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46分)
-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铁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0页。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用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8 g 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 L己烷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6.5g锌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的分子数为0.1NA
D.1 mol-OH(羟基)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2.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 mL 2 mol/L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24
B.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象
D.反应中Na、Mg、Al均过量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I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氯气有漂白作用
B.用图II所示的方法闻Cl2的气味
C.图III中有棕黄烟产生
D.图IV中,若气球变大,则可证明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
4.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的符号是:mol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1molSO2约含有6.02×1023个二氧化硫分子
D.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是1mol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不含消化纤维素的消化酶,因此食物纤维对人体无用
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焙制糕点
C.油脂从化学成分上讲属于酯类化合物,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
D.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B.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D.氯气有强氧化性,所以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7.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足量H2使0.1molCuO还原为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32gS8(分子结构: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A
C.2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SiO2、Ca(OH)2、NaHCO3等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若a、b、c分别为Si、SiO2、H2SiO3,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C.Fe2O3Fe2(SO4)3(aq)无水Fe2(SO4)3
D.NaNa2O2NaI
9.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
B.反应④说明的稳定性强于
C.反应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0.设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丙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H原子数为0.6NA
C.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8 g乙烯含有质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丁烷含碳碳单键数为0.4NA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
B.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固体质量每增重28g,转移电子数2NA
D.23g Na与O2充分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消耗O2分子数在0.25 NA和0.5 NA之间
12.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气体。
C.用盐酸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约含分子数目为
B.1mol/L的溶液中含的数目为
C.2.3gNa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
D.17g氨气中含有
14.某兴趣小组以过氧化钠为对象进行探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入药品后,滴加稀硫酸,打开K1,关闭K2,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
B.X中应加入试剂为浓硫酸
C.若打开K2,关闭K1,玻璃管中的铜丝由红变黑的现象时,则证明“有水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
D.若关闭K2,打开K1,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结论“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
二、填空题
15.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酸过量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 , 。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烧杯中放入铜屑和稀硫酸,加热并不断通入空气,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蓝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实验过程 。
(4)烧碱可吸收CO2,当含0.2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图表示加入盐酸体积和生成的CO2的体积的关系,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所用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2位小数)。
16.下表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表中列出它们的一种主要成分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名称
水玻璃
干冰
醋酸
小苏打
消石灰
酒精
水合碳酸钠
成分
Na2SiO3溶液
CO2
CH3COOH
NaHCO3
Ca(OH)2
C2H5OH
Na2CO3·xH2O
(1)请你对表中①~⑦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编号):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用④治疗胃酸过多(主要成分为盐酸) 。
ii.用澄清的⑤溶液检验CO2气体 。
iii.③和④反应产生CO2气体 。
(4)检验⑦中的阳离子的常见实验方法: 。
17.12月23日凌晨,陕西省西安市下辖村、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新冠肺炎病毒,可用于物品表面的杀菌消毒。小铭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该消毒液通常稀释到100倍(体积比)使用。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图信息:
(1)该“84消毒液”NaClO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保留1位小数)。
(2)工业上可用Cl2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84消毒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一瓶上述“84消毒液”理论上能吸收空气中 L的CO2(标准状况下)而变质。(已知:CO2+NaClO+H2O=NaHCO3+HClO)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500mL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18.将Ce(SO4)2·4H2O(摩尔质量为404g·mol-1)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当固体残留率为70.3%时,所得固体可能为 (填字母)
a.Ce(SO4)2B.Ce2(SO4)3C.CeOSO4
19.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的前提:以下有①~⑩种物质:①②石墨③固体④⑤固体⑥熔融⑦氨水⑧稀硫酸⑨熔融硫酸铝⑩碳酸钙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写出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⑥和⑧按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34.2g⑨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5)若将标准情况下aLHCl气体熔于1L水中,所得溶液稀盐酸的密度为dg/mL,则此时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A. B. C. D.
20.2021年是国际化学年十周年纪念,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晶体硅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硅在常温下化学性比较活泼
C.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
D.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
(2)工业上常用金属钠冶炼钛,是利用金属钠的强 性。
(3)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器皿盛放浓硝酸,是因为 。
(4)纯碱和小苏打均为常见的厨房用品。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比较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的热稳定性。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 (填“I”或“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NaIO3+NaHSO3→NaHSO4+Na2SO4+I2+H2O未配平)。配平并用单线桥法标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1.“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广泛使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图中是某“84”消毒液的标签,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保留1位小数)。
(2)资料显示“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含HCl)混合使用,对此某小组开展如图所示的研究。两表面皿之间充满黄绿色气体。则“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的作用是 。
(3)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也可用作杀菌剂、消毒剂、漂白剂和供氧剂等。若Na2O2作供氧剂与H2O完全反应时,若转移0.3 mol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的O2 L。
2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名称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
主要性质
水溶性
稳定性
主要反应
与H+反应
与碱Ca(OH)2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
硫酸铝
主要用途
23.新冠病毒防控第九版明确提出,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含氯消毒剂是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84”消毒液(有效成分)、漂白粉[有效成分]均具有杀菌消毒功能,主要原因是两者都具有 性。
“84消毒液”与反应制取,原理为:;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氯气并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
(2)从上图①、②、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氯气装置(A处) (填写序号)。
(3)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 ;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的方法 。
(4)实验室也可用溶液代替溶液吸收,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芳同学购买了一瓶“蓝月亮”牌“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含、3000mL、密度,稀释100倍后使用。
①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②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固体配制240mL、的消毒液。
(i)一定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ii)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标准状况下,由于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故28 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为,A正确;
B.标准状况下,由于己烷在标准状况下是液态,故11.2 L己烷中含有的分子数远大于0.5NA,B错误;
C.常温常压下,6.5g锌即,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反应为:3Zn+8HNO3(稀)=3Zn(NO3)2+2NO+4H2O,故生成的气体的分子数为NA,C错误;
D.由于羟基不带电,故1 mol-OH(羟基)含有的电子数为9NA,D错误;
故答案为:A。
2.D
【分析】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因此钠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最快,而镁或铝与水不反应,只能与盐酸反应,因此a表示钠,b表示Mg,c表示Al;根据图象可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体积相同,所以参加反应的盐酸是相同,即金属在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不足,金属过量。但过量的金属钠会继续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所以根据方程式2Na+2HCl=2NaCl+H2↑可知钠的物质的量只能是0.1L×2mol/L=0.2mol,则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也是0.2mo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2mol÷2=0.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由于酸不足,所以生成氢气的量为:n(H2)=n(HCl)= 0.1mol,所以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A正确;
B.生成0.1mol的氢气需0.2mol的钠,B正确;
C.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象,C正确;
D.结合以上分析可知,Na不可能过量,若Na过量会与溶剂水反应,D错误;
故选D。
3.A
【详解】A.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湿润的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物里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故A错误;
B.闻气体时,应允许少量气体飘入鼻孔,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产生伤害,图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
C.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故C正确;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圆底烧瓶中的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气球应该膨胀,故D正确;
故选A。
4.C
【详解】A. 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的符号是n,A错误;
B.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错误;
C. 1molSO2约含有6.02×1023个二氧化硫分子,C正确;
D. 0.012kg中所含碳原子数是NA个,D错误;
答案选C。
5.A
【详解】A、虽然人体内不含消化纤维素的消化酶,但食物纤维有通便功能,增加胃肠蠕动,对人体有益,A不正确;
B、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且碱性较弱,因此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焙制糕点,B正确;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因此油脂从化学成分上讲属于酯类化合物,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C正确;
D、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D正确;
答案选A。
6.B
【详解】 A.久置的氯水相当于稀盐酸,溶液中不存在次氯酸,所以该溶液只有酸性没有漂白性,则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只变红后不褪色,故A错误;
B.氯水中存在次氯酸,有漂白性,能漂白pH试纸;B正确;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有效成分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失效,所以要密封保存,故C错误;
D.氯气具有氧化性,但是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所以氯气必须是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即潮湿或湿布条时),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D错误。
答案选B。
7.D
【详解】A.氧化铜中,铜元素由正二价变为单质铜中的零价,一次转移两个电子,所以0.1molCuO转移0.2NA电子,A项正确;
B.根据S8的分子结构推出,1molS8分子中,含有8NA个共价键,32gS8是0.125molS8分子,含有0.1258=1NA个共价键,B项正确;
C. H218O和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所以2g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1mol,H218O和2H2O中都含有10个质子,所以0.110=1NA,C项正确;
D.氯气和水是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所以溶液中的微粒数还应该加上氯气中氯原子的个数,D项错误;
答案选D。
8.C
【详解】A、SiO2与盐酸不反应;Ca(OH)2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A错误;
B、若a、b、c分别为Si、SiO2、H2SiO3,因SiO2与H2O不反应,则不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c转化,B错误;
C、Fe2O3与硫酸溶液反应得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得无水Fe2(SO4)3,C正确;
D、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I氧化,所以Na2O2NaI不正确,D错误;
答案为C。
9.D
【详解】A.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固体碳酸钠,A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反应④说明Na2CO3的稳定性强于NaHCO3,B正确;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C正确;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③④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D。
10.A
【详解】A.标准状况下,11.2 L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A选项正确;
B.标准状况下,苯为液体,不能够准确计算其物质的量,B选项错误;
C.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8 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6NA,C选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 L丁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3可知,其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0.3NA,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11.D
【详解】A.1 mol O2作氧化剂时,若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为-1,转移2mol电子;若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为-2,转移4mol电子,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通入水中,部分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故B错误;
C.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固体质量每增重28g,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为1mol,转移电子数NA,故C错误;
D.23g Na的物质的量是1mol,若1molNa与O2充分反应生成Na2O,消耗0.25mol O2;若1molNa与O2充分反应生成Na2O2,消耗0. 5mol O2;若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则消耗O2分子数在0.25 NA和0.5 NA之间,故D正确;
选D。
12.B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熟练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操作易行,即除去杂质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一般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操作简便易行。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违反不减原则,错误;
B、HCl极易溶于水,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气体,正确;
C、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违反不减原则,错误;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容量瓶不能做溶解仪器,错误。
13.C
【详解】A.标况下水为液态,2.24L水的分子数不是,A错误;
B.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氯离子数目,B错误;
C.Na反应后转化为Na+,0.1molNa失去0.1mol电子,失去电子的数目为,C正确;
D.氨气中不含氢气分子,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A.装入药品后,滴加稀硫酸,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打开K1,关闭K2,浓硫酸将CO2气体干燥,先用CO2排进装置内的O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铜丝,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干燥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防止其与铜反应干扰实验的验证,B正确;
C.若打开K2,关闭K1,玻璃管中的铜丝由红变黑的现象时,则证明有O2生成。由于Na2O2与H2O反应也产生了O2,因此不能证明“有水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C错误;
D.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可得出结论“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在没H2O的情况下,没有生成O2,说明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5.(1)Na2CO3
(2) H++OH-=H2O 2H++CO=CO2↑+H2O
(3)2Cu+O2+2H2SO42CuSO4+2H2O
(4) Na2CO3、NaHCO3 2.67mol/L
【详解】(1)硝酸、硫酸和盐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
(2)“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硝酸、硫酸和盐酸与烧碱反应本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过量的硝酸、硫酸和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本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根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O=CO2+H2O;故答案为H++OH−=H2O;2H++CO=CO2+H2O;
(3)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通入氧气后,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生成硫酸铜,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故答案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4)由图示可知,不放出气体消耗盐酸25mL,继续滴加时,消耗盐酸50mL,放出气体,两者消耗盐酸,后者是前者的两倍,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不能共存,滴加盐酸,首先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二氧化钠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2CO3、NaHCO3,消耗75mL盐酸生成氯化钠,根据钠原子守恒,75mL盐酸含有n(HCl)=0.2mol,所用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67mol/L;故答案为2.67mol/L。
16.(1) ③④⑤⑦ ②⑥
(2)
(3)
(4)焰色试验
【解析】(1)
③CH3COOH属于酸④NaHCO3属于盐⑤Ca(OH)2属于碱⑦Na2CO3·xH2O属于盐,属于电解质;②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⑥C2H5OH属于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①Na2SiO3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
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故电离方程式为
(3)
i.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i.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iii.醋酸和小苏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Na2CO3·xH2O中的阳离子为,常见的检验方法为焰色试验。
17.(1)4.0mol/L
(2)Cl2+2NaOH=NaCl+NaClO+H2O
(3)89.6
(4) H2SO4+2NaClO=Na2SO4+2HClO 62.5
【详解】(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4.0mol/L;
(2)Cl2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一瓶“84消毒液”含有n(NaClO)=1 L×4.0 mol•L -1=4.0 mol,根据反应CO2+NaClO+H2O=NaHCO3+HClO,则需要CO2的物质的量为n(CO2)=4.0 mol,即标准状况下V(CO2)=4.0 mol×22.4 L•mol -1=89.6 L;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原理是稀硫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ClO=Na2SO4+2HClO;假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500mL×2.3mol/L,V=62.5mL。
18.B
【详解】将Ce(SO4)2•4H2O(摩尔质量为404g/mol)在空气中加热分解;
a.若为Ce(SO4)2,原子守恒计算固体残留率=×100%=82.2%,
B.若为Ce2(SO4)3,原子守恒计算固体残留率=×100%=70.3%,
C.若为CeOSO4,原子守恒计算固体残留率=×100%=62.4%,
所以当固体残留率为70.3%时,所得固体为Ce2(SO4)3,故B正确;
答案为B。
19.(1) ⑥⑨ ④
(2)NaHCO3=Na++
(3)Ba(OH)2+H2SO4=BaSO4↓+2H2O
(4)1.2mol/L
(5)D
【详解】(1)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③⑤⑥⑨⑩均为电解质,但③⑤⑩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⑥和⑨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所以可导电的电解质是⑥⑨;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是除水外的非金属氧化物、NH3和大多数的有机物,所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NaHCO3在水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
(3)Ba(OH)2和硫酸等物质的量反应,恰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二者的比例为1:2,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4)34.2g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34.2g÷342g/mol=0.1mol,其中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 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0.25L=1.2mol/L。
(5)标准状况下aLHCl的物质的量为mol,质量为g,1L水的质量为1000g,则溶液质量为(+1000)g,溶液体积为,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选D。
20.(1)AC
(2)还原
(3)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铝发生钝化
(4) II 2NaHCO3Na2CO3+CO2↑+H2O
(5)
【详解】(1)A.硅元素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正确;
B.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溶液外,其它物质如氧气、氯气、硫酸和硝酸等都不跟硅起反应,错误;
C.普通玻璃是石灰、砂子等物质在高温生成的硅酸盐材料,正确;
D.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错误;
故选AC。
(2)根据方程式4Na+TiCl4═4NaCl+Ti,反应中钠化合价升高,所以钠做还原剂,表现为还原性。
(3)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铝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器皿盛放浓硝酸。
(4)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因此II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5)NaIO3+NaHSO3→NaHSO4+Na2SO4+I2+H2O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该反应中转移10e-,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21. Cl2+2OH-=Cl-+ClO-+H2O 4.0 NaClO+2HCl=Cl2 ↑+NaCl+H2O 吸收Cl2,防止污染空气 3.36
【详解】(1)用氯气制备“84”消毒液为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由图中消毒液的标签,可知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2g/cm3,则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含HCl)混合使用,生成黄绿色有毒气体氯气,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Cl2 ↑+NaCl+H2O,NaOH的作用是吸收Cl2,防止污染空气。
(3) Na2O2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 O2,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一个氧气转移2个电子,则转移0.3 mol电子,生成O20.15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 稳定,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风化 受热易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H+=、+2H+=CO2↑+H2O +H+=CO2↑+H2O 与OH—不反应,但Ca2++=CaCO3↓ Ca2++OH—+=CaCO3↓+H2O(碱过量)Ca2++2OH—+2=CaCO3↓++2H2O(碱不足) Ca2++ =CaCO3↓ 不反应 2Al3++3 +3H2O=2Al(OH)3↓+3CO2↑ 3+Al3+=Al(OH)3↓+3CO2↑ 制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详解】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热稳定性强,受热不易分解,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风化;碳酸钠与少量酸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与足量酸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与硫酸铝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2H+=CO2↑+H2O,Ca2++=CaCO3↓,Ca2++=CaCO3↓,2Al3++3 +3H2O=2Al(OH)3↓+3CO2↑,碳酸钠的用途广泛,常用于制玻璃、造纸、制皂、洗涤等;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与不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与硫酸铝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CO3-+H+=CO2↑+H2O,Ca2++OH—+=CaCO3↓+H2O、Ca2++2OH—+2=CaCO3↓++2H2O,(不反应),3+Al3+=Al(OH)3↓+3CO2↑,碳酸氢钠用途广泛,常用于发酵、医药、灭火器;
故答案为:
名称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主要性质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
稳定性
稳定,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风化
受热易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主要反应
与H+反应
+H+=、+2H+=CO2↑+H2O
HCO3-+H+=CO2↑+H2O
与碱Ca(OH)2反应
与OH—不反应,但Ca2++=CaCO3↓
Ca2++OH—+=CaCO3↓+H2O、Ca2++2OH—+2=CaCO3↓++2H2O
与盐反应
CaCl2
Ca2++=CaCO3↓
不反应
硫酸铝
2Al3++3 +3H2O=2Al(OH)3↓+3CO2↑
3+Al3+=Al(OH)3↓+3CO2↑
主要用途
制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23.(1)氧化
(2)②
(3) 制备的氯气中混有水蒸气 在A和B之间加一个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4)33=53
(5) 2.4 250mL容量瓶 重新配制溶液
【详解】(1)“84”消毒液、漂白粉均具有杀菌消毒功能,主要原因是两者都具有氧化性;
(2)题中制备氯气需要热,故选②;
(3)B中干燥的布条也褪色,可能原因是制备的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改进的方法为:在A和B之间加一个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4)实验室也可用溶液代替溶液吸收,化学方程式为:33=53;
(5)①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配制240mL该溶液,需要选用250mL容量瓶,除了题中所给仪器外,还需要250mL容量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重新配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