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78814/0-16966903369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78814/0-16966903369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78814/0-16966903370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78814/3-16966903396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78814/3-1696690339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78814/1-1696690338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78814/2-16966903386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
展开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
课题 积的近似数 |
| |||||||||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在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
| 达成评价 |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 |||||||
先行组织:当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通过例6的学习,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出示例6 任务一: 找出例6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别( )。 (2)该题的列式为( ) (3)计算结果是( ),这个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它的( )位,是根据( )法保留的,最后的结果是( )。 任务二: 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要保留一位小数时,看( )的数字,要保留两位小数时,看( )的数字……,该数字如果大于(或等于)5时,就( ),如果小于5就全部舍去。 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
式子很轻松的就能列得出来,也能够知道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 |||||||||
迁移运用: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第2题
| ||||||||||
成果集成: 积的近似数 0.049×45≈2.2(亿个)。 0 .0 4 9 方法: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法求 × 4 5 出结果。 2 4 5 1 9 6 注意: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2 .2 0 5 ↑ 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 ||||||||||
作业设计: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 (1)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2×1.4= 0.37×8.4= 3.14×3.9= (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86×1.6 = 2.34×0.15= 1.05×0.26=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课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 |||||||||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达成评价 |
| |||||||
先行组织: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通过例7的学习,我们知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出示例7 任务一: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0.25×4.78×4 在0.25×4.78×4中,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先计算( )×( ), 原算式改写成:( ) ,其计算结果是( ); 在计算过程中应用了( )律和( )律。 任务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0.65×202 在0.65×202中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把( )变成( )+( ),原算式改写成: ,其计算结果是( ),在计算过程中应用了( )律
|
| |||||||||
迁移运用: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每一道题分别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在计算类似101×0. 45与2.73×99题时的关键是什么。 3.计算下面各题(出示如下题目): 50×0.13×0.2 1.25×0.7×0.8 0.3×2.5×0.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 ||||||||||
成果集成: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X c O.25×4.78×4 0.65×202 =0.25×4×4.78(交换律) =0.65×(200+2) =1×4.78 =0.65×200+0.65×2(分配律) =4.78 =131.3
| ||||||||||
作业设计: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课题 解决问题(1) |
| |||||||||||||||||||||||||
学习目标 1.能用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 达成评价 |
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 |||||||||||||||||||||||
先行组织: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也就是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第15页例8的学习,明确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任务一: 出示15页例8。 1.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理解题意 ,明确解题思路。 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3.列式解题 (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任务二: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超过( )元,2袋超过( )元; 肉每千克26.5元,超过( )元,0.8千克超过( )元; 总价超过( )元+( )元+20元=( )元 ,也就是说: 100元( )(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
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
| |||||||||||||||||||||||||
迁移运用: 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2题。
| ||||||||||||||||||||||||||
成果集成:解决问题
| ||||||||||||||||||||||||||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3题,第4题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
| 课时安排 | 9 课时 | |||
课题 解决问题(2) |
| |||||||||
学习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
| 达成评价 |
| |||||||
先行组织: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解决问题(2) 任务一: 出示:收费标准: 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汇报。 (1)出租车3 km以内(含3 km)收费7元。 (2)单程行驶3 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 (3)不足1 km按1 km计算。
任务二: 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出示教材第16页例9。 (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6.3 km,但不足1 km按1 km计算,那共需要付7km的费用。 (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3 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 (3)前面3 km应付7元,后面4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 指
|
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 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迁移运用: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
| ||||||||||
成果集成: 解决问题(2) 方法1:7+1.5×4-7+6=13(元) 方法2:1.5×7=10.5(元) 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
| ||||||||||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18页第7 8 9题;
| ||||||||||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