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风成地貌巩固练习
展开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1~2题。
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沙丘、峡谷、风蚀地貌。第2题,河流入海口时,因流速降低,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填海造陆,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风力挟带的泥沙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
下图是我国某地沙丘的分布及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沙丘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为( )
A.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小到大
B.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大到小
C.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小到大
D.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大到小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图示沙丘西北坡坡度缓,是迎风坡,该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B项正确。第4题,风力一定时,颗粒小的沙粒易被吹动,在迎风坡被吹到坡顶,颗粒大的沙粒不易被吹动,在迎风坡留存坡底。在背风坡,受重力分选作用影响,颗粒大的沙粒更容易滑落到坡底。因此沙丘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都是由小到大,C项正确。
我国地质工作者深入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6.下列关于雅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
B.最初命名于我国新疆罗布泊
C.仅分布于我国干旱地区
D.是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第6题,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在世界其他干旱地区也有类似的地貌分布。
读图,完成7~8题。
7.该地区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8.我国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地区是( )
A.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答案:7.B 8.D
解析: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形状可判断,该处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判断,沙丘西北坡缓,东南坡陡,故该地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沙丘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9.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读黑河流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发源地祁连山的走向是 。黑河属于 (填“内流”或“外流”)河,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 ,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 和 。
(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有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 ,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 。冲积扇和沙丘都属于 地貌。
答案:(1)西北—东南 内流 减少 蒸发 下渗
(2)甲 丙 堆积
解析:第(1)题,祁连山走向为西北—东南。因黑河注入居延海(湖泊),因此属内流河。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和下渗量等。第(2)题,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最易形成冲积扇;三地中,丙地降水最少,气温高,光照时间长,蒸发旺盛,地表水分缺乏,因此最易形成沙丘;冲积扇和沙丘分别是流水和风力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等级考素养提升
日本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为了让游客领略沙漠风情,当地政府为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气。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夏季风 B.冬季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最有可能是指( )
A.植树种草
B.修筑防浪堤
C.从外地运沙
D.持续除草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该岛地形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风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A项错;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县形成沙丘,B项对,C、D两项错。第2题,材料中有“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的信息,根据日本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结合鸟取沙丘所处位置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而该地的主要景观是沙漠,如果长满草就破坏了该沙漠景观,而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这样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故选D项。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4.图中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第4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
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5.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水堆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A
解析:从图中所给的信息可以看出,海岸沙丘地貌中有岸前沙丘带、灌丛沙丘带,还有丘间低地,更有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是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而该处复杂的地貌应该是河流或海洋的泥沙经风力堆积而形成的,故A项正确。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青海湖周边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1)青海湖东部沙丘分布集中而西岸少有沙丘分布,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该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
答案:(1)全年盛行西北风;风沙向东移动堆积(沉积)。风沙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侧广泛的风沙堆积。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
(2)冬季西北风强劲,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风力增强使沙丘坡向改变。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沙丘分布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由于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河口三角洲沉积物会随着西北风的作用,不断向东推移并沉积;同时,由于东岸分布有日月山,因此从西侧吹来的风沙,受到山脉的阻挡,导致沙粒停落,进而造成湖岸东侧广泛的风沙堆积。而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因此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同时,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因此,冬季西北风强劲时,新月形沙丘向东南移动;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增强,从而使新月形沙丘向西北推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因素是,该图片最可能拍摄于,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该地貌最可能位于我国,能正确表示该地貌形成过程的是,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该景观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9克/米2,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风成地貌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风成地貌一课一练,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