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29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课时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课时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甲边界附近,常会形成, 照片中显示的地质构造是, 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学生演示了, 下列地貌是由图示景观形成的是, 图中②处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推测图中①处的地貌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层作业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 在六大板块中,图示区域没有涉及的是( )A.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B.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C. 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2. 图中甲边界附近,常会形成( )A. 岛屿 B. 裂谷 C. 海岭 D. 海沟[2023·南外期中]华山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山脉是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顶部是粗粒斑状花岗岩。下图为游客拍摄的华山景观图。据此回答3~5题。3. 下列岩石成因与华山山脉岩体一致的是( )A. 石灰岩 B. 玄武岩 C. 页岩 D. 石英岩4. 照片中显示的地质构造是( )A. 向斜 B. 背斜 C. 地垒 D. 地堑5. 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A. 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地壳抬升C. 地壳抬升—冷却凝固—风化侵蚀 D. 风化侵蚀—冷却凝固—地壳抬升[2023·启东中学期中]为解释某地理景观的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了如图的演示。据此回答6~7题。6. 学生演示了( )A. 岩层水平挤压 B. 板块挤压碰撞 C. 岩块断裂上升 D. 外力侵蚀搬运7. 下列地貌是由图示景观形成的是( )A. 红海 B. 大西洋 C. 喜马拉雅山脉 D. 东非大裂谷[2023·南师大附中检测]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8. 与图中①处河流发育关联性最强的地质构造是 ( )A. 背斜 B. 向斜 C. 断层 D. 褶皱9. 图中②处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 )A. 片麻岩 B. 石英岩 C. 板岩 D. 大理岩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2023·南通海门中学期初]华南大陆位于青藏高原以东,显生宙以来发生了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下图为华南大陆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 推测图中①处的地貌可能是( )A. 裂谷 B. 山脉 C. 海岭 D. 海沟11. 如果构造应力方向不变,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古特提斯洋规模扩大B. 造山带将逐渐消亡C. 华南地块的海拔将持续下降D. 华南地块内部形成以东西走向为主的褶皱[2023·海州中学期中]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今川渝交接处,岭谷相间,平行分布,构成独特的地貌景观(下图)。据此回答12~13题。12. 川东平行岭谷的走向大致为( )A. 西北—东南 B. 东西 C. 东北—西南 D. 南北13. 川东平行岭谷主要是( )A. 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平行断裂地貌 B. 长江水系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地貌C. 挤压作用下形成的背斜山和向斜谷 D. 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2023·镇江期中]赞比亚铜矿带是世界最主要的金属矿成矿区之一。下图为赞比亚穆富里拉铜矿带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处为地质构造的核心部位,b处为地质构造的两翼部位。据此回答14~15题。14. 穆富里拉铜矿带的主要地质构造属于( )A. 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 火山15. 形成图中铜矿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冷却凝固 B. 变质作用 C. 沉积作用 D. 重熔再生[2023·常州中学月考]某科考队沿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七个观测点信息如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据此回答16~17题。观测点海拔(m)440471500526500477500出露岩层abcdcbc16. 图中甲处可能是( )A. 背斜山 B. 向斜谷 C. 背斜谷 D. 向斜山17. 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A. B. C. D. 18. [2023·兴化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智利被誉为世界“铜矿王国”,其铜矿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下图为智利24°S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埃斯康迪达为智利最大的铜矿之一,该地铜矿形成于3千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位于东、西山脉之间的中央谷地南北绵延约650千米,地势较平坦,上覆大量冲积土,是智利重要的农业分布区。(1) 说明该地铜矿体形成的大致过程。(2) 分析中央谷地地表形态形成的地质作用。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层作业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涉及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没有涉及的是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故选D。2. C[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甲边界是张裂边界,位于大洋底部,附近常会形成海岭。故选C。3. B[解析]由材料可知,华山山脉岩体为花岗岩,从岩石成因来看,属于岩浆岩。石灰岩和页岩为沉积岩;玄武岩为岩浆喷出形成的岩浆岩;石英岩为砂岩变质而成,属于变质岩。故选B。4. C[解析]华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悬崖峭壁,坡度极大,是断层中上升一侧的岩块形成的断块山,属于断层构造中的地垒构造;地堑常形成地势较为低洼的平原或谷地;背斜和向斜是岩层受力弯曲变形而成,图中岩层没有明显的弯曲变形,因此照片中显示的地质构造不太可能是背斜和向斜。故选C。5. A[解析]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首先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地下的花岗岩,之后地壳抬升(断裂上升),使上覆岩层、沉积物和花岗岩高出地表,形成高大的山体,海拔较高处的上覆岩层及沉积物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破碎,由搬运作用带到低洼地点沉积,原地花岗岩完全出露,并受到风化作用和外力侵蚀作用等影响,形成现在的地貌。故选A。6. A[解析]读图可知,学生从两侧向中部用力对岩块进行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图中只有一块岩层,没有演示板块挤压碰撞;岩块没有断裂、错动;图中岩层只是发生了弯曲变形,但仍完整,因此没有演示外力侵蚀搬运。故选A。7. C[解析]喜马拉雅山脉是岩层水平挤压形成的;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故选C。8. C[解析]图中①处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岩层发生断裂,并沿着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断层处岩石易被侵蚀成谷成河。故选C。9. D[解析]图中②处的岩石位于石灰岩与花岗岩接触位置,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受岩浆高温、高压作用,石灰岩可能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片麻岩由花岗岩变质形成;石英岩由砂岩变质形成;板岩由页岩变质形成。故选D。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10. 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构造应力的方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①处位于华北地块和华南地块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的高原,故受①处地貌可能是山脉。故选B。11. 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构造应力的方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若方向不变,羌塘-印支地块将向东北方向移动,古特提斯洋的面积逐渐缩小,造山带逐渐出现,华南地块的海拔逐渐抬升,华南地块的内部受挤压将形成以东西走向为主的褶皱。故选D。12. C[解析]据图可知,图中岭谷相间,平行分布,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川东平行岭谷的横剖面为西北—东南走向,川东平行岭谷走向与其垂直,大致为东北—西南。故选C。13. C[解析]据图可知,川东平行岭谷是由于岩层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向上凸起形成背斜山,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谷地;图中平行岭谷形成与平行断裂有一定联系,但这些断层上盘上升,而旁边岩层明显发生弯曲,因此应是受到挤压形成的,不是张裂作用;长江水系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和流水溶蚀作用不可能形成这样大规模的平行岭谷。故选C。14. A[解析]图中a处为地质构造的核心部位,岩层较新,b处为地质构造的两翼部位,岩层较老,可判断该处为向斜构造,铜矿带位于其中的一个翼位上。故选A。15. B[解析]铜矿是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故选B。16. D[解析]由等高及表中信息可判断甲为山地;由出露岩层位置,以及“岩层a—b—c—d由老到新”,可判断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故选D。17. C[解析]图示乙处为谷地;表中信息显示乙处出露岩层为b,其两翼出露岩层为c,则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岩层应向上拱起。故选C。18. (1) 智利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来自上地幔软流层的含铜岩浆沿断层侵入地壳,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铜元素富集而形成铜矿体。(2) 内力作用形成中央谷地两侧断层;中央谷地沿断层相对下陷,形成低地;河流等外力作用把风化、侵蚀物质搬运至此堆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二课时测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后测评,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