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388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42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太阳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吸收 太阳辐射 长波 辐射 近地面大气 二氧化碳 大气逆辐射 保温 【名师助学】小科普:天空的颜色仰望天空,你所看到的颜色就是太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散射后的颜色。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或日落时分,太阳光要穿过一层比太阳高挂时更厚的大气层,大部分蓝色光线在到达你的视野之前就已经被散射掉了,剩下的主要是红色,周围的云朵也被映射得绚丽多彩。小应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北方农民常用制造人造烟雾的方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请你说明其原理。【答案】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使地面散失了大量的热量而快速降温,产生了霜冻。人造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小温差,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从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1.多云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 ( )A.吸收作用强 B.反射作用强C.散射作用弱 D.保温作用弱【答案】B【解析】多云阴雨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第2~3题。2.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C.③减弱 D.④增强3.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2.D 3.A【解析】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所致。第3题,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导致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加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①。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几个方面。如图为华北地区地膜覆盖景观图。读图,完成第4~5题。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截留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4.A 5.B【解析】第4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截留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第5题,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材料一 拉萨和成都纬度基本相同,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比成都高,日照时数比成都长,但两城市的气温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下表为两个城市气候资料。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情境探究】材料二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热),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温室能提供生长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答案】见下图。(2)与成都相比,拉萨太阳辐射强、气温低,试分析原因。【答案】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能见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低。(3)温室大棚的原理是什么?【答案】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塑料薄膜或玻璃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后释放出地面长波辐射,塑料薄膜或玻璃对地面长波辐射起到阻隔作用,从而把热量保留在大棚里。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整合提升】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农民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简易图记忆大气的受热和保温过程方法技巧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方法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考向1:大气的受热过程](2022年山东烟台期末)山东省气象台于2021年12月15日20时3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聊城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天气,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受大雾天气影响,部分高速封闭,部分汽车班次停运。据此完成第1~2题。【学以致用】1.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B.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红、绿色灯)却很醒目。其原因是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答案】1.B 2.C【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浓雾增加了大气厚度,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变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能见度,B项正确。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C项正确。[考向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022年贵州毕节期末)塑料大棚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图为我国某地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景观图。据此完成第3~4题。3.江淮地区塑料大棚覆盖黑色塑料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大气逆辐射 B.增强地面辐射C.增大地面的比热容 D.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答案】3.B 4.A【解析】第3题,大棚覆盖的黑色塑料网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阳光进入大棚内,起到遮阳的作用,减少蔬菜水分过度蒸腾;江淮地区夏季光照强,天气炎热,影响作物生长,因此需要覆盖黑色塑料网遮阳降温,B项正确。第4题,在大棚内洒水是为了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保温作用,因此A项正确;洒水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减缓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速度,不能增强地面辐射,B项错误;冬季傍晚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洒水即使能增大地面的比热容,也不能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也就起不到保温的作用,C、D项错误。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教材第35页 活动1.读图可知,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至于过多,地球温度不会太高;夜晚,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低,使得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小。【教材疑难助解】3.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晚上没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散失的热量较多,温度较低,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大气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温室效应,进一步深刻理解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实验用品]2只玻璃盘、1个较大的白色矿泉水瓶、2支温度计、少许土壤、1把剪刀、手表。【课外实践探究】[实验步骤]第一步:在两个玻璃盘中分别放入少许土壤;用剪刀将一白色塑料瓶拦腰剪断,然后,将塑料瓶倒扣在一只玻璃盘中,制成“微型温室”。第二步: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孔,插入温度计;在另一个玻璃盘中放置一支同样的温度计。第三步:将两个玻璃盘放置在阳光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下两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第四步:观察结果,整理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答案】“微型温室”内插入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高于另一玻璃盘中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说明塑料瓶做成的“微型温室”能够减弱地面热量的散失,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太阳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吸收 太阳辐射 长波 辐射 近地面大气 二氧化碳 大气逆辐射 保温 【名师助学】小科普:天空的颜色仰望天空,你所看到的颜色就是太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散射后的颜色。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或日落时分,太阳光要穿过一层比太阳高挂时更厚的大气层,大部分蓝色光线在到达你的视野之前就已经被散射掉了,剩下的主要是红色,周围的云朵也被映射得绚丽多彩。小应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北方农民常用制造人造烟雾的方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请你说明其原理。【答案】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使地面散失了大量的热量而快速降温,产生了霜冻。人造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小温差,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从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1.多云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 ( )A.吸收作用强 B.反射作用强C.散射作用弱 D.保温作用弱【答案】B【解析】多云阴雨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第2~3题。2.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C.③减弱 D.④增强3.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2.D 3.A【解析】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所致。第3题,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导致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加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①。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几个方面。如图为华北地区地膜覆盖景观图。读图,完成第4~5题。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截留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4.A 5.B【解析】第4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截留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第5题,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材料一 拉萨和成都纬度基本相同,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比成都高,日照时数比成都长,但两城市的气温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下表为两个城市气候资料。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情境探究】材料二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热),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温室能提供生长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答案】见下图。(2)与成都相比,拉萨太阳辐射强、气温低,试分析原因。【答案】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能见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低。(3)温室大棚的原理是什么?【答案】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塑料薄膜或玻璃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后释放出地面长波辐射,塑料薄膜或玻璃对地面长波辐射起到阻隔作用,从而把热量保留在大棚里。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整合提升】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农民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简易图记忆大气的受热和保温过程方法技巧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方法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考向1:大气的受热过程](2022年山东烟台期末)山东省气象台于2021年12月15日20时3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聊城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天气,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受大雾天气影响,部分高速封闭,部分汽车班次停运。据此完成第1~2题。【学以致用】1.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B.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红、绿色灯)却很醒目。其原因是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答案】1.B 2.C【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浓雾增加了大气厚度,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变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能见度,B项正确。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C项正确。[考向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022年贵州毕节期末)塑料大棚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图为我国某地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景观图。据此完成第3~4题。3.江淮地区塑料大棚覆盖黑色塑料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大气逆辐射 B.增强地面辐射C.增大地面的比热容 D.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答案】3.B 4.A【解析】第3题,大棚覆盖的黑色塑料网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阳光进入大棚内,起到遮阳的作用,减少蔬菜水分过度蒸腾;江淮地区夏季光照强,天气炎热,影响作物生长,因此需要覆盖黑色塑料网遮阳降温,B项正确。第4题,在大棚内洒水是为了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保温作用,因此A项正确;洒水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减缓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速度,不能增强地面辐射,B项错误;冬季傍晚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洒水即使能增大地面的比热容,也不能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也就起不到保温的作用,C、D项错误。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教材第35页 活动1.读图可知,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至于过多,地球温度不会太高;夜晚,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低,使得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小。【教材疑难助解】3.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晚上没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散失的热量较多,温度较低,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大气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温室效应,进一步深刻理解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实验用品]2只玻璃盘、1个较大的白色矿泉水瓶、2支温度计、少许土壤、1把剪刀、手表。【课外实践探究】[实验步骤]第一步:在两个玻璃盘中分别放入少许土壤;用剪刀将一白色塑料瓶拦腰剪断,然后,将塑料瓶倒扣在一只玻璃盘中,制成“微型温室”。第二步: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孔,插入温度计;在另一个玻璃盘中放置一支同样的温度计。第三步:将两个玻璃盘放置在阳光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下两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第四步:观察结果,整理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答案】“微型温室”内插入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高于另一玻璃盘中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说明塑料瓶做成的“微型温室”能够减弱地面热量的散失,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