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
展开《使至塞上 》教案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在吟诵中加深理解,品味诗歌语言。
2、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中呈现的画面。
教学难点:诗歌的感情
教学设想:诗必因情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在诗人被现实生活中激发起沸腾的感情时写就的。教学古诗尤其应该创造气氛,展示场景,激发情感,巧妙点拨,启发想象,从而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能力。因此,教法上以情景教学为主,辅以朗读、比较、画图、想像等方法。要注意以形象入手,来体会诗的意境;要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背诵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再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猜猜是谁写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生回答:是王维的诗。今天我们就再走近王维的诗,看看在他的这首诗中要表达他怎样的情怀。
二、了解作者
1、同学们对王维了解多少?
学生思考,针对自己的课前预习回答
王维,早年有才名,21岁即中进士,张九龄为相,提任他为右拾遗,后升任监察御史。不但是杰出的诗人,而且兼有书画音乐之长。在艺术上熔诗歌、绘画于一炉,构成独特的风格。
师进一步引导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就是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外的途中所作。今天我们一起来赏读这首诗。
2、生范读,其余生思考其内容,梳理。读后评议。
点拨:
朝廷的使臣将到边防慰问,轻车简从行进在居延地区。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大河,映衬落日之残红。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正在前线大败敌军。
对学生的朗读请生加以评论,并大声齐读。
三、内容分析
1、说出你的疑问,可自由提出,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
生自由提出
预设质疑:①为何要出塞?
②行车地点在哪里?
③为什么是“单车”,而不是很多人簇拥?
④最终结果如何?
一一加以解答
结合背景谈
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正值当时提拔他的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
2、再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他这是会是什么心情?(失意)
点拨:
这种心情在诗中有没有体现?
明确: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再读,理解诗意。
点拨体会①:“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明确:“蓬草”随风飞转,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
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
零之感。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
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
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再齐读。读出抑郁、落寞之情。注意节奏、重音。
5、师引导:
但是看到大漠的景象心中又升起了新的感情,是什么呢?感情在哪里体现呢?
6、再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象画面,抓住景物展开想象
生讨论后回答
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7、点拨:这画面中哪些词语让你心中有了想象的激情?
生思考后回答,对词语赏析,穿插自由朗读
明确: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的奇景。
“孤烟”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冲天而起插入天际就显得格外醒目。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8、再齐读,读出雄浑,豪迈之气。用自己的智慧之笔画出这两句诗的画面来。
生拿出画笔画,老师在黑板上画。比较异同。
四、师总结:这么美的画面读来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境界阔大,气象雄浑。难怪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故事似乎还有继续下去,但诗歌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五、请你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不一,自由体会。结合上文的分析
点拨:
描绘塞外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赞美;歌颂大唐幅员辽阔,国内强盛;
自己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奉命出使边塞的自豪感;
被贬的孤寂,悲凉之感。
全班齐声背诵
六、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写一段写景的文字,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七、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叙事 单车 问边
写景 征蓬 归雁 孤寂、悲凉
大漠 孤烟 赞美疆域辽阔
长河 落日 自豪
叙事 逢候骑
八、教后反思
1、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点拨学生想象,还要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启发想象,不可忽视诵读的作用。通过诵读,往往可以领会到许多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不可少,学生自己的反复读更为重要。
2、写作背景要适当穿插,引导学生思考其形、其声、其色。可以更好的理解内容。
3、诗配以画,配以乐,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艺术鉴赏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朗读诗歌,给诗歌划节奏,理解诗歌大意,赏析诗句,理解诗歌主旨,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意境分析,写作练习,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铺垫,初读诗歌,感知诗意,细读诗歌,体会感情,品读诗歌,欣赏语言,背诵,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