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1.2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4.1.2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页
    4.1.2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页
    4.1.2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一册元素周期律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一册元素周期律课后作业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1.2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I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Al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向氢氧化铝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溶解B将体积相同的NaK分别投入冷水中,KH2O反应更剧烈金属性:KNaC钠比铜的金属性强金属钠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DI- 还原性弱于Cl-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紫红色AA BB CC DD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A.利用装置及药品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B.利用装置及药品进行蔗糖炭化实验,并检验生成物SO2C.利用装置及药品吸收NH3,并防止倒吸D.利用装置及药品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3.下列递变规律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I->Br->Cl- B.热稳定性:HI>HBr>HClC.碱性:Al(OH)3>Mg(OH)2>MaOH D.非金属性:P>S>Cl4.下列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ALi BNa CAl DMg5.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A.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的稳定性比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D.已知Ca是第四周期第ⅠA族的元素,故的碱性比的碱性弱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AlNa B.碱性:KOHNaOHC.酸性: D.稳定性:HIHCl7.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其中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NaCl为离子化合物AlCl3也为离子化合物BNPAs均为非金属元素VA族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CCl2H2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化合,SH2加热化合,磷蒸气与H2能反应SiH4需由SiH2高温下反应产生D随核电荷数递增,第IA族元素(除氢外)单质的沸点逐渐降低随核电荷数递增,第VII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也逐渐降低AA BB CC DD8.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依次减小的是AFNO BClCF CAsNH DClSAs9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硅是常用的半导体元素,锗也是常用的半导体元素BFe反应生成,推测Fe反应生成C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推测与水反应生成HFHFOD通入溶液不产生沉淀,则通入溶液也不产生沉淀10.下列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与实验操作相匹配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A取某待测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待测溶液溶质为某种钾盐B分别向两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烧杯中加入打磨过的同样大小的镁片和铝片镁片比铝片反应更剧烈镁比铝的金属性强C2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2滴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Br2的还原性比I2的强D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一定含有Cl-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1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探究钠、镁、铝性质的递变钠、镁、铝与水反应钠与水在       下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镁与水在      下不反应,加热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铝       与水反应。镁、铝与酸反应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更剧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实验结论:金属性强弱为         (2)硅、磷、硫、氯的气态氢化物元素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下反应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时反应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不稳定不稳定受热分解稳定H2反应的条件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元素非金属性 (3)11~17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比较①11~17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元素NaMgAlSiPSCl化学式       酸碱性强弱       探究Al(OH)3的两性【实验探究】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2mol/L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入6mol/L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继续滴加氨水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一支试管中滴加6.0mol/L盐酸,另一支试管中滴加6.0mol/L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到       【实验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Cl3溶液与氨水反应:        Al(OH)3与盐酸反应:        Al(OH)3NaOH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Al(OH)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是       (4)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         ,失电子能力逐渐          ,最终导致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金属性逐渐          12.铁、铝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填空:(1)铝用作电线是利用了铝的       性;铁用作炊具是利用了铁的       性。(2)常温下由于浓硫酸能使铁       ,因此浓硫酸可用铁槽车运输。(3)氢氧化铝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铝是       物质。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与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钠、铝、铁三种金属元素中,       (填名称)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族。(6)以下不是铝和铁的共同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两性(7)列举一个可以说明氯和硫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铝镁合金是指以镁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铝合金,在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基础上拥有更低的密度,在电子、汽车、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           族。(2)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3)Al的金属性弱于Mg的,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AlMg位于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失电子能力Al弱于Mg(4)下列实验或事实能说明Mg的金属性强于Al的是           (填字母)A.碱性:B.密度:Mg<AlCMg能与热水缓慢反应,Al在热水中几乎不反应14.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丙烷的结构简式:       (2)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氯气>>碘,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15.你对以上两组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预测正确吗?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对它们失电子能力强弱的解释是否合理?哪些证据支持了你的预测和解释?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       (2)反应最剧烈的烧杯里金属是_____ (填字母)A.钠 B.镁 C.铝 D.钾;(3)写出a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的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5)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试回答下列各题:(1)如图所示是反应生成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已知:。请填空:共价键键能/436247 图中表示氧族元素中氧、硫、硒、碲生成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d代表       元素,碲与硒的氢化物相比,较稳定的是       (填写化学式)18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铊中毒事件,给各科研单位及学校危险药品的管理敲响了警钟。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  (1)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2)若设铊的质量数为A,则铊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Tl>Al            B.原子半径:Al>TlC.碱性:Al(OH)3>Tl(OH)3 D.氧化性:Tl3>Al3(4)(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l3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CTl3的氧化性比AgDTl的还原性比Ag19.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预测金属锶与水反应的现象?如果实验室有金属锶的话,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       20.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3)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元素③④⑤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填元素符号) 三、实验题21.某学生在做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品:新制氯水、新制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1)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向盛有少量碘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溴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2)实验结论:                        (3)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ClBrI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b的名称:                (2)该小组查阅资料显示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下列原理:2KMnO4+16HCl═2KCl+2MnCl2+ 5Cl2↑+8H2O根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            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与D装置的            导管(选XY),写出D装置中处棉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处棉球的现象:           处棉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D装置中的作用:           (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你认为上述实验现象能证明上述结论吗?说明理由.           .23.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I.甲同学为探究元素ClCSi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一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可选用的实验药品:1.0mol/L HCl(挥发性强酸)1.0mol/L (挥发性强酸)、碳酸钙(固体)1.0mol/L 溶液。(1)图中A的仪器名称为      ,所装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2)观察到图C中的现象为           (3)实验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够严谨,应在BC之间增加一个洗气装置,洗气瓶中盛装的液体为        (填化学式) II.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KI溶液体系中的反应产物。实验开始后,发现图二装置D中的溶液迅速变黄,继续通入,装置D中出现乳黄色浑浊。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存在反应:,但有同学提出上述反应生成的可与发生反应:,为进一步探究体系中的产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4)取适量装置D中浊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填试剂名称),振荡无明显变化,证明浊液中无(5)将装置D中浊液进行分离,得淡黄色固体和澄清溶液;取适量分离后的澄清溶液于试管中,           ,出现白色沉淀,产物溶液中存在综上可知,KI溶液中发生了歧化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B2D3A4B5A6B7C8D9A10B11(1)     常温     2Na+2H2O=2NaOH+H2     常温     缓慢     Mg2H2OMg(OH)2H2     不能     镁与盐酸     Mg2H=Mg2H2     2Al6H=2Al33H2     Na>Mg>Al(2)     SiH4     PH3     H2S     HCl     越来越容易     稳定性增强     Cl>S>P>Si(3)     NaOH     Mg(OH)2     Al(OH)3     H4SiO4(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酸性更强     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都溶解     AlCl3+3NH3·H2O=Al(OH)3↓+NH4Cl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两性氢氧化物(4)     增强     减小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12(1)     导电     导热(2)钝化(3)     两性     Al(OH)3+3H+=Al3++3H2O(4)          (5)               ⅢA(6)d(7)Cl2Na2S=2NaClS↓ 13(1)IIIA(2)(3)铝的质子数大于镁,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更大,半径更小(4)AC 14(1)(2)(3)(4)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单质氧化性依次减弱 15.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钠与水易反应,镁与水在常温下不易反应16(1)逐渐减弱(2)D(3)2Na+2H2O=2Na++2OH-+H2(4)BC(5)2Al+6H+=2Al3++3H2 17(1)(2)     434     氧或O      18          IIIA     A-162     A     B19.锶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5周期ⅡA族,很活泼,遇水立即燃烧爆炸,保存时要密闭干燥20(1)第三周第VIA(2)     He     F     HClO4(3)          r(Na)>r(O)>r(F) 21(1)     橙红     紫红(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3)     2Br-+Cl2=2Cl-+Br2     2I-+Br2=2Br-+I2 22(1)圆底烧瓶(2)A(3)     X     C12 + 2Br- =2Cl- + Br2     棉球变蓝     Cl2+2OH-=Cl-+ClO-+H2O(4)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5)不能,由于不能保证氯气和溴化钠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中含有过量的氯气,则不能证明BrI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 23(1)     分液漏斗     HClO4(2)出现白色沉淀(3)NaHCO3(4)淀粉(5)     酸化的BaCl2溶液,     3SO2+2H2O 4H++ 2SO+S↓  

    相关试卷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1.3元素周期律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1.3元素周期律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第一册酸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一册酸雨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第一册氮肥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一册氮肥课时作业,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