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三(含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化学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三(含答案解析),共6页。
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三
1.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图1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棒 b.锌板 c.铜板
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材料B需定期拆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钢闸门C作________极。若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图3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
①E为该燃料电池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
F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镁燃料电池负极容易发生自腐蚀产生氢气,使负极利用率降低,
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醛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4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
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________ mol。
2. (1)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kJ。
(2)由N2O与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2,
其ΔH= kJ·mol-1。
(3)F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例如ClF3、BrF3等。
已知反应Cl2(g)+3F2(g)2ClF3(g)
ΔH=-313 kJ·mol-1,F—F键的键能为159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2 kJ·mol-1,
则ClF3中Cl—F键的平均键能为 kJ·mol-1。
3.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价和+3价,其中CoC1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乙酸钴)并验证其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12•4H2O,其实验装置如下:
①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由烧瓶中的溶液制取干燥的CoC12•4H2O,还需经过的操作有蒸发浓缩、______、洗涤、干燥等。
(2)乙同学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12•4H2O在醋酸氛围中制得无水(CH3COO)2Co,并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已知PdC1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①装置E、F是用于检验CO和CO2的,其中盛放PdC12溶液的是装置______(填“E”或“F”)。
②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E、F、G中的试剂均足量,观察到I中氧化铜变红,J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K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通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④实验结束时,先熄灭D和I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弹簧夹,其目的是______。
⑤若乙酸钴最终分解生成固态氧化物X、CO、CO2、C2H6,且n(X):n(CO):n(CO2):n(C2H6)=1:4:2:3(空气中的成分不参与反应),则乙酸钴在空气气氛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6.8 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44.0 g CO2和14.4 g H2O;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1∶1。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一定条件下能与A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
A.H2 B.Na C.酸性KMnO4溶液 D.Br2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 mol B可与1 mol Br2加成。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没有顺反异构现象,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如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②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2O8↓+4Na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土矿中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工艺流程中“酸化”时,加入的最佳物质B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酸化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Al2O3与C、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AlCl3,理论上每消耗6.0 g碳单质,
转移1 mol电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推测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得到的熔融物中还含有Fe2O3,设计了如下方案来验证:取一块该熔融物投入少量稀硫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物质甲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即可证明熔融物中是否含有Fe2O3。
则物质甲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请判断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合理,则不用填写)。
答案解析
1.答案为:
(1)b 锌等作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Zn-2e-===Zn2+)不断遭受腐蚀,需定期拆换
(2)阴 2Cl--2e-===Cl2↑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试纸变蓝,证明生成氯气(或取阳极附近溶液滴加淀粉KI溶液,变蓝)
(3)①负 ClO-+2e-+H2O===Cl-+2OH-
②Mg+2H2O===Mg(OH)2+H2↑
(4)①HOOC—COOH+2e-+2H+===HOOC—CHO+H2O ②2;
解析:根据电化学原理,材料B对应的金属的活泼性应强于被保护的金属,所以材料B可以为锌板。(2)图2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金属应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则D作阳极,Cl-在阳极发生失电子反应生成Cl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或淀粉碘化钾溶液来检验Cl2。
(3)①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且由图示可知Mg转化为Mg(OH)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E为负极。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且由图示可知在F电极(正极)ClO-转化为Cl-,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②镁可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与热水反应较快),即发生自腐蚀现象。
(4)①由H+的迁移方向可知N为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结合题意“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可知N电极为乙二酸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乙醛酸。②1 mol乙二酸在阴极得到2 mol电子,与2 mol H+反应生成1 mol乙醛酸和1 mol H2O,同时在阳极产生的1 mol Cl2能将1 mol乙二醛氧化成1 mol乙醛酸,两极共产生2 mol乙醛酸。
2.答案为:
(1)299;
(2)-139;
(3)172
解析:
(1)由键能求反应热的公式为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则ΔH=2EH—I-436kJ·mol-1-151kJ·mol-1=11kJ,则EH—I=299kJ·mol-1。
(2)由图示信息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ΔH=209kJ·mol-1-348kJ·mol-1=-139kJ·mol-1。
(3)根据反应:Cl2(g)+3F2(g)2ClF3(g) ΔH=-313kJ·mol-1,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形成化学键会放出能量,故反应中
Q吸=3×159kJ·mol-1+242kJ·mol-1=719kJ·mol-1,Q放=719kJ·mol-1+313kJ·mol-1=1032kJ·mol-1,
故ClF3中Cl—F键的平均键能==172kJ·mol-1。
3.答案为:
Co2O3+6H++2Cl-=2Co2++Cl2↑+3H2O 冷却结晶、过滤 F 除去CO2
分解产物中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含C、H元素的物质
将D中的气态产物被后续装置所吸收,或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或不使K中水蒸气进入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中 防止倒吸 3(CH3COO)2CoCo3O4+4CO↑+2CO2↑+3C2H6↑
解析:
(1)①已知,盐酸、COCl2易溶于水,写离子形式,氧化物、单质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O3+2Cl-+6H+=2Co2++Cl2↑+3H2O;
②因反应产物中含有结晶水,则不能直接加热制取,应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2)①装置E、F是用于检验CO和CO2,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因此装置E用于检验CO2,F装置用于检验CO,装盛足量PdCl2溶液;
②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CO2,以防在装置内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氧化铜变红,则氧化铜被还原,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中产生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一种或多种含有C、H元素的物质,答案为:除去CO2;分解产物中含有一种或多种含C、H元素的物质;
③通入氮气的作用为使D装置中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且排净后续装置内的氧气等,答案为:将D中的气态产物带入后续装置(或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或不使K中水蒸气进入盛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等);
④实验结束时,先熄天D和I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装置D、E内的温度降低后再停止通入气体可以有效防止倒吸,答案为:防止倒吸;
⑤乙酸钴受热分解,空气中的成分不参与反应生成物有固态氧化物X、CO、CO2、C2H6,且n(X) ︰ n(CO)︰n(CO2) ︰n(C2H6)=1︰4︰2︰3,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即可,反应式为:3(CH3COO)2Co Co3O4+4CO↑+2CO2↑+3C2H6↑。
4.答案为:
(1)C5H8O (2)ABCD
(3)
(4)
解析:
(1)设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xHyOz,则由题意可得:
解得:x=5,y=8。
因12x+y+16z=84,解得:z=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H8O。
(2)A分子中含有—C≡C—键,能与H2、Br2发生加成反应,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中含有羟基,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
(3)根据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峰面积之比为6∶1∶1的三个峰,再结合A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便可确定其结构简式为。
(4)根据1 mol B可与1 mol Br2加成,可以推断B中含有1个键,再结合B没有顺反异构体,可推出B的结构简式为
[注意:CH3CH2CH===CHCHO、CH3CH===CHCH2CHO或CH3CH===C(CH3)CHO均有顺反异构体]。
5.答案为:
(1)Al2O3+2OH-===2AlO+H2O
(2)CO2 CO2过量时氢氧化铝不会溶解,反应易控制,且原料廉价
CO2+NaAlO2+2H2O===Al(OH)3↓+NaHCO3
(3)Al2O3+3C+3Cl22AlCl3+3CO
(4)KSCN 不合理 Fe3+能与Fe、Al反应生成Fe2+,不能检出Fe3+
解析:
(1)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SiO2,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发生如下反应:
Al2O3+2OH-===2AlO+H2O;SiO2+2OH-===SiO+H2O;Fe2O3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2)根据题干已知反应,滤液中主要含NaAlO2,通入过量CO2可以将NaAlO2完全转化为Al(OH)3。
(3)每消耗6.0 g(0.5 mol)碳单质,转移1 mol电子,说明碳被氧化为CO,化学方程式为Al2O3+3Cl2+3C2AlCl3+3CO。
(4)Fe3+的检验可用KSCN,但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因为Fe3+能与Fe、Al发生反应生成Fe2+,不能检验是否含有Fe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10-5),4×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五(含答案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四(含答案解析),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