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拓展延伸,文意疏通,文本疏通,学习任务,文本解读,描述太简略,不能用文字记载,主观臆断,缺乏实地考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俗话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
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4.鼓励质疑,学习反对臆断,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苏轼曾概括自己的一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了解文体“游记”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四) 题解
①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 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函胡(hán hu) 磬(qìng) 桴(fú) 铿(kēng) 硿(kōng)鹘(hú) 磔(zhé) 噌(chēng) 吰(hóng) 罅(xià)窾(kuǎn) 镗(tāng) 鞳(tà) 射(yì)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译文:《水经》上记载:“鄱(pó)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敲击金石发出响亮的声音
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本来就觉得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zhé】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à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ēng hó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译文: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之声,与向之噌吰【chēng hóng】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
(2)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名词作状语,乘船)
(1) 微风鼓浪 (名词作动词,吹起)
(3)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
(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 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
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动词)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动词)
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第一段,思考: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一段又写了几种说法?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以下表格。
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也。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作者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着精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直接绘声(鸟名 叫声)
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类比拟声(叫声 鸟名)
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反映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环境艰险,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但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也为后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释疑总结(得命名真相):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点明文章主旨。
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即记录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寺庙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暮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李 渤——余尤疑之
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
①结构独特,笔法曲折。作者以“疑—察—结”三个步骤展开全文,首尾呼应,行文逻辑严密。同时,行文笔法富于曲折变化,文中写对旧说之疑,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
②叙议结合。同时,叙议结合,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这种写法又不同于一般游记。
③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以生动的比喻、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石钟山记》启示:新闻工作者要扎实采访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吸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观点一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 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 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就要 “ 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深入而扎实的采访,多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这是新闻报道真实的基础。采访的过程,既是了解真实情况的过程,也是信息真假的辨别过程。因此要养成核实的习惯,这是保证报道真实性的重要关口。美国新闻业巨人约瑟夫 · 普利策给他的采编人员立下了一条重要的规则 :“ 准确、准确、准确。”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养成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把核实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记者要绷紧这根弦,编辑也要绷紧这根弦。
同学们,我们在本文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的工作者,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苏轼 “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的扎实采访给我们作出榜样。
《石钟山记》是一篇精彩严谨的调查报道《石钟山记》仅 597 字,是苏轼的著名散文之一。新闻工作者既要从散文角度来学习,更要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思考。这是一篇精彩的调查报道,也是一篇深刻的采访心得。毫不夸张地说,这篇散文就是一篇千古难寻的 “ 新闻经典作品 ”,需要我们常读、常诵、常悟,才能领会苏轼这位 “ 大记者 ” 不辞艰辛的求实魅力,才能学到他刨根问底的采访真功。苏轼的质疑精神和实证精神,与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品质不谋而合,值得我们传承发扬。新闻工作者在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中,要有两个独立性(独立思考、独立采访),一个态度(实事求是),一个方法(调查研究)。没有独立的思考,新闻工作者只能做一个 “ 传声筒 ”。对信息没有判断,没有甄别,没有观点,就不能保证给读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如果苏轼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就不会质疑郦元和李渤,就会认同 “ 斧斤考击 ” 得出的结论,石钟山名来之谜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大明于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段质疑·游因,尤疑之,第二段解疑·游历,第三段结论·游感,议论为主提出问题,叙议结合解决问题,集中议论抒发感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授课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