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7.信息的交流传播优质课教案
展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信息的交流传播》教学设计
课题 | 信息的交流传播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六年级上册 |
教材分析 | 《《信息的交流传播》本单元的第7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前6课,学生已经研究了工具和技术的紧密联系与作用,本课我们聚焦“信息对工具和技术的影响”。首先让学生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异同,引发学生对信息传播工具的思考。然后设计一个制作简易独轮车的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两种工具传播信息的差异。研讨的过程中,既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制作过程,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所有学习,再次思考“工具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总结提升单元主题的目的。 | ||||||
学情分析 |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和各种传播信息的工具所包围。依据生活的经验,学生大概能说出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传播的一些特点,但这些认知都是片面且缺乏客观对比的。因此让学生真实地参与教材设计的活动,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不同传播工具之间的差异。 | ||||||
教学目标 | 科学观念 通过制作独轮车模型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会影响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着驱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书本信息和电子信息在制作活动中的不同效果,辨析不同信息传播工具的差异。 探究实践 借助信息传播工具(书本或电脑)获取信息,完成独轮车简易模型的制作。 态度责任 在合作探索“制作独轮车模型”的过程中,积极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 ||||||
教学重点 | 参与、体验简易独轮车模型的制作活动。 | ||||||
教学难点 | 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差别,总结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 ||||||
教学方法 | 实验法、讨论法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尺子、剪刀、细线、竹棍、萝卜、独轮车制作指南文字稿、独轮车制作指南视频等。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一)教师提问: 你知道哪些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他们各自发挥着什么作用?
印刷革命带来了书籍报刊的大量普及,然而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书籍只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种工具。 (二)教师谈话:信息的传播尤为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信息传递的作用。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 提问让学生释放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
讲授新课 | (一)探索活动1:比较信息的形式 1.出示人们看书和看电脑的场景图片。
2.教师提问:书本和电脑是生活中常用的信息传播工具。比较书本和电脑,它们提供的信息形式有什么异同?它们又是如何传播信息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 (二)探索活动2:比较传播效果 1.教师谈话:利用书本和电脑传播的信息,究竟有什么差别?让我们具体体验一下。 2.教师介绍制作独轮车的材料。 3.教师谈话:简易独轮车的制作方法,你有两个途径可以获取。第一种,老师事先已经打印出来了,你可以阅读图文获取信息。第二种,老师事先已经录制好了制作视频,观看视频你也可以获取信息。 4.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其中一种信息的传播工具。 5.学生领取材料、工具,完成简易独轮车的制作。 6.教师巡视,尽量避免提示,让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制作。 7.展评:小组展示,介绍自己的简易独轮车。 8.教师把独轮车分为两组,一组是图文组,一组是视频组。 9.引导学生对比这两组小车之间的差异,如车轮的大小、车身的长度、车轮转动是否顺畅等技术细节。 (三)研讨 1.通过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有什么差别? (1)学生结合自己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书本传播信息可以被人快速接收,但不直观,不同人理解起来会有差异。电脑传播的信息有视频、有声音,还可以有文字,直观性强,但看完整段视频比看完图文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2.制作独轮车模型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工具?独轮车模型包含了哪些学习过的技术? 提示:学生列举用到的工具,提炼模型中运用的技术:杠杆技术,独轮车以车轴为支点,货物的重心为阻力点,把手位置为用力点,是省力杠杆,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可以省力。轮轴技术:独轮车运输货物时,以车轮接触地面,减少受力面积,进而诚少阻力,同时滚动的车轮让运输更便捷。还可能用到斜面、三角形的稳定性技术。 3.谈谈我们对工具和技术的一些新看法。 提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工具是人的力量的一种延伸。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人类利用简单的工具可以完成简单的任务,如制作独轮车模型。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技术是人类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具的进步,如通信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要求制作技术、通信技术要不断进步。同时,工具的改进又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四)拓展 教师引导让学生读一读本课的拓展内容,然后说一说对工具与技术的看法,加深学生的认知。 提示: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我们常用的纸质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人类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由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 |
学生思考、动手与合作。
学生思考、讨论与交流
学生阅读、思考和交流
|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不同信息的差异,不同工具传播信息的效果也有差异。但这些认知有的来自生活经验,有的来自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还有待于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检验。
通过对比分析、反思不同信息的作用和影响。
丰富学生知识,拓展视野。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驱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会影响到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借助信息传播工具获取信息,完成独轮车简易模型的制作。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
板书设计 | 7 信息的交流传播
信息的工具 信息的交流传播 信息的形式 传播的效果
| ||
课后作业 | 一、填空题 1.( )主要为我们提供文字、图像、符合、色彩等形式的信息,而( )可以提供文字、图像、符合、色彩、音频、视频等更多形式的信息。 2.电脑是以( )( )( )为载体,依靠互联网传播信息。 3.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 ),( )是人的力量的一种延伸。 4.由( )、( )、( )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逐渐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 二、判断题 9.现在我们的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印刷术功不可没。( ) 10.图文和视频对信息的传递效果是一样的。 ( ) 11.电脑的传播信息的效果一定比书籍好。 ( ) 12.所有剪刀的形状和功能都是一样的。 ( )
| ||
课后反思 | 亮点:本次课堂教学内容能紧紧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好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习掌握知识就是要在动手、动脑、合作中得到。所以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学习。鼓励学深入探讨工具和科技今后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真正明白工程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不足:教材的拓展资料中,随着谈到都了独轮车的作为一种工具,有含有相应的技术,同时还要给学生渗入这种工具的发展历史,从而促进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全面掌握。 教学建议:可以以小百科的形式展示出来。如独轮车俗称“手推车”,又名辇、鹿车、手推车、手车、土车、羊头车、羊角车等。西汉时已在一些田间隘道上出现。北宋时正式出现独轮车名称。 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独轮车利用杠杆原理而把负载的抗力点的靠近支点(即车轮)而令本身运作有效率,亦把负载分担在独轮车及操纵者之上。因为独轮车令笨重或大量的负载移动变得轻松,所以它在建筑工地、农地、花园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两轮的手推车在平地较为稳定,但独轮车则在易失平衡的地方如细小、铺板或翘起的路面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卸载时亦较易控制。 |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灵活巧妙的剪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灵活巧妙的剪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7.能量从哪里来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7.能量从哪里来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