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集体备课)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029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 12古诗三首 | 教材位置 | 人教版五语上册第四单元 | |||
课时 | 3——1 | 授课日期 |
| 总时数 |
| |
教学目标 |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 |||||
教学难点 | 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预习要求 |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 |||||
教学过程 | ||||||
个人备课栏 | 旁注 |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板书:陆游 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 |
| |||||
个人备课栏 | 旁注 | |||||
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四、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什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村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村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品读欣赏,深入探究,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总结课文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知背景,初读,读通顺,再读,明诗意,细读,悟诗情,诵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品读欣赏,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4fe52fb62f6e7725d9cc9bc40120c53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