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溶解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
1.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应对比(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2.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
3.下列方法一定能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A. 升温B. 降温 C. 加同种溶质 D. 加水
4.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如下所示:
项目 | |||||||
21g | 32g | 46g | 64g | 86g | 110g | 138g |
现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5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5g、43g、32g、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烧杯中溶液质量为105克
B.b烧杯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6:25
C.c烧杯中为饱和溶液,加水后溶解度降低
D.将d烧杯中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加水后溶解度降低
5.某温度时,下列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
A. 氯化钾溶液 B. 硝酸钾溶液 C. 氢氧化钙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6.t℃时,M的饱和溶液m g中含溶质a g,N的饱和溶液m g中含溶质b g,则此温度下M的溶解度与N的溶解度之比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
A.氢氧化钠固体 B.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钠固体 D.生石灰固体
8.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B.C.D.
9.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 时,取三种物质各a克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降温到 ,B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小
D.可用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0.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很浓的溶液
B. 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
C. 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 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但饱和溶液不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1.图所示为一瓶喝剩的汽水,下列对剩余的汽水描述正确的是( )
A.瓶内上部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存在
B.打开瓶盖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剩余汽水一定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C.如果置于冰箱中一段时间,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将更少
D.打开瓶盖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剩余汽水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
(1).从图中可以看出,A集合表示 溶液。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的区域 (填A、B、C、D),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13.将45g甲物质分成三等分,分别加入各盛有100mL水的三只烧杯中,形成t1℃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如图所示,再分别通过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和降低温度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将它们都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此时,烧杯②中溶质质量最大,烧杯③中的溶液质量最小。则方法一是 ___________ 。若向烧杯②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的甲物质,溶液质量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无法确定”)
14.配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将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 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_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 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就要控制水的质量、蔗糖的质量、是否用玻璃棒搅拌相同而改变温度,故选甲和丙,故C正确,而A、B、D错误。
2.【答案】 A
【解答】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都增加;
故答案为:A。
3.【答案】 D
【解答】解: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不一定可行.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不一定可行.
C、向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选项一定不可行.
D、加水一定不能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一定可行.
故选:D.
4.【答案】B
【分析】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最多能溶解32g。
【详解】A、a烧杯中溶质质量为32g,溶剂质量为50g,则溶液质量为32g+50g=82g,故A错误。
B、b烧杯中溶质质量为32g,溶剂质量为50g,则溶质和溶剂质量之比为32:50=16:25,故B正确。
C、c烧杯加入溶质为32g,所以该溶液恰好饱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和温度有关,故C错误。
D、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和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 C
【分析】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降低温度有少量晶体析出,A错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B错误,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D错误.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C正确.
6.【答案】D
【详解】解:设M的溶解度为x,N的溶解度为y
则M的溶解度为,得 ;
N的溶解度为,得 ,故M与N的溶解度之比为;
故选D。
7.【答案】B
【详解】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均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温度降低,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答案】 C
【解答】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质质量随硝酸钾的溶解在原基础上增加,至达到饱和时保持不变;
故选C。
9.【答案】C
【详解】A. 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 时,取三种物质各a克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由于A、B的溶解度都大于ag,因此A、B都是不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小于a,则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降温到 ,A、B的溶解度都是减小的了,且A的溶解度的变化量明显大于B,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A>B。C的溶解度是增大的,即C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故C错误符合题意。
D.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因此可用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 B
【解答】解:A、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很浓的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为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但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也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详解】A、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瓶内上部没有液体的地方会有二氧化碳存在,故说法错误。
B、喝剩的汽水,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也减小,但剩余饮料一定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故说法正确。
C、如果置于冰箱中一段时间,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饮料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不会减少,故说法错误。
D、打开瓶盖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也减小,但剩余饮料一定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2.【答案】 (1)浓饱和(2)C;加食盐或蒸发溶剂
【解答】(1)A集合是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交集,因此它既是饱和溶液,也是浓溶液,也就是浓饱和溶液;
(2)0.9%的生理盐水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所以归于图中的区域为C。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加食盐或蒸发溶剂。
13.【答案】 降低温度 不变
【详解】[1]①蒸发溶剂时,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是溶剂质量变小,则溶液质量变小,则此为方法三;
②增加溶质时,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质量增大,则此为方法二;
③降低温度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则溶液质量不变,则此为方法一。
[2]烧杯②已经达到饱和,再加入甲物质,也不会继续溶解,即溶液质量不变。
14.【答案】 降温 增多 不变
【详解】(1)(2)由函数图象看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说明溶液的密度减小,密度减小的原因是溶液中的溶质减少,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会析出溶质,同时溶液中的固体增多,所以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降温。
(3)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在V排不断增加的这段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5节 电压的测量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5节 电压的测量优秀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V+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第2节 电流的测量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科学第2节 电流的测量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8A,表A2示数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神经调节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神经调节精品精练,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