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作业课件ppt
展开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完成1~2题。
1.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侵蚀河岸的作用明显B.受断层的制约C.河流向源头方向的侵蚀作用明显D.河流向下侵蚀河床作用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凸岸一侧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河流附近大部分地方海拔在5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河道弯曲,说明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侵蚀河岸的作用明显,A正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是否有断层,B错误;河流的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作用主要在源头区和上游地区,图中地形平坦,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作用不明显,C、D错误。第2题,图示地区地形平坦,应位于河流下游,A错误;河流弯曲,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B错误;等高线与河流相交时,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弯曲,说明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总体流向是自西向东,C错误;河流在凸岸一侧以堆积为主,易形成新的土地,河水较浅,便于取水,有利于村落的发展,D正确。
3.[2023·浙江嘉兴月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图。与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解析 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甲地昼夜温差更大,物理风化作用更强,A错误。甲地沙漠广布(纳米布沙漠),风力沉积作用强,B错误。沙漠地区生物量少,生物风化作用弱,C正确。沙漠水资源缺乏,流水作用弱,D错误。
[2023·河北邢台检测]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图1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图2为河流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三角洲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下列对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角洲分布在图2中的①处 ②三角洲分布在图2中的③处 ③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 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下列地貌中,与图2中的②处地貌形成原因不相同的是( )A.湘江橘子洲B.金沙江虎跳峡C.上海崇明岛D.尼罗河三角洲6.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颗粒大小发生了明显变化,扇顶颗粒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风速B.重力C.河水流速D.太阳辐射
解析 第4题,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入海或入湖的地方,因此②对,①错;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③对;三角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④错。故选C。第5题,图2中的②处地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湘江橘子洲、上海崇明岛、尼罗河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金沙江虎跳峡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B。第6题,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质量重的先沉积,颗粒小的、质量轻的后沉积,最终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所以扇顶颗粒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水流速,C正确。
[2023·甘肃张掖月考]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7~8题。
7.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②坡和④坡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D.①坡和②坡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坡流速快 B.③坡以侵蚀为主C.②坡流速慢D.④坡坡度陡
解析 第7题,读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所以,结合水流方向可知,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位于背水坡的②坡和④坡。故选A。第8题,①坡为迎水坡,受上坡影响,流速较慢,A错误。③坡为迎水坡,以堆积为主,B错误。②坡为背水坡,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C错误。④坡为背水坡,以侵蚀为主,因此坡度陡,D正确。
[2023·安徽合肥高二期末]坡积裙是指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不足以搬运所挟带的泥沙,使泥沙沿山麓成片、连绵堆积,形成类似展开的衣裙地貌。坡积裙的前缘,通常与河谷底部、山间盆地或山前平原相连接。坡积裙经过几万年的累积,厚度可能会有十多米。下图为坡积裙剖面图。据此完成9~10题。
9.利于坡积裙形成的环境是( )A.坡陡、水流急B.山麓面积广C.山高、岩块多D.植被覆盖少10.塑造坡积裙的主要作用是( )A.河流侵蚀搬运B.沟谷水流堆积C.坡面水流堆积D.平面水流搬运
解析 第9题,据材料可知,坡积裙地貌为流水沉积地貌,坡陡、水流急不利于坡积裙形成。山麓宽阔与否都会形成坡积裙地貌。坡积裙地貌沉积的泥沙颗粒物较小,不是岩块。降水丰富、植被状况差的地区,水流量大,泥沙丰富,有利于坡积裙地貌的形成。第10题,由材料可知,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不足以搬运所挟带的泥沙,使泥沙沿山麓成片、连绵堆积,说明塑造坡积裙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坡面水流堆积,并非沟谷水流堆积;河流侵蚀搬运、平面水流搬运不是塑造坡积裙的主要外力作用。
[2023·山东济南高二期末]图1为湖南省某处金矿示意图,该金矿明末清初开始开采,矿脉由含金石英岩和含金破碎板岩组成,埋藏较深,很少出露,以钱金山金矿矿洞最为著名。当时开采和冶炼技术落后,富矿运到附近的冶炼厂进行粉碎、炼金,贫矿和尾矿、废渣直接堆放在小河边,自此之后,该河段自A处以下约4千米内富含砂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据此完成11~12题。
11.含金板岩的岩石类型及形成该岩石的地质作用分别对应图2中的( )A.甲,②B.乙,③C.丁,⑤D.戊,④12.堆放在河边的废弃含金矿石转变成小河中的砂金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解析 第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板岩属于变质岩。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是由沉积物直接转化成的沉积岩,戊“三进一出”,应为岩浆,丁为喷出岩,丙为侵入岩,乙为变质岩;变质岩形成的地质作用③为变质作用。第12题,结合材料可知,河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受外力风化和侵蚀作用,破碎矿石落入河中,河流流速快,流水搬运过程中磨蚀作用强,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流速降低时,搬运能力下降,砂金在河床沉积。
盐风化是指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盐类结晶生长,促进岩石表面颗粒分散式脱落的一种物理风化过程,盐风化作用与岩石结构、盐分含量、微气候环境有关。广东韶关丹霞山位于南岭南麓,该山睡美人南坡处砂岩崖壁上分布有开口均向下的蜂窝状洞穴,该洞穴是盐风化作用的产物。图1示意广东韶关丹霞山北部区域位置,图2示意当地蜂窝状洞穴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3~14题。
13.广东韶关丹霞山有利于盐风化作用发生的条件是( )A.季风气候,干湿交替明显B.气候干旱,风力强劲C.砂岩广布,渗透性较差D.昼夜温差大,蒸发微弱14.a→b阶段蜂窝状洞穴( )A.由多变少B.由大变小C.聚集状明显D.多沿岩层层理分布
解析 第13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韶关丹霞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交替明显,有利于岩石风化,有利于盐风化作用发生,A正确;该地区气候湿润,B错误;砂岩广布,渗透性较强,C错误;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蒸发强烈,D错误。第14题,读图可知,a→b阶段蜂窝状洞穴由少变多,由小变大,多沿岩层层理分布,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聚集状。故选D。
15.[2023·江西上饶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风化穴(岩石顶面上积水风化作用而成)和壶穴(河流挟带沙粒侵蚀而成)是常见的岩石坑穴地貌。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河地区(图1)花岗岩广布且多裂隙发育,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部分河床出露,在河床中发现大量壶穴分布,在两侧的河流阶地上发现有风化穴存在。研究发现,与风化穴相比,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阶地上有些风化穴是由壶穴演化形成。图2示意风化穴和壶穴景观。
(1)简述风化穴和壶穴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要分析壶穴演化为风化穴的过程。(3)分析与风化穴相比,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的原因。
答案 (1)风化穴多发育在位置较高、坡度较陡的河谷阶地;壶穴主要分布在地势稍低的河谷区域。(2)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壶穴演化速度减慢;下游部分河床出露,有些壶穴露出水面,经风化作用演化为风化穴,风化穴数量增多。(3)壶穴内沉积物是河流搬运而来的,沙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历流水对其反复磨圆的过程,增加了沉积物磨圆度;壶穴内水的流动性强,在塑造壶穴的过程中壶内水挟带的沙粒随着水的流动本身也被磨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风化穴多发育在位置较高、坡度较陡的河谷阶地;壶穴主要分布在地势稍低的河谷区域。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的水量减少,河流的流速减慢,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壶穴演化速度减慢,壶穴的数量减少,形成所需时间变长;当下游部分河床露出水面时,致使有些壶穴露出水面,经过风化作用进而演化为风化穴,导致风化穴数量增多。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壶穴内的沉积物是经过河流搬运作用带来的,沙粒在搬运过程中,流水对其反复磨圆,增加了沉积物的磨圆度;壶穴内由于水的流动性强,使得流水在塑造壶穴的过程中,壶穴内的水所挟带沙粒随着水的流动,本身也被磨圆。
16.[2023·湖北襄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爬坡沙丘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外围的山前和河谷谷坡地带。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区域之一,多石在沟位于木格滩沙漠以东,境内发育有众多的滩地、丘陵和沟谷,上覆有较厚的风成沙,尤其是沙沟河西侧的坡麓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爬坡沙丘,是该区沙漠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图示意多石在沟爬坡沙丘近地表风向。
(1)分析多石在沟爬坡沙丘的形成过程。(2)据图说明多石在沟爬坡沙丘沉积物粒径分布的原因。(3)试分析大气环境对该区域爬坡沙丘地貌发育的影响。
答案 (1)来自木格滩沙漠的风沙流遇到沟谷地形,气流辐散,在沙沟河西侧谷坡、河谷谷底发生风沙沉积;木格滩沙漠的风成沙也被搬运、堆积到河道中,使河道沙丘体积增大;河谷风在此基础上又将沉积物向坡上搬运;雨季时,洪水将河道沙丘蚀平,搬运带走大量的沙丘沙。(2)从河漫滩至河东阶地,风速增大,细颗粒物质被风或流水带走,粗粒径物质被保留下来(分选性变好);从河漫滩到河西阶地再到坡麓,风速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沉积物粒径呈现细—粗—细—粗的特征(分选性变好)。(3)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造成木格滩沙漠扩张和阶地面风成沙就地起沙,这是多石在沟沙丘地貌形成的关键;同时该区域受盛行风与河谷风的驱动,风成沙在谷坡地带下落、爬升交替进行,共同塑造爬坡沙丘地貌。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多石在沟位于木格滩沙漠以东,境内发育有众多的滩地、丘陵和沟谷,上覆有较厚的风成沙,风沙流遇到沟谷地形,气流辐散,在沙沟河西侧谷坡、河谷谷底发生风沙沉积;据材料可知,该地深居内陆,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少,盛行西北风,西北风到达河漫滩时,受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木格滩沙漠的风成沙也被搬运、堆积到河道中,使河道沙丘体积增大;河谷风在此基础上又将沉积物向坡上搬运;雨季时,洪水将河道沙丘蚀平,搬运带走大量的沙丘沙。第(2)题,据图观察,从河漫滩至河东阶地,风速增大,细颗粒物质被风或流水带走,粗粒径物质被保留下来(分选性变好);从河漫滩到河西阶地到坡麓,风速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沉积物粒径呈现细—粗—细—粗的特征(分选性变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主要风成地貌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冰川融化,机械破碎,化学成分,侵蚀切割,山高谷深,稳定区,冲积平原,上游方向,横向环流,曲流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示范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外力作用,旋转能,引力能,太阳辐,地壳运动,断裂构造,波状弯曲,断块山,内部能量,火山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