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三节全析交通问题的两类考法创新应用教师用书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三节全析交通问题的两类考法创新应用教师用书01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三节全析交通问题的两类考法创新应用教师用书02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三节全析交通问题的两类考法创新应用教师用书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三节全析交通问题的两类考法创新应用教师用书

    展开

    第三节 全析交通问题的两类考法(创新应用)

    考法一 以区位条件为考查重点的传统模式 

    [典题感悟]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一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解题指导]

    信息获取

    从图文材料中可获取水文和气候等条件:热带雨林地区,水网稠密;内格罗河为东西流向,流经亚马孙河平原地区

    信息解读

    亚马孙河流域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少,运输需求量,经济落后,技术落后,缺乏资金,且修路搭桥会对雨林造成破坏

     

    [答案]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思维建模]

    1.常见的分析思路

    (1)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分析

    (2)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2.常用的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水文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气候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里程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资、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技术

    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针对训练]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堡港是德国第一大港,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离北海入口处约100千米,是欧洲重要的货物转运港口,集装箱量为欧洲第二。从20世纪60年代起,港口经济陷入萎缩,老港区的土地闲置。1997年,汉堡启动全欧洲最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工程,在港口新城规划建设住宅、写字楼、文化创意、休闲设施、餐饮和零售、科技文化类占主要地位的用地类型,港口新城将产业区与生活区融合在一起。经过改造,老港区活力四射。图1示意汉堡位置,图2示意汉堡港口新城。

    (1)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汉堡港作为内陆河港能成为欧洲大港的有利条件。

    (2)与资源型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相比,分析汉堡港更有利于转型发展的原因。

    (3)分析港口新城建设中将产业区与生活区融合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示信息可知,汉堡地处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冻,全年可通航;汉堡不是沿海港口,位于陆地内部,是天然避风良港;欧洲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运输需求量大,经济腹地广阔。第(2)题,汉堡产业转型主要发展高科技、信息产业以及航运融资、海事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应从科技、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题,港口新城建设中将生活区与产业区融合在一起,可以从产业区影响小以及提供便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位于西风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港口终年不冻,全年可通航;汉堡港的内陆位置使其具备货源充沛的天然优势;汉堡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兼有海港和河港的功能,海陆交通便利,可实现河海联运;汉堡位于内陆,可以避开北海大风的威胁,靠泊更安全;位于欧洲经济发达地区,运输量大;位于陆上交通的枢纽,位居区域市场中心,成为欧洲重要的中转海港。 (2)发达的港口交通和物流体系可以便于发展新兴临港产业(临海型产业); 汉堡港闲置土地资源较多,利于充分利用;港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以第三产业(服务业)用地为主,比工业用地更容易改造,有利于空间功能利用改造;港区发展的产业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更便于转型;港区的集聚、辐射功能强,便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3)港口新城产业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环境污染小,对生活区的干扰小;融合布局有利就业,便于上下班,利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距离消费市场近,便于居民就近休闲消费。

     

    考法二 以交通新发展为命题背景的创新题型  

     

    一、交通运营方式的创新题型

    [典题感悟] (2021·全国乙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距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1)~(3)题。

    (1)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解析] 第(1)题,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不用扩大海港的规模,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故选择A项。第(2)题,陆港对交通状况没有影响,A错误。通关效率主要受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影响,B错误。陆港可以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C正确。陆港远近与环境污染无关,D错误。第(3)题,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正确。

    [答案] (1)A (2)C (3)C 

    [知识拓展]

    具有综合功能的陆港

    陆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会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

    1.陆港的特点

    (1)地处内陆无水地区。陆港与一般港口的最大区别在于陆港既不靠海,也不靠近内河,它位于内陆无水地区。例如位于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石家庄内陆港,以及距离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20千米的大连陆港物流基地。

    (2)能方便地办理通关手续。大大加强了货物流转效率,降低了相应的运作成本,同时极大地提升了陆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利于国际陆港的不断发展壮大。

    (3)是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在国际陆港内,货主可享受集装箱拆拼箱以及集装箱集散、存储、通关等一系列服务。

    (4)与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等具有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一般都有高速公路或铁路与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相连,通过公铁联运,比货主直接将货物通过公路送达港口成本更低。

    2.陆港的作用

    (1)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产业集聚。国际陆港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使物流资源得以集中,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的效应。

    (2)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港口、公路、铁路各种方式和货运枢纽场站的联合布局,可促进货运的“无缝衔接”,提高货运的效率。

    (3)实现“一站式”服务。建设陆港后,内陆地区的货物可以实现一站式报关、报验、订舱、集疏运、储运、包装、分送等,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的“无缝对接”,使沿海港口的运输、装卸、物流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至货源腹地。

    (4)促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陆港使内陆城市有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减少了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了通关速度,为当地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方便的口岸与物流综合服务,提高了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5)互利共赢,实现多赢局面。

    [针对训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陆港地处内陆无水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或空港有便利的运输通道,它不再依赖于水和船舶,但具备物流、报关、报检、增值服务等港口元素,它也是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节点,是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西安市是中国国际陆港的首倡者和实践方,2008年西安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如图),设立中国首个国际陆港,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龙头企业落户。201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开通中欧铁路班列“长安”号,2020年开行突破3 000列,国际运送货物总重超过230.9万吨,连续11个月蝉联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著名的国际物流通道之一。

    (1)与海港相比,国际陆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说出西安国际陆港建设对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际陆港以铁路运输为主,运输速度快,时间短;运输距离短;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小,连续性好,时效性好;运输周转次数少,运输效率较高。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西安国际陆港建设一方面使西安成为位于内陆的“沿海”城市,为陕西省提供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减少了企业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了通关速度,为陕西省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的口岸与物流综合服务,提高了陕西省的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外向型产业在陆港周边集聚,扩大了外贸经济的规模。

    答案:(1)国际陆港以铁路运输为主,运输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小;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时间较短;时效性好,连续性强;以单项(铁路、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运输周转次数少。

    (2)为陕西省提供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减少了企业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了通关速度,为陕西省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的口岸与物流综合服务;提高了陕西省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了陕西省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提高了外贸经济总量。

     

    二、交通运输建设技术的创新题型

    [典题感悟] 目前,中国高铁建设突飞猛进,运营里程已占全球的2/3,中国的高铁建设正在走向世界。2019年11月,中国拿下了英国560亿的2号高速铁路(HS2)项目订单。HS2项目是欧洲最大的基础建设项目,运营里程550千米,运行速度400千米/时。HS2项目分两期完成,该项目建成后,从伦敦出发到利兹、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的时间将比乘坐现有铁路缩短一半。下图示意英国HS2高铁线路。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能够获得英国的HS2项目订单,凭借的是(  )

    A.企业资金雄厚,施工效率高

    B.施工技术先进,施工经验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创新意识强

    D.国家政策支持,鼓励走出国门

    (2)HS2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主要是由于(  )

    ①沿途崇山峻岭,湿地遍布 ②沿线历史古迹迁移量大 ③冬季严寒,施工难度大 ④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多而复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高铁建设的速度快、效率高,与技术先进和施工经验丰富密切相关。资金、政策和创新意识都不是能够获得英国HS2项目订单的主要原因。故选B。第(2)题,英国大不列颠岛上没有海拔较高的山地,①错误。终年气候温和,③错误。线路经过英国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地区,沿线历史古迹的保护与迁移量较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②④正确。故选D。

    [答案] (1)B (2)D

    [知识拓展]

    中国高铁的四大优势

    技术优势

    通过对国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高铁完整技术的国家之一,积累了丰富的高铁运营管理经验,能够克服高寒的气候、复杂的地质等不利条件

    资金优势

    随着亚投行作用的逐渐发挥,英、德、意、法等欧洲技术和经济强国的加入,带动形成了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

    机制优势

    中国政府作为牵头部门,加大了国家的支持力度,放宽了境外投资审批权限,全力推动相关产业“走出去”

    成本优势

    中国高铁性价比优势来自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能力,来自强大的成本管理能力以及批量化工业制造能力。有中国庞大的市场作为支撑,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

     

    [针对训练]

    2020年11月28日,我国高铁首次“整体出口”,印尼雅万高铁(如图)将全部采用中国装备,这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雅万高铁位于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连接首都雅加达和重要城市万隆。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高铁能够“整体出口”,成为“国家名片”,前提是(  )

    A.国内市场优势  B.制造价格的比较优势

    C.国外订单充足  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决定雅万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资金 

    C.聚落密度  D.水源

    解析:1.D 2.C 第1题,我国高铁“整体出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国家名片”,前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市场优势、国外订单充足和价格的比较优势不是成为“国家名片”的前提。故B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雅万高铁连接了多个城市,可推测其线路走向取决于城市分布,即聚落密度,故C正确。

    2020年12月23日,国产世界首列货运高速动车组在唐山正式下线,在全球首次实现时速350千米高铁货物快运。据此完成3~5题。

    3.相对于航空、公路运输,货运高速动车组(  )

    ①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②货运单位重量能耗低 ③运输速度更快 ④灵活性更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货运高速动车组的研制成功,主要得益于(  )

    A.巨大的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的支持

    C.完整的高铁产业链  D.关键技术的突破

    5.货运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公路货运逐渐被取代 B.外卖范围得到大大拓展

    C.与航空货运形成全面竞争 D.快递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解析:3.A 4.D 5.D 第3题,航空运输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大,公路运输受气象、地质灾害等影响大,相比而言,货运高速动车组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同时,航空、公路运输运量相对较小,而货运高速动车组运量大,货运单位重量能耗低,①②正确。航空运输的运输速度更快,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更强,③④错。故选A。第4题,货运高速动车组的技术难度大,其研制成功主要得益于关键技术的突破,D正确。第5题,货运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有利于提高货运的运输量和运输速度,快递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D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高温热害是修建川藏铁路隧道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下图为折多山隧道轴向地形地质剖面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折多山隧道多高温热害灾害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量大  B.板块生长边界

    C.地表起伏较大  D.构造活动强烈

    2.与乙段比,甲段隧道(  )

    A.热害更严重  B.岩质较坚硬

    C.埋藏深度浅  D.地质不稳定

    3.由于川藏铁路无法彻底绕开高温热害区,修建隧道时应(  )

    A.减少隧道埋深  B.远离断裂地带

    C.增加隧道长度  D.选择平缓地区

    解析:1.D 2.A 3.A 第1题,折多山隧道高温热害灾害的能量来源为地热能,是该地地质构造活动强烈所致。故选D。第2题,与乙段比,甲段隧道岩石温度更高、热害更严重。甲、乙两处均为花岗岩,岩质差异不大,甲处隧道埋藏深度更深,乙处多断裂发育、地质不稳定。故选A。 第3题,由于川藏铁路无法彻底绕开高温热害区,修建隧道时可减少隧道埋深、尽量沿断裂线走向平行修建,减少隧道长度等,地表起伏对隧道修建影响不大。故选A。

    无人机物流快递业务是无人机应用向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某电商企业提出了由干线、支线和末端三级无人机构成的物流体系设想(下图),并在我国陕南、川西等地区试点了末端无人机送货服务。据此完成4~5题。

    4.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南、川西等地的可能原因是当地(  )

    A.大气降水少,飞行限制少

    B.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

    C.土地面积大,运送距离远

    D.人口密度大,送货数量多

    5.如果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在该地区投入运营,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行业将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信息通信

    解析:4.B 5.A 第4题,陕南地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多,川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势起伏大,两者交通都不便,故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南、川西等地的可能原因是当地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B正确。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支线级物流无人机载重量在200千克到2吨之间,服务半径在500千米以内,与之载重量以及服务范围相当的是公路运输,且地面运输受制于地形,故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具有明显优势,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行业将是公路运输,A正确。

    深圳福田站是我国第一座深埋于城市中心地下的铁路车站,也是我国铁路地下大型火车站建设的示范性工程,采用比地铁系统更严格的站台抗压屏蔽门(地铁站屏蔽门一般临站台边沿与列车车门一一对应,方便乘客上下车)及减震隔音。2019年6月,《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发布。根据规划,赣深高速铁路赣州西—深圳北段于2021年年底建成通车。如图为福田站内部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

    6.将福田站深埋在地下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减少地面振动的影响

    B.集约利用土地

    C.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D.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7.与普通地铁站临站台边沿设置屏蔽门相比,福田站远离站台边沿设置屏蔽门且门内门外均设站台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乘客或异物掉入轨道

    B.满足多种类型列车停靠要求

    C.防列车高速驶过产生的风压

    D.节省地下站台空间

    8.赣深铁路建成通车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是(  )

    A.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B.引进大型传统工业提升工业产值,促进就业

    C.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发展都市休闲产业

    D.推进中心城市地产开发,提高城镇化水平

    解析:6.A 7.B 8.A 第6题,减少地面振动的影响不是将福田站深埋地下的主要目的,A符合题意。第7题,高速列车车型多样,行驶要求与地铁不一样,很难做到像地铁那样停车时车门与屏蔽门一一对应,故远离站台边沿设置屏蔽门且门内外均设站台的主要原因是满足多种列车停靠要求。第8题,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社会服务设施欠缺,管理方式落后,交通条件改善后,应根据各自区域实际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减弱高铁带来的“虹吸效应”。A正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3月18日,由中国企业参建的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悬索桥土耳其1915恰纳卡莱大桥顺利建成通车。该桥为马尔卡拉—恰纳卡莱段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通车后将把以往乘轮渡过海峡约1小时的时间缩短为6分钟。该桥跨越的是达达尼尔海峡,其海底有几十米厚的覆盖物(砂、淤泥和粘土等)。此次大桥顺利通车,代表着“中国建造”又一次走向了世界。下图示意该大桥及其位置。

    (1)分析该大桥在设计时所要考虑应对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大桥通车对该地轮渡运营的影响。

    (3)说明该桥建成通车后产生的环境效益。

    答案:(1)①地震: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多地震;②风:盛行西风经过海峡,狭管效应显著;③地质:海底有较厚的覆盖层,地质复杂;④海峡宽度:世界上最大跨径悬索桥,表明海峡较宽。 (2)①轮渡客货流量减少;②轮渡车辆减少;③轮渡旅游功能增强。 (3)车辆由轮渡变为高速公路通行,大大缩短了通行时间,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保护了环境。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通勤铁路是一种联系市中心商业区与郊区(主城与卫星城)的铁路运输系统,以服务上班、上学为主,乘客众多且集中。非洲某内陆国计划建设首都至最大卫星城之间的通勤铁路(见下图),并对外招商,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该通勤铁路设计全长26千米,设有11个车站。为降低建设成本,大部分线路位于地面。有专家预估,该铁路建成后其运行速度较慢,维护成本较高。

    (1)简析该通勤铁路吸引众多投资者关注的原因。

    (2)推测该通勤铁路建成后运行速度较慢的原因。

    (3)分析该通勤铁路运行后维护成本可能较高的原因。

    (4)评价该通勤铁路的建设对图示区域交通规划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从铁路联通的地理位置可知,联系市中心商业区与郊区,便于上班和上学,乘客多,运输需求量大,该国政府计划建设该铁路并且向外招商,具有政策的支持。第(2)题,结合图与材料可知,该道路线路大多位于地面,而地面有大量的城市道路,拟建的通勤铁路穿越大量城市道路,导致运行速度慢,同时铁路线路全长不长,但是车站众多,使得停站频繁,难以提速。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该铁路线路大部分位于地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吹雨打的侵蚀和破坏严重,维护成本较高;该铁路在市中心商业区和郊区之间运行,运输需求量大,运行频繁,维护成本高;地面运行与多种交通方式混合,事故率较高。第(4)题,该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交通布局,缓解城市道路压力;会推动沿线车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会改变原有区域交通规划,影响周边城市道路的布局。

    答案:(1)地面建设,工程难度较小,技术要求较低;线路较短,工程量较小,投资总成本较低,建设周期短,投产快;首都客流量大且集中,市场广阔,成本回收快。 (2)线路较短,站点多,车站间距较小;地面运行易受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影响。 (3)客流量较大,使用频率高,损耗较快;地面运行与多种交通方式混合,事故率较高;非洲内陆国,维护材料进口比重大、运费高;维护铁路专业技术人才较少。

    (4)丰富城市交通方式,完善城市交通网;大部分线路位于地面,影响后期交通规划建设。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三节全析交通问题的两类考法创新应用教师用书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