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训练题(72份)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强化训练 --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强化训练 --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4届高考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强化训练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春秋后期,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进入贵族禁地从事山泽资源开发,贵族诬其为“盗贼”并出兵镇压,镇压无效后,改用征税的办法;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主动开放禁地,推行征税制度,美其名曰“赐民”。这种转变反映了( )
A.贫富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
B.土地私有化促进社会发展
C.税制改革引发井田制瓦解
D.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转型
2、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自申国逃到晋国,被晋文侯收留于晋南三年,最后在晋国和郑国的保护下迁都至洛邑。平王东迁的过程表明( )
A.“家国一体”观念日渐式微
B.都城变迁导致政局动荡
C.“尊王攘夷”成为时代潮流
D.周王室的衰微已成大势
3、西周文献中,禹的事迹十分简单,主要是治水与疆理土地,和稷同为“农稼之祖”。东周时期,禹成为平治洪水的远古圣王;同时以儒、墨为代表的诸子称颂禹“既是一位远古圣王,还是一位远古圣臣”。这说明( )
A.诸子学术建设促成禹的完美形象
B.典型人物塑造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C.重建大一统成为诸子的学术取向
D.经济模式的变化影响价值观建构
4、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
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
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5、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由此可知秦国政策的调整( )
A.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6、春秋时期,晋景公采取“联吴疲楚”战略,派申公巫臣教吴国的军队射箭、骑马、布阵等。齐国也给吴国输入大量的先进武器和战术。最终,楚国逐渐衰落,吴国开始崛起。吴国的崛起( )
A.抓住了大国博弈的机遇
B.改变了兼并战争的格局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使楚国失去大国的地位
7、据下表可知,周朝( )
齐国世系表(部分)
注:①吕姜尚,字子牙;②前386年~前384年,田和。
A.通过分封实现了地方长治久安
B.诸侯国王位更替沿袭嫡长子继承
C.利用分封宗法制来巩固贵族政治
D.政治构建秩序在社会转型中嬗变
8、春秋时期,晋文公“通商宽农”,卫文公“通商惠工”。然而到了战国,抑商益兴,并在秦国率先得到实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制度的转型 B.经济政策的转变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宗法观念的弱化
9、公元前544年,地处江南被视为“文身断发”蛮夷之地的吴国派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这表明当时( )
A.文化中心开始逐步南移
B.吴国深受儒家礼仪影响
C.华夏文化认同趋向加强
D.礼乐制度得到各国维护
10、《管子》中提到,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中记载了宋国大夫戴盈之和孟子商量“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这些记载反映了该时期( )
A.商品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B.仁政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诸侯争霸阻碍经济发展
D.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关税
11、战国时期,自商鞅变法起,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开始对民间商品实施高额的税率,以战国后期的秦国为例,酒、肉的税额比起成本要高出十倍;盐、铁等多种物资的生产和销售均由政府统一经营,其垄断利润则尽入政府之手。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发展 B.跨国贸易的兴盛
C.兼并战争的加剧 D.宗法观念的消亡
12、《诗经》中将周王奉若天神之类的语言只在西周前期作品中出现。西周后期的《诗经》作品中,多有为贵族祝福、祝寿场面的描写,“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等强调本宗族兄弟团结与联合的诗句屡屡涌现。这一现象折射出( )
A.统治集团更加团结
B.周王不再居于宗法体系顶端
C.诸侯贵族势力崛起
D.分封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森严
13、战国某政治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下列观点与此说法相同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赴火蹈刃,自苦为极
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4、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反映出他们( )
A.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B.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C.反对诸侯不义攻伐战争
D.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
15、《墨子·尚同》中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进而选择贤者仁人为三公、诸侯国君、里长、乡长等。于是“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子)“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由此可知,墨子( )
A.提倡原始直接民主
B.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
C.认同儒家仁义观念
D.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
16、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人君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上述现象( )
A.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
C.表明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商业管理已经成为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周城市总体上为前朝后市的格局,据《周礼·匠人》记载,西周王城的后边部分设有市场,并规定凡是官办的商业市场,均设置有专职官员负责商业管理事宜。市场管理的总负责人叫司市,全面负责所辖市场的刑、政、教、治、量度及禁令,司市只要在市场入口处悬挂旌旗就表明可以开市,参市交易者从规定的入口进入市场,入口处由胥手持长鞭把守,其他管理官员则各司其职。开市后,首先要检查货物是否以假冒真,货物价格制订是否合规,贾师还要根据官府的需要制订商品价格,调节商品流通。西周政府对商业的干预使其商业发展状况逐步顺应了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发展水平。
——摘编自李佩、李渊《探源西周时期的商业管理》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百工、商贾反抗官府,“百工叛”的现象不断出现。据记载,春秋时期,齐国致力于“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郑国规定只要商人对国家忠诚,国家就不干涉商人的活动,卫文公制定的“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战国策·魏一》记载魏国“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管子·八观》也称当时有“粟行于五百里”者。战国时期,横贯东西和纵贯南北的水陆交通线业已形成。《国语·周语》记载,当时“黄金为上币,铜铁为下币”。“商贾可以富家,技艺足以糊口”,而“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人们纷纷通财鬻货,自此,谋利之风席卷整个社会。
——摘编自李生《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周商业管理的主要制度及其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本)业……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为国者,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民不外务当敌斩首,内不急力田疾作,民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不亡何待?”“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使民贫,则民喜农而乐战……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以均贫富……此帝王之政也”。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人物,为维护秦国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领域实行超经济干预政策,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希望通过由国家全面控制、垄断经济资源的举措,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摘编自李禹阶《法家开启重本抑末先河》
(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相同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
(3)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的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邑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之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齐、秦、晋、楚四国最大,鲁、曹、宋、郑、卫、燕、陈、蔡、吴、越十国次之。各诸侯国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秩序,以往受周室制约。现在失去约束,各诸侯国内部争夺及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仅鲁桓公在位的19年间(前722年至前694年)就发生鲁桓公杀隐公自立、宋华督杀殇公、齐襄公杀鲁桓公一系列变乱。春秋初的强国郑国,在庄公死后发生了长达20年的内乱。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的突破
材料一 所谓精神突破,指的是价值取向、精神方向的根本突破或转型,是意识形态系统的解构重建。所谓轴心突破,即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的精神突破,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精神突破。这次精神突破的标志,就是世界几大主要文化类型分别诞生了各自主要的文化代表和思想主张……以后的人类思想就围绕着这些轴心开始旋转,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史。
——摘编自赵士林《中华民族:未完成的
精神突破》
材料二 中华文明发生突破的时期,正是春秋战国时代。这种突破,从思想层面看,表现在诸子百家思想的出现。这些新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本路向,其价值观念也如基因一样不断在以后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重构着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形态。与思想突破互为因果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被战国群雄以制度变革的方式保存下来,再经由秦朝的整齐划一成为历代制度的渊薮。
——摘编自李磊《编户齐民制与传统中国
的国家能力》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突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无法镇压劳动人民开发土地,于是通过征税的方式开放禁地,说明劳动人民与贵族的斗争促进了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贵族与劳动人民的矛盾推动了社会转型,而不是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并没有提到促进社会发展,排除B项;铁犁牛耕出现引发井田制瓦解,排除C项。
2、D
解析:从“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自申国逃到晋国,被晋文侯收留于晋南三年,最后在晋国和郑国的保护下迁都至洛邑”可得出,周平王流离于各诸侯国,说明周王室的衰微已经成为大势,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家国一体”观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都城变迁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尊王攘夷”,排除C项。
3、B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禹的事迹和地位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改变,这说明典型人物塑造镌刻着时代的印记,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典型人物塑造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不是诸子学术建设促成禹的完美形象,排除A项;重建大一统成为诸子的学术取向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模式和价值观的关系,排除D项。
4、B
解析:根据材料“有爵位之人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可知,商鞅变法实施的军功爵制将爵位作为享受特权的条件,类似于世卿世禄制下以血缘作为特权的条件,明显受贵族政治的影响,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还未建立新的等级秩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参政,排除C项;军功爵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宗法制,排除D项。
5、C
解析: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力尚弱,为求得生存,因此“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嬴政时期,为实现统一全国,因此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这是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结果,C项正确;秦孝公和秦王嬴政的治国思想都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不等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排除B项;通过政策变化无法得出秦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排除D项。
6、A
解析:从材料看,晋、齐等大国是为了“联吴疲楚”,给予吴国大量的帮助,最终吴国崛起,A项正确;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争霸战争,战国时期进入到诸侯兼并战争阶段,故B项时间不对,排除;唐朝后期,经济重心才逐步南移,故C项时间也不对,排除;春秋晚期,楚国虽然逐渐衰落,但在当时仍然是大国,排除D项。
7、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按照分封制的原则,分封齐国的诸侯是姜尚,但是在传承过程中被大夫田氏取代了政权,夺取了诸侯之位,故政治构建秩序在社会转型中嬗变,D项正确;周朝并没有通过分封制实现地方长治久安,排除A项;诸侯国王位更替一般沿袭嫡长子继承,但是传承过程中也会出现非嫡长子继承王位或者是权臣夺权,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利用分封宗法制来巩固贵族政治,排除C项。
8、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支持发展商业,而到战国时期秦国率先实行抑商,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和当时各国变法图强、重农抑商有关,A项正确;经济政策的转变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百家争鸣是思想方面,排除C项;材料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D项。
9、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季札熟知当时中原诸国的礼乐文化,表明中原文化已传播到江南,而季札也改变了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华夏文化认同,C项正确;此时为春秋时期,文化中心并没有开始逐步南移,排除A项;吴国深受儒家礼仪影响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礼乐制度得到各国维护与春秋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
10、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管子》和《孟子》中均记载了关税的问题,这与商品贸易活动日益频繁有关,A项正确;材料与仁政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诸侯争霸无关,排除C项;据材料无法得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排除D项。
11、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加剧必然导致军费开支增加,为了维持兼并战争就要征收较多的赋税,所以对商业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盐铁官营的客观原因是兼并战争的加剧,C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发展和跨国贸易兴盛不一定导致对民间商品征收高额赋税,排除A、B两项;“宗法观念的消亡”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2、C
解析:西周前期把周王奉为天神,说明对周王的崇敬,但后期多为贵族贺寿,且说宗族中的人莫如兄弟,说明西周后期诸侯贵族势力壮大,地位提升,C项正确;西周初期《诗经》推崇周王,后期多为描写贵族以及歌颂宗族弟子如兄弟,说明贵族势力逐渐崛起,未体现统治阶层更加团结,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体系的内容,无法看出周王在宗法体系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等级制度,排除D项。
13、A
解析: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体现了变革的思想,不必遵循古法礼制,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变革。“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大意是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和材料思想一致,A项正确;“赴火蹈刃,自苦为极”强调的是自我牺牲精神,排除B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强调的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排除C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强调的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排除D项。
14、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和孔子“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的主张都强调反对使用武力,说明他们反对当时诸侯之间的不义攻伐战争,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并且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不主张维护礼乐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反对不义战争,不是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排除D项。
15、D
解析:根据此料“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可知墨子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墨子提倡原始直接民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墨子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排除B项;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且材料没有提到仁义观念,排除C项。
16、B
解析:战国时期,道家、法家和儒家等纷纷借鉴其他学派,丰富其内容,学派融合趋势明显,反映出当时在分裂中孕育统一趋势,B项正确;诸子百家间思想的交流和借鉴,不能说明不同民族对华夏认同观念在不断增强,排除A项;各学派间的借鉴和融合,不能说明社会阶层间流动加速,排除C项;战国时期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需要的只有法家学派,排除D项。
17、答案:(1)主要制度:工商食官。
具体措施:在特定区域设置市场;设立管理机构和专职官员;制定商业交易规则;实行商品定价制度。
(2)表现:地域性大商人不断出现;商业都市较为普遍;流通范围日益扩大。
原因:工商食官政策的瓦解;各诸侯国的政策激励;水陆交通网络的形成;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经商谋利之风的盛行。
18、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三“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得出重本抑末;根据材料三“由国家全面控制、垄断经济资源”得出国家控制经济;根据材料一“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材料二“使民贫”、材料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得出富国弱民。第(2)问,根据材料一“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得出民避农战,事商贾;根据材料三“为维护秦国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得出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从该时期的军事、经济等角度得出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第(3)问,根据材料三“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得出重农抑商限制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出富国弱民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进步。
答案:(1)思想:重本抑末(重农抑商);国家控制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富国弱民。
(2)原因:“民避农战,事商贾”;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的建立(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
(3)影响:重农抑商限制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富国弱民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进步。
19、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
(2)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20、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根据材料“所谓精神突破,指的是价值取向、精神方向的根本突破或转型,是意识形态系统的解构重建”可知精神突破的概念;根据材料“中华文明发生突破的时期,正是春秋战国时代”可得出中华文明的精神突破发生在春秋战国;根据材料“思想层面看,表现在诸子百家思想的出现”可分析得出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突破的重要标志;根据材料“这种变化的结果被战国群雄以制度变革的方式保存下来,再经由秦朝的整齐划一成为历代制度的渊薮”可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突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为后世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紧扣论题。
答案:示例: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突破。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突破时期,百家争鸣是“轴心时代”人类精神突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之中。一方面,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华夏族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贵族等级体系趋于瓦解,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济世的各种方案,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争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这推动了学术思想与文化教育的繁荣,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突破的重要标志。以孔子、老子、墨子、韩非为代表的诸多思想先贤,分别创立了儒、道、墨、法等学派,各学派间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标准,成为西汉以后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哲学基础;法家学说则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家励精图治、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促进了国家大一统的实现与中央集权制的萌芽与建立。
总之,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突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为后世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对当时及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转型,起了奠基与推动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通史专练--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训练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墨子·尚同》中说,战国时期的封君,大多徒有虚名,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