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单元测试题(45分)
-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单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22页。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2.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其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的总能量比CO2的低
B.状态Ⅰ→状态Ⅱ有新物质生成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3.铑的配合物离子 [Rh(CO)2I2]- 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循环中Rh的配位数有3种
B.[Rh(CO)2I2]- 中Rh的化合价为+1价
C.H2O和CH3I的VSEPR模型名称不同
D.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3OH + CO=CH3CO2H
4.NH3还原技术是当今有效且成熟的去除NOx的技术之一。使用钒催化剂、采用NH3还原技术能有效脱除电厂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消除NO的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表示催化剂吸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②可表述为 在催化剂的氧化还原位被还原为,而催化剂的氧化还原位被氧化为
B.反应过程中消耗1molO2,理论上可处理NO的物质的量为4mol
C.钒催化剂能加快反应,但不能提高氮氧化物的平衡转化率
D.该过程中原子利用率未达到100%
5.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质量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6.CO2催化重整CH4的反应:
(Ⅰ)CH4(g)+CO2(g)2CO(g)+2H2(g) ΔH1,
主要副反应:(Ⅱ)H2(g)+CO2(g)CO(g)+H2O(g) ΔH2>0,
(Ⅲ)4H2(g)+CO2(g)CH4(g)+2H2O(g) ΔH3<0。
在恒容反应器中按体积分数V(CH4)∶V(CO2)=50%∶50%充入气体,加入催化剂,测得反应器中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H1=2ΔH2-ΔH3>0
B.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起始时V(CH4)∶V(CO2),可抑制副反应(Ⅱ)、(Ⅲ)的进行
C.300~580℃时,H2O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是由于反应(Ⅲ)生成H2O的量大于反应(Ⅱ)消耗的量
D.T℃时,在2.0L容器中加入2molCH4、2mol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小于81
7.某温度时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容器编号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I
0.6
0
0
0.2
Ⅱ
0.6
0.1
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B.Ⅰ中的平衡转化率约为66.7%
C.Ⅱ中达到平衡状态时,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增大,减小
8.甲酸常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O和,在无、有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和计算HCOOH的总键能
B.
C.途径Ⅱ中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
D.途径Ⅰ未使用催化剂,但途径Ⅱ与途径Ⅰ甲酸平衡转化率相同
9.甲苯与在无水存在下发生反应,其反应机理及部分能量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步骤Ⅱ是该反应的决定步骤
C.(l)+ (l)→(l)+HCl(g) ΔH=(b-a)kJ/mol
D.虚线L可表示与的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10.温度为T℃,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气体X,发生反应X(g)Y(g)+Z(g)ΔH,反应均进行10min,测得各容器中X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再充入一定量的X,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
B.d点有v正>v逆
C.正反应速率v(b)=v(d)
D.若b点为平衡点,则浓度平衡常数K=0.5
11. 的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I: kJ·mol
反应Ⅱ: kJ·mol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J·mol
B.反应I的
C.通入过量空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反应速率由反应Ⅱ决定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高超教授利用光催化和Ru可以有效地从量子点中提取光生带正电空穴(用表示;可捕获电子)和电子,进一步氧化HMF( )来生产HMFCA( )和DFF( ),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的强度或酸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B.生成DFF整个过程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
C.生成HMFCA过程中,表面反应的机理,一定有或参与
D.当生成HMFCA与DFF物质的量比为时,量子点至少产生
二、多选题
13.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时,用苯做萃取剂
液体分层,下层溶液为紫红色
碘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B
工业上用与焦炭在高温条件制备粗硅
生成可燃性气体,得到黑色固体粗硅
非金属性:
C
向甲、乙两试管中各加入4mL 0.01的酸性溶液,甲试管中加入2mL 0.1的溶液;乙试管中加入2mL 0.2的溶液
两支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乙试管完全褪色的时间更短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将10mL 2的KI溶液与10mL 1 溶液混合
充分反应后,滴加数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14.某兴趣小组同学将的酸性溶液和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序号
温度
①
20℃
②
20℃
现象:实验①溶液很快由紫色变为青绿色,而实验②慢一点;变为青绿色后,实验②溶液很快褪至无色,而实验①褪色慢一点。
资料:与很难形成配合物;(青绿色),有强氧化性,而氧化性极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溶液中能通过加盐酸酸化调
C.溶液由青绿色褪至无色过程中,实验①中较小,导致褪色速率较慢
D.由实验可知,加入越多,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的速率越快
三、非选择题
15.化学平衡图像的类型及特点
(1)速率—时间图像(v-t图像)
I.正反应速率突变,逆反应速率渐变,v′正>v′逆,说明是增大了 ,使正反应速率突变,且平衡 移动。
Ⅱ.v正、v逆都是突然减小的,v′正>v′逆,平衡 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可能是 反应或 的反应,改变的条件是 或 。
Ⅲ.v正、v逆都是突然增大的,并且v正、v逆增大程度相同,说明该化学平衡 移动,可能是使用了 ,也可能是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所致。
(2)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图像
I.T2>T1,温度升高,平衡 移动,正反应是 反应。
Ⅱ.p2>p1,压强增大,A(反应物)的转化率 ,说明正反应是气体总体积 的反应。
Ⅲ.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 ,说明平衡 移动,但反应速率a>b,故a可能使用了 ;若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a也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16.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0 ℃时,向1 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1 mol CH4,发生反应2CH4(g)C2H4(g)+2H2(g) ΔH=+202.0 kJ·mol-1,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20.0%。则在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 。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图1中画出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p1>p2)的关系曲线
(2)在制备C2H4时,通常存在副反应:2CH4(g) C2H6(g)+H2(g)。在常温下,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1 mol CH4,然后不断升高温度,得到图2所示C2H4与C2H6的体积分数关系
①在200 ℃时,测出乙烷的量比乙烯多的主要原因是
②在600 ℃后,乙烯的体积分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17.Ⅰ.H2S与CH4重整,不但可以消除污染,还可以制氢。主要反应如下:①CH4(g)+2H2S(g) CS2(g)+4H2(g)+Q(Q0,A正确
B.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起始时V(CH4):V(CO2),即增大CH4浓度和减小CO2浓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都逆向移动,B正确;
C.300~580°C时,H2O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反应(I)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消耗H2O,反应(II)是吸热反应,升温时正移生成H2O,而由于反应(I)消耗H2O的量小于反应(II)生成水的量, C错误;
D.T°C时,在2.0L容器中加入2molCH4、2mol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则CO转化的浓度为mol/L,根据三段式:
若不考虑副反应,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但由于副反应( Ⅲ)中,消耗的氢气的量比二氧化碳多的多,故计算式中分子减小的更多,值小于81,故D正确
故选C。
7.D
【分析】先用三段式法计算出实验Ⅰ中各组分的改变浓度和平衡浓度:
而实验Ⅱ相当于在Ⅰ的基础上再加入NO,平衡会逆向移动,再判断各量的变化,以此来解析;
【详解】A.该反应ΔH>0,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Ⅰ中NO2的平衡转化率为×100%≈66.7%,B正确;
C.Ⅰ中平衡时c(O2)=0.2 mol·L−1,实验Ⅱ相当于在Ⅰ的基础上再加入NO,平衡会逆向移动,c(O2)<0.2 mol·L−1,C正确;
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反应的、均增大,D错误;
故选:D。
8.A
【详解】A.由图可知,可以通过E1和E2计算甲酸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的正反应活化能,但不能计算甲酸的总键能,故A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则甲酸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的焓变△H=,故B正确;
C.由图可知,途径Ⅱ中氢离子先做反应物,后做生成物,是改变反应途径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但不能改变平衡的移动方向,则途径Ⅱ与途径Ⅰ甲酸平衡转化率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9.D
【详解】A.由反应历程可知,是该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
B.由图可知,步骤Ⅱ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是该反应的决定步骤,B正确;
C.根据反应历程,总反应为:(l)+ (l)→(l)+HCl(g) ΔH=(b-a)kJ/mol,C正确;
D.三氟甲基为吸电子基团,与苯环相连能降低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形成的配合物不稳定,故其能量轮廓图曲线(虚线L)应在甲苯的实线图纸上,D错误;
故选D。
10.B
【分析】由图可知容积越小反应速率越快,所以a、b、c容器反应已达到平衡,d容器未平衡,增大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A.a点再充入一定量的X,容器体积不变,相当于正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X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d点反应未达到平衡,平衡正向移动,有v正>v逆,故B正确;
C.b容器中反应物生成物浓度都大于d容器中,溶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正反应速率v(b)>v(d),故C错误;
D.b点不知容器体积,无法确定物质浓度,无法计算平衡常数,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目标反应=2反应I+反应Ⅱ,,A正确;
B.反应I的∆H>0,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S>0,B错误;
C.通入过量空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C正确;
D.反应Ⅱ的活化能高,为反应的决速步骤,即反应速率由反应Ⅱ决定,D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增加光的强度可产生更多的带正电空穴和电子,氧气结合氢离子转化为羟基自由基,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生成DFF的总反应为,则氧化产物DFF与还原产物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正确;
C.生成HMFCA过程中,发生反应,,一定有e−或h+参与,故C正确;
D.生成HMFCA与DFF物质的量比为时,具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不知道,量子点至少产生不知道,故D错误;
故选D。
13.CD
【详解】A.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时,用苯做萃取剂,液体分层,有机层在上层,则上层溶液为紫红色,选项A错误;
B.用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备粗硅,为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B错误;
C.高锰酸钾不足,且草酸的浓度不同,只有一个变量,两支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乙试管完全褪色的时间更短,可以证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选项C正确;
D.将10mL2mol/L的KI溶液与10mL 1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滴加数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反应后溶液中仍然存在铁离子,能够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CD。
14.BD
【详解】A.题目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控制单一变量,则设计实验时,除浓度外,其他量均相同,所以加水体积为,即,A正确;
B.溶液可与盐酸反应放出氯气,故不可用盐酸酸化,B错误;
C.由实验时溶液都是先变为青绿色后褪至无色可知,在反应过程中,先被还原为,后被还原为,由青绿色褪至无色的过程中,若浓度过大,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浓度降低,褪色速率较慢,C正确;
D.由表中数据和实验现象可知,并不是加入越多,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的速率越快,D错误;
故答案为:BD。
15.(1) 反应物的浓度 正向 正向 放热 气体总体积增大 降低温度 减小压强 没有发生 催化剂
(2) 逆向 放热 减小 增大 不变 不发生 催化剂
【详解】(1)I.正反应速率突变,逆反应速率渐变,v′正>v′逆,说明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正反应速率突变,且平衡正向移动。
Ⅱ.v正、v逆都是突然减小的,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或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
Ⅲ.v正、v逆都是突然增大的,并且v正、v逆增大程度相同,说明该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也可能是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所致。
(2)I.T2>T1,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Ⅱ.p2>p1,压强增大,A(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
Ⅲ.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发生移动,但反应速率a>b,故a可能使用了催化剂;若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a也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16.(1) 0.25
(2) 在200 ℃时,乙烷的生成速率比乙烯的快 在600 ℃后,乙烯开始分解为碳和氢气
【详解】(1)设平衡时转化的CH4的物质的量为2x mol,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则×100%=20.0%,解得x=0.25,则平衡时CH4、C2H4、H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0 mol·L-1、0.25 mol·L-1和0.50 mol·L-1,则K==0.25;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CH4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据此画出图像为,;
(2)①题图中200 ℃时乙烷的量比乙烯多,这是因为该条件下乙烷的生成速率比乙烯的快。②温度较高时,乙烯会发生分解反应,故在600 ℃后,乙烯的体积分数减少,主要是因为乙烯发生了分解反应。
17.(1)BD
(2) d b
(3)20%
(4) B C组中n(CH4)∶n(H2S)=12∶1,CH4比例过高使催化剂Al2O3失活,反应速率小
(5)CH4C+H2
【详解】(1)A.恒温恒容下,容积不变,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也不变,则无论反应是否平衡,密度都不变,故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反应①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①中可逆符号前后的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则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说明容器内气体不在增加减少,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即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①的化学计算数,2v正(H2S)=4v正(CS2)=v逆(CS2),即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说明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CH4与H2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保持不变,说明CH4与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在发生变化,说明体系反应达到最大限度,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符合题意;
答案BD。
(2)根据平衡状态时,四种组分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图所示,c、d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是逐渐减小的,a、b是逐渐增大的,由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