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检测)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739897/0-16926134498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检测)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739897/0-1692613449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检测)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739897/0-16926134498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检测),共21页。
部编版三上第五单元基础复习
【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鹦鹉(yīng wǔ)
搭船(dā)
翠鸟(cuì)
母亲(qīn)
长嘴(zuǐ)
捕鱼(bǔ)
蒲公英(yīng)
钓鱼(diào)
玩耍(shuǎ)
盛开(shèng)
观察(chá)
合拢(lǒnɡ)
悄悄(qiāo)
蒲公英(pú)
响(xiǎng)声
羽(yǔ)毛
二、易写错的字
翠:中“羽”无钩,“卒”第二横长,竖短直。
搭:左窄右宽,“合”的撇、捺要舒展开。
嘴:中“口”窄小偏上,右边上半部分短扁,下半部分细长。
沙:“少”的第四笔撇要写长
吞:撇、捺写舒展,“口”宜小。
蒲:上边宽扁,“艹”宜写宽,“甫”不宜过宽,横画间距均匀
耍:注意上部是“而”,不是“西”
钓:左窄右宽。不要忘记最后一笔“、”
拢:左窄右宽。不要忘记最后一笔“、”。
察:上下窄中间宽,中间撇、捺要舒展,上中下对正。
趣:中“走”平捺稍长,托住上部,“取”略窄。
三、一字组多词。
搭(dā) 搭配 搭车 搭台
父(fù) 父亲 祖父 神父
舱(cāng)船舱 机舱 货舱
沙(shā) 风沙 沙滩 沙土
啦(lā) 好啦 错啦
夫(fū) 渔夫 农夫 轿夫
翠(cuì) 翠绿 翠竹 翠鸟
漂(piāo)漂浮 漂泊 漂洗
嘴(zuǐ)嘴巴 张嘴 多嘴
悄(qiāo)悄然 静悄悄
吞(tún) 吞吐 忍气吞声
蒲(pú) 蒲草 蒲扇 蒲苇
英(yìng) 英语 英国 英俊
盛(shèng)盛开 盛情 盛饭
耍(shuǎ) 玩耍 戏耍 耍猴
哈(hā) 哈腰 哈欠 哈气
欠(qiàn) 欠条 欠缺 欠佳
钓(diào) 钓鱼 钓竿 垂钓
察(chá) 观察 察觉 视察
趣(qù) 兴趣 趣味 风趣
喜(xǐ) 喜欢 喜悦 欣喜
睡(shuì) 睡梦 沉睡 睡眠
四、多音字。
着
zháo(着急)
漂
piào (漂亮)
悄
qiāo(悄悄)
zhuó(着落)
piǎo (漂白)
qiao(悄然)
zhāo (着数)
piāo(漂泊)
要
yào (需要)
zhe(看着)
yāo (要求)
盛
shèng (丰盛)
假
jiǎ(假装)
啦
lā(啦啦队)
chéng (盛饭)
jià(放假)
la(来啦)
五、形近字
答(回答) 父(父亲) 响(响声) 沙(沙子) 悄(静悄悄)
搭(搭船) 爸(爸爸) 向(方向) 纱(纱巾) 哨(口哨)
吴(吴国) 捕(捕捉) 要(要好) 钓(钓鱼) 欠(哈欠)
吞(吞下) 铺(铺路) 耍(玩耍) 钩(鱼钩) 吹(吹气)
捶(捶打) 蒲(蒲扇) 英(英语) 盛(盛开) 察(观察)
睡(睡觉) 捕(捕捉) 央(央求) 成(成功) 祭(祭祀)
趣(有趣) 羽(羽毛) 喜(喜爱) 喊(喊声) 拢(合拢)
取(取得) 习(习题) 嬉(嬉戏) 咸(咸味) 胧(朦胧)
六、重点词语
搭船 母亲 沙啦 响声 羽毛 翠鸟 用力
嘴巴 吞下 好哦 捕鱼 乡下 窗前 盛开
常常 玩耍 绒毛 假装 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起床 外祖父
静悄悄 蒲公英 一本正经
七、近义词
美丽—漂亮 难道—莫非 时候—时间 仔细—认真
盛开—开放 假装—伪装 傍晚—黄昏 观察—观测
合拢—收拢 假装—伪装 快乐—欢乐 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八、反义词
美丽—丑陋 告诉—隐瞒 静悄悄—闹哄哄 合拢—张开
仔细—粗心 盛开—凋谢 合拢—张开 快乐—悲伤
可爱—可恶 有趣—乏味 喜爱—讨厌 常常—偶尔
九、词语解释
静悄悄: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盛开:(花)茂盛地开放。
假装: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情或现象。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吸引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
十、词语积累。
1.词语搭配
(用力地)摇着 (翠绿的)羽毛 (金色的)草地
(悄悄地)停 (盛开的)蒲公英 (合拢的)花瓣
(张开的)手掌 (柔软的)绒毛
2.量词
一(片)草地 一(只)小鸟 一(场)大雨 一(张)红色的嘴
一(条)小鱼 一(张)床 一(种)小花 一(棵)蒲公英
一(艘)船
3.词语归类
(1)静悄悄(ABB式词语):顶呱呱 明晃晃 慢腾腾 沉甸甸
(2)引人注目(含有“引”字的四字词语):
旁征博引 引人入胜 引吭高歌 抛砖引玉 引以为荣
(3)人才辈出(与人相关的四字词语):
人才济济 人财两空 人困马乏 人地生疏 人定胜天 人杰地灵
(4)“一”字开头的词语:
一本正经 一触即发 一呼百应 一丝不苟
(5)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一本正经 大惊失色 从容不迫 心平气和
十、句子积累。
1.感叹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英!
2.比喻句: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3.拟人句: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4.动作描写: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5.外貌描写: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十一、课文中心。
1.《搭船的鸟》“搭”是乘、坐的意思,一个“搭”字表现了鸟的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和谐的关系。通过写作者和母亲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发现一只小鸟停在船上,最后得知它是一只搭船捕鱼的翠鸟的事,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金色的草地》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另一件事是“我”发现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
十四、素养与能力
1.围绕“留心观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
2.《搭船的鸟》学习作者抓住翠鸟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特点来观察和描写,《金色的草地》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发现蒲公英早上和傍晚会合拢,中午的时候会张开。张开的时候,遍地是金黄色。
3.习作例文是《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阅读和分析作者描写小狗、杨梅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4.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重点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第15课:《搭船的鸟》
1.课题解读
“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2.课文重点理解
(1)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理解:这句话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对环境细致的观察,为作者后来留意到小鸟作了铺垫。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丝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理解:这一段是对小鸟外貌的描写,“多么”一词是对小鸟的赞叹。具体写出了小鸟的样子,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观察很细致。
(3)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理解:这段话详细地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分别描写了它的羽毛、翅膀和长嘴,是抓住身体部位的颜色进行描写的。作者从视觉角度对翠鸟的外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描写了翠鸟艳丽的色彩,突出了翠鸟外形的美丽。
(4)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理解:这段话是描写翠鸟如何捕鱼的,是抓住翠鸟的动作进行描写的。“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翠鸟捕鱼的速度非常快,用时非常短;“冲”“飞”“衔”“站”“吞”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这段话表现出作者的惊奇和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问题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小鸟的“美丽”的?
作者抓住“美丽”一词,写出了小鸟的羽毛、翅膀和嘴巴的颜色美。其中,在写羽毛和翅膀的美时,和鹦鹉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小鸟的美。
(2)说说“搭”字运用的妙处。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与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3)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作者对船上的场景和对翠鸟的外貌与动作作了细致观察。作者在在第1自然段中描写了雨天船上的场景;在第2~4自然段中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如第2自然段写翠鸟的美丽: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4.课后拓展
(1)有关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句子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2)经典国学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译文:阳春三月已近,燕子飞入普通的百姓人家。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主人不放下破旧的帘子。燕子的翅膀被细细的春雨淋湿,嘴里衔来的泥土有落花的芳香。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主人一家与燕子相伴着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第16课:《金色的草地》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2.课文重点理解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理解:“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绿色的,用“并”字,让人感觉“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理解: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真实形象地描绘出蒲公英的花是如何张开、合拢的。
(3)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理解:这两个感叹句表达了“我”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理解:因为蒲公英的花张开、合上,与人的起居以及昼夜的更替极为相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这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问题探究
(1)草地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呢?
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金色的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2)第2自然段描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写这个情节?
这段话写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向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写这件事一是为了说明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二是为了表达“我”对草地的喜爱之情;三是为下文描写草地颜色的变化埋下伏笔。
(3)“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喻成“我们的手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的花的特点:可以张开、合上。把一种不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得清楚明了。
4.课后拓展
(1)蒲公英开花的变化规律?
蒲公英的花如同人需要睡眠一样,也有自己的休眠时间。虽然它们的花都是早开夜闭,但具体时间与花的品种、天气情况等有关。如:晴天时,蒲公英上午7点左右开花,下午6点左右闭合。阴天开花的时间要晚一些,闭合的时间则要早一些。
(2)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
芙蓉花的颜色一日三变,早上、中午、傍晚各不相同。合欢的叶片白天水平状张着,晚上则向上合拢。猪笼草生有似猪笼的叶片,上端有小盖,平时张着,笼口有甜性分泌物,能吸引小主,一旦小虫走到笼口,即会滑入笼内,小盖随即盖上。笼内有消化液,将小虫消化吸收后,小盖再次张开,等待新的食物。
综合性学习
交流平台
理解:这次交流的主题是“观察”。围绕这个主题,可分两个方面来交流,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二是进行细致的观察。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留心周围的事物是观察的前提条件,只有留心,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有观察的目标。有了发现,有了目标,如果不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那就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能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当然,只有细致的观察还不够,还要在观察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搭船的鸟》中,如果没有问“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作者就不会发现翠鸟捕鱼的精彩一幕;《金色的草地》中,如果作者看到草地的颜色会变时,没有问“这是为什么呢”,他就不会找到草地变色的原因。问了之后才会去思考,“问”是探究的动力,“思”是深入的基石。
初试身手
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理解: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还有利于互相提高,增长知识。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准备。回忆自己以前都做了哪些有趣的观察,有什么样的发现,又有哪些收获和感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来讲。
积极交流。在小组内勇于发言,与组员一起交流感受。
取长补短。交流时要互相补充、评价,共享发现的乐趣。
答案:在植物兴趣小组,我发现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好像对太阳特别有感情。
我发现树木有年轮,通过年轮大致可以推算出树木的年龄。年轮越多说明树的年龄越大。
我很好奇,蚂蚁是怎样进行交流的呢?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们是靠碰碰头上的触角来传递消息。
我发现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落下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查阅书籍,我终于明白了这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关。
习作例文
1.好词
晶莹 灿烂 盛开 花红柳绿
踏青 含苞待放 欣然前往
2.好句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仿佛一颗璀璨的珍珠。
3.好开头
(1)听说今天要去郊游,小明今天起得格外早,一打开门,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来,让人身心愉悦。
(2)大千世界,缤纷美丽,大到山峦江海,小到花朵蜂蝶,哪里都有美不胜收的景色。这不,今天小红一家就早早出门,要去郊外欣赏清晨的景色。
4.好结尾
这些绿色的叶子在夕阳的余晖下披上了一层霞光,更是美不胜收。风一吹,树叶随风飘舞,仿佛在跟我们挥手道别。
单元高频考点
1.《搭船的鸟》一文中,有关小鸟的样子的内容常出填空题。
2.《金色的草地》一文中第3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单元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鹦鹉(yīng wū) 搭船(dā) B.母亲(qīn) 长嘴(zuǐ)
C.蒲公英(yīng) 钓鱼(diào) D.盛开(sèng) 观察(chá)
2.读拼音,写词语。
我坐着小船到wài zǔ fù家里去,船舱外shā lā lā地下着小雨,一只漂亮的cuì niǎo正qiāo qiāo地bǔ yú。你看,它用zuǐ tūn鱼的样子真有趣。
3.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括号里。
假:①设想,推断;②假的,质量差的东西;③凭借,利用;④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1)这是假冒伪劣产品。 ( )
(2)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野兽。 ( )
(3)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
(4)假设明天不下雨,我就去操场上踢足球。 ( )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走 的嘴巴
地游 的羽毛
地叫 的脚掌
5.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括号里。
扑 躲 仰 瞧 脒 盯
我( )到房子外面, ( )着眼睛,从门缝中( )着里面的动静。只见小黑猫( )着头,两只像灯泡似的眼睛直勾勾地( )着前方,像随时准备( )上去似的。
【答案】
1.C
2.外祖父 沙啦啦 翠鸟 悄悄 捕鱼 嘴吞
3.(1)② (2)③ (3)④ (4)①
4.摇摇晃晃 自在 大声 扁扁 柔软 小巧
5.躲 眯 瞧 仰 盯 扑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括号里。
绿色 金色 张开 合拢
早上,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 )。中午,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 )。傍晚,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再次( )。
2.按要求写句子。
(1)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仿写含有两个动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么可爱的草地!(用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列语句选择合适的使用场所,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C.实实在在的价格,明明白白的消费。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E.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也别带走。
食堂( ) 公园( ) 商店( ) 操场( ) 阅览室( )
3.观察和描写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使习作内容清楚连贯。下面是林琳同学描写太阳花的句子,请你以“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了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搭船的鸟》一课中的翠鸟有 的羽毛、 的翅膀和 的长嘴,捕鱼的动作十分 ,作者的观察真细致啊!
(2)《金色的草地》中的“我”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当蒲公英的花瓣 时,草地是 的;当蒲公英的花瓣 时,草地是 的。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只要 ,就能有所发现。
【答案】
1.绿色 合拢 金色 张开 绿色 合拢
2.(1)老师抱着书推开门走进教室。
(2)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班级荣誉的大事。
(3)多么美丽的花呀!
(4)A E C B D
3. 2 3 4 1
4.(1)翠绿 蓝色 红色 敏捷
(2)张开 金色 合拢 绿色 留心观察
三、课内阅读
(一)(2021·聊城百草园·三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搭船的鸟(节选)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作者看到美丽的小鸟,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请用“ ”画出来。
2.请用“ ”画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词。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 。
3.你从哪里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请举例子说一说。
4.从第③自然段中的“一下子”“没一会儿”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聪明机灵( ) 动作敏捷( ) 贪吃捣蛋( )
5.关于翠鸟的动作,下面的说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观察到翠鸟入水速度很快,所以用了“冲”字。
B.“衔”字写出了翠鸟当时把鱼叼在嘴里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C.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句话中的“吞”字可以换成“吃”字。
【答案】
1.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2.冲 飞 衔 站 吞 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敏捷
3.示例一:从对翠鸟外形的描写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示例二:从对翠鸟捕鱼动作的描写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动作敏捷(√)
5.C
(二)(2021·聊城鼎顺小学·三年级期末)课内片段对比阅读。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xián jiē)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搭船的鸟》(节选)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ìn jǐn)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翠鸟》(节选)
1.把文中括号内错误的读音用“∕”"画去。
2.画“ ”的句子把 比作 ,写出了翠鸟捕鱼时
(A速度快 B.力气大)。
3这两段话都写了翠鸟( )。
A.捕鱼时的动作 B.美丽的色 C.生活习性 D.外形特点
4.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话从正面描写界鸟捕鱼的动作敏捷。第二段话不仅从正面描写翠鸟是怎样捕鱼的,还从小鱼的表现和苇科的摇與来表现翠鸟的特点。
B.第一段话写了翠鸟的动作,第二段话不但写了翠鸟的动作,还写了翠鸟的外形。
C.两只翠鸟吃小鱼的方式不同,第一只是叼走,第二只是香下去。
D.第一段话中“我正想着”表明后面是作者想象的内容,第二段话的内容则是作者看到的事实。
【答案】
1.划去的:jiē jìn
2.翠鸟 箭 A
3.A
4.A
四、课外阅读
(一)(2021·聊城英才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仔细观察下面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按要求答题。
1.标志体现了“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这个标志的底色最适合的颜色是( )。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D.绿色
2.你从这个标志中看到了什么图案?你觉得有什么寓意?(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的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请根据这个标志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有一定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示例:①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象征着爱心。②图案中间既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象征着伸出友爱之手。
3.示例:一只手不够有力,但一片爱心足以改变世界。
(二)(2021·聊城澜庭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大海为什么是蓝色
我们站在轮船上看大海,海水总是碧蓝碧蓝的。但是,如果舀一勺海水看看,就会发现海水并不是蓝色的,而像自来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太阳光在变戏法。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时,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光由于透射力最大,能(克制 克服)阻碍,勇往直前。它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海水和海洋中的生物所吸收。而蓝光、紫光等,由于波长较短,一遇到海水的(妨碍 阻碍)就纷纷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甚至被反射回去,只有少部分被海水和海洋表面生物所(吸引 吸收)。
大海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是因为这部分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和紫光进入了我们眼中。海水越深,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就越多,看上去也就越蓝了。
1.用“/”画去文中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在下面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海水是倒映天空的颜色。 ( )
(2)海水本身就是蓝色的。 ( )
(3)海水只反射太阳光的蓝颜色。 ( )
(4)海水反射太阳光的七种颜色。 (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海水不是我们看到的 色的,而是 。这是因为太阳光在 ,太阳光是由 、 、 、 、 、 、 七种色光组成的。
4.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去:克制 妨碍 吸引
2.(3)√
3.蓝 无色透明 变戏法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4.大海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是因为这部分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和紫光进入了我们眼中。海水越深,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就越多,看上去也就越蓝了。
(三)(2021·聊城澜庭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儿童的智慧
小姑娘,只有五岁。
有一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我看见在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 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仔细端详了半天 只好老老实实地请教 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拉的屎。”
“啊!”我惊讶极了,“你怎么知道的?”
“我注意看过啦,看了很多次呢!”她说,“蜜蜂可聪明了,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做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这朵花被采过了,就不用白过去了。①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蜜蜂怎么才知道哪朵花被采过了,哪朵花没被采过呢?”
“哦,原来是这样,有道理。”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深有感触:②我活了40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以为蜜蜂是瞎忙呢!是不是在蜜蜂的眼里我也是瞎忙呢?
1.在文章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读画“ ”的句子,根据提示仿写。
每次 就 。
3.画“ ”的句子①是一个( )句,句子②是一个( )句。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4.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写一句话夸夸她。
【答案】
1.“ ?” 。 , :“ ?”
2.示例:姐姐可勤快了 吃完饭 主动去洗碗
3.B A
4.我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很聪明、善于观察的孩子。
(四)(2021·聊城澜庭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会飞的蒲公英
初夏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쓰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真是绚丽多彩!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一会儿,妈妈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那些茸毛飞到空中就变成了一把把“小白伞”,它们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カ,在山坡上使劲地跳着,努カ地跑着,オ终于抓住了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伞”。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它柔软的茸毛。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真奇妙!”我赞叹着说,“我也要去!”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天空中飞呀,飞呀……
1.作者在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看到了哪些花儿?用“ ”画出来。其中重点描写的是 。它有什么特点?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A.外形逗人( ) B飞得很高( )
C.努力地跑( ) D.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荡
2.用“ ”画出描写蒲公英外形的部分,作者把蒲公英比作 。
3.请从下面的景物中选择一种描写其外形,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向日葵 牵牛花 月季花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作者看见山坡上那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就高兴得直拍手。( )
(2)作者看着蒲公英的样子就觉得它怪逗人的。( )
(3)作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オ终于抓住了一朵“小白拿”。
(4)作者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公英柔软的茸毛。
(5)作者听完妈妈的话后就赞叹蒲公英真奇妙。
(6)作者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蒲公英。
【答案】
1.映山红 迎春花 牵牛花 蒲公英 蒲公英 A.√ B.√ D.√
2.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那些茸毛飞到空中就变成了一把把“小白伞” 小白伞
3.羍牛花开了,像一个个正在吹奏的小喇叭。
4.(1)× (2)√ (3)√ (4)√(5)√ (6)√
(五)(2021·聊城阳光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空中远航队
大雁是著名的远征者,也是卓越的远航家。每到秋季树叶飘零的时候,它们便从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北方等寒冷地区出发,结成一支支飞行纵队,展翅飞向温暖的南方。
在万里高飞的征途中,雁群队形整齐,行动也很有规律。强壮而有经验者作先导,比较弱小的紧跟在后面飞行。一群鸿雁,头尾相接,紧紧依靠着,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一只雁,都是伸长脖子,尖嘴向前,蹼足向后地飞行着。先导者发出“伊阿”一声叫,随行者即齐声附和,不停地发出“伊阿、伊阿”的叫声。先导者一变方位,全队就依次地变换着队形。
据鸟类学家考察研究,雁群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是大有道理的。雁群远征万里,路途遥远,除了靠扇动翅膀飞行外,也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以节省自己的体力。前面的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翅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面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跟在前面雁的翅膀尖后面飞。这样一只紧跟一只,就排成只只顺序、井井有条的队伍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2.题目“空中远航队”指的是 。它们的远航是从 飞到 去。
3.下列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大雁南飞是为了去南方过冬。
B.大雁需要飞越万里才能到南方去。
C.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随意变换队形。
4. 大雁为什么能够保持整齐队形呢?在文中找出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____”。
5.“据鸟类学家考察研究,燕群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是大有道理的。”这个道理是什么呢?
【答案】
1.寒冷—温暖 强壮—弱小
2.大雁在空中飞行时的队伍 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北方等寒冷地区 温暖的南方
3. C
4.一群鸿雁,头尾相接,紧紧依靠着,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一只雁,都是伸长脖子,尖嘴向前,蹼足向后地飞行着。先导者发出“伊阿”一声叫,随行者即齐声附和,不停地发出“伊阿、伊阿”的叫声。先导者一变方位,全队就依次地变换着队形。
5.可以利用先导大雁扇动翅膀中产生的浮力帮助后面的大雁飞行,以实现整体南迁。
(六)(2021·聊城英才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提升阅读。
隧蜂门卫(节选)
法布尔
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
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现在,它的卵巢已经萎缩,它该休息了。不,“休息”一词在此运用不当。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
我们就来看看。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
(2)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 )
2.仿写句子。
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
蜜蜂是一个 。
3.隧蜂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现在( )
A.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
B.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C.它在忙着采集花粉。
4.隧蜂看门人在遇到侵犯者时,先是 ,如果它还不走,就会 , , 它, 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 ,继续 。
5.隧蜂这一生都作了哪些贡献呢?
【答案】
1.(1)精疲力竭 (2)厚颜无耻
2.示例:勤劳的采蜜工。
3.B
4.脖子一扭 飞出洞 扑过去 推搡 驱赶 回到哨位 站岗放哨
5.示例: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它生儿育女。它为自己家人守门,把陌生者拒之门外。
部编版三上第五单元基础复习
【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鹦鹉(yīng wǔ)
搭船(dā)
翠鸟(cuì)
母亲(qīn)
长嘴(zuǐ)
捕鱼(bǔ)
蒲公英(yīng)
钓鱼(diào)
玩耍(shuǎ)
盛开(shèng)
观察(chá)
合拢(lǒnɡ)
悄悄(qiāo)
蒲公英(pú)
响(xiǎng)声
羽(yǔ)毛
二、易写错的字
翠:中“羽”无钩,“卒”第二横长,竖短直。
搭:左窄右宽,“合”的撇、捺要舒展开。
嘴:中“口”窄小偏上,右边上半部分短扁,下半部分细长。
沙:“少”的第四笔撇要写长
吞:撇、捺写舒展,“口”宜小。
蒲:上边宽扁,“艹”宜写宽,“甫”不宜过宽,横画间距均匀
耍:注意上部是“而”,不是“西”
钓:左窄右宽。不要忘记最后一笔“、”
拢:左窄右宽。不要忘记最后一笔“、”。
察:上下窄中间宽,中间撇、捺要舒展,上中下对正。
趣:中“走”平捺稍长,托住上部,“取”略窄。
三、一字组多词。
搭(dā) 搭配 搭车 搭台
父(fù) 父亲 祖父 神父
舱(cāng)船舱 机舱 货舱
沙(shā) 风沙 沙滩 沙土
啦(lā) 好啦 错啦
夫(fū) 渔夫 农夫 轿夫
翠(cuì) 翠绿 翠竹 翠鸟
漂(piāo)漂浮 漂泊 漂洗
嘴(zuǐ)嘴巴 张嘴 多嘴
悄(qiāo)悄然 静悄悄
吞(tún) 吞吐 忍气吞声
蒲(pú) 蒲草 蒲扇 蒲苇
英(yìng) 英语 英国 英俊
盛(shèng)盛开 盛情 盛饭
耍(shuǎ) 玩耍 戏耍 耍猴
哈(hā) 哈腰 哈欠 哈气
欠(qiàn) 欠条 欠缺 欠佳
钓(diào) 钓鱼 钓竿 垂钓
察(chá) 观察 察觉 视察
趣(qù) 兴趣 趣味 风趣
喜(xǐ) 喜欢 喜悦 欣喜
睡(shuì) 睡梦 沉睡 睡眠
四、多音字。
着
zháo(着急)
漂
piào (漂亮)
悄
qiāo(悄悄)
zhuó(着落)
piǎo (漂白)
qiao(悄然)
zhāo (着数)
piāo(漂泊)
要
yào (需要)
zhe(看着)
yāo (要求)
盛
shèng (丰盛)
假
jiǎ(假装)
啦
lā(啦啦队)
chéng (盛饭)
jià(放假)
la(来啦)
五、形近字
答(回答) 父(父亲) 响(响声) 沙(沙子) 悄(静悄悄)
搭(搭船) 爸(爸爸) 向(方向) 纱(纱巾) 哨(口哨)
吴(吴国) 捕(捕捉) 要(要好) 钓(钓鱼) 欠(哈欠)
吞(吞下) 铺(铺路) 耍(玩耍) 钩(鱼钩) 吹(吹气)
捶(捶打) 蒲(蒲扇) 英(英语) 盛(盛开) 察(观察)
睡(睡觉) 捕(捕捉) 央(央求) 成(成功) 祭(祭祀)
趣(有趣) 羽(羽毛) 喜(喜爱) 喊(喊声) 拢(合拢)
取(取得) 习(习题) 嬉(嬉戏) 咸(咸味) 胧(朦胧)
六、重点词语
搭船 母亲 沙啦 响声 羽毛 翠鸟 用力
嘴巴 吞下 好哦 捕鱼 乡下 窗前 盛开
常常 玩耍 绒毛 假装 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起床 外祖父
静悄悄 蒲公英 一本正经
七、近义词
美丽—漂亮 难道—莫非 时候—时间 仔细—认真
盛开—开放 假装—伪装 傍晚—黄昏 观察—观测
合拢—收拢 假装—伪装 快乐—欢乐 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八、反义词
美丽—丑陋 告诉—隐瞒 静悄悄—闹哄哄 合拢—张开
仔细—粗心 盛开—凋谢 合拢—张开 快乐—悲伤
可爱—可恶 有趣—乏味 喜爱—讨厌 常常—偶尔
九、词语解释
静悄悄: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盛开:(花)茂盛地开放。
假装: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情或现象。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吸引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
十、词语积累。
1.词语搭配
(用力地)摇着 (翠绿的)羽毛 (金色的)草地
(悄悄地)停 (盛开的)蒲公英 (合拢的)花瓣
(张开的)手掌 (柔软的)绒毛
2.量词
一(片)草地 一(只)小鸟 一(场)大雨 一(张)红色的嘴
一(条)小鱼 一(张)床 一(种)小花 一(棵)蒲公英
一(艘)船
3.词语归类
(1)静悄悄(ABB式词语):顶呱呱 明晃晃 慢腾腾 沉甸甸
(2)引人注目(含有“引”字的四字词语):
旁征博引 引人入胜 引吭高歌 抛砖引玉 引以为荣
(3)人才辈出(与人相关的四字词语):
人才济济 人财两空 人困马乏 人地生疏 人定胜天 人杰地灵
(4)“一”字开头的词语:
一本正经 一触即发 一呼百应 一丝不苟
(5)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一本正经 大惊失色 从容不迫 心平气和
十、句子积累。
1.感叹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英!
2.比喻句: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3.拟人句: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4.动作描写: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5.外貌描写: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十一、课文中心。
1.《搭船的鸟》“搭”是乘、坐的意思,一个“搭”字表现了鸟的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和谐的关系。通过写作者和母亲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发现一只小鸟停在船上,最后得知它是一只搭船捕鱼的翠鸟的事,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金色的草地》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另一件事是“我”发现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
十四、素养与能力
1.围绕“留心观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
2.《搭船的鸟》学习作者抓住翠鸟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特点来观察和描写,《金色的草地》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发现蒲公英早上和傍晚会合拢,中午的时候会张开。张开的时候,遍地是金黄色。
3.习作例文是《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阅读和分析作者描写小狗、杨梅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4.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重点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第15课:《搭船的鸟》
1.课题解读
“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2.课文重点理解
(1)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理解:这句话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对环境细致的观察,为作者后来留意到小鸟作了铺垫。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丝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理解:这一段是对小鸟外貌的描写,“多么”一词是对小鸟的赞叹。具体写出了小鸟的样子,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观察很细致。
(3)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理解:这段话详细地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分别描写了它的羽毛、翅膀和长嘴,是抓住身体部位的颜色进行描写的。作者从视觉角度对翠鸟的外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描写了翠鸟艳丽的色彩,突出了翠鸟外形的美丽。
(4)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理解:这段话是描写翠鸟如何捕鱼的,是抓住翠鸟的动作进行描写的。“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翠鸟捕鱼的速度非常快,用时非常短;“冲”“飞”“衔”“站”“吞”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这段话表现出作者的惊奇和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问题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小鸟的“美丽”的?
作者抓住“美丽”一词,写出了小鸟的羽毛、翅膀和嘴巴的颜色美。其中,在写羽毛和翅膀的美时,和鹦鹉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小鸟的美。
(2)说说“搭”字运用的妙处。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与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3)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作者对船上的场景和对翠鸟的外貌与动作作了细致观察。作者在在第1自然段中描写了雨天船上的场景;在第2~4自然段中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如第2自然段写翠鸟的美丽: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4.课后拓展
(1)有关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句子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2)经典国学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译文:阳春三月已近,燕子飞入普通的百姓人家。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主人不放下破旧的帘子。燕子的翅膀被细细的春雨淋湿,嘴里衔来的泥土有落花的芳香。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主人一家与燕子相伴着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第16课:《金色的草地》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2.课文重点理解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理解:“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绿色的,用“并”字,让人感觉“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理解: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真实形象地描绘出蒲公英的花是如何张开、合拢的。
(3)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理解:这两个感叹句表达了“我”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理解:因为蒲公英的花张开、合上,与人的起居以及昼夜的更替极为相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这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问题探究
(1)草地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呢?
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金色的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2)第2自然段描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写这个情节?
这段话写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向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写这件事一是为了说明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二是为了表达“我”对草地的喜爱之情;三是为下文描写草地颜色的变化埋下伏笔。
(3)“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喻成“我们的手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的花的特点:可以张开、合上。把一种不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得清楚明了。
4.课后拓展
(1)蒲公英开花的变化规律?
蒲公英的花如同人需要睡眠一样,也有自己的休眠时间。虽然它们的花都是早开夜闭,但具体时间与花的品种、天气情况等有关。如:晴天时,蒲公英上午7点左右开花,下午6点左右闭合。阴天开花的时间要晚一些,闭合的时间则要早一些。
(2)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
芙蓉花的颜色一日三变,早上、中午、傍晚各不相同。合欢的叶片白天水平状张着,晚上则向上合拢。猪笼草生有似猪笼的叶片,上端有小盖,平时张着,笼口有甜性分泌物,能吸引小主,一旦小虫走到笼口,即会滑入笼内,小盖随即盖上。笼内有消化液,将小虫消化吸收后,小盖再次张开,等待新的食物。
综合性学习
交流平台
理解:这次交流的主题是“观察”。围绕这个主题,可分两个方面来交流,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二是进行细致的观察。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留心周围的事物是观察的前提条件,只有留心,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有观察的目标。有了发现,有了目标,如果不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那就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能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当然,只有细致的观察还不够,还要在观察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搭船的鸟》中,如果没有问“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作者就不会发现翠鸟捕鱼的精彩一幕;《金色的草地》中,如果作者看到草地的颜色会变时,没有问“这是为什么呢”,他就不会找到草地变色的原因。问了之后才会去思考,“问”是探究的动力,“思”是深入的基石。
初试身手
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理解: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还有利于互相提高,增长知识。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准备。回忆自己以前都做了哪些有趣的观察,有什么样的发现,又有哪些收获和感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来讲。
积极交流。在小组内勇于发言,与组员一起交流感受。
取长补短。交流时要互相补充、评价,共享发现的乐趣。
答案:在植物兴趣小组,我发现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好像对太阳特别有感情。
我发现树木有年轮,通过年轮大致可以推算出树木的年龄。年轮越多说明树的年龄越大。
我很好奇,蚂蚁是怎样进行交流的呢?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们是靠碰碰头上的触角来传递消息。
我发现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落下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查阅书籍,我终于明白了这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关。
习作例文
1.好词
晶莹 灿烂 盛开 花红柳绿
踏青 含苞待放 欣然前往
2.好句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仿佛一颗璀璨的珍珠。
3.好开头
(1)听说今天要去郊游,小明今天起得格外早,一打开门,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来,让人身心愉悦。
(2)大千世界,缤纷美丽,大到山峦江海,小到花朵蜂蝶,哪里都有美不胜收的景色。这不,今天小红一家就早早出门,要去郊外欣赏清晨的景色。
4.好结尾
这些绿色的叶子在夕阳的余晖下披上了一层霞光,更是美不胜收。风一吹,树叶随风飘舞,仿佛在跟我们挥手道别。
单元高频考点
1.《搭船的鸟》一文中,有关小鸟的样子的内容常出填空题。
2.《金色的草地》一文中第3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单元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鹦鹉(yīng wū) 搭船(dā) B.母亲(qīn) 长嘴(zuǐ)
C.蒲公英(yīng) 钓鱼(diào) D.盛开(sèng) 观察(chá)
2.读拼音,写词语。
我坐着小船到wài zǔ fù家里去,船舱外shā lā lā地下着小雨,一只漂亮的cuì niǎo正qiāo qiāo地bǔ yú。你看,它用zuǐ tūn鱼的样子真有趣。
3.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括号里。
假:①设想,推断;②假的,质量差的东西;③凭借,利用;④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1)这是假冒伪劣产品。 ( )
(2)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野兽。 ( )
(3)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
(4)假设明天不下雨,我就去操场上踢足球。 ( )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走 的嘴巴
地游 的羽毛
地叫 的脚掌
5.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括号里。
扑 躲 仰 瞧 脒 盯
我( )到房子外面, ( )着眼睛,从门缝中( )着里面的动静。只见小黑猫( )着头,两只像灯泡似的眼睛直勾勾地( )着前方,像随时准备( )上去似的。
【答案】
1.C
2.外祖父 沙啦啦 翠鸟 悄悄 捕鱼 嘴吞
3.(1)② (2)③ (3)④ (4)①
4.摇摇晃晃 自在 大声 扁扁 柔软 小巧
5.躲 眯 瞧 仰 盯 扑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括号里。
绿色 金色 张开 合拢
早上,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 )。中午,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 )。傍晚,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再次( )。
2.按要求写句子。
(1)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仿写含有两个动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么可爱的草地!(用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列语句选择合适的使用场所,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C.实实在在的价格,明明白白的消费。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E.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也别带走。
食堂( ) 公园( ) 商店( ) 操场( ) 阅览室( )
3.观察和描写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使习作内容清楚连贯。下面是林琳同学描写太阳花的句子,请你以“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了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搭船的鸟》一课中的翠鸟有 的羽毛、 的翅膀和 的长嘴,捕鱼的动作十分 ,作者的观察真细致啊!
(2)《金色的草地》中的“我”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当蒲公英的花瓣 时,草地是 的;当蒲公英的花瓣 时,草地是 的。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只要 ,就能有所发现。
【答案】
1.绿色 合拢 金色 张开 绿色 合拢
2.(1)老师抱着书推开门走进教室。
(2)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班级荣誉的大事。
(3)多么美丽的花呀!
(4)A E C B D
3. 2 3 4 1
4.(1)翠绿 蓝色 红色 敏捷
(2)张开 金色 合拢 绿色 留心观察
三、课内阅读
(一)(2021·聊城百草园·三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搭船的鸟(节选)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作者看到美丽的小鸟,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请用“ ”画出来。
2.请用“ ”画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词。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 。
3.你从哪里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请举例子说一说。
4.从第③自然段中的“一下子”“没一会儿”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聪明机灵( ) 动作敏捷( ) 贪吃捣蛋( )
5.关于翠鸟的动作,下面的说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观察到翠鸟入水速度很快,所以用了“冲”字。
B.“衔”字写出了翠鸟当时把鱼叼在嘴里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C.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句话中的“吞”字可以换成“吃”字。
【答案】
1.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2.冲 飞 衔 站 吞 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敏捷
3.示例一:从对翠鸟外形的描写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示例二:从对翠鸟捕鱼动作的描写看出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动作敏捷(√)
5.C
(二)(2021·聊城鼎顺小学·三年级期末)课内片段对比阅读。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xián jiē)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搭船的鸟》(节选)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ìn jǐn)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翠鸟》(节选)
1.把文中括号内错误的读音用“∕”"画去。
2.画“ ”的句子把 比作 ,写出了翠鸟捕鱼时
(A速度快 B.力气大)。
3这两段话都写了翠鸟( )。
A.捕鱼时的动作 B.美丽的色 C.生活习性 D.外形特点
4.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话从正面描写界鸟捕鱼的动作敏捷。第二段话不仅从正面描写翠鸟是怎样捕鱼的,还从小鱼的表现和苇科的摇與来表现翠鸟的特点。
B.第一段话写了翠鸟的动作,第二段话不但写了翠鸟的动作,还写了翠鸟的外形。
C.两只翠鸟吃小鱼的方式不同,第一只是叼走,第二只是香下去。
D.第一段话中“我正想着”表明后面是作者想象的内容,第二段话的内容则是作者看到的事实。
【答案】
1.划去的:jiē jìn
2.翠鸟 箭 A
3.A
4.A
四、课外阅读
(一)(2021·聊城英才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仔细观察下面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按要求答题。
1.标志体现了“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这个标志的底色最适合的颜色是( )。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D.绿色
2.你从这个标志中看到了什么图案?你觉得有什么寓意?(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的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请根据这个标志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有一定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示例:①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象征着爱心。②图案中间既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象征着伸出友爱之手。
3.示例:一只手不够有力,但一片爱心足以改变世界。
(二)(2021·聊城澜庭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大海为什么是蓝色
我们站在轮船上看大海,海水总是碧蓝碧蓝的。但是,如果舀一勺海水看看,就会发现海水并不是蓝色的,而像自来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太阳光在变戏法。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时,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光由于透射力最大,能(克制 克服)阻碍,勇往直前。它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海水和海洋中的生物所吸收。而蓝光、紫光等,由于波长较短,一遇到海水的(妨碍 阻碍)就纷纷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甚至被反射回去,只有少部分被海水和海洋表面生物所(吸引 吸收)。
大海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是因为这部分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和紫光进入了我们眼中。海水越深,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就越多,看上去也就越蓝了。
1.用“/”画去文中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在下面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海水是倒映天空的颜色。 ( )
(2)海水本身就是蓝色的。 ( )
(3)海水只反射太阳光的蓝颜色。 ( )
(4)海水反射太阳光的七种颜色。 (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海水不是我们看到的 色的,而是 。这是因为太阳光在 ,太阳光是由 、 、 、 、 、 、 七种色光组成的。
4.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去:克制 妨碍 吸引
2.(3)√
3.蓝 无色透明 变戏法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4.大海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是因为这部分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和紫光进入了我们眼中。海水越深,被散射和被反射的蓝光就越多,看上去也就越蓝了。
(三)(2021·聊城澜庭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儿童的智慧
小姑娘,只有五岁。
有一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我看见在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 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仔细端详了半天 只好老老实实地请教 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拉的屎。”
“啊!”我惊讶极了,“你怎么知道的?”
“我注意看过啦,看了很多次呢!”她说,“蜜蜂可聪明了,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做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这朵花被采过了,就不用白过去了。①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蜜蜂怎么才知道哪朵花被采过了,哪朵花没被采过呢?”
“哦,原来是这样,有道理。”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深有感触:②我活了40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以为蜜蜂是瞎忙呢!是不是在蜜蜂的眼里我也是瞎忙呢?
1.在文章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读画“ ”的句子,根据提示仿写。
每次 就 。
3.画“ ”的句子①是一个( )句,句子②是一个( )句。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4.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写一句话夸夸她。
【答案】
1.“ ?” 。 , :“ ?”
2.示例:姐姐可勤快了 吃完饭 主动去洗碗
3.B A
4.我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很聪明、善于观察的孩子。
(四)(2021·聊城澜庭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会飞的蒲公英
初夏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쓰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真是绚丽多彩!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一会儿,妈妈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那些茸毛飞到空中就变成了一把把“小白伞”,它们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カ,在山坡上使劲地跳着,努カ地跑着,オ终于抓住了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伞”。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它柔软的茸毛。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真奇妙!”我赞叹着说,“我也要去!”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天空中飞呀,飞呀……
1.作者在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看到了哪些花儿?用“ ”画出来。其中重点描写的是 。它有什么特点?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A.外形逗人( ) B飞得很高( )
C.努力地跑( ) D.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荡
2.用“ ”画出描写蒲公英外形的部分,作者把蒲公英比作 。
3.请从下面的景物中选择一种描写其外形,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向日葵 牵牛花 月季花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作者看见山坡上那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就高兴得直拍手。( )
(2)作者看着蒲公英的样子就觉得它怪逗人的。( )
(3)作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オ终于抓住了一朵“小白拿”。
(4)作者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公英柔软的茸毛。
(5)作者听完妈妈的话后就赞叹蒲公英真奇妙。
(6)作者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蒲公英。
【答案】
1.映山红 迎春花 牵牛花 蒲公英 蒲公英 A.√ B.√ D.√
2.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那些茸毛飞到空中就变成了一把把“小白伞” 小白伞
3.羍牛花开了,像一个个正在吹奏的小喇叭。
4.(1)× (2)√ (3)√ (4)√(5)√ (6)√
(五)(2021·聊城阳光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空中远航队
大雁是著名的远征者,也是卓越的远航家。每到秋季树叶飘零的时候,它们便从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北方等寒冷地区出发,结成一支支飞行纵队,展翅飞向温暖的南方。
在万里高飞的征途中,雁群队形整齐,行动也很有规律。强壮而有经验者作先导,比较弱小的紧跟在后面飞行。一群鸿雁,头尾相接,紧紧依靠着,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一只雁,都是伸长脖子,尖嘴向前,蹼足向后地飞行着。先导者发出“伊阿”一声叫,随行者即齐声附和,不停地发出“伊阿、伊阿”的叫声。先导者一变方位,全队就依次地变换着队形。
据鸟类学家考察研究,雁群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是大有道理的。雁群远征万里,路途遥远,除了靠扇动翅膀飞行外,也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以节省自己的体力。前面的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翅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面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跟在前面雁的翅膀尖后面飞。这样一只紧跟一只,就排成只只顺序、井井有条的队伍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2.题目“空中远航队”指的是 。它们的远航是从 飞到 去。
3.下列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大雁南飞是为了去南方过冬。
B.大雁需要飞越万里才能到南方去。
C.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随意变换队形。
4. 大雁为什么能够保持整齐队形呢?在文中找出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____”。
5.“据鸟类学家考察研究,燕群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是大有道理的。”这个道理是什么呢?
【答案】
1.寒冷—温暖 强壮—弱小
2.大雁在空中飞行时的队伍 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北方等寒冷地区 温暖的南方
3. C
4.一群鸿雁,头尾相接,紧紧依靠着,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一只雁,都是伸长脖子,尖嘴向前,蹼足向后地飞行着。先导者发出“伊阿”一声叫,随行者即齐声附和,不停地发出“伊阿、伊阿”的叫声。先导者一变方位,全队就依次地变换着队形。
5.可以利用先导大雁扇动翅膀中产生的浮力帮助后面的大雁飞行,以实现整体南迁。
(六)(2021·聊城英才小学·三年级专题练习)提升阅读。
隧蜂门卫(节选)
法布尔
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
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现在,它的卵巢已经萎缩,它该休息了。不,“休息”一词在此运用不当。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
我们就来看看。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
(2)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 )
2.仿写句子。
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
蜜蜂是一个 。
3.隧蜂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现在( )
A.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
B.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C.它在忙着采集花粉。
4.隧蜂看门人在遇到侵犯者时,先是 ,如果它还不走,就会 , , 它, 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 ,继续 。
5.隧蜂这一生都作了哪些贡献呢?
【答案】
1.(1)精疲力竭 (2)厚颜无耻
2.示例:勤劳的采蜜工。
3.B
4.脖子一扭 飞出洞 扑过去 推搡 驱赶 回到哨位 站岗放哨
5.示例: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它生儿育女。它为自己家人守门,把陌生者拒之门外。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