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988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988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988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汽车工业能否带动家乡的发展
汽车工业特点及其产业带动作用 |
问题 汽车工业对区域发展有哪些带动作用?
[思维线索]
汽车工业特点+产业链广=区域带动作用强
[答案] 汽车工业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促进区域的资源开发,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区域的基础建设水平,工业生产水平,提升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汽车工业的全球生产体系 |
问题 分析汽车工业的全球生产体系对各地区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影响。
[思维线索]
主要结合汽车工业的全球布局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 汽车工业形成了全球生产体系,因此各地区都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参与其中,因地制宜地发展自身的汽车,可创造众多的就业机会,提升自身的工业技术水平,促进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汽车工业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问题1 发展汽车工业会面临哪些风险?
[思维线索]
主要从材料中分析即可。
[答案] ①资金投入大,发展汽车工业会导致其他产业的投资减少。
②市场竞争激烈,一旦在竞争中不占优势,会阻碍经济发展。
③对环境污染大,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问题2 你认为发展汽车工业还应考虑哪些问题?
[思维线索]
开放性问题,合理即可。
[答案] 还应考虑本地区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的数量及素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供给状况、服务业保障水平等。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区域是城市发展的依托
②不同类型产业间的比例关系
③技术条件
④综合影响,发展带动力
⑤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⑥增长方式
⑦城市腹地范围
⑧技术创新
[学思心得]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分析 |
1.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
(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的分析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
(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
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
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2.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合理布局 | 能源资源丰富区 | 区域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 |
教育发达地区 | 高新科技工业 | |
劳动力密集区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 | |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区 | 金属冶炼 | |
天然气丰富区 | 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 | |
区际协作 | 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处于发展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 |
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业 |
3.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对比,其发展特点方面存在异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相同点 | ①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 ②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 |
不同点 | 工业化、城市化特点 |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上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小,城市化水平高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盲目流动,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 |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如图依次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 如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从“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从深圳区位示意图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是靠近香港。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以上海为依托,濒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大。第(3)题,对比分析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天津港口都有一定距离,其所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快速交通及信息网络技术。
[答案] (1)产业状况: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区位特点:邻近香港
(2)濒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空间特征: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设施条件: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5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共5页。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认识区域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认识区域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