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三角形公开课教案
展开第2章 三角形
2.5 全等三角形
第5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边边边”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通过画、量、观察、比较和猜想等过程,探索、归纳、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在具体应用中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应用“边边边”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书写证明过程.
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拿三根火柴棍搭三角形,如图1,你能搭出几种呢?试试看.
图 1
学生:动手实践,拼成后描出三角形的形状,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
探究新知
一、基本事实:边边边
活动一:
教师: 如图2,在△ABC和△A′B′C′中,如果AB=A′B′,BC= B′C′,AC= A′C′ ,那么△ABC与△A′B′C′全等吗?
图2
缺少“角”的元素,如何将“边”转化为“角”,借助学过的知识“边角边”定理解决呢?
学生:如果能够说明∠A=∠A′,那么就可以由“边角边”得出△ABC≌△A′B′C′.
教师:请同学们动手操作.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出示结果作补充交流.
结果展示:如图3,将△ABC作平移、旋转和轴反射等变换,使BC的像B″C″与B′C′重合,并使点A的像点A″与点A′在B′C′的两旁,△ABC在上述变换下的像为△A″B″C″.
图 3
活动二:
教师:△ABC≌△A′B′C′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出示结果作补充交流.
由上述变换性质可知△ABC≌△A″B′C′,
则AB=A″B′=A′B′,AC=A″C′=A′C′,
连接A′A″,如图4.
图 4
∵ A′B′=A″B′,A′C′=A″C′,
∴ ∠1=∠2,∠3=∠4.
从而∠1+∠3=∠2+∠4,即∠B′A′C′=∠B′A″C′.
在△A′B′C′和△A″B′C′中,
∴ △A′B′C′≌△A″B′C′(SAS).
∴ △ABC≌△A′B′C′.
得出结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用几何语言表示,如图5:
在△ABC和△A′B′C′中,
图5
∴ △ABC≌△A′B′C′(SSS).
新知应用
例 已知:如图6,AB=CD ,BC=DA.
求证:∠B=∠D.
图6
师生活动:分析此题的关键点:找公共边,学生尝试写证明过程,老师规范步骤.
证明:在△ABC和△CDA中,
∴ △ABC≌△CDA(SSS).
∴ ∠B=∠D.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思考:工程建筑中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如屋顶钢架(如图7),其中的道理是什么?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如图8),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图 7 图 8
活动三:(1)如图9,将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图 9
(2)如图10,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图 10
学生:学生小组内动手实践,交流发现的结论.
结论:(1)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就确定了.
(2)会改变,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
“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三条边长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师:你能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生:积极发言,举例,如图11.
图 11
课堂练习
1.如图12,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
图12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三角形的稳定性
2.如图13,AB=CD,AD=BC, 则下列结论:
图13
①△ABC≌△CDB;②△ABC≌△CDA;③△ABD ≌△CDB;④BA∥DC.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 . 1 B. 2 C. 3 D.4
图14
3.如图14,D,F 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EC,AF=ED,要使△ABF≌△ECD ,还需要条件 .
4.小明用7根木条钉成一个七边形的木架,他为了使该木架稳固,想在其中加上四根木条,请你在图15的三个图中画出你的三种想法.
图16
(1) (2) (3)
图 15
5.如图16,△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
图17
6.已知:如图17,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AD=AE,BE=CD.
求证:△ABD≌△ACE.
参考答案
1.D 2.C 3.BF=CD或BD=CF或∠A=∠E
4.解:如图18所示(答案不唯一).
(1) (2) (3)
图18
5.证明:∵ D是BC的中点,∴ BD=DC.
在△ABD和△ACD中,
∴ △ABD≌△ACD(SSS).
6.证明:∵ BE=CD,
∴ BE-DE=CD-DE.
即BD=CE.
在△ABD和△ACE中,
∴ △ABD≌△ACE(SSS).
课堂小结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证明线段(或角)相等转化成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应注意:
(1)书写格式;
(2)注意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
(3)有时需添加辅助线.
布置作业
教材第84页练习
板书设计
2.5 全等三角形
第5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1.“边边边”
例
2. 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三角形2.1 三角形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三角形2.1 三角形优质课教案设计,共5页。
初中数学2.1 三角形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1 三角形公开课教案设计,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三角形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三角形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的结论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