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精品精练
展开一、风沙活动的条
二、危害
1.危害:破坏 ,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 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危害的具体表现
(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 ,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三措施
1.措施: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如 、石方格、高立式沙障、 等。
2.目的:增大地面的 ,以降低 ,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绿洲边缘,其中的灌丛能降低风速、阻沙和固沙,从而形成灌丛沙丘这一独特景观。受此启发,交通建设者发明了许多措施来防治风沙。下图为灌丛沙丘景观。完成1~2题。
1.灌丛沙丘出现在绿洲边缘的原因主要是( )
A.水源充足 B.风速较小
C.光照丰富 D.土地退化
2.为防流沙侵害,沙漠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建草方格,形成矮草沙障
B.修建风电场,降低风速
C.修建高立式沙障阻挡流沙
D.采用滴灌技术种耐旱树种
新疆台特马湖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该地风沙活动活跃,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3米以内,对铁路建设与运营安全带来威胁,阻碍格库铁路台特马湖段的建设进程。格库铁路西侧并行的G218国道于2013年11月在其上风侧设置2道间距20米、高为1米的草方格阻沙障,阻沙作用明显,但仅过5个月积沙就完全将其填满。2018年,台特马湖特大桥(下图)建成,成功解决风沙流问题,为格库铁路全线通车奠定基础。据此完成3~4题。
3.草方格沙障不到半年就被积沙填满,其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往年弱 B.地面植被茂盛
C.风沙活动活跃 D.高度设计不足
4.格库铁路台特马湖段最终选择以架设桥梁方案通过是为了( )
A.避让风沙 B.降低生态
C.保护生态 D.增加动量
机械防沙措施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机械防沙的材料可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材料(作物秸秆为主)、矿物质材料(黏土和砾石为主)和新型材料(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或以农作物经发酵生成的产品为原料)。草方格(左图)是常用的传统防沙材料,尼龙网沙障(右图)是一种新型的防护材料。据此完成5~7题。
5.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更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 )
A.对环境污染小 B.环境适应性强
C.需要劳动量小 D.治理成本低
6.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
A.增加降水 B.削减风力
C.提高地下水位 D.增强光合作用
7.相对于草方格沙障,尼龙网沙障的优势主要是( )
A.地形起伏适应性好
B.短期救急防护效果好
C.截留水分效果突出
D.材料易降解
宜兰县位于我国台湾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图1为“台湾局部地区地形及兰阳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宜兰县风频图”。据此完成8~9题。
8.关于兰阳平原沿海沙丘的成因及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浪沉积 东坡陡西坡缓 B.河流沉积 东坡缓西坡陡
C.风力沉积 东坡陡西坡缓 D.风力沉积 东坡缓西坡陡
9.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
A.沙丘不断拓宽 B.沙丘不断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 D.丘体两翼扩展速度加快
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1.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挟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雅鲁藏布江河谷加查—米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3 800 m,年均降水量514 mm。下图示意该段河谷沙丘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12.加查—米林段河谷沙滩面积最大的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13.加查—米林段河谷流动沙丘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风力搬运—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B.流水、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堆积
C.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D.流水搬运—流水堆积—风力搬运—风力堆积
14.该河段挡沙墙的修建对流动沙丘影响最小的是( )
A.沙丘高度 B.沙丘走向
C.沙丘粒径 D.沙丘面积
兰阳平原位于台湾岛东北部,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左图示意台湾岛局部地区地形和兰阳平原的位置,右图示意兰阳平原风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连绵沙丘,其沙源及沙丘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A.河流带来泥沙,风力堆积B.海浪带来泥沙,河流搬运堆积
C.河流带来泥沙,海浪搬运堆积D.盛行风吹来泥沙,风力堆积
16.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沙丘( )
A.东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径小B.西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径大
C.东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径大D.西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径小
(2023秋·全国·高一随堂练习)2023年3月21日到22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京等地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沙尘暴天气。完成下面小题。
17.沙尘暴对北京中心城区的影响有( )
A.大量农田被埋B.主干道交通拥堵C.气温急剧上升D.大气能见度升高
18.遇到沙尘暴天气时应( )
A.高速骑车,远离沙尘B.室外锻炼,强身健体
C.关好门窗,正常出行D.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2023年3月19日至23日,我国出现了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大、势力最强的沙尘暴天气。
19.强沙尘暴的发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是( )
A.降低土壤肥力B.白昼时长变短
C.加剧水分蒸发D.降低农作物品质
20.沙尘暴加剧了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是( )
A.气候资源破坏,沙尘暴天气频发,影响旅游发展
B.土地资源退化,影响粮食安全,危及人类生存
C.土壤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资源破坏
D.水资源短缺,干旱程度加剧,城市和乡村聚落废弃
在紧邻长江南岸的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多发育砂山-黄土堆积序列。砂山多发育在距长江约5km范围之内,黄土堆积则在延伸至距长江20km岗地附近,且其堆积在山前具有明显增厚的特点,往南进入赣东北中低山丘陵地带则很难再发现有黄土沉积。下图为长江南岸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序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一黄土堆积物的可能来源( )
①河漫滩细颗粒物质
②湖岸枯水期裸露沉积物
③北方黄土高原的粉尘颗粒
④中亚、西北沙漠远程输送的粉尘颗粒
⑤赣东北山地风化碎屑物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
22.区域内风成沉积体系的发育始于末次间冰期晚期,推测全球变冷对黄土沉积速率的变化及原因( )
A.变大流水堆积能力增强B.变大河漫滩干露物源增多
C.变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小D.变小风力的搬运能力减弱
新疆沙漠公路(下图)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流动沙丘分布最广的沙漠公路。公路两侧由灌丛和草方格沙障组成的防风沙体系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壮举,其中灌木是在试验苗圃中反复试种、筛选、繁育出来之后,春季移栽过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灌木幼苗移栽到公路两侧后,生长初期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是( )
A.大风B.暴晒C.干旱D.雨雪
24.公路两侧的防风沙体系宽窄不同,较宽侧一般处于( )
A.向阳坡B.水源处C.上风向D.低洼处
25.该沙漠公路每隔4km打一口井以保证灌溉用水。与集中打井相比,分散打井有利于( )
A.降低生产成本B.恢复地下水位C.固土固沙D.灌丛生长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06年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 142千米,其中严重沙害路段43千米,主要分布在沱沱河、错那湖等路段。这些路段所在地区冬春季风力强劲,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多,风沙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范围内。这些路段采用了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工程措施,保护铁路免受流沙侵蚀。图1为石方格景观,图2为高立式沙障景观。
(1)说出该路段风沙活动的沙源,并简述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6分)
(2)说明石方格和高立式沙障在保护铁路中的作用。(8分)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39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优秀达标测试</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气运动,大气热力环流,海陆风,根据图中两条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9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精品同步练习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杂质的分布特征,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层的叙述,雾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有,丁含量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8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精品课后测评</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类型及特点,下列国家中,峡湾景观最典型是,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沙坝东西两侧的侵蚀作用表现为,U形谷形成的作用是,V形谷一般分布于河流的,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