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29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一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二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15页。
章末培优练创新应用练[2023·如东期中]下图示意北美洲大陆西海岸某月风速随纬度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3题。1. 据图分析,甲地所属的大气环流为( )A. 赤道低气压 B. 东北信风 C. 副热带高气压 D. 盛行西风2. 该月份最可能为(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3. 该月份,乙、丙两地的气候特征分别为( )A. 乙地炎热干燥;丙地温和多雨 B. 乙地温和多雨;丙地寒冷干燥C. 乙地炎热干燥;丙地温和少雨 D. 乙地高温多雨;丙地暖热多雨[2023·淮安期末]2022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出现了持续79天的大范围高温天气,降水较同期偏少,长江流域甚至夏秋连旱,且降水空间差异明显,呈“北多南少”的格局。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强度、脊线、西伸脊点逐日数据图,据此回答4~5题。4. 202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A. 6月中旬到7月上旬,面积、强度呈现波动状态,西伸脊点整体偏西B. 6月上旬,面积及强度偏大、西伸脊点偏西、脊线位置偏南C. 7月中旬到8月底,面积、强度偏小,西伸脊点偏东D. 7月高压脊线位置整体偏北5. 2022年长江流域夏秋连旱的原因是( )①蒸发旺盛 ②副热带高压偏强 ③台风偏多 ④雨带偏北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北极地区冷空气在高空汇集,形成极地低压,被称之为北极涡旋(如图所示)。北极涡旋位置一般在极地,可能有一个或两个中心,通常会联合西风带将冷空气“锁”在极地,使其不轻易南下。但在特定条件下,受大气的扰动,暖空气北上,北极涡旋被分割而偏移,冷空气则会大规模南下,导致中低纬度某些地区出现极端寒潮。据此回答6~7题。6. 受极涡控制下的北极地区( )A. 多强风 B. 多暴雪 C. 多晴天 D. 多高温7. 近年来,北半球部分地区多次出现极寒天气,反映了( )A. 北极涡旋增强 B. 北极涡旋减少 C. 全球均温下降 D. 北极变暖明显[2023·泰州一模]雷暴不仅是一种自然灾害,也是一种融“声、光、电”为一体的独特自然景观。图 1为我国某地雷暴景观图,图 2 为我国不同地区平均雷暴日数 (单位:天) 。据此回答8~10 题。图1图28. 下列不属于雷暴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 不稳定的大气 B. 充足的水汽 C. 抬升触发机制 D. 丰富的冰晶9. 广州雷暴日数多,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①②③④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0. 追逐雷暴的最佳“外景地”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湖北 C. 福建 D. 广东[2023·连云港期末]下图为某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回答11~13题。11. 与乙地相比,甲地风速较小的原因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B. 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C. 地表摩擦力作用较大 D. 距离气旋中心地较近12. 与丙地相比,丁地气温偏高的原因是( )A. 地处平原 B. 暖气团控制 C. 临近海洋 D. 纬度较低13. 此时降雪概率最高的站点是( )A. 甲 B. 丙 C. 丁 D. 戊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观测站,气候类型相同,所处纬度大致相同,其中两个位于沿海,一个位于内陆,气温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据此回答14~15题。甲站乙站丙站14. 三个气象观测站的气候类型为(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15. 推测三个气象观测站所在位置是( )A. 甲—东岸,乙—内陆,丙—西岸 B. 甲—内陆,乙—西岸,丙—东岸C. 甲—西岸,乙—内陆,丙—东岸 D. 甲—西岸,乙—东岸,丙—内陆真题实战练[2022·江苏卷]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16~18题。16. 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格局 C. 植被覆盖 D. 洋流性质17. 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8. 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墨西哥湾[2022·全国卷乙]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回答19~21题。19. 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 1时 B. 7时 C. 13时 D. 19时20. 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21. 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 北高南低,梯度大 B. 北高南低,梯度小C. 南高北低,梯度大 D. 南高北低,梯度小22. [2022·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2022·湖南卷]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 m/s的风场。据此回答23~24题。南风辐合型南北风辐合型北风辐合型23. 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雨区范围更大 B. 冷空气势力更强 C. 水汽量更充足 D. 地形阻挡更明显24. 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A. 低温雨雪频发 B. 土壤侵蚀加剧 C. 河流入汛提前 D. 昼夜温差增大[2021·江苏卷]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回答25~27题。25. 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主要是因为( )A. 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B. 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C. 地表的摩擦作用较大 D. 气旋的中心气压较高26. 此时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值当地正午前后,太阳辐射较强 B. 受降温过程影响小,天气晴朗少云C. 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空气下沉增温 D. 位于天山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27. 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A. 长春 B. 太原 C. 呼伦贝尔 D. 乌鲁木齐[2021·浙江6月卷]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据此回答28~29题。28. 下列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冷锋 距地面1.5~2.0千米 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B. 冷锋 距地面2.0~2.5千米 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C. 暖锋 距地面2.0~2.5千米 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D. 暖锋 距地面1.5~2.0千米 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29. 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①②③④A. ① B. ② C. ③ D. ④30. [2022·全国卷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 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2) 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3) 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4) 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章末培优练创新应用练1. B[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北美洲大陆西岸的甲地,位于25°N以南,所属的大气环流是东北信风,B正确。赤道低气压位于赤道附近,A错误。副热带高气压位于30°N附近,C错误。盛行西风位于30°~60°,D错误。故选B。2. C[解析]根据图可知,30°N~40°N附近风速最小,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应是气压带和风带往北偏移,所以是7月份。故选C。3. A[解析]此时副热带高气压位置位于30°N~40°N,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丙地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故选A。4. A[解析]6月中旬到7月上旬,图示这段时间面积和强度的平均指数与均值相差不大,整体成波动状态,而西伸脊点整体在均值以下,据图表信息纵坐标越向下越偏西,所以西伸脊点整体偏西;6月上旬,面积及强度指数与均值相差不大;7月中旬到8月底,面积、强度偏大;整个7月高压脊线在均线附近徘徊,没有整体偏北。故选A。5. B[解析]蒸发旺盛是长江流域夏秋连旱的原因之一,①正确;副热带高压偏强会导致控制长江流域的时间变长,控制面积会增大,加剧旱情,②正确;台风带来的降水会缓解旱情,③错误;雨带偏北则远离我国长江流域,造成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引发旱情,④正确。故选B。6.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极地区冷空气在高空汇集,形成极地低压,气流汇集以后下沉,在低空形成高压,多晴朗天气;北极地区受高压控制,气流较稳定,四周多强风;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北极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较小,气候寒冷。故选C。7.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通常西风带能够将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锁住,冷空气大规模南下是由于北极涡旋在特定条件下受大气的扰动,暖空气北上,北极涡旋被分割而偏移,故极寒天气的出现反映了北极涡旋势力减弱,且不稳定,北极涡旋被暖气团挤压,北极变暖明显;北极涡旋数量增多,但整体势力减弱;极寒天气是局部天气现象,不能反映全球均温下降。故选D。8. D[解析]冰晶与雷暴的形成没有关系,故选D。9. A[解析]①为迎风坡降水,广州为平原地区,难以形成地形雨,①错误;②为锋面降水,冷、暖气团相遇容易产生对流天气,夏季风从海洋到达广州与冷气团相遇,可能产生雷暴,②正确;③为反气旋,多晴朗天气,不会有雷暴天气,③错误;④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容易形成雷暴天气,广州沿海,水汽多,城镇化水平高,地面升温快,对流强,易形成雷暴天气,④正确。故选A。10. A[解析]追逐雷暴的最佳“外景地”,应是地势比较平坦、空旷,且雷暴多发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夏季高温,降水较多,易形成雷暴。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平坦开阔,视野好,易观测及追逐雷暴。故选A。11. C[解析]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表摩擦力。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乙地;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甲地位于大兴安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甲地地表摩擦力大于乙地,导致甲地风速较小;与气旋中心的距离远近不影响风速。故选C。12. B[解析]在丙、丁之间存在冷锋系统,丁地位于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偏高,丙地位于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偏低。13. A[解析]当气温低于或接近露点温度时,才有可能形成降水(雪),比较甲、丙、丁、戊四地的气温和露点温度,只有甲地站点气温最接近其露点温度,降雪概率最高。故选A。14. B[解析]读图中的气温曲线可知,三个气象观测站最热月为1月,所以三个气象观测站都位于南半球,又根据图示7月的气温最低,且乙、丙两气象观测站均在15 ℃以上判断出位于热带(甲站可能因海拔高,气温略低)。一年中有干、湿季之分,可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15. D[解析]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干季受信风控制,降水少。乙观测站的降水量最大,且干季降水也较多,说明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位于大陆东岸;甲的干季降水最少,说明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上,且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受其影响,降温减湿;丙位于内陆。故选D。真题实战练16. B[解析]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大陆地形西侧是落基山脉,图示区域中东侧是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间是广阔的平原地形,材料显示该时段北美受冷空气的影响,图示降温区位于图示陆域东部,图示陆域西部的高原山地和沿海平原受到影响较小,因此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地形格局,而不是海陆位置;下垫面(植物覆盖)状况不可能影响如此之大范围;降温区域在东、西两侧,没有扩展到海边,可见此次降温不受洋流影响。故选B。17. D[解析]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出现锋面气旋,受来自北面冷空气的影响,甲、乙两处气温迅速下降,形成冷锋;根据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丙处位于冷锋锋前,不会发生降雨;丁处位于暖锋锋前,最有可能发生降水。故选D。18. D[解析]该降温天气系统的移动受到两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从北方向南,因此天气系统被迫向南移动,31日最可能移向墨西哥湾;太平洋位于天气系统西侧,被落基山脉阻挡,大西洋位于天气系统东侧,被阿巴拉契亚山阻挡,因此不可能移向太平洋和大西洋。故选D。19. C[解析]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向上飘,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影响,氦气球先向北飘,说明当时风向为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气球转向西南,应为受东北风的影响,由图可知,13时该地近地面吹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故选C。20. D[解析]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根据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对图进行分析,夜间到清晨,陆地气温低,应该为高压,此时近地面风向整体自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下午气温较高时,近地面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海洋气温低,为高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从东南方向吹向陆地。综上所述,推断陆地在海洋的西北方向。故选D。21. B[解析]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梯度较弱,若气压梯度较强,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当地盛行风影响越大,由图可知,在高空500 m处偏北风势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故选B。22.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接近,①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至30°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附近,②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③④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置差异明显,⑤错误。故选A。23. C[解析]读图可知,北风辐合型气流来自陆地,而南风辐合型气流主要来自海洋,气流带来的水汽更充足,因此关键区域降水更多。故选C。24. B[解析]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降雨天气,雨水到达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土壤具有明显的侵蚀作用,因此土壤侵蚀加剧;图中显示,该类型锋面在广东北部以偏南风为主,相对比较温暖,因此当地出现低温雨雪的概率并不高;当地河流一般在春末夏初入汛,而此类锋面出现在冬季,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有限,因此使河流入汛提前的可能性不大;受锋面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层加厚,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昼夜温差会减小。故选B。25. C[解析]读图可以看出,M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会影响风力大小;M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秦岭山区南侧,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面摩擦力大,导致风速较小;气旋中心的气压较四周低,是低压中心,图中M地并不位于气旋中心位置。故选C。26. B[解析]一般来说,陆地白天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北京时间14时,新疆地区位于正午前后,气温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而内蒙古中东部正值日最高温时段;读图可知,内蒙古中东部刚经过一次冷锋过境,等压线密集,北风风力较大,降温明显,而新疆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由图可知,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盆地内下沉气流不明显;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疆并不是全在天山背风坡,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盆地内部无焚风效应。故选B。27. C[解析]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可知,长春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天气状况复杂不易出现逆温;太原等压线状况相对单一,但结合时间为14时,太原盛行上升气流,不会出现逆温;呼伦贝尔位于冷锋锋后且邻近锋线,冷气团俯冲到暖气团下方易在高空出现气温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乌鲁木齐正值正午,天气晴朗,不易出现逆温。故选C。28. D[解析]锋面位于东部地区,甲地近地面是东南风,锋面向西北移动,应该是暖锋;乙地近地面是东北风,锋面向西南移动,东北风来自高纬度,气温较低,应该是冷锋。“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甲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1.5~2.0千米,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2.0~2.5千米。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以东北风为主,不是西北风,锋上是西南风,A错误。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由东北风变为偏北风,锋上为西南风,B错误。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为西南风,锋上为西南风,C错误。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为东南风,锋上为西南风,D正确。故选D。29. C[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暖锋过境,乙地为冷锋过境。由图中等压线a>b>c可知,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C正确;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地此时为冷锋过境,A错误;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地风和日丽,与题意不符,B错误;④图为低压系统,乙地风向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30. (1) 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2) 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主,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3) 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4) 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或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