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共13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第1课时 [温故知新]1. 叫物理变化, 叫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是 。2.分别写出红磷、蜡烛燃烧反应表达式: , 。[课前导学]1.某同学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点燃蜡烛,请你分析以下问题:(1)蜡烛燃烧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 。(2)请你预测天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试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你的预测: 。你的解释: 。(3)通过以上分析,你获得的启示是 。2.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如何用实验来验证? [课堂探索]1. 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大?变小?不变?还是不能确定?实验名称现 象写反应表达式并把化学式写在物质名称下面反应前后质量变否及其解释 碳酸钠+氯化钙→碳酸钙+氯化钠 得出结论(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中有哪些关键词?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关键词的? 。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实验装置有何要求? 。2.典型题例例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B.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C.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D.粗盐提纯实验得到精盐质量和滤纸上砂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溶解的粗盐的质量例2 .某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此他借用了下列试剂与仪器:木炭、食盐、稀盐酸、石灰石、玻璃杯、塑料瓶、小试管、天平、砝码等。如下图:(1)在H实验装置中,甲处应放置的实验装置图是 。(2)B()实验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天平调零;第二步:称量反应前该装置的质量;第三步: 。第四步:称量反应后该装置的质量;第五步: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3)若错误选取了 A装置,则反应前左盘质量 大于(填“>”、“<”或“=”)反应后左盘质量。[当堂反馈]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 B.煤燃烧后质量减轻C.双氧水分解后质量减少 D.10g冰融化后变为10g水2. a g红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 )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gC.大于(a+b)g D.小于等于(a+b)g3.若有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不再减少时为止,得到剩余固体c g,则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g,同时会生成氯化钾________g。[归纳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2. 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实验装置的要求:__________ 。[直通中考]1.有人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 第2课时 [温故知新]1.在C+O2CO2中,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和生成的CO2的质量关系是 ( ) A.C的质量<CO2的质量 B.C的质量==CO2的质量 C.C的质量>CO2的质量 D.无法判断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3.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4.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的原因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电解水是化学变化 。[课前导学]1.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改变。2.化学学科有特定的符号,如:元素可用 来表示;物质可用 来表示;那么,化学反应是否可用符号来表示?用 来表示 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表示为: 。 此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可以表示:(1) 与 在 的条件下生成 ;(2)每 份质量的碳跟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每 个碳原子跟 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课堂探索]1.对于2H2+O2点燃2H2O,可看出的三点信息是:质的意义 ,读法 ;量的意义 ,读法 ;微观意义 ,读法 。2.典型题例例1.已知R+2O2==CO2+2H2O,则R中含有 元素,R的化学式是 。例2.右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质肯定不是氧化物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肯定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当堂反馈]1.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质量 D.分子种类2.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NO2 B.SO2 C.N2 D.NH33.2H2O2H2↑+O2↑表示的意义有:(1) (2) (3) 4.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一定条件X+H2O。则X的化学式为 。[归纳小结]1.在化学反应中,用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和、分子种类、分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原子数目、物质种类等填表: 一定改变一定不变可能改变宏观 微观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2H2O22H2O+O2↑为例质的意义 量的意义 [直通中考]1.某有机物1.6克完全燃烧生成CO24.4克,水3.6克,试判断该有机物中 ( )A.只含C、H元素B.只含C、H、O元素C.不只含C、H、O元素D.不含氧元素2.已知2个甲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答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堂探索]2.例2(1)B (2)将B装置倒置一下让试管内的稀盐酸与塑料瓶内的石灰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3)A >[当堂反馈]1.D 2.D 3.a+b-c c-b[直通中考]不严密。氢氧化钠能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温故知新]1.A 2.D 3.D[课堂探索]2.例2.AC[当堂反馈]1.D 2.A 4.CH4O[直通中考]1.AD 2.C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知识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解读,质量守恒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