≠0)无实数根
【典型例题】
类型一、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2).
【答案】(1);(2)
【分析】
按照公式法的一般步骤:先把式子化为一般式,找到a,b,c,先算,再带入求根公式求解即可.
解:(1)∵,
∴,
∴,
即;
(2)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这里,
∴,
,
∴原方程的解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2).
【答案】(1);(2)
【分析】
(1)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2)先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再根据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1)∵,
∴,
∴,
∴原方程的根为:;
(2)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
∵,
∴,
∴,
∴原方程的根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变式2】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2).
【答案】(1),.(2),.
【分析】
(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再利用公式法进行求解;
(2)根据公式法即可求解.
解:(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这里,,.
∵,
∴,
即,.
(2)这里,,.
∵,
∴,
∴,.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公式法解方程.
类型二、根的判别式
2.已知关于x的方程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有一个小于1的正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分析;(2)
【分析】
(1)证出根的判别式即可完成;
(2)将k视为数,求出方程的两个根,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
解:(1)证明:
∴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
∴
∴
∵方程有一个小于1的正根
∴
∴
【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2)x+2=0.
(1)证明:不论m为何值时,方程总有实数根;
(2)m为何整数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
【答案】(1)证明见分析;(2)m=1.
【分析】
解:(1)求出方程根的判别式,利用配方法进行变形,根据平方的非负性证明即可;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个根,根据题意求出m的值.
方法1 (1)利用判别式
(1)证明:.
∵不论m为何值,,即.
∴不论m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得
,∴,.
∵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整数,∴是正整数,∴或.
又∵方程的两个根不相等,∴,∴.
方法2(1)直接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根
(1)证明: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得,,
∴不论m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得
,∴,.
∵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整数,∴是正整数,∴或.
又∵方程的两个根不相等,∴,∴.
【变式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ABC的两边AB、AC的长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的长为5.当△AB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的值
【答案】(1)详见分析 (2)或
【分析】
(1)先计算出△=1,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即可得到结论;
(2)先利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解为x1=k,x2=k+1,然后分类讨论:AB=k,AC=k+1,当AB=BC或AC=BC时△ABC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出k的值.
解:(1)∵△=(2k+1)2-4(k2+k)=1>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的解为x=,
即x1=k,x2=k+1,
∵k<k+1,
∴AB≠AC.
当AB=k,AC=k+1,且AB=BC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则k=5;
当AB=k,AC=k+1,且AC=BC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则k+1=5,解得k=4,
所以k的值为5或4.
【点拨】本题考查了:1.根的判别式;2.解一元二次方程;3.三角形三边关系;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类型三、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求参数
3、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如果是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且一元二次方程与方程有一个相同的根,求此时的值.
【答案】(1);(2)的值为.
【分析】
(1)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得到,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2)利用(1)中的结论得到的最大整数为2,解方程解得,把和分别代入一元二次方程求出对应的,同时满足.
解:(1)根据题意得,
解得;
(2)的最大整数为2,
方程变形为,解得,
∵一元二次方程与方程有一个相同的根,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而,
∴的值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有如下关系: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无实数根.
举一反三:
【变式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成立?如果存在,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m<1;(2)m=-1
【分析】
(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0,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x1+x2=-2(m-1),x1•x2=m2-1,由条件可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
解:(1)∵方程x2+2(m-1)x+m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4(m-1)2-4(m2-1)=-8m+8>0,
∴m<1;
(2)∵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
∴x1+x2=-2(m-1),x1•x2=m2-1.
∵x12+x22=16+x1x2
∴(x1+x2)2=16+3x1x2,
∴4(m-1)2=16+3(m2-1),
解得:m1=-1,m2=9,
∵m<1,
∴m2=9舍去,
即m=-1.
【点拨】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找出根与系数的关系;(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的值,注意不能忽视判别式应满足的条件.
【变式2】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求的取值范围;
若,且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的值.
【答案】 ; ,或.
【分析】
(1)关于x的方程x2-2x-2n=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判别式△=b2-4ac>0,即可得到关于n的不等式,从而求得n的范围;
(2)利用配方法解方程,然后根据n的取值范围和限制条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来求n的值即可.
解:∵关于的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
解得;
由原方程,得
,
解得,
∵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且,不是负数,
∴,且是完全平方形式,
∴,或,
解得,或.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
初中数学21.1 一元二次方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1.1 一元二次方程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1 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1 一元二次方程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答案与解析,总结升华,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