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21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1节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4节国际合作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读中原城市群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C )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C.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D.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2.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推动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
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
C.带动全省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
D.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解析] 第1题,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的城市等级相同,其服务种类相似,但服务范围相互排斥;图示地区城市群的范围主要是河南省,郑州为其省会,是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区域,故C项正确。第2题,目前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的条件尚不成熟,也不现实;城市群建设可推动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带动全省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故D项正确。
(2023·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月考)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图中指数越大,表示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能力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向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一样大
4.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
A.促进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河北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解析] 第3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廊坊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高,说明廊坊与北京之间的经济流量大,这与廊坊距离北京近关系密切,A项错误。图中各个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的高低并不是完全按照距离的远近变化,如距北京较近的张家口经济联系指数相对较低,C项错误。河北各个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不相同,说明与北京之间的经济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向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不一样,D项错误。综合来看,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和距北京的远近,先从城市等级上确定是否适宜承接相关产业转移,再从距离上择优选择,B项正确。第4题,考查区域发展的措施。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一个地区协调稳定发展,需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即可以促进区域竞争互补,发挥北京和天津双核的优势,促进河北、北京、天津协同发展,A项正确。让河北一味地付出,大力发展种植业为北京和天津服务不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B项错误。将北京和天津的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不仅会对河北地区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因为环境的整体性,影响京津地区,C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是必然趋势,减弱北京和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违背了基本的发展原则,D项错误。
在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广西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图为部分城市部分产业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南宁市相比,海洋工程装备基地规划建在钦州市、防城港市的主要优势是( B )
A.劳动力充足 B.地理位置适宜
C.科技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6.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项目的实施,会使图示区域( D )
A.人口大量外迁 B.矿产开发加快
C.传统工业消失 D.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 第5题,对于海洋工程而言,钦州市、防城港市具备临海优势,地理位置比南宁更优越,B正确。故选B。第6题,新兴工业的兴起也会为该地引入相应人才,不会造成大量人口外迁,A错误;新兴工业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小,B错误;新兴产业发展并不会使传统工业消失,只是降低传统工业的比重,C错误;该区域新兴工业属于广西重点发展战略,由政府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D正确。故选D。
顺德为佛山市下辖区,临广州市。20世纪80年代,顺德农民,纷纷“洗脚上田”,90年代初,成就了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等多个称号。每个镇(街道)面积不大,人口却达二三十万,规模和体量几乎等同于内地县城。针对“城不城,乡不乡”的弊病,顺德开始新的探索。2011年,提出“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战略目标。下图为2009年到2018年顺德企业数量在总量中的变化率。据此完成7~8题。
7.“城不城,乡不乡”反映的问题是( B )
A.环境污染严重
B.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C.非农人口比重低
D.农村土地被大量占用
8.目前,顺德发展特点( B )
A.劳动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
B.交通发达,贸易量大
C.农业生产落后,土地单产低
D.第二产业产值下降,下滑严重
[解析] 第7题,90年代初,成就了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等多个称号,可见顺德主要发展轻工业,所以环境污染较轻,A错误;“每个镇(街道)面积不大,人口却达二三十万,规模和体量几乎等同于内地县城”,表明顺德“城不城,乡不乡”反映的问题是人口规模大,但是占地面积较小,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B正确;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顺德为佛山市下辖区,临广州市”,顺德农民“洗脚上田”,“90年代初,成就了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等多个称号”,可见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工业快速发展,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而从事工业生产,所以非农人口比重较高,C错误;“城不城,乡不乡”,表明顺德依然存在农村景观,进而得知农村土地未被大量占用,D错误。故选B。第8题,图中显示,制造业下滑,所以可知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减慢,A错误;图中显示,顺德企业数量多,类型多样,据此可知,当地交通比较发达,贸易量较大,经济水平较高,B正确;图中显示,当地依然有农林牧渔业,当地农业生产并不落后,因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地价高,农业一般会发展单位产值较高的品种,C错误;制造业企业数量在总量中的比例下降,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的产值下降,D错误。故选B。
(2023·山东名校联盟高二期中)建立厦漳泉都市圈,推进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发展。2020年4月,闽西南协同发展会议提出,厦门、漳州、泉州三城市到2020年底形成各市间1~2小时交通圈,2025年形成都市圈同城化格局,2035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圈。据此完成9~11题。
9.时至2020年,厦、漳、泉三城市能够协同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 )
A.交通设施完善 B.经济差距缩小
C.具有沿海优势 D.人口规模扩大
10.厦、漳、泉三城市协同发展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D )
A.协调第一、第二产业发展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加强对外经济联系
D.加强城市功能互补
11.海峡西岸城市协同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C )
①扩大城市群规模
②加强信息交流协作
③提高对外竞争力
④共用劳动力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厦门、漳州、泉州相隔较远,尤其是泉州与漳州之间,因此推进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交通便捷。材料指出,厦门、漳州、泉州三城市到2020年底形成各市间1~2小时交通圈,所以到2020年厦、漳、泉三城市能够协同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交通设施完善。第10题,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聚集的区域,因此协调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不妥;厦、漳、泉三城市协同发展,不可能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厦、漳、泉三城市都位于沿海,对外经济联系都已经加强;厦、漳、泉三城市加强城市功能互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第11题,海峡西岸城市协同发展的积极作用是能够加强信息交流协作和提高对外竞争力,②③正确;扩大城市群规模只是针对城市空间扩展而言,不属于其产生的积极作用,①错误;劳动力资源是城市产业发展的一个区位条件,也不属于城市协同发展的积极作用,④错误。
产业结构偏离度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与其相应的劳动力比例的差异程度。结构偏离度为正,则说明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则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下图为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吸纳劳动力空间明显增加的产业是( A )
A.制造业 B.服务业
C.种植业 D.金融业
13.1969—2014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主要影响是( B )
A.城市服务种类剧增
B.工业区位优势增强
C.水资源短缺问题加重
D.农业总产值显著下降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大致等于0,也不具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而第二产业一直以来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说明第二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服务业、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种植业属于第一产业。第13题,结合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且数值增大,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强,而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说明工业的区位优势增强。
(2023·辽宁锦州高二期末)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就业比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