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4.改变运输的车轮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
课题 | 改变运输的车轮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六年级上册 |
教材分析 | 《改变运输的车轮》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4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人们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使用这些工具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科学概念。前几课,学生已经研究了斜面和杠杆,本课继续聚焦到一种简单机械——轮轴。通过模拟测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轮轴的作用,建构对轮轴的认知。观察、分析教科书中不同轮子的插图,可以感受到工具的进步,而这种进步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 ||||||
学情分析 |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 “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通过探究了解了杠杆、斜面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轮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生活中经常见到,但学生对这些物品不一定都有研究、有思考。借助这些经验,学生在进行测试活动时积极性会更高。 | ||||||
教学目标 | 科学观念目标 通过使用带有车轮的工具,认识轮轴这类简单机械,了解工具安装车轮后具有省力、灵活等优点。 科学思维目标 通过比较平板和小推车在直线和曲线这两种道路上的使用感受,归纳带有车轮的工具所具备的优点。 探究实践目标 能结合不同工具特点,分析并设计对比方案。通过参与工具的使用过程,总结体验感受。 态度责任目标 能基于探究体验中的证据发表自己的见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工具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 ||||||
教学重点 | 参与、体验用平板和手推车模拟搬运物品的活动。 | ||||||
教学难点 | 析、描述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的优劣。 | ||||||
教学方法 | 实验法、讨论法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手推车(没有的可以用木板钉上四个万向轮自制)、不带轮子的木板、标志桶A、标志桶B、标志桶C、重物(就地取材,适合即可,不限)。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一)教师提问: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车轮?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大多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也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虽然无法考证车轮的发明年代,但随着车轮的应用,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车轮。重型卡车的车轮,直径大约3米。还有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轿车,车轮是比较宽的轮胎,轮胎的纹路也比较深。自行车上也有车轮,它的车轮比较细,轮胎的纹路比较浅。 教师谈话:车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广泛,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改变运输的车轮。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 提问让学生释放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
讲授新课 | (一)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 1.运送路线:将纸箱从A地运到B地(直道),再将半桶水(或适合的重物)从B地运到C地(弯道)。 2.任务要求:①四人小组,做好分工,两人体验,两人负责协助(计时、观察记录),体验的人和协助的人要轮换一次。②不能用力过猛,注意安全。③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后要及时检查物品是否完整。 (二)学生商议,小组内进行分工。 (三)明确评价指标。 1.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我们都设定了一些指标,用来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这节课我们可以设定哪些指标? 2.师生交流后,达成一些大家都认可的评价指标:如用力情况、完成运输的时间、物品的完整性…… (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室外体验。 材料的准备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体验的效率和测试结果,没有体验,后面的研讨就没有依据。所以,教师事先至少要准备两套平板和手推车。若有条件,一组一套器材更好,学生体验多,自然感受也就多了。体验结束后,整理器材,回到教室准备研讨。 (五)活动结论:无论是运输箱子还是桶装水,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沿曲线运动,使用手推车都比使用平板省力、省时、灵活、平稳、便利,甚至一些女同学也能轻松得完成任务。
(二)讨论研讨 1.你如何评价两种工具的运输方式?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两种工具的优劣? (提示:在实地测试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运输方式都能完成任务。将物体用平板沿直线或曲线运动都可以运输到其他地方。而将物体放在手推车上沿直线或曲线运动也都可以运输到其他地方,而且感觉运输起来更轻松。当比较这两种工具的优劣时,我们可以选用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用力情况、参与测试人员的表情等指标来评价工具的优劣。) 2:你认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虽然平板和手推车两种工具都能完成任务,但我们发现使用手推车完成任务的时间更短,用力更小,参与测试人员的表情也更轻松。也就是说,使用手推车完成运输物品的任务更省力、更容易。比较平板和手推车,它们有相同的平板,手推车比平板多了车轮装置,也就是说车轮使运输更省力、更容易。) 3.教师小结:对比使用平板和手推车完成同一个任务,我们发现使用手推车能更省力、更容易,也就是说车轮使运输更省力、更容易。
四、拓展延伸 了解车轮的改进和发展。 (1)出示教科书第51页图片,学生观察。 (2)提问:观察这车轮,你能发现它们的结构和材料有哪些不同和相同? (3)师生交流,达成一些共识。 (4)小结:车轮的形状、基本结构没有变,车轮的材料、车轮的辐条、加工技术、制造技术、轮胎材质发生了改变。 (5)教师谈话: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运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6)出示教科书第51页下方图片,指一指,哪里是轮?哪里是轴? (7)教师小结: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作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对比一- 下水龙头这样的轮轴,我们发现其实车轮也属于一种轮轴,其中半径较大的轮胎是轮,半径较小的中心位置是轴。
|
学生思考、动手与合作。
学生思考、讨论与交流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与交流
|
室外测试活动,出去之前一定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并商定好相应的规则,避免学生分心、散漫;然后让学生经过时间的实际,从而得出轮子组装的车比直接运动东西要省力。
对核心问题研究,务实学生的科学概念,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拓展知识深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车轮属于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用有轮的推车运送物品比较省力、灵活。车轮的改进和发展都是由技术的不断进步所引发的,材料科学、制造技术加工技术、人们的知识经验等都功不可没。 | ||
板书设计 | 4 改变运输的车轮
探索车轮的作用:省力、方便 改变运输的车轮 车轮的改进:无辐条、有辐条、有轮胎 车轮的变形:轮轴 | ||
课后作业 | 一、填空题 1.车轮的作用有( )、( )。 2.轮轴是由( )和( )组成的。 3.车轮的改进经历了( )、( )( ) 4.车轮变形的作用有( )和( )。 二、判断题 5.车轮属于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 ) 6.斜面、杠杆、和轮轴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 7.螺丝刀是轮轴的一种。 ( ) 8.重型卡车的车轮不属于轮轴。 ( )
| ||
课后反思 | 亮点:本课重点采取的方法就是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聚焦到车轮的出现改变了运输的历史,从而揭示本课课题。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室外测试活动,出去之前一定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并商定好相应的规则,避免学生分心、散漫。本课的活动主要在室外进行,学生比较兴奋,往往容易忘记记录,教师要注意提醒。此外,受器材、场地的限制,每个小组都只有一一次机会, 每个学生只能获得一种工具运送一段距离的经验和感受。为了避免在填写记录过程中学生主观猜测,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组织学生组内交流。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一致小组商定后共同填写记录,分析问题,从而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不足:教材的资料中,需要对某一工具是轮轴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教学建议:利用小百科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活动扳手简称活扳手,其开口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是用来紧固和起松不同规格的螺母和螺栓的一种工具。活动扳手有头部和柄部构成,头部有活动板唇、呆板唇、板口、 涡轮和轴销构成。旋转涡轮可调节板口的大小。扳手开口部即为轴,手柄部为轮,即手柄越长,力臂越长越省力。 (4)把天平的主轴插在底座正中。 你也可以在彩纸上画一些小装饰,在主轴和秤杆上画一些彩色的花纹,这样你的天平就更漂亮了!
|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灵活巧妙的剪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灵活巧妙的剪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斜面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斜面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