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共5页。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一、用“____”画出下面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在括号里改正。(3分)
    1.熏黑(xūn) 喑哑(yān) 鳞(lín)爪飞扬 ( )
    2.壮哉(zāi) 弹弓(dàn) 玲珑剔(tì)透 ( )
    3.隐瞒(mái) 舀水(yǎo) 地履(lǚ)其黄 ( )
    二、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11分)
    1.我参观过肃穆的帝王líng mù( )、jīn bì huī huáng( )的gōng diàn( ),也看到过yí xiè qián lǐ( )的长江黄河。
    2.北京jiāo wài( )的圆明园被qīn lüè( )者shāo huǐ( )了,那些美丽的tíng tái lóu gé( )都被破坏了。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祭祀 悲哀 鬼计多端 B.抖擞 边疆 潜龙腾渊
    C.瑶台 竟界 矞矞皇皇 D.灰烬 矛盾 诗情话意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B.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磨刀石)
    C.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 D.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履行)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
    B.只有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D.昔日的旅游胜地,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一片萧瑟了。
    4.填入下面句子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园中_______有民族建筑,_______有西洋景观。
    A.一边……一边…… B.不仅……还……
    C.虽然……但是…… D.如果……就……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7分)
    路不拾( ) 举( )闻( ) 兴高( )烈 民不( )( )
    处心积( ) 国( )民( ) 生灵( )炭 呕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9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尽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写出相应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理解填空。(7分)
    1.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临终前的牵挂:“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爱国是龚自珍发自肺腑的呼号:“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爱国是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赞颂:“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
    2.圆明园由圆明园、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所以也叫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21分)
    (一)圆明园的毁灭(节选)(9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用“﹏﹏”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1分)
    2.你从“凡是”“统统”“任意”中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选段画“____”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换成“1860年”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全文,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
    的辉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詹天佑(节选)(12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 依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致 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试 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 测试)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出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眼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用“\”划去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用“﹏﹏”在选文中划出写自然条件恶劣的语句。(1分)
    3.对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詹天佑对工作较认真,不对工程人员说“大概、差不多”这类话。
    B.说明詹天佑只喜欢干实事,不喜欢听多余的话语。
    C.说明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
    4.选文中以“常常请教当地农民”这事,写出詹天佑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1分)

    5.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给前面2个自然段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开凿隧道的工人,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展示。(30分)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每当听到这首歌曲,人们就会陷入深思。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二十年后的自己。要求:先列提纲,再围绕提纲展开叙述。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yān (yīn) 2.tì (tī) 3.mái (mán)
    二、1.陵墓 金碧辉煌 宫殿 一泻千里 2.郊外 侵略 烧毁 亭台楼阁
    三、1.B 2.D 3.D 4.B
    四、遗 世 名 采 聊生 虑 泰 安 涂 沥血
    示例: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呕心沥血。
    五、1.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2.圆明园是园林。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六、1.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拘一格降人材 与天不老 与国无疆
    2.绮春园 长春园 圆明三园
    七、(一)1.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侵略者的残暴、野蛮和贪婪
    3.不可以换。因为原文是具体的时间,这样准确地写出时间一是告诉我们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二是要让我们牢记这个时间,不忘耻辱。
    4.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痛惜和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5.作者之所以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突出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罪行,从而更能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我们祖国的热爱。
    (二)1.划去:依然 精致 测试 测试
    2.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3.C
    4.虚心学习
    5.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6.示例:詹天佑你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能和你一起工作是我这一生的荣幸!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