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韩愈·唐,作者简介,聆听课文初步感知,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扩展阅读,中考试题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 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 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被辞。后依附节度使2次,仕途坎坷。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寓意深刻的《马说》。
“说” 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 《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托物寓意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1. 不以千里 称也
2. 才美 不外见
3. 食马者 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
4. 且 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5. 鸣之 而不能 通其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马 说 韩愈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伯乐却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的马,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 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拿着鞭子,走到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结构助词 置于主谓之间,不译
语气词 反问 难道
语气词 猜测 大概、恐怕
名—动 用鞭子打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动 竭尽
形—动 吃完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其真无马邪食之不能尽其材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一般来说,应是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还有一个发现、饲养的过程,如果不能把千里马从普通马群中识别、挑选出来,只是一般地对待,那么千里马就被埋没,人们也就不知道它是千里马了。所以说,识马是个关键。因此,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目的在于强调识马人的重要。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韩愈的话表明有贤能的人士只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发挥专长。否则,即使才华出众,也不免受辱、埋没。作者极言“伯乐”的重要、可贵,对人才埋没深为慨叹。韩愈在文中借题发挥,抨击那些糟蹋“名马”的“食马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和韩愈本人的遭遇是有紧密联系的。
2、联系背景及全文,想想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突出识马的重要性。3、那些句子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个“辱”字,一个“死”字,表达了作者 无限痛惜之情。
1、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2、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2本段哪句话既照应开头,又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愚妄。
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句式?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说》寄托的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讽刺和控诉。
3、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托物寓意: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
探究问题,与作者对话
——走近韩愈
1、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足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2、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3、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要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待象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足取的。
如果你是”千里马“,一直没有遇到伯乐,你会怎么办才不至于让自己的才能埋没?
1、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足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
第一段末句: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第二段末句:运用了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第三段“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对既无见识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再用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卑视,直抒了郁结已久的不满的感情。
2、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3、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 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全文共151字,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是一篇寓言式杂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你认为怎样才能多出人才?怎样才能人尽其才?
解释下面句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1、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3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反问语气,难道
表猜测语气,大概,恐怕。
练 习 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虽”字的用法:A.虽然 B.即使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能以径寸之木
表推测语气,大概、恐怕
3、用原文填空:
_______________ 是全文的主旨句,因为这种客观现象,造成“千里马” _
的遭遇。所以文章最后,作者感情达到高潮,大声感叹__________________ , 斥责那些不识马的人。在结构上,与主旨句相照应。
4、理解课文填空。
文章有关“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把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 ”,将人才比作“______”,而把伯乐喻指__________, 集中抨击____________ _社会现象。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价十倍 《战国策》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 一朝zhā之贾。” 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有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市场,没有人知道他有骏马。 这人去求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卖掉它,连续三天站在市场上,没有人来与我谈生意。希望您围着马绕一圈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我愿送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于是绕着马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仅一天马价就贵十倍。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 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000年金华市、衢州市。 )
您的位置:>>马说>课后练习
1.依次写出文中“----------”处应填入的语句。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A.才美不外见 B. 食不饱,力不足C.策之不以其道 D.执策而临之3.指出句中加粗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什么词。A.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千里马”在文中寓指怎样的人?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在上文横线上填上确切的文字。2.从上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3.从上文的阅读中,围绕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简要说说你的想法。( 2000年湖州市)
评分标准:有正确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可以给满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000年嘉兴市、舟山市、丽水市、台州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备课课件ppt,共47页。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背景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舟记,魏学洢,作者简介,朗读课文,请你想一想,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回延安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信天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